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及民法典

民法及民法典

發布時間: 2021-02-16 13:09:09

『壹』 民法典與民法通則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民法典是指,在採用成文法的國家中,用以規范平等主體之間私法關系的法法版典,是一個國家調整民事法律權關系的所有法律的綜合大典,又有「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兩種體例,著名的民法典有1804年《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等。 民法典是以條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式法律行為、身份行為。而民法通則通常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我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從1986年開始,《民法通則》在我國起著民法典的作用,它和其它單行民事法律及其它部門法中有關的民事法律規定一起調整著二十多年來我國的民事法律關系。

綜上所述,民法通則,特指我國目前民事法律關系的總則。就立法而言,民法通則還只是一部臨時的基本民事法律。 民法典,是立法成熟、周全時所有民事法律的總結晶。

『貳』 民法與民法典的區別與聯系

2019年12月23日,「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現場,一本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擺放在與會人員面前,提請會議審議。

民法典各分編草案與民法總則「合體」,成為過去一年來國家立法工作中耀眼的一道印記。

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編纂民法典這一重大立法任務,到 「兩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總則,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民法典立法之路蹄疾步穩。

2019年,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的拆分審議密集進行。明確禁止高利放貸、進一步完善防止性騷擾有關規定、合理確定無效婚姻的情形、完善高空拋物墜物責任規則……努力傾聽人民心聲、聚焦社會熱點問題,積極回應社會訴求、滿足新時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讓立法的每一個環節都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

民法典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期間,13718位網民提出114574條意見。社會公眾普遍認為,編纂民法典,以法典化方式確認、鞏固和發展改革開放取得的法治成果,充分彰顯、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優勢。

隨著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臨近,民法典草案即將提請全國人代會審議。幾代人熱切期盼的中國民法典,即將迎來歷史性時刻。

『叄』 什麼是民法典它和民法通則有什麼區別和聯系嗎

民法典是一個國家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的所有法律的綜合大典,又有「民商分立」和「民內商合一容」兩種體例,著名的民法典有1804年《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等。
《民法通則》是我國改革開放後鑒於當時國情和緊迫形勢出台的一部不太完善、不太全面和系統的調整我國民事關系的法律,是民事政策權宜之計的產物,但即使這樣,這不法律也有著劃時代和里程碑式的意義!
所以《民法通則》既不是民法典,又不是民法總則,但從1986年開始,《民法通則》在我國起著民法典的作用,它和其它單行民事法律及其它部門法中有關的民事法律規定一起調整著二十多年來我國的民事法律關系,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肆』 民法典包括哪些內容

民法典的內容是非常多的,包括七大篇章,分別是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和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二、公民民事權利內容

1、根據民事權利是否以財產利益為內容,民事權利可分為財產權和人身權。財產權,是指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直接體現財產利益的民事權利。財產權既包括物權、債權、繼承權,也包括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利。

人身權,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

2、根據權利的作用,民事權利可分為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和形成權。

支配權,是指主體對權利客體可直接加以支配並享受其利益的權利。物權、人身權、知識產權都屬於支配權。

請求權,是指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抗辯權,廣義上是指抗辯請求權或否認他人的權利主張的權利,有的稱為異議權;狹義上是指對抗請求權的權利。

形成權,是指權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權利。

3、根據民事權利的效力范圍,民事權利可分為絕對權和相對權。

絕對權,又稱對世權,是指其效力及於一切人,即義務人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權利。物權、知識產權、人身權都為絕對權。

相對權,又稱對人權,是指其效力及於特定人的權利,即義務人為特定人的權利。債權為典型的相對權。

4、根據兩項相互關聯的權利之間的關系,民事權利可分為主權利與從權利。

主權利,是指兩項有關聯的權利中不依賴另一權利可獨立存在的權利。

從權利,是指兩項有關聯的權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權利制約的權利。

5、根據相互間是否有派生關系,民事權利可分為原權利與救濟權。

原權利為基礎權利,是權利性民事法律關系中的權利。

救濟權是由原權派生的,為在原權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現實危險而發生的權利,是保護性法律關系中的權利。

6、根據權利有無移轉性,民事權利可分為專屬權與非專屬權。

專屬權,是指無移轉性,權利人一般不能轉讓,也不能依繼承程序轉移的權利。人身權就屬於專屬權。

非專屬權,是指具有轉移性,權利人可以轉讓,也可依繼承程序移轉的權利。財產權多為非專屬權。

『伍』 民法典和憲法,哪個大

民法典和憲法,憲法大。

憲法是基本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的法律地位高於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普通法律的內容都必須符合憲法的規定。與憲法內容相抵觸的法律無效。

民法典只是一部普通法。民法典對於我國治理體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提升,首先表現在,它解決了我國民法立法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立法散亂、而且隱含重大矛盾和缺陷的這些實實在在的問題。

我國民法典是一個體系化的立法,它有比較完善的從總則到分則的系統,這種體系化從民法基本法的角度保障了民法立法資源的和諧統一。

在此之前,我國民法的立法,除了民法通則之外,其他都是單行法律的形式。而且此前作為民法基本法的民法通則是1986年制定的,那個時候,憲法明確規定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因此民法通則也體現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基本要求。

(5)民法及民法典擴展閱讀

民法典並不僅僅只是權利的宣言,更是民事活動的基本遵循和依靠。民法典不是政治口號,它所建立的各種法律規范和制度,都要實實在在地作用於社會的現實領域,都要貫徹落實到我們每一個自然人、每一個團體的身上,而且要落實到我們從事民事活動的時時刻刻。

所以,我們要從國家治理的實際效用的角度來理解民法典的編纂和實施,尤其是要從當前我國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角度來理解這部偉大法典的重要意義。

『陸』 民法跟民法典的區別

俠義上的民法就指民法典,但是廣義上的民法包含許多民事單行條例

『柒』 什麼是民法 民法典 和民法學

民法是指民事法律,包括很多的獨立法律,比如合同法、侵權法、婚姻法、繼承法等
民法典是回把答民事法律進行編纂整理,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消除他們之間互相矛盾的地方,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它是民事法律基本完善的重要標志
至於民法學,是研究民法的產生發展和變化的學說,它不是法律,而是解決民事法律的理論基礎,使民法更加合理科學,更有可適用性和可操作性。民法學的新的理論要通過立法活動變成民事法律或者民法典的一部分,才能產生威脅性和約束力。

熱點內容
危險化學品相關法規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20:47:16 瀏覽:393
法治宣傳宣誓 發布:2025-09-16 20:41:25 瀏覽:809
海門法院上訴 發布:2025-09-16 20:37:21 瀏覽:46
宜陽法院名單 發布:2025-09-16 20:25:42 瀏覽:565
人大國安立法對香港的意義 發布:2025-09-16 20:18:32 瀏覽:257
現代行政法專題 發布:2025-09-16 20:17:00 瀏覽:295
協議書簽字畫押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6 20:03:57 瀏覽:857
深圳市勞動法是哪年實施 發布:2025-09-16 19:59:21 瀏覽:193
吉林大學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 發布:2025-09-16 19:58:32 瀏覽:925
民商法中央財經大學 發布:2025-09-16 19:56:05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