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前科報告

刑法前科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2-20 04:16:17

刑法修正草案 未滿18歲時犯罪 可免除前科報告,我想問一下是不是就可以考公務員了

免除前科報來告,並不意味著對你的源犯罪記錄可以隱瞞,只是在入伍、就業時無報告是否有前科的義務,但只要你曾被判處刑罰,依照規定,不能被錄用為公務員。

《公務員法》第二十四條 下列人員不得錄用為公務員:
(一)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曾被開除公職的;
(三)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

② 對未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免除其前科報告義務。包含5年有期徒刑么

對未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免版除其前科報告義務。包權含5年有期徒刑的本數。
前科報告制度,是指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這句話就是說被判處上述刑罰的,在入伍、就業時可以不用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受過刑罰。
未成年時的底案已經封存、包含五年有期徒刑,就是說現在沒有案底、再次犯罪公安局也查不到、不屬於累犯、沒有前科。

③ 觸犯刑法第100條會怎樣

《刑法修正案八》抄第十襲九規定,在刑法第一百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

《刑法》第一百條(前科報告制度) 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

④ 犯罪前科五年後可以消除嗎

犯罪記錄不會消除。我國目前立法司法中尚未明確規定前科消滅制度。

大家平常說的「案底」一般是指有犯罪記錄,即有案底,有前科。刑事處罰的記錄可以在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查詢到。判處緩刑的,在司法局也可以查詢到。

行政拘留,是一種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的處罰記錄,當地公安機關都會將相關檔案、信息進行保存的。

在我國法律實踐中,曾受過刑事處罰的人,不管罪行輕重、主觀惡性大小、是否徹底悔改,均存在犯罪記錄,而且終身不能消除。

作為前科所導致的法律義務之一,見於我國《刑法》第一百條規定:「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該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的刑事處罰,不得隱瞞。」「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是指按照我國的刑事法律,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並經人民法院判處刑罰。

應當注意,被檢察院決定不起訴,或被人民法院予以免除刑事處罰的人,不屬於受過刑事處罰的人。一般只要不是進國企事業單位的話,其他的工作單位 就業問題應該沒有什麼影響的。

拓展資料:

前科是指上一次的犯罪事實及受到的刑罰,常用於有前科,即以前因故受到過刑罰。有前科的人又犯新罪,如果符合累犯的條件,就構成累犯,要從重處罰。有某種前科的人不能擔任某些職務,如被剝奪過政治權利的人不能擔任中國人民法院中助理審判員以上職務。曾有違法行為,受過行政處罰的,不能視為有前科。

⑤ 我國刑法哪些規定涉及前科報告制度

《刑法》第一百條規定:依法受到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到刑事處罰,不得隱瞞。

1、鑒於一些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回歸社會後,主觀惡性仍然很深,在入伍或就業後仍有可能繼續犯罪,而在以前的法律中並未規定這些人員在入伍或就業時應當如實報告受刑記錄,。

2、有些接收單位對該人的一貫表現尤其是否受過刑事處罰無從了解,從而不利於有關單位對這些人員及時採取教育、幫教措施,積極實現特別預防和一般預防,也不利於軍隊隊伍的純潔。

(5)刑法前科報告擴展閱讀

前科報告的時間

如實報告僅限於入伍和就業時,除此之外,行為人不再有此報告的義務。「入伍」是指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或者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就業」是指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受刑後,參加任何各類工作,包括進入國家機關,各種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團體等,即使是私有公司、企業也不例外。

前科報告的對象

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應當向「有關單位」如實報告,有關單位是指具體負責接收自己參加工作、入伍的單位,至於具體向該單位的哪個部門,是向人事部門還是組織部門等,並不作要求。法律做此規定,主要是便於用人單位掌握本單位職工的情況,便於安置工作及對有關人員開展幫助和教育。

前科報告的內容

報告的內容是自己受過刑事處罰,並且要求如實報告。具體內容一般包括自己所犯的罪行,人民法院判處的刑罰種類及刑罰期限,實際執行的期限,執行過程中是否有減刑、假釋等情形,是否在執行期間發現漏罪或實施新的犯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⑥ 什麼叫「前科報告義務」

我國《刑法》第一來百條規定:依法自受到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到刑事處罰,不得隱瞞。

但未成年人不適用,這是刑法的另一項規定 叫做 前科報告義務的附條件免除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

就是說違反前款刑法規定,實施某些犯罪行為,受到了刑罰處罰,但由於是未成年人,那麼在參軍或者就業的時候,符合法律規定的限制性條件的,不需要報告曾經受過刑事處罰的事實。

⑦ 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還規定,對未滿18周歲的人犯罪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免除其前科報告義務。

所謂前科報告義務,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條: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

前科報告義務,給一些人入伍、就業造成障礙。

⑧ 前科報告制度的前科報告的法律後果

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一是受刑人如實報告的,應如何處理;一是如果受刑人不報告、隱瞞事實或者不如實報告,又當如何處理。對此本條未作規定,只是規定了受刑人應當如實報告,不得隱瞞。這也正是本條立法的敗筆所在。因為,在刑法中,只有命令性規范而沒有對相應的懲罰性後果作出規定的懲罰性規范,可以說是「無盾立法」,其立法的價值令人懷疑。因為,報告與不報告都不受處罰,報告者可能因單位種種因素之考慮而排除其入伍、就業機會,相反,不報告者卻可能因隱瞞而能夠入伍、就業,即使後來被發現,大不了與報告者一樣不就業或被剝奪入伍資格。此條缺乏懲罰性規定的後果之一便是有可能鼓勵受刑人不報告,而這與立法的本意相去甚遠。此其一。其二,如果受刑人如實報告,則有關單位應如何處理,是不讓其入伍、就業嗎?顯然不是。因為,根據我國兵役法和有關的勞動法律、法規,即使受過刑事處罰的人也有勞動、入伍的權利,也有就業的權利,並且法律規定不得對他們的就業進行歧視。如果讓其入伍、就業,而無其他相關措施,則該條規定的意義也就盪然無存。基於此,有的學者指出,本條規定與刑法中的定罪量刑似乎關系不大,是否必要在刑法中規定尚可推敲。還有的學者認為,要求當事人報告受刑記錄的規定,應當是兵役法和勞動法中的內容,不應規定在刑法中。上述學者的觀點是正確的,一方面我們應當肯定明示該條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但不應規定在刑法中,而應由相關的法律加以規定,同時進一步完善違反該規定相應的法律後果。

熱點內容
中國人民刑法訴訟法117條 發布:2025-09-16 07:02:37 瀏覽:945
會計從業財經法規視頻 發布:2025-09-16 07:01:56 瀏覽:778
幼兒園法律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5-09-16 07:00:31 瀏覽:156
趙子龍法院 發布:2025-09-16 07:00:22 瀏覽:605
法院安檢范圍 發布:2025-09-16 07:00:21 瀏覽:840
法官十不準 發布:2025-09-16 06:50:42 瀏覽:83
2021年的新的婚姻法視頻 發布:2025-09-16 06:45:48 瀏覽:322
簽了一年合同年底工資扣押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9-16 06:31:51 瀏覽:892
內蒙古司法廳官網 發布:2025-09-16 06:31:51 瀏覽:950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法律依據 發布:2025-09-16 06:31:10 瀏覽: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