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抵扣
『壹』 購買真實增值稅發票抵扣是什麼罪
刑法:第二百零五條
虛 開增值稅專用發 票或者虛 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回稅款的其他發 票的答,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貳』 國家刑法判一年扣除節假日嗎
我國相關抄法律法規中襲並沒有對於服刑期間要去除節假日的規定,服刑時間在人民法院判決書中有明確的規定,但如果服刑人員在服刑改造中確有悔改或立功表現,附合減刑條件的,可准予減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七十八條規定: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
(三)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捨己救人的;
(五)在抗禦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減刑以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下列期限:
(一)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叄』 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用於抵扣稅款,定什麼罪
《刑法》第二百零八條【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虛開回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出答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罪】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又虛開或者出售的,分別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肆』 刑法中,先行羈押可以抵緩刑嗎
當然不能。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三條第三款規定得很明確:「內 緩刑考容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這個判決確定之日即判決生效之日,也即從判決生效之日起計算一年三個月的緩刑考驗期。
2、如果在緩刑考驗期內,違反考察規定,會被撤銷緩刑,執行實刑一年三個月。在這種情況下,先行羈押的時間一日折抵一日。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伍』 行政處罰罰款和刑事處罰罰金是否可以互相抵扣
行政處罰罰款與刑事處罰罰金不能互相抵扣。
行政處罰罰款,是行政單位依專據行政處罰法規對當事屬人違反行政法規規定,給予的處罰。而刑事處罰罰金是按照《刑法》的規定,對罪犯給予的刑事處罰。二者所依據的事實和法律依據不同,不能相互抵扣。
『陸』 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用於抵扣算違法犯罪嗎
是違法行來為!不要干自這樣的事情。
《刑法》第二百零八條【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罪】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又虛開或者出售的,分別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柒』 虛購20萬發票做抵扣需要坐牢嗎
情節嚴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一般來說會被判刑。
《刑法》第二百零五條 之一 【虛開發票罪】虛開本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以外的其他發票,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零八條 【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又虛開或者出售的,分別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7)刑法抵扣擴展閱讀
曾某是福山一家企業的法人代表。因為公司缺少進項發票,無法抵扣稅款,他從上海一家公司買了8萬元的增值稅發票。直到福山公安經偵民警找到他,他還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
1月,曾某公司缺少進項發票,為偷逃稅款,他在沒有真實業務的情況下,花了6624元,從上海某實業有限公司購買了7張總面額為80400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並抵扣稅款1.3萬多元,致使國家損失稅款1.3萬多元。
5月,上海警方根據線索調查,發現上海某實業有限公司涉嫌在沒有實績業務的情況下,專門出售增值稅發票牟利。他們從公司賬戶查到了曾某的公司。在福山公安上門調查時,曾某居然稱自己沒買假發票,沒犯罪。
據查,曾某公司對公賬戶向上海公司分3次打款總計80400元,上海方面扣除買票費後,將餘款打到了曾某個人賬戶,民警查獲了上述銀行記錄,曾查清了虛開發票做賬憑證、虛開發票抵扣資料等。
警方披露,近年來,虛開增值稅發票案件層出不窮,曾某觸犯刑法第二百零五條之規定,涉嫌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捌』 刑法對買入增值稅發票用於抵扣稅款是怎麼規定的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是指有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行為之一的,違反有關規范,使國家造成損失的行為。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量刑格】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款數額1萬元或使國家稅款被騙取5000元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六個月;虛開的稅款數額每增加3 000元或實際被騙取的稅款數額每增加1 5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款數額不滿1萬元或使國家稅款被騙取不滿5000元的,情節嚴重的,可以本罪論處,基準刑為拘役刑。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款數額10萬元或使國家稅款被騙取5萬元的,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三年;虛開的稅款數額每增加6000元或實際被騙取的稅款數額每增加3 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量刑格】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款數額50萬元或使國家稅款被騙取30萬元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十年;虛開的稅款數額每增加1萬元或實際被騙取的稅款數額每增加5 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緩刑適用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緩刑:
(一)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款數額30萬元以上或使國家稅款被騙取25萬元以上的;
(二)曾因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被行政處罰或判刑的;
(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累計5次以上的;
(四)未按規定繳納60%以上罰金的。
『玖』 誰知道非法購買增值稅發票抵扣量刑標准比如100萬抵扣額度。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2、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依有關司法解釋規定,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100份以上或者票面額累計5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量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嚴重情節」:
(1)違法所得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
(2)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60份以上或者票面額累計30萬元以上的;
(3)造成嚴重後果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3、數量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依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500份以上或者票面額累計25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量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1)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
(2)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300份以上或者票面額累計200萬元以上的;
(3)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接近「數量巨大」並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4)造成特別嚴重後果或者具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
100萬,同時構成了、偷稅(征管法)、逃稅罪(刑法)、非法購買增值稅發票(刑法),具有想像競合犯性質,從一罪重處,具體到你問的,從逃稅罪重處:
(一)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二)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三)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四)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五)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曾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六)稅務、海關、銀行和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本罪犯罪人相勾結,構成本罪共犯的,應當從重處罰。
(七)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曾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9)刑法抵扣擴展閱讀
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主體存在爭議與疑難的是,有權出售增值稅發票的單位和工作人員能否成為本罪的主體。
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發售發票中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向不合格的納稅人或其他人發售發票的行為是否是本罪主體,能否成立本罪
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無論基於何種動機和目的,非法發售增值稅專用發票達到法定標准均應以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定罪處罰。
本罪的主體,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合法擁有增值稅專用發票者,非法擁有增值稅專用發票者以及負責發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稅務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三種。
又有人認為本條所說的「非法出售」行為人,既包括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故意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出售的行為,也包括其他任何人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行為。
又有人把本罪主體具體分類為四類人或單位:
一是有權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稅務機關或其工作人員;
二是合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單位或個人;
三是非法取得發票的單位或個人;
四是以其他方式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單位或個人。而持歧義見解的學者認為,在實踐中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行為主要是指無權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單位或者個人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