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對人格權

民法典對人格權

發布時間: 2021-02-10 03:03:40

A. 人格權民法典獨立成編對公民有什麼意義

在我國民法典編纂中,一直就有對人格權是否獨立成編的不同聲音,且不論各方觀點立論基礎如何,單從互聯網與大數據產業發展角度看,只有人格權獨立成編,公民的合法權利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郭峰在近日舉辦的2017年大數據合作與合規峰會上透露,最高人民法院有意在民法典的編纂中,提出立法建議,「將人格權單獨成編規定在民法分則中,將對自然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的保護作為人格權的重要內容。」

從法律角度看,人格權本身具有公法與私法的雙重屬性,一方面,人格權利是基於自然法與天賦權利,存在憲法和倫理的基礎;另一方面,人格權利屬於實證化過程,只有被法律確定下來的人格權,才能成為法律意義上的權利。因此,人格權不單是權利的宣誓,更是民眾權利的請求權基礎。若是在私法權利基礎的民法典中沒有單獨成編,而是被總則抽象規定,或僅出現在侵權法編中,就必然會導致公民權利基礎的喪失。

在我國民法典編纂中,一直就有對人格權是否獨立成編的不同聲音,且不論各方觀點立論基礎如何,單從互聯網與大數據產業發展角度看,只有人格權獨立成編,公民的合法權利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B. 談現代民法典中人格權的商品化

人,除了一個軀體以外,任何外物,包括知識,智慧,名譽和一切外在錢財,權利都不是人真正享有的東西,人真正享有的是快樂!任何方面帶來的快樂。比如愛情的快樂。財富帶來的快樂。最終人所享受的需要的就是這種快樂而已,一切都是為這分快樂而服務,包括親情所帶來的快樂。如果某一種事物只能帶給人難過和痛苦,沒有一絲快樂可言。那就沒有人追求了,你可以想一下自己或者任何人,所追求的任何事,是不是都是給自己帶來快樂為最終轉化,至少心目中是期望這種結果才去追求的,包括愛情,因為奢望愛情的快樂才追求,如果你能預知未來,知道和某一人以後要認識,如果你愛上她就只會有痛苦不會有快樂。而且這是不可改變的,那麼你不但不會去追求,反而可能刻意躲避認識他!
如果你承認這種道理,人所追求的一切,擁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快樂,那就好解釋人格權的商品化了,因為人格權即使你還擁有,不過也就是為了快樂而服務的,就好象名譽權一樣,因為都以英雄為最好,所以你喜歡英雄的稱號,因為別人捧著你,所以你快樂。但是如果某天,全世界人都把強奸犯當作世界上最好的稱號,最受崇拜的時候,那可能你就願意得到那個稱號了。終其所以,一切都是為了快樂。包括人格。而別人侵犯了你人格時候,所能補償你的,能讓你挽救回來快樂的東西是什麼?最直接的,最方便給予你的補償就是錢!比如一個女人被強奸了。給他100萬也許不足以讓她忘記難過他也許不會放棄起訴,但是如果給他100億美圓呢?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人會拒絕!至少會超過3位數,如果在放大10000倍呢?恐怕英國女王也要動心了!這就是錢能補償一切非身體損害的事實,如果是身體損害,比如把你變成人棍,那麼多少錢你也不會干,因為那沒了一個可以正常享受一切的載體,你要錢也沒用,所以,除了人的身體以外一切都可以商品化,只看交易的價錢是多少而已

C. 民法典草案人格權編有哪些主要內容

8月27日,備受社會關注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這是民法典編纂工作的重要一步,是我國民事立法中的一件大事。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繫到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說,人格權編草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順應人民群眾對人格權保護的迫切需求,在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基礎上,對各種具體人格權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為人格權保護奠定和提供了充分的民事請求權法律基礎。

據了解,為了平衡好保護個人權益和發揮新聞報道、輿論監督作用之間的關系,草案在詳細規定名譽權和榮譽權內容的同時還規定,行為人為維護公序良俗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是行為人捏造事實、歪曲事實、對他人提供的事實未盡到合理審查義務或者包含過度貶損他人名譽內容的除外。

D.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自然人享有基於什麼產生的人格權益

依據《復中華人民共和制國民法典》規定,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人格權益。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條規定: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原則上說,人格權是「高度個人化」的權利,其不可被放棄、轉讓,也不可被繼承。這是人格權的本質屬性,是保障人格尊嚴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區別於財產權之處。

對此,民法典第992條規定:「人格權不得放棄、轉讓或者繼承。」這一規定明確了人格權的專屬性規則。如果某人以公告的方式宣布放棄自己的隱私權,在法律上是沒有效力的。

E. 民法總則規定法人不享有人格權對嗎

這句話的來表述有誤。法人並非不享有源人格權,而是享有有限的人格權。

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規定: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5)民法典對人格權擴展閱讀

人格權是指為民事主體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賦予民事主體所享有的各種人身權利。人格權是一種非財產權,因而與財產權相區別。人格權是一種支配權,因而具有排他的效力。人格權是一種絕對權,因而任何他人都不得妨礙其行使。最後,人格權還是一種專屬權,即他人不得代位行使。[1]

人格權是社會和個體生存發展的基礎,屬於整個法律體系中的一種基礎性權利。現在世界各國憲法均將人格權的保護放在重要位置。在中國,我們應該就人格權在意識形態體系中探討或者將人格權置於實質法律中探討加以研究。

人格權包括一般人格權和具體人格權。

參考資料

人格權-網路

F. 依據民法典規定權利中屬於人格權的是

人格權的就是人們的自尊。在社會中的地位是不可以侵犯的,你不能侵犯他的人格權。

G. 試論人格權在中國民法典中的地位

先弄清定義 然後 從人權包括哪些來逐漸展開 人權權是近幾年來才提內出來的 看你怎樣容立意了 是批判還是說近幾年來 人權的發展 2004年人權才被寫入憲法 然後今年2012年 人權入刑 從批判角度立意不錯...

熱點內容
南昌大學法律碩士培養方案 發布:2025-09-18 04:49:17 瀏覽:135
無錫法院苗 發布:2025-09-18 04:48:31 瀏覽:686
江津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18 04:20:31 瀏覽:52
2016年勞動法產檢規定 發布:2025-09-18 03:43:42 瀏覽:631
國網公司規章制度以什麼為主 發布:2025-09-18 03:31:02 瀏覽:359
論民法基本原則論文 發布:2025-09-18 03:31:01 瀏覽:313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共 發布:2025-09-18 03:27:23 瀏覽:847
法學宣在線 發布:2025-09-18 03:27:15 瀏覽:463
腦控刑法 發布:2025-09-18 03:24:13 瀏覽:99
刑法分論框架 發布:2025-09-18 03:22:07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