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封建刑法連坐

封建刑法連坐

發布時間: 2021-02-23 10:41:45

A. 明朝的刑法連坐之罪是什麼意思

連坐,是指中國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與犯罪者有一定關系的人連帶受刑的制度。又稱相坐、隨坐、從坐、緣坐。
明朝的刑法連坐之罪,就是說一人犯罪株連九族。連坐之罪就是把百姓編為10戶為一什,5戶為一伍,相互之間方便監督,一家犯法要舉報,不然都要獲罪。明朝的刑法連坐之罪,就是一人犯罪株連九族。連坐,中國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與犯罪者有一定關系的人連帶受刑的制度。又稱相坐、隨坐、從坐、緣坐。
這是衛鞅(即商鞅)在秦國變法,為了鞏固君主統治,頒布連坐法,這是在戶籍編制的基礎上實行的。
法家認為,要使君主政權達到「至治」,必須使得「夫妻交友不能相為棄惡蓋非,而不害於親,民人不能相為隱」。有報道說,繼規定「一人搞有償家教,全校年終考核和每位老師年終獎發放金額受影響」後,浙江諸暨對有償家教再出重拳:除了追究有償家教當事人外,還要追究學校主要負責人不作為的責任。這一規定被媒體解讀為「史上最嚴」,叫好者固然不少,反對的聲音同樣強烈。
這則新聞,讓筆者想起前些年有南京家長爆料:「兒子所上的小學,班上進行分組,一人未完成作業的情況下,會讓全體組員罰抄——包括抄課文。這種『連坐制』讓兒子常被牽連,孩子壓力好大。」
這種「連坐」式管理舉措的出台,如果從確保管理暢通、防止師德失范、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角度來看,或許無可非議。雖是如此,但我們細想一下,這樣的舉措不僅弊大於利,而且有違依法治校的理念。
眾所周知,「連坐」式管理是封建社會的常見管理手段。比如,商鞅變法建立「連坐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勞力以上的都必須分居,獨立編戶,同時按軍事組織把全國吏民編制起來,五家為伍,十家為什,不準擅自遷居,相互監督,相互檢舉,若不揭發,十家連坐。「連坐」的惡果自然是人人自危,相互猜忌,最終人人相互袒護。
從法律角度來看,這樣的管理舉措,必然侵犯無辜者的正當權益。依據某些規定,從事有償家教者理應受罰,但是他所在的學校、他的管理者、同事卻沒有違規,憑什麼受罰?法律依據何在?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人人有責」,看起來是加強了管理處罰的力度,但實質上卻會削弱直接責任人的責任,而將責任轉移到本無責任的學校、領導、同事那裡去了。違反規定,出了問題,當然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但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追究不可泛化。至於學校領導的管理責任和教育責任也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他們管理了、教育了,就不應該承擔本不該承擔的責任。
英國法學家梅因對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有個界定:傳統社會的基石是血緣或地域的身份,而現在社會則是契約。所謂契約就是今天的法律和法治。所以,整治今天的教育亂象,從根本上說,是要樹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理念。不管是教育者、管理者,還是受教育者,乃至社會輿論,如果事事都以法為准繩,處處都以法為標桿,教育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B. 為什麼有很多網友支持恢復酷刑甚至還有支持連坐的

現在是文明社會,所以對於犯罪分子,更多的還是從尊重生命的角度,用善的方內式去渡惡。容
車裂,凌遲這種過於殘酷的刑法,太過於殘忍,沒有教化大眾,還容易激發人性內心的惡。
至於,連坐,這是封建暴君的權術,現代民主社會,說這個是文明的倒退。
我們要怎麼面對犯罪的人,台劇《惡魔的距離》,就做了不錯的探討。

C. 西方為什麼沒有類似中國的「連坐」,「滅九族」這種刑

因為這些刑法大多都是處於封建社會的暴君使用的方法,也或者說是某些奸回臣的創立答的,而當時西方是屬於天天打仗的階段,很少有一個皇帝坐上幾十年的,也沒有像這樣的封建帝制,而都是犯了錯就直接殺的那種。不會使用太變態的方法。而且有也是極少數。

D. 古代的刑法.連坐是什麼

連坐,是指中國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與犯罪者有一定關系的人連帶受刑的制度。又稱相坐、隨坐、從坐、緣坐。

E. 歷史上是不是所有的封建社會的法典都用連坐制(誅連九族),沒有這樣的國家是哪些不這樣的國有什麼優勢

英國的封建社會就不實行連坐,這樣有利於英國走向資本主義社會

F. 連坐之罪是什麼意思

連坐之罪就是把百姓編為10戶為一什,5戶為一伍,相互之間方便監督,一家犯法要舉報,不然都要獲罪。明朝的刑法連坐之罪,就是一人犯罪株連九族。連坐,中國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與犯罪者有一定關系的人連帶受刑的制度。又稱相坐、隨坐、從坐、緣坐。

這是衛鞅(即商鞅)在秦國變法,為了鞏固君主統治,頒布連坐法,這是在戶籍編制的基礎上實行的。

法家認為,要使君主政權達到「至治」,必須使得「夫妻交友不能相為棄惡蓋非,而不害於親,民人不能相為隱」。

(6)封建刑法連坐擴展閱讀

案例:「連坐」懲罰依的什麼法?

有報道說,繼規定「一人搞有償家教,全校年終考核和每位老師年終獎發放金額受影響」後,浙江諸暨對有償家教再出重拳:除了追究有償家教當事人外,還要追究學校主要負責人不作為的責任。這一規定被媒體解讀為「史上最嚴」,叫好者固然不少,反對的聲音同樣強烈。

這則新聞,讓筆者想起前些年有南京家長爆料:「兒子所上的小學,班上進行分組,一人未完成作業的情況下,會讓全體組員罰抄——包括抄課文。這種『連坐制』讓兒子常被牽連,孩子壓力好大。」

這種「連坐」式管理舉措的出台,如果從確保管理暢通、防止師德失范、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角度來看,或許無可非議。雖是如此,但我們細想一下,這樣的舉措不僅弊大於利,而且有違依法治校的理念。

眾所周知,「連坐」式管理是封建社會的常見管理手段。比如,商鞅變法建立「連坐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勞力以上的都必須分居,獨立編戶,同時按軍事組織把全國吏民編制起來,五家為伍,十家為什,不準擅自遷居,相互監督,相互檢舉,若不揭發,十家連坐。「連坐」的惡果自然是人人自危,相互猜忌,最終人人相互袒護。

從法律角度來看,這樣的管理舉措,必然侵犯無辜者的正當權益。依據某些規定,從事有償家教者理應受罰,但是他所在的學校、他的管理者、同事卻沒有違規,憑什麼受罰?法律依據何在?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人人有責」,看起來是加強了管理處罰的力度,但實質上卻會削弱直接責任人的責任,而將責任轉移到本無責任的學校、領導、同事那裡去了。違反規定,出了問題,當然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但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追究不可泛化。至於學校領導的管理責任和教育責任也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他們管理了、教育了,就不應該承擔本不該承擔的責任。

英國法學家梅因對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有個界定:傳統社會的基石是血緣或地域的身份,而現在社會則是契約。所謂契約就是今天的法律和法治。所以,整治今天的教育亂象,從根本上說,是要樹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理念。不管是教育者、管理者,還是受教育者,乃至社會輿論,如果事事都以法為准繩,處處都以法為標桿,教育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G. 古代的刑法.連坐是什麼

連坐,是指中國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與犯罪者有一定關系的人連帶受刑的制度。又稱相坐、隨坐、從坐、緣坐。
明朝的刑法連坐之罪,就是說一人犯罪株連九族。

熱點內容
婚姻法期貨 發布:2025-09-15 15:56:13 瀏覽:229
保健產品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5 15:37:06 瀏覽:955
共和國民法典內容 發布:2025-09-15 15:18:00 瀏覽:704
吳江法院法官電話 發布:2025-09-15 15:10:40 瀏覽:872
人民法院審理一案件 發布:2025-09-15 13:58:08 瀏覽:302
耿寶建律師 發布:2025-09-15 13:51:45 瀏覽:72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發布:2025-09-15 13:17:46 瀏覽:742
2013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下載 發布:2025-09-15 13:06:06 瀏覽: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5 12:45:50 瀏覽:396
勞動法十年員工 發布:2025-09-15 12:45:47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