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1952年美國移民法

1952年美國移民法

發布時間: 2021-02-23 06:12:32

❶ 中國人民移民美國歷史

噢。根據美國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的研究報告指出,最早的中國人到美國的時間是在1785年,有三個版人到了美國的馬里權蘭州。然後美國政府記錄的是,最早的中國人移民到美國在1820年左右吧,然後從1820年到1840年算是一個移民小潮。再往後是,在1850年後,那時候因為鴉片戰爭,很多中國的台山人廣州人就來美國開始修建鐵路了,就建立了chinatown,有很多都是在美國和當地的人通婚,然後就留了下來,例如駱家輝的祖父也是如此。
再後來是美國在18世紀末出現了經濟的低迷,然後同時也退出了一個排華法案,移民就停止了。直到1950年吧然後廢紙了這個法案,就又開始了大量的移民,集中在1952年和1965年。自1965年起,美國移民局也開始了對中國人的移民配額。70和80年代中國人移民多數是留學生。再後來就是婚姻,親屬等等。大概是這樣的歷史。

❷ 美國在1965年為什麼要改變它的移民政策當時是什麼樣的的背景哪些方面原因造成的這種轉變

在1965年之前的移民法案是1920年的配額制,配額制對歐美移民有利,卻非常不利亞洲,非專洲屬和南美洲的新移民。這精神有違1960年代風起雲涌的平權運動。當時來自亞洲尤其是中國的高知識份子在美國展露頭角,大量吸收這些高技術移民對美國的科技創新也有利。而1955年美國移民局驅逐錢學森事件展現的的迂腐和不知變通也被批評的體無完膚,這些都是直接影響造成移民法改變的因素。

所以美國在1965年通過並改采新移民法案,將移民配額改為對美國有用的才能和已取得美國居民身份家屬團聚為優先,各國的單一配額則取消。從此大量吸收高素質的新移民變成美國國力表現之一。這一改變有深遠引響,由1965年開始掀起第二波高素質的亞洲移民潮,以留學生為最大主力,各國的專業人士次之。而教育程度較低的傳統僑社或唐人街則勢力衰退,這趨勢至今不衰。

❸ 美國法律對移民有哪些條文謝謝!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輸入國。200多年來,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移民遷往美國,使外來移民及其後裔在美國總人口中佔99.6%之高。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美國移民人數呈上升的發展趨勢,有1050萬合法移民和300萬非法移民進入美國。
1952年美國通過的移民與國籍法案,開始建立移民管理的基本模式,制定了全球的總限額數和各國限制數。1965年的移民法取消了種族歧視,並實行類別優先制。1978年修訂的移民法,規定每年進入美國的移民總數為29萬人,每個獨立國家為2萬人。1986年由國會通過的《移民改革管理法》,繼承了過去移民法將移民分為"無配額移民"和"配額移民"兩大類,對"配額移民"的配額分配辦法、配額比例作了調整。可以說,美國移民法中有關這兩大類移民的規定,構成了美國移民法的主體。目前,美國所沿用的最新移民法,是"1990年11月通過的"1990年移民法"。
1990年頒布的新移民法,主要修改了以下幾個方面:
(1)原移民法規定美國每年移民的54萬名,新法規定,移民優先類配額增至64萬5干名,並且有8萬5千個額外名額,供特赦合法外籍人士的家屬用。
(2)將第三、第六優先合並,改為"就業移民",名額由過去的每年5萬4千增至14萬個。
(3)緊縮第六優先,減少了管家、保姆、家庭護理員、廚師的移民配額。低技術性勞工移民的簽證配額將從1萬8千名降到每年1萬名。
(4)限制每年所發H一1不得超過6萬5千名,並由1991年10月施行。同時對H一2非專業性臨時勞工每年有6萬6千個名額的限制。將申請勞工證明簡化手續。
(5)香港出生人士將由5千名配額增加到1萬名,為時3年,然後再增至一個國家的全額約2萬5干名。另外,每年還有1萬2千個簽證名額給美國公司在香港任職的經理及主管人員。
(6)增列投資移民項目,每年度為投資移民配額為1萬名。其投資金額不得少於100萬美元,在"郊區"或"高失業區"的投資金額不得少於50萬美元,並需僱用至少10名全職員工。
(7)關於結婚移民只要證明是"真誠"的婚姻便不必驅解出境,免除兩年外國居住的規定。
(8)外國留學生到美國1年後可在校園外找工作,比舊法提前1年時間。
美國移民法制定原則基本上有兩個,一是照顧美國公民的利益,二是考慮美國政府的需要。美國移民法清楚地告訴人們:凡移民美國申請者,一律依照每個國家的固定數額和類別優先制度辦理,使每個有意移居美國的外國人,都能不分國別、不分種族,而只依靠個人身份和能力取得移民入境資格。
摘自《世界各國簽證與出入境指南》
美國移民法規定,移民是指意圖放棄原來居住地與國籍,進入美國永久居留並申請成為美國公民的人。移民簽證就是以移居美國定居為目的一種簽證,一般須先向美國移民局提出申請,移民局經過嚴格的審核,給合格者簽發一份"批准文件",然後,申請人持該文件向美國駐外領事館申請移民簽證。
美國移民簽證是一種另紙簽證,確切地說,是一份申請表,即美國領事官員發給約見通知時,寄送的《移民簽證和外籍人登記表》,每人一式2份,其中一份填好並在領事官員面前宣誓蓋章後,即成為移民入境簽證;另一份填好的表則裝入信封內,成為移民檔案的一部分,加封後由移民者隨身攜帶。移民簽證的有效日期是自簽發之日起為4個月,持證者可在4個月內的任何時期進入美國。移民簽證僅僅是合法進入美國的證明文件,入境時,還需再接受移民局的檢查,移民局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在護照上蓋上一個臨時永久居留權的印鑒,並授予工作許可。幾個月以後,移民局才會將正式綠卡寄給你。只有當永久綠卡拿到後,移民美國的過程方告基本結束。
美國移民有許多種類:親屬移民、專業移民、職業移民、投資移民、獨立移民以及勞工此移民簽證也為多種。
1999年加拿大移民計劃
1998年世界各國移民加拿大人數最多的10個自家(地區)是:中國、印度、香港、菲賓、巴基斯坦、台灣、伊朗、韓國、美國和俄羅斯。就獨立技術移民單項移民數字而言,1998年人數最多的10個國家(地區)是:中國、巴基斯坦、印度、台灣、伊朗、香港、韓國、國、俄羅斯和菲律賓。
近幾年來,中國大陸人士前往加拿大移民的人數不斷上升。1995年為13221人,1996高達17530人。以移民人數排列,1995年排第四名,1996年與1997年排第三名,而1998不論是移民總數,還是獨立技術移民總數都是第一位,成為移民加拿大人數最多的國家。
摘自《世界各國簽證與出入境指南》

申謂移民簽證的文件
美國駐外國人使館或領事館在收到美國移民局發出的簽證批准通知書(1-171表)後,將會向申請人發出OF一169表格,即移民簽證書申請人必備文件的說明書。美國大使館或領事館要求申請人必須提供的證明文件主要是:
1.護照
一本護照有效期限必須在半年以上,而且發照機關必須允許持照人到美國旅行。年滿16歲或16歲以上的兒童,須單獨領取本人護照。
2.出生證明
須提供兩份經過審查核實的出生紀錄,出生證明必須證明出生日期、出生地點及父母雙方的的姓名。影印文件必須連同原出生證件,一起呈送美國領事館審查後方可接受。
3.警方證明。
也稱為無刑事犯罪證明。凡是年滿16歲或16歲以上的簽證申請人都必須提供一式2份警方證明。中國的申請人,是由當地的公證機關出具的無刑事犯罪證明。如果申請人由於以前犯罪而判處刑罰不能獲得這份證明,則必須提供法院或者監獄出具的記錄文件。
4.照片
每個申請人必須交寬11/4英寸,高13/8英寸,白底彩色,面部左偏20。左右的免冠照片一式3張。照片上右耳必須清晰,頭部大小應為寬2.2厘米高2.9厘米的橢圓形。
5.工作證明書

❹ 1924 年五月美國提出排日移民法說明了什麼,給世界歷史帶來什麼影響

在英美國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白人至上和種族主義政策最盛行的時期。美國在1882年通過第一部《排華法案》。1906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要求在普通學校就讀的日本和中國的孩子必須轉往「東方人學校」就讀。1907年日本迫於國際壓力和美國達成了「日美紳士協約」,即美國不再公開歧視日本僑民,而日本暗中禁止本國國民移民美國,可以說是一項自欺欺人的「面子協議」。1913年加州制定土地所有法,禁止日本人擁有土地所有權。此後又陸續通過了十餘種排日法案,包括禁止設立日語學校等。
1919年巴黎和會上,日本代表團由牧野伸顕帶領,針對當時如日中天的「白人至上主義」,日本代表團堅持在籌備中的國聯章程里,加入一「種族平等條款」,否則日本拒絕簽字。對日本提出的「種族平等條款」,大多數與會國,包括中國代表在內,都投票贊成,各國投票結果是17票中11票贊成。可是英帝國和美國兩個代表團卻一致反對,又以英帝國代表團內距離亞洲最近的的澳大利亞聯邦反對態度最為強烈,澳大利亞總理BillyHughes的名言「在澳大利亞每100人里95個都反對(種族)平等」就是在這時發表的。最終英美的否決了種族平等條款。
1923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國力遭到巨大損失。到了1924年,美國人乾脆連「日美紳士協約」的面子也不再給。當年4月美國下院通過針對日本的移民修正法案,幾乎完全禁止亞洲人入境和取得美國市民權。5月美國總統簽署了這項法案。7月1日法案正式生效。
消息一出,日本舉國嘩然。4月24日,大阪市民4000餘人集會演說,反對排日法案。東京數千名學生舉行遊行。6月5日,東京18團體發起對美國民大會,聽眾達6萬人。眾多社會1知名學者發表強硬宣言,督促美國反省,反對排日法案。
日本反對排日移民法的運動也得到了亞洲其他國家的支持。1924年11月孫中山在神戶發表大亞洲主義演講,呼籲亞洲民族團結,共同抵抗歐美列強侵略。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托斯表示「美國排日移民法案是西洋帝國主義好戰主義之表現」,泰戈爾,阿爾泰斯等人也抨擊排日法案為侮辱全亞洲人民的不人道行為,主張針對白人美國,建立有色亞細亞,組成亞細亞自由國民聯盟。這從根本說明英美國家是信奉「白人至上的」為以後的二戰埋下不穩定因素。

❺ 美國移民法對美國綠卡有哪些規定

美國的移民法規定,綠卡的持有者如果在美國境外連續停留180天以上,即使沒有主動放棄綠卡,當用綠卡申請再次入境時,美國移民局也有權利去質疑,他是否還有把美國當作長期居住地的意圖。
美國的綠卡,是發給要把美國當作自己的長期居住地的人的。在任何的時候,如果綠卡的持有者放棄了把美國做為長期的居住地的意圖,他就失去了擁有綠卡的權利。
但這並不意味著,如果永久居民每6個月不到,就返回美國幾天將不會失去他的永久居留權。如果你保持每6個月返回美國一次,在頭2到3年內可能不會有任何後果,但是時間長了,就提高了被移民局認為你已經有放棄永久居留美國的意圖的風險。妥善的做法是,綠卡持有者事先就告知美國移民局自己可能離開美國超過半年,通過申請回美證,表明自己沒有要放棄永久居留權的意圖。
但是,回美證本身並不能夠完全阻止出入境口岸工作人員來質疑並判定你已經放棄了永久居住美國的意圖。
如果你不能避免長期居住在美國之外,那就為答復移民局質疑你的永久居留意圖保留以下的證據:
1、每年依照美國稅務局的規定,按時報所得稅。並且保留好報稅的記錄。
2、擁有一個在美國的居住地址。
3、擁有一個在美國的銀行賬戶。
4、擁有一個有效的美國駕駛執照,並且在入境時隨身攜帶美國駕駛執照。
5、擁有美國的信用卡。
6、在美國擁有房屋,汽車等產業。
7、隨身攜帶你的社會安全卡入境。
8、保持你的綠卡在有效期之內,在有效期到期前申請新的綠卡。
同時,需要避免以下的事項:
1、如果你離境一年以上,沒有返美證,一定申請特殊的移民簽證進入美國。千萬不能申請非移民簽證入境。
2、盡量避免與你的非公民或非美國綠卡的配偶和孩子一起入境,尤其是如果你的配偶和孩子只是短期停留美國的話。
3、不要用往返機票進入美國,尤其是機票的返程目的地是在美國之外的情況。
由於美國綠卡的持有者要用綠卡返回美國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未放棄合法永久居留權,即綠卡。
第二,在美國境外的停留期不超過一年。這就是說,如果你離開美國的時間在一年以上,即使你有美國的綠卡,你也不能用綠卡在進入美國了。所以如果你計劃要在美國之外停留一年以上,就必須申請返美證才能再次進入美國。

❻ 有關美國移民及國籍法

移民,即為合法的永久居民。永久居民享有與美國公民大致相同的權利。例如,他們可以在美國無限期的居住,可以在美國工作,也可以自由進出美國。

那麼如何才能獲得在美永久居民身份呢?

受益人可在美國境外做移民申請,或在美境內從非移民身份調整成移民身份,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親屬移民:美國公民父母、美國公民配偶、美國公民子女、美國永久居民的配偶和子女的移民

應聘移民:特殊能力者、傑出教授專家學者、國際公司多國業務主管和經理人員的移民;高學歷人員、能力傑出者的移民;技術人員、專業人員和非技術人員的移民;

抽簽移民:美國國會年度隨機性地從符合資格的申請人中抽取並簽發 50,000 個美國綠卡。

投資移民;

特殊移民

傑出人士移民

USLawChina的眾多專業人士深入、系統研究美國《移民和國籍法案》(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及《聯邦法律條文》(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同時依託美國注冊移民律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多年的實戰經驗,並緊密關注美國移民歸化局、國務院、領事館等官方最新的政策及動態,為廣大有需要之人士提供了有關「親屬移民」、「抽簽移民」、「應聘移民」、「投資移民」、「特殊移民」、「傑出人士移民」的自助操作指南。申請人可根據我們的操作指南,自助申請移民。當然,如果情況復雜,還需咨詢律師,以免發生不可挽回的錯誤。
美國住外使領館也沒有明確的限制。一般來講,凡到美國觀光旅遊、商務、娛樂、探親訪友、就醫、參加會議、赴展、
由領事當場決定,因此又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甚至不太友善,在申請B類簽證比較困難的地區,如中國大陸,一般來講,簽證領事考慮的主要因素是申請人赴美的必要性和申請人是否有移民傾向。經濟能力在理論上是個重要考慮因素,但在簽證實例中往往並非最重要,而且自己會准時返國。這里是一個例子。有兩個上海書家,先後都受到美國的有名的書廊邀請,在美國巡迴書展,姓劉的是單身女性,獲得了簽證,姓王的是男畫家,卻被拒簽了。按通常的情況,單身女性申請B-1/B-2簽證很容易被拒簽,但是劉女士是某畫院的副教授,又即將在中國大陸舉辦個人畫展並提供了有關證明,由此被領事認為母國對其有更大的牽系力而給予簽證。但姓王的男畫家只是錄屬某畫家協會,雖然名氣更大,但無固定職業,因此被領事認為在母國沒有「牽掛」最後以有「移民傾向」而被拒絕簽證。

另一個例子是,在美國的兩位先生,一個是美國公民,一個是永久居民,都以父母來美探親。但身為美國公民的父母被拒絕簽證,而身為永久居民的父母卻獲得了簽證,原因是永久居民的父母中,父親尚在工作,系某政府機構的處級官員,家裡有私有住房,申請簽證時也提交了有關證明。而身為美國公民的父母,兩老均以退休,也無房產等財產,因此領事很容易認為其赴美後會「自然而然」地留在美國。

申請簽證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定或要求,但領事在考慮是否給予簽證的兩大考慮因素,卻是申請人提供材料的重心,一般來講,在美國境內的邀請人或申請人本人,應該盡可能的強調申請人赴美的必要性。如果是父母探親,應盡量說明申請人本人無暇探望父母,且分別以久;入是參加會議則是強調參加會議的重要性等等。在申請人一方,則應該盡可能提交自己會按時返國的旁證,如房產證、地契、業主證、車主證、債券、職務證明、晉升材料、即將舉辦的同自己有重要關系的活動,等等。提交這些材料,目的在於使領館相信申請人在其母國有更多的聯系和牽掛,不會輕易滯留在美國。

申請B-1/B-2簽證需要提供下列文件和證明材料:

基本材料:

1.DS-156, DS-157表。

2.照片(貼於DS-156表上)

3.邀請涵或赴美事由的說明書。

4.有效期超過6個月的護照。

補充材料:

1.由美方親友出且的經濟擔保書。

2.申請人的經濟證明(如銀行存款、旅行支票等)

四、B-1/B-2簽證申請被拒絕怎麼辦

B-1/B-2簽證申請如果受到拒簽是不可以申述的。領事拒絕B-1/B-2簽證申請,要麼是申請的事由不充分,要麼就是申請人沒有返國的意圖,或兩者皆有。不過由於B-1/B-2簽證是一種隨時都可申請的簽證,因此申請應體察被拒的原因,待有了充分的理由或能提交新的材料時再行申請。有人在申請被拒後更換護照,再從行申請,因美國在全世界的使領館對拒簽的護照蓋上印記,但在實踐中,更換護照,和使用原護照再次申請,獲得簽證或簽證被拒兩者都有。所以如第一次簽證被拒,再次簽證時,應著重考慮提供有充分理由的事由或返國意圖的旁證。

六、如何申請B-1/B-2簽證的延期

申請B-1/B-2簽證延期的程序和提交的文件同B-1/B-2簽證相同,只是申請延期的信函可能是邀請方,申請人的親友或申請人本人。移民局一般不會過多強調申請延期的理由是否充分,而是更主要的考申請人是否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支付其在美的開銷。因此,申請B-1/B-2延期,申請人應更多的考慮提供自己的存款證明,如果存款額不夠,則需要親友出具經濟擔保書。

申請B-2簽證延期所需提交下列文件:

1.1-539表

2.1-94入境表

3.申請人的財務(銀行)證明或其親友出具的經濟擔保書。

4.如有家眷,則需要提交關系證明,如結婚證、出生證等。

5.由邀請人、親友或本人寫的申請函,旨在說明延期的事由以及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維持在美的開支。

6.申請費。B-1/B-2申請延期,申請人應在1-94卡上的到期以前提出,但不得提前超過60天,否則移民局不受理。過期後才提出的申請,只有對耽誤的時間有充分的說明,如疾病、郵局耽誤等,才能獲得受理。

七、B-1/B-2簽證的延期申請被拒怎麼辦

對B-1/B-2簽證的延期申請,移民局一般都不會拒絕,如果拒絕,原因大部分都是申請人的經濟能力不夠或經濟擔保不足。因此,如果B-1/B-2簽證延期被拒,申請人應考慮提供新的、更有力的經濟證明。要求移民局「從新考慮」(ReopentheCase),其方法和程序同B-1/B-2簽證相同。如果申請再次被拒,申請人最好按

❼ 移民美國法律

1990年頒布的新移民法,主要修改了以下幾個方面:
(1)原移民法規定美國每年移民的54萬名,新法規定,移民優先類配額增至64萬5干名,並且有8萬5千個額外名額,供特赦合法外籍人士的家屬用。
(2)將第三、第六優先合並,改為"就業移民",名額由過去的每年5萬4千增至14萬個。
(3)緊縮第六優先,減少了管家、保姆、家庭護理員、廚師的移民配額。低技術性勞工移民的簽證配額將從1萬8千名降到每年1萬名。
(4)限制每年所發H一1不得超過6萬5千名,並由1991年10月施行。同時對H一2非專業性臨時勞工每年有6萬6千個名額的限制。將申請勞工證明簡化手續。
(5)香港出生人士將由5千名配額增加到1萬名,為時3年,然後再增至一個國家的全額約2萬5干名。另外,每年還有1萬2千個簽證名額給美國公司在香港任職的經理及主管人員。
(6)增列投資移民項目,每年度為投資移民配額為1萬名。其投資金額不得少於100萬美元,在"郊區"或"高失業區"的投資金額不得少於50萬美元,並需僱用至少10名全職員工。
(7)關於結婚移民只要證明是"真誠"的婚姻便不必驅解出境,免除兩年外國居住的規定。
(8)外國留學生到美國1年後可在校園外找工作,比舊法提前1年時間。
美國移民法制定原則基本上有兩個,一是照顧美國公民的利益,二是考慮美國政府的需要。美國移民法清楚地告訴人們:凡移民美國申請者,一律依照每個國家的固定數額和類別優先制度辦理,使每個有意移居美國的外國人,都能不分國別、不分種族,而只依靠個人身份和能力取得移民入境資格。
摘自《世界各國簽證與出入境指南》
美國移民法規定,移民是指意圖放棄原來居住地與國籍,進入美國永久居留並申請成為美國公民的人。移民簽證就是以移居美國定居為目的一種簽證,一般須先向美國移民局提出申請,移民局經過嚴格的審核,給合格者簽發一份"批准文件",然後,申請人持該文件向美國駐外領事館申請移民簽證。
美國移民簽證是一種另紙簽證,確切地說,是一份申請表,即美國領事官員發給約見通知時,寄送的《移民簽證和外籍人登記表》,每人一式2份,其中一份填好並在領事官員面前宣誓蓋章後,即成為移民入境簽證;另一份填好的表則裝入信封內,成為移民檔案的一部分,加封後由移民者隨身攜帶。移民簽證的有效日期是自簽發之日起為4個月,持證者可在4個月內的任何時期進入美國。移民簽證僅僅是合法進入美國的證明文件,入境時,還需再接受移民局的檢查,移民局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在護照上蓋上一個臨時永久居留權的印鑒,並授予工作許可。幾個月以後,移民局才會將正式綠卡寄給你。只有當永久綠卡拿到後,移民美國的過程方告基本結束。
美國移民有許多種類:親屬移民、專業移民、職業移民、投資移民、獨立移民以及勞工此移民簽證也為多種。
1999年加拿大移民計劃
1998年世界各國移民加拿大人數最多的10個自家(地區)是:中國、印度、香港、菲賓、巴基斯坦、台灣、伊朗、韓國、美國和俄羅斯。就獨立技術移民單項移民數字而言,1998年人數最多的10個國家(地區)是:中國、巴基斯坦、印度、台灣、伊朗、香港、韓國、國、俄羅斯和菲律賓。
近幾年來,中國大陸人士前往加拿大移民的人數不斷上升。1995年為13221人,1996高達17530人。以移民人數排列,1995年排第四名,1996年與1997年排第三名,而1998不論是移民總數,還是獨立技術移民總數都是第一位,成為移民加拿大人數最多的國家。
摘自《世界各國簽證與出入境指南》

申謂移民簽證的文件
美國駐外國人使館或領事館在收到美國移民局發出的簽證批准通知書(1-171表)後,將會向申請人發出OF一169表格,即移民簽證書申請人必備文件的說明書。美國大使館或領事館要求申請人必須提供的證明文件主要是:
1.護照
一本護照有效期限必須在半年以上,而且發照機關必須允許持照人到美國旅行。年滿16歲或16歲以上的兒童,須單獨領取本人護照。
2.出生證明
須提供兩份經過審查核實的出生紀錄,出生證明必須證明出生日期、出生地點及父母雙方的的姓名。影印文件必須連同原出生證件,一起呈送美國領事館審查後方可接受。
3.警方證明。
也稱為無刑事犯罪證明。凡是年滿16歲或16歲以上的簽證申請人都必須提供一式2份警方證明。中國的申請人,是由當地的公證機關出具的無刑事犯罪證明。如果申請人由於以前犯罪而判處刑罰不能獲得這份證明,則必須提供法院或者監獄出具的記錄文件。
4.照片
每個申請人必須交寬11/4英寸,高13/8英寸,白底彩色,面部左偏20。左右的免冠照片一式3張。照片上右耳必須清晰,頭部大小應為寬2.2厘米高2.9厘米的橢圓形。
5.工作證明書

❽ 美國移民的歷史

被稱作「種族大熔爐」的美國是個典型的移民國家,其移民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620年。近400年來,美利堅民族已成為由100多個民族組成的混合體,就連矗立在紐約的「自由女神像」也是在1886年從法國「移民」到美國的。移民們懷著各自的夢想,遠涉重洋來到這片理想中的土地,在美國歷史上曾經掀起幾次大的移民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移民造就了美國,是移民發展和改變了美國。




在美國建國之初,美國國內總人口僅有390萬。除了大約76萬黑人外,其餘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白人,並且絕大部分來自西歐。出於對歐洲拿破崙戰爭以及國內就業環境的擔心,美國開國之初的幾屆政府在移民政策上疑慮重重,曾制定過一些限制移民的政策。1796—1815年間,到美國的歐洲移民平均每年只有大約3000人。


第二次移民高潮是從1861年到1880年,約有500萬移民來到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迎來了工業化的高峰期,對勞動力需求旺盛。為了吸引歐洲移民來美國,1864年,林肯總統游說國會通過了《鼓勵外來移民法》。國務卿西沃德甚至向美國駐歐洲的外交官發出通告,要求他們把吸引歐洲移民作為一項最重要的外交任務來對待。為了從歐洲招募熟練工人來美國工作,一些企業還組團赴歐洲招聘。它們在歐洲許多報紙上刊登廣告,印發小冊子,對有移民願望的歐洲人描繪美國誘人的前景。一些企業還對願意移民美國的歐洲人提供所需的路費。



第三次高潮從1881年到1920年,移民人數猛增到2350萬。移民頂峰是1907年,達到128.5萬人。這一階段,美國政府多次立法,限制歐洲移民,排斥亞洲移民。來自英國、德國、瑞典等西北歐國家的「老移民」增長有限,但來自義大利、俄國等東南歐國家的「新移民」卻增長迅速。



經過這三次移民高潮,1920年美國的人口總數首次超過1億。在1820到1920年的100年間,移民數量佔美國人口年增長數的20%以上。

熱點內容
婚姻法期貨 發布:2025-09-15 15:56:13 瀏覽:229
保健產品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5 15:37:06 瀏覽:955
共和國民法典內容 發布:2025-09-15 15:18:00 瀏覽:704
吳江法院法官電話 發布:2025-09-15 15:10:40 瀏覽:872
人民法院審理一案件 發布:2025-09-15 13:58:08 瀏覽:302
耿寶建律師 發布:2025-09-15 13:51:45 瀏覽:72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發布:2025-09-15 13:17:46 瀏覽:742
2013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下載 發布:2025-09-15 13:06:06 瀏覽: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5 12:45:50 瀏覽:396
勞動法十年員工 發布:2025-09-15 12:45:47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