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法第192條
Ⅰ 物權法192條不明白
例如: B向A借錢,A為債權人,享有B的債權。B為此向A設定了抵押(比如用房子什麼的抵押給A),專因此,屬A享有了抵押權。當A轉讓該債權給第三人時,第三人同時獲得債權和抵押權(通俗點講就是催債的權力和從抵押的房子或什麼的價金中優先受償的權利),這時候,A不但失去了對B的債權,而且也失去了抵押權(都轉移給了第三人),同樣的,B需向第三人還錢,還不了時,第三人還可以實現當時B向A借錢時設定的抵押權。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2條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2條。內容是什麼這教案數名你去查看ssh
Ⅲ 刑法第192條內容
第一百九十復二條以非法佔有為目制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需要幫助可以來電。
Ⅳ 刑法192條是什麼
第一百九十二條
【集資詐騙罪】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內有期徒刑容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Ⅳ 法律第192條有關徹銷贈予的規定是
根據抄《合同法》第192條的規定,受贈襲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①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②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③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具體如下:
(1)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第一,這種侵害,可以是故意侵害,也可以是過失侵害。第二,這種侵害須達到嚴重程度。比如,致使贈與人殘廢、房屋被燒毀等;再如,受贈人對贈與人惡毒辱罵、誹謗,使贈與人的感情被嚴重傷害,這是一種「嚴重侵害」。第三,這種侵害須是違法侵害。比如因正當防衛使贈與人的身體受到傷害,贈與並不產生撤銷權。被侵害的是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2)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第一,一般認為,這種扶養義務,既包括法定扶養義務,又包括約定扶養義務。不履行扶養義務,一般是指法定扶養義務。如果以約定的扶養義務為對價的話,贈與就已經失去了無償性質。
第二,須受贈人有扶養能力,如果受贈人無扶養能力而不履行扶養義務,贈與不可以被法定撤銷。
(3)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合同可以附義務,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所附義務,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合同。
Ⅵ 刑法第192條是什麼
第一來百九十二條以非法佔有為目源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說的是集資詐騙罪的規定~
Ⅶ 刑法192條怎麼規定
《中華人抄民共和國刑法襲》第一百九十二條 :集資詐騙罪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7)海商法第192條擴展閱讀:
當前我國經濟犯罪呈現案件數量逐年遞增、大案要案多發、涉眾化趨勢明顯等三大特點。
2014年10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上對「關於刑法修正案(九)草案」進行說明,草案擬對集資詐騙罪等9個罪的刑罰規定作出調整,取消死刑。
集資詐騙犯罪已成為頻率較高的罪名之一,這項罪名是否適用死刑近年來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人民財經盤點近年來影響較大的8起集資詐騙案,案件主犯以女性居多,其中5人終審被判處死刑。
Ⅷ 民法典第192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
本條是關於訴訟時效屆滿的效力的規定,關於這條需要掌握如下四點:
第一,訴訟時效屆滿只是使義務人享有抗辯權:即可對自己是否願意履行請求權指向的義務作出決定,基於該意思力,故此抗辯屬於權利,即抗辯權。第1款雖然使用「抗辯」,但其效果仍然指向的是抗辯權,這一點可從第193條規定可知,因法院不得主動依職權適用,這說明這是一項權利,而不是一項法律事實。
第二,關於抗辯權的行使,義務人必須主張,否則不會發生效力,因為抗辯權是一種權利,如果不行使,不會發生效力。
第三,抗辯權發生的效力只是使請求權陷入障礙,而非使請求權消滅;即義務人即使不按照債權要求履行債務,依然不會承擔違約損害賠償責任,因為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阻卻了不履行義務的違法性。由於請求權依然存在,即債權的受領權能以及給付保持權能依然存在,因當義務人自願履行了義務,受領人不構成不當得利,義務人自不得請求返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同樣只是使義務人享有抗辯權,但抗辯權的種類不同,其阻礙請求權的程度也不同。因訴訟時效完成而引發的是永久抗辯權,而基於雙務契約引發的只是一時性抗辯權,比如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旦抗辯事由消滅,抗辯權也隨即消滅。
第四,「同意履行」只需要作出同意履行的表示即可,而無需實際履行為必要;一旦作出同意履行的表示,即可使訴訟時效重新起算。究其原因,不過訴訟時效制度目的如此,訴訟時效屆滿賦予債務人以抗辯權,意在防止債務人因長時間經過而陷入舉證困難遭受不利,換言之,使債務人從證據保存義務中解放出來,而一旦債務人同意履行,說明債權債務關系內容清楚明了,債務人並不存在這個證據保存問題,因此並無賦予其訴訟時效屆滿抗辯權之必要,故認定訴訟時效重新起算(第195條第(二)項)。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關於訴訟時效制度援用人的范圍沒有規定,於此只涉及「義務人」。享有時效利益的不僅包括債務人,而且還有擔保人,如保證人、抵押人等等。於此是否可以解釋進「義務人」范圍,似可考慮。當然類似規定亦可規定在物權編或合同編。
Ⅸ 合同法 192條
第一百九十二條 贈與的法定撤銷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專贈與: (一)嚴重侵害屬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