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百度百科
❶ 公司法中關於名義股東與實際股東的詳細解釋。
名義股東,又稱掛名股東,有時還叫人頭股東,是指一方與他方約定,同意僅以其名義參加設立公司,實際上並不出資,公司注冊資本均由他方投入,該不出資一方即為名義股東。
實踐中,某些公司投資人由於種種原因,不願意以自己的真實身份參與公司,但為了通過投資享受公司經營收益,就以另一人的名義冠名於公司,使另一人成為公司形式意義上的股東,投資人自己則在幕後實際享有股東權利。在這種情況下,該投資人即是實際股東,另一人則為名義股東。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出資人的姓名和名稱並不是公司取得法人資格必須的明示條件,故記載於公司登記機關的股東姓名或名稱並無創設股東資格的效果;公司設立登記具有創設公司法人資格的功能,但就股東資格而言,工商登記並非設權程序,只具有對善意第三人的證權功能,因而是宣示性登記。
因此,審判實踐中,在名義股東與實際股東並存的情況下,對股東資格的認定既要堅持法律的原則性規定,又要考慮具體的事實情形,綜合分析,形式與實質兼顧。
也就是說,實際股東與名義股東並存時,在有第三人存在的情況下,為了維護交易安全的需要,應優先保護善意第三人利益,採用形式主義規則,以體現股東姓名或名稱的宣示性登記所產生的法律後果;但是,民事法律行為以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為要素。
意思表示由外部行為表示和內部行為意思構成,當外部表示與內部意思不一致時,則要以「真意主義」來考量,因此,在不涉及第三人利益的情況下,為了追求真實,實現權利義務平衡,應當採用實質主義規則。
(1)公司法百度百科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二十五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並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前款規定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出資人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記載於公司章程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❷ 公司法和證券法是什麼時候頒布的
公司法是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後頒布版的。證券法是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權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後頒布的。
公司法是規范所有公司的法律,證券法則是規范所有有價證券交易的法律,公司上市發行股票或者發行債券這種有價證券以及投資資本市場,就要受到證券法的監管,另外經營證券相關業務的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公司、基金公司)則要受到公司法的監管。
(2)公司法百度百科擴展閱讀
公司法與證券法的關系 ,從立法背景來看,公司法是規范公司的組織與活動的法律,證券法是對公司法的一個調整,從立法宗旨來看,兩者都把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作為主要宗旨,從調整范圍來看,公司法的調整對象包括非公開發行的有價證券。
公司法和證券法相互補充,相互協調,從法律實踐來看,證券法規定了證券公司的責任,從而保護投資者利益,公司法除了規定責任外,還專門制定了保護股東利益的保障的條款,二者的立法意圖,殊途同歸。
❸ 公司法有哪些特徵
公司法特徵:
一、降低注冊資本,將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降至3萬元;同時允許注冊資本較高的公司股東分期繳納出資。
二、出資方式多樣化:除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外,「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
因此,按此法律規定,債權、股權、采礦權、探礦權等他物權均可作為出資財產。並且規定只要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30%,其他的出資形式可以高達公司注冊資本的70%。
三、增強公司自治。公司自治的手段是公司章程自治。新《公司法》允許公司及其股東對公司章程作出個性化設計。
例如,第13條允許公司章程自由選擇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經理擔任。第16條對於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的情況授權章程自由規定由董事會作出決議,也可以由股東會作出決議。
(3)公司法百度百科擴展閱讀:
法律修訂:
1、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根據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3、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4、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5、根據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6、根據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四次修正 。
❹ 公司法和合夥企業法的不同
一、合夥企業是契約式企業,有限公司是股權式企業。
我國《合夥企業法》規定合夥企業是由各合夥人依法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並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企業。
合夥協議是合夥人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依據,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期限,合夥人分配利潤和分擔虧損的辦法,合夥企業的事務執行、解散和清算等問題都按照依法訂立的合夥協議來操作。
《公司法》規定有限公司股東按照比例出資,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並且按照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二、合夥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有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這是合夥企業和公司的最主要的區別。
這一區別有兩重意義,第一說明合夥企業只具有相對獨立的人格,有限公司具有絕對獨立的人格。第二說明合夥企業的財產只具有相對獨立性,有限公司的財產具有絕對的獨立性。
合夥企業是每一個獨立的合夥人根據合夥協議組合成立的,具有人合的性質。合夥企業只具有相對獨立的人格,它作為獨立的主體進行經營活動,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擁有財產、參與訴訟,享受其他各種權利,但在承擔債務責任方面,合夥人與合夥企業則具有連帶關系。
合夥人對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每一個合夥人都可以代表其他合夥人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即使他們內部定有承擔債務責任比例的協議,也不能對抗對外的無限連帶責任。
三、合夥企業與有限公司在承擔責任方面的區別,與它們在產權結構方面的區別有密切的聯系。
合夥企業的產權結構是一元結構,而公司的產權結構是二元結構。合夥企業的財產不屬於合夥組織獨立所有,而是屬於合夥人共有,因此合夥人與合夥企業是連帶責任關系。
四、合夥企業與公司在設立方式、運營結構、投資的撤出和轉讓以及企業的延續和解散等方面也有明顯的區別。
總之,新合夥企業法和新公司法兩者間的本質區別是:合夥企業由全體合夥人對合夥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而公司由公司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二者的區別在於責任的連帶性,公司是不需要負連帶責任的,而合夥則需要負連帶責任。它們在於產權結構也是相互聯系,都是許多人法人所共有的。因此,當遇到這方面問題時應先根據自身所處的實際情況,判斷應該是適用《公司法》還是《企業合夥法》。
❺ 企業法與公司法的區別是什麼
1、投資主體區別:
公司法所指的投資主體應該包括除上述所提及的中國組織,具有中國國籍的自然人,還包括外國的組織和非中國公民的自然人。公司法所規范調整的投資主體是廣義上的投資者,沒有國界之分。因為企業法是特別法,那麼它所規范調整的投資主體可能是公司法所規范或調整的一部分。
合夥人企業是指依照中國的有關法律由合夥人投資的企業。東道國提供的土地、廠房、及其他基礎設施、部分原材料等,按商定價格收匯,不參與投資。合夥人企業法所調整或規范的投資對象是合夥人,不包括中國的投資者,也不包括外國的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的分支機構。
2、組織形式區別:
公司法明確規定了公司的組織形式,就是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類型,沒有其他類型。
企業法則沒有具體規定企業的組織形式,他可以依據公司法的規定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還可以成為其他的企業形式比如說是合夥等。
3、資金制度區別:
公司法規定投資者既可以用貨幣,實物,也可以用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
企業法沒有明確規定可用土地使用權出資,原因在於中國的土地國有制度,投資者在還不便於取得土地使用權,或其他因素影響了立法者。、
(5)公司法百度百科擴展閱讀
公司法和企業法的聯系:
合夥企業是契約式企業,有限公司是股權式企業。我國《合夥企業法》規定,合夥企業是由各合夥人依法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並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企業。
合夥協議是合夥人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依據,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期限,合夥人分配利潤和分擔虧損的辦法,合夥企業的事務執行、解散和清算等問題都按照依法訂立的合夥協議來操作。
《公司法》規定,有限公司股東按照比例出資,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並且按照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其次,合夥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有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這是合夥企業和公司的最主要的區別。這一區別有兩重意義,第一說明合夥企業只具有相對獨立的人格,有限公司具有絕對獨立的人格。
❻ 簡述公司法原則的內容,作用及其局限性
公司法的基本原則具體種類包括:利益均衡原則、分權制衡原則、自治原內則、股東股權平容等原則,股東有限責任原則。
作用: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企業法人制度;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職工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局限性:中國的成文公司法,盡管經歷了一次堪稱革命性的修訂,但是即使是這部公認的具有歷史進步意義的新公司法,仍然存在許多局限性,這不僅表現在對股權的確認及轉讓、公司人格否認制度以及股東派生訴訟等具體的公司制度上,更為明顯地表現在誠信義務、忠實義務等民事、商事法律中的一般條款的司法實踐上。
(6)公司法百度百科擴展閱讀: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1999年、2004年、 2005年、2013年、2018年多次修正修訂。
現行版本根據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四次修正。
❼ 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公司法:是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而制定的法律。
2、公回司章程:是答指公司依法制定的、規定公司名稱、住所、經營范圍、經營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項的基本文件。
二、作用不同
1、公司法: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
2、公司章程:確定公司權利、義務關系的基本法律文件;公司對外進行經營交往的基本法律依據;是公司的自治規范。
三、特點不同
1、公司法: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具有法定性、真實性、自治性和公開性的基本特徵。
❽ 公司法第二十條怎樣理解
第二十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公司法第二十條是關於公司股東應當依法行使權利的規定。公司股東依法和依章程正當行使權利,是股東的基本義務。本著權利、義務平等的原則,公司股東在享受各項權利的同時,負有正當行使權利的義務。其正當行使權利受法律保護,濫用權利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結合我國公司實踐的實際需要,本條規定了公司股東正當行使權利的一般原則及其股東濫用權利的民事責任。
(8)公司法百度百科擴展閱讀:
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❾ 公司百度百科怎麼做
一、選擇高級的網路賬號進行創建
網路賬號的級別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賬號的權威性,對於網路後台來說級別高級的賬號可以算是相對來說較為優質的賬號,採用這樣的賬號創建網路詞條,後台的審核人員在進行審核時也會將條件放得寬一些,詞條的通過率也高一些。
二、內容方面要以第三人稱的口吻來進行敘述
網路是一部網路全書,拒絕任何廣告宣傳性質的內容,內容要真實可靠,不含任何感情色彩的描述。因此,如果我們採用第一、二人稱進行描述的時候,很容易帶入個人的感情色彩,內容難免會有失偏頗。所以,採用第三人稱的吻來進行敘述,這是做企業網路詞條最基本的一條 。
三、內容最好採取說明文的語言風格
說明文的語言風格,追求內容平實、簡明扼要,在敘述的過程中避免使用比喻、擬人、誇張、設問等修辭手法。
四、內容不要有絕對語句
有部分客戶喜歡在網路的內容中加上一些絕對詞語,來證明自己的公司,比如,公司世界聞名、技術一流、產品頂尖等等的相關的詞彙,這樣的關鍵詞是絕對不能上傳在網路中的,因為在我們的經驗中,凡是添加這種絕對詞語的內容,網路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通過的。
五、公司簡介盡量避免使用一些特殊詞彙
作為一條完整的網路企業詞條,必定會有「公司簡介」這一欄目,在書寫公司簡介這一部分內容時,盡量避免使用以下一些特殊詞彙:「堅持XX理念,致力於XX,為客戶提供優質的XX」,「深受好評」,「一流的XX、專業的XX、多年的XX、豐富的XX」,「打造XX第一品牌,引領XX行業健康發展」,「與國際水平接軌的XX」等。如果有這其中之一,則應進行適當剔除。
❿ 公司法內容是什麼
公司法是規定各類公司的設立、活動、解散及其他對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市內場的主體法容。其意義:鼓勵投資創業;強化公司的意思自治;加強對債人的保護;加強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強化公司社會責任和職工保護措施。(這是網路的介紹,如果你還想獲得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我下面的地址)
公司法全文 http://china.findlaw.cn/gongsifalv/gongsifalvfagui/gongsifatiaowen/14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