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對擔保規定
⑴ 2020年民間借貸擔保人民法典實施後承擔什麼責任
無論是在民法抄典實施之後還是實施之前,只要給別人擔保的話,那麼就要承擔保證責任,只不過是承擔擔保責任的方式是不一同的。
這是之前如果沒有約定保證方式的話,一般都是連帶保證。而在民法典實施之後,如果沒有約定的話,那就是一般保證。
⑵ 民法典保證合同對保證期間為什麼沒有設定上限
是設定了上限的啊。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條
保證期間是確定保證人承擔保版證責任的期間,不發生權中止、中斷和延長。
債權人與保證人可以約定保證期間,但是約定的保證期間早於主債務履行期限或者與主債務履行期限同時屆滿的,視為沒有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⑶ 父母能不能為兒女擔保巜民法典》怎樣規定
作為父母親,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是可以為兒女們進行擔保的。只要擔保了就要承擔擔保的責任。
⑷ 《擔保法》第19條規定,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按照我國現行《擔保法》第19條規定:保證方式分為一般保證和連帶回責任保證兩種,答如果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民法典》對現行規定進行了調整,如果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相對於一般保證而言,連帶責任保證對債權人的保障力度更大,金融機構在簽訂的保證合同中普遍會將保證方式約定為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4)民法典對擔保規定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兩個以上保證人對同一債務同時或者分別提供保證時,各保證人與債權人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應當認定為連帶共同保證。
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向債務人不能追償的部分,由各連帶保證人按其內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債權履行期間屆滿後,向債權人提供了債務人可供執行財產的真實情況的,債權人放棄或者怠於行使權利致使該財產不能被執行,保證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在其提供可供執行財產的實際價值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
⑸ 民法典之前簽的擔保人未約定擔保方式怎麼處理
包括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版約定不明權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2、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有權拒絕向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而在連帶責任保證情況下,如果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情形時,債權人可以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請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3、即將實施的《民法典》, 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按照一般保證來對待,比起現行法視為連帶保證責任,有了本質的變化。因此,在《民法典》實施後, 在發生借貸款關系時,若有擔保人願意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的,務必要讓擔保人簽「連帶責任保證人」,而不能簡單地寫「擔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