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96
Ⅰ 我國刑法第96條是什麼
2010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六條: 本法所稱違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決定,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和命令。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的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回院和公安機關答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後,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2)刑法96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Ⅲ 刑法96條
《刑法》第九十六條規定:本法所稱違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決定,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和命令。
Ⅳ 刑訴法96條與97條的區別
第九十六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規定的偵查羈押、審版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權結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九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96條強調的是不能在「法定辦案期限內辦結」的案件,97條強調的是不能在「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時辦結的案件,我國刑事訴訟法對偵查階段的辦案沒有限定期限,但是對偵查羈押期限,審查起訴,一審,二審辦案期限都有明確規定,所以,刑事訴訟法對偵查階段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審查起訴,一審,二審,強制措施變更,分別做了規定,要根據具體情況適用法條。
Ⅳ 1996年的案子應該按新刑法還是老刑法
你可以參考下 刑法的「從舊兼從輕「原則,就很清楚了
Ⅵ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96
中華來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源一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九十六條 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請律師,應當經偵查機關批准。
受委託的律師有權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關案件情況。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偵查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和需要可以派員在場。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偵查機關批准。
Ⅶ 96年前刑法原則
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法律面前平等
Ⅷ 1996年犯罪,1999年審判,應該用哪一部刑法
這種說法錯誤。 應該是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不能判處死刑。
法律依據:
《刑法》第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Ⅸ 刑事訴訟法96條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是關於強制措施的撤銷與變更的規定,法專律原文屬如下:
第九十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