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刑法中
❶ 下列情形中屬於刑法中規定的可以或者應當免除刑事處罰的是________。
A,C,D
《刑來法》第24條第2款規定,自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
A項當選。《刑法》第23條第2款規定,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排除B項。《刑法》第67條規定,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C項當選。《刑法》第351條第3款規定,非法種植罌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獲前自動鏟除的,可以免除處罰。D項當選。故本題選ACD。
❷ 下列是夠屬於 刑法 中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一、刑法中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即指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家機關,即國家政權機關,它包括各級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軍隊中的各級機關。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從廣義上講,中國共產黨的各級機關應納入國家機關的范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我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因此,人民政協各級機關中的專職工作人員,也可以列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范圍內。
綜上所述,在我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主要指以下幾類人員:
1、中國共產黨各級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2、國家各級權力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即全國與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3、行政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即國務院及其所屬部、委、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管理機構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4、審判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即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5、檢察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即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6、軍隊各級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7、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級機關中專職從事公務的人員。
此外,在行政機構改革中,一些原為國家行政部門的機關被撤銷或改變體制而組成的「公司」,若靠國家行政撥款,主要擔負行政管理工作的,亦應納入國家行政機關的范圍。在這些「公司」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亦應視為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二、刑法中的國家工作人員,即參照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管理的人員
根據刑法第93條第2款的規定,准國家工作人員包括以下三類:
1、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是指公司財產屬於國家所有的公司及國家控股的股份公司。國有企業,是指財產屬於國家所有而從事生產性、經營性的企業。國有事業單位,是指國家投資興辦、管理從事科研、教育、文化、體育、衛生、新聞、廣播電視、出版等單位。人民團體,是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級青、工、婦等人民群眾團體。
2、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委派」,是指委任和派出。受委派從事公務的人員,無論其先前是否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只要具有合法被委派的身份,即應視為是「以國家工作人員論」者。
3、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這類人員是指除上述兩類人員外,其他一切依照法律規定在國家機關、國有單位職能管轄,管理范圍內從事公務的人員,如:非國家工作人員因受國家機關、國有單位的合法委託而從事公務的人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原本不是國家工作人員的代表,如原本是工人、農民、演藝員、運動員、專職教師、專職科技人員、個體經商戶等人民代表;人民法院的陪審員、人民檢察院的特邀檢察員、監察部門的特邀監督員等。
司法實踐中,在界定「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的范圍時,應當緊緊地扣住這類人員必須具備的三個基本條件,凡具備這三個條件,且不屬於刑法第93條第1款和第2款列舉的前兩種情形的人員,即可以納入「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范圍。
❸ 下列不屬於我國刑法中附加刑的是( )
選擇B,緩刑不屬於我國刑法中的附加刑。我國刑法中的附加刑只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三種。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如下:
1、第三十三條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2、第三十四條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
(二)剝奪政治權利;
(三)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3)下列刑法中擴展閱讀
相關知識:
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次減二年至三年有期徒刑之後,再減刑時,其間隔時間一般不得少於二年。被判處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可以比照上述規定,適當縮短起始和間隔時間。
確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不受上述減刑起始和間隔時間的限制。
在有期徒刑罪犯減刑時,對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可以酌減。酌減後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最短不得少於一年。
對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一般不適用減刑。
如果在緩刑考驗期間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參照刑法第七十八條的規定,予以減刑,同時相應的縮減其緩刑考驗期限。減刑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相應縮減的緩刑考驗期限不能低於減刑後實際執行的刑期。
判處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不能少於兩個月,判處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不能少於一年。
減刑以後實際執行的刑期,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無期徒刑罪犯在執行期間,如果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服刑二年以後,可以減刑。減刑幅度為:
對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般可以減為十八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十三年以上十八年以下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刑期,從裁定減刑之日起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❹ 下列情形中,適用我國刑法的是( )
A B C D E
A、犯來罪行為與犯罪結果自都發生在我國領域以內
B、犯罪行為發生在我國領域以內,而犯罪結果發生在我國領域以外
C、犯罪行為發生在我國領域以外,而犯罪結果發生在我國領域以內
D、犯罪行為與犯罪結果發生在我國的船舶或航空器內
E、犯罪行為與犯罪結果發生在我國駐外使、領館內
5個都是。
這5個或者行為或者結果在我國境內,或者侵害我國利益,適用我國刑法
❺ 下列刑罰方法中,()是主刑
B:管制
C:拘役
管制,是刑法規定的五種主刑之一,由人民法院判決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改造,但限制其人身自由,交由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監督改造的刑事處罰,是刑罰主刑中量刑最輕的一種。
管制,是不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但依法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刑事處罰,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仍生活在原先的社會環境中,如仍與家人同住、同吃、有工作單位的,仍在原工作單位工作,領取勞動報酬,沒有工作單位,仍可從事原先的工作,如經商、出賣勞動力等。其監督改造不是由監獄依法執行,而是由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監督改造。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數罪並罰不得超過三年。
在被判處管制的期限內,犯罪分子可在限制的范圍內行使政治權利,如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的,有選舉權,但沒有被選舉權,不得擔任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領導。
管制執行期滿,執行機關應當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宣布解除管制,並發給其解除管制通知書,恢復其公民的一切權利。
管制執行期限從刑期判決之日起計算,在判決之前被先行羈押的時間按每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剩餘日期為實際執行管制的日期。如某罪犯被判管制三個月,判決前先行羈押三十天,計算公式為:三個月的具體總天數減去折抵天數六十後,剩餘期限是實際執行的管制期限。
被判處管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管制執行時同時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管制執行期滿,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同時期滿。
拘役
(一) 拘役的概念和特徵 (158)
拘役,是剝奪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
在我國刑罰體系中,拘役是介於管制與有期徒刑之間的一種主刑,它具有以下特徵:
1、拘役是一種短期自由刑。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於1個月,最長不超過6個月。所以,拘役是我國對罪犯予以關押、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三種自由刑中最輕的一種。
2、拘役適用於罪行較輕但需要短期關押改造的罪犯。
(二) 拘役的適用對象 (66)
從我國刑法分則有關拘役的規定可以看出其適用對象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拘役一般只適用於犯罪性質比較輕微的犯罪。
2、拘役多適用於社會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3、在我國刑法分則中,拘役既可適用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也可以適用於本應判處短期徒刑,但具有從輕情節的犯罪。
(三) 拘役的期限 (73)
根據刑法第42條和第69條的有關規定,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
拘役的刑期從判決之日起計算。判決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1日。
(四) 拘役的執行 (74)
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
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享有兩項待遇:探親;參加勞動的,可以酌量發給報酬。
❻ 下列刑罰處罰方法中,不屬於主刑的是(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它只能獨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適用。主刑分為以下五種: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除此以外的刑罰不屬於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