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浮司法所
A. 鄉鎮司法所的工作任務及職責是什麼
鄉鎮司法所的工作任務及職責:
一、協助有關部門開展依法治理工作和行政執法檢查、監督工作,為基層黨工委和辦事處行政決策,提高行政執法水平,發揮參謀和助手作用。
二、組織開展普法教育和法制宣傳工作。承擔本地區普法工作的規劃、組織和落實,組織和建立基層法制宣傳網路。
三、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重大疑難民間糾紛調解工作,為經濟發展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建立健全轄區人民調解網路,達到組織、人員、制度、工作「四落實」。
四、利用社區資源,進一步推動法律服務進社區,當好街道辦事處法律顧問,做好「148」法律服務,協辦法律援助工作。
五、代表街道辦事處處理民間糾紛。
六、組織開展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教人員的過渡性安置和幫教工作。組織志願幫教隊伍,建立健全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站,完善、落實幫教措施。
七、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組織開展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管理、教育和幫助。
八、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積極參與本地區治安隱患和不安定因素的排查、治理、防範和上報等工作,全力支持和保障社會治安工作。
九、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街道交辦的其它有關工作。
(1)雙浮司法所擴展閱讀:
鄉鎮司法所概念:
鄉鎮司法所是我國司法行政系統最基層的職能工作部門,作為縣區司法局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派出機構,
承擔著面向基層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法律保障、法律服務、法制宣傳教育等項重要任務,是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管理司法行政工作的職能部門。
鄉鎮司法所和綜治辦的職能區別:
司法所主調解矛盾糾紛、見證。綜治辦全稱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職能是督辦糾紛案件,分流案件糾紛到各部門調解。如山林糾紛歸林業部門,宅基地糾紛歸國土部門,市容市貌歸住建局下屬的城管等等。但在基層不會分工那麼詳細,基本上都是一起去工作的。
司法所編制歸司法局,副科級,工作上又被鎮府指導,是雙重領導。
B. 雙方在司法所簽訂協議後,乙方反悔,甲方要如何維權
乙方起訴,甲方和保險公司都是被告,但判決賠償款在保險賠償款范圍內,都是保險公司賠的,不需要甲方承擔,要是保險以外的賠償要甲方自己承擔,甲方肯定的被告。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合法的。
C. 我們雙浮鎮派出所真是為老百姓說話嗎我們是真的無語了,我有冤不伸了被人打的
既然。是。很多人的利益。那麼你可以把事情鬧大。但前提你得找個你信任的權力人。官也分三六九等的。你可以找更大的。還有。你說被打。一定要有證據。記住了一定要有證據一定要有證據。望採納!
D. 雙方經司法所與村委會調解自願達成協議,調解方與其中一方已經簽字。別一方與司法人員在簽字中沒有通知已
調解協議書自各方當事人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調解員簽名並加蓋人民調解委回員會印章之日起生效答。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E. 雙方協商好退出合夥協議,能否去司法所簽字,蓋一個司法所的見證章嗎
您這個問抄題,可以有三個解襲決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司法所有無權利?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是市(區、縣)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司法有相應基礎的法律服務,但各個地區對於具體服務會有自己的實施規定,司法所出具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效力大小各個地方法院認定不同,這一點您需要注意。
2、另外一種解決辦法?
(1)除了司法所外,建議您前往當地公證處,將退夥協議依法進行公證,效力更高。
(2)您還可以尋求律師見證,效力高於司法所見證。
3、見證與公證的效力?司法調解員出具的見證書,沒有特殊效力,相當於普通公民見證。公證機構是依法設立,不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證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證明機構。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見證並非公證,司法所的見證所效力低於公證處辦理的公證。
所依據的法律規定:
F. 誰了解街道司法所是什麼單位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是縣(區、市)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
G. 司法所有直管的嗎
全國也不會有 司法所由司法局單獨管理,不受當地鄉鎮(街道)管理的。只是司法局為主(人事、業務)這是國家的政體。
H. 怎樣退出司法所的調解,雙方同意私下解決
向司法所申請就是,這個很簡單的,你們自行調解是最好的結局,這個是沒問題的。
I. 基層司法所現在歸鄉鎮管還是局裡管
作為縣市區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的司法所,實行由縣市區司法局與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雙重領導,以縣市區司法局為主的管理體制。
司法所人員編制管理和業務指導由縣市區司法局負責。
拓展資料:
目前基層司法所有兩種性質:一是縣市區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此類各地名稱不一,有所謂直派司法所、直屬司法所、司法行政派出所等;
二是鄉鎮街道的內設機構,經常以掛靠鄉鎮街道綜治辦形式存在(此類人、事、經費都是歸鄉鎮街道管理,司法所工作人員往往由鄉鎮街道中的有關人員兼任)。
在我國司法行政體系中,鄉鎮(街道)司法所是我國司法行政系統最基層的單位,是司法行政工作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的窗口和平台,承擔著人民調解、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安置幫教、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等九大職能。
鄉鎮司法所與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等部門構成鄉鎮一級的基層政法體系,它們各司其職、優勢互補、協作聯動,共同擔負著維護基層社會穩定、保障法律正確實施、完善基層法治機制的重要使命。
長期以來,鄉鎮司法所普遍存在編制缺口大,人員不專職,經費保障水平低,裝備和基礎設施較差等問題,加上司法行政職能相對弱化,如何求生存,謀發展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