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新聞員工

司法新聞員工

發布時間: 2021-02-23 13:32:14

㈠ 被判緩刑到當地司法所報道,村委的人和家裡人還需要同去嗎

被判緩刑到當地司法所報道,村委的人和家人,只有一種情況需要去:村委的人作為社區服刑人員的志願者、家人作為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督人,兩者作為幫教小組成員在宣告入矯時,需要共同前往司法所或者社區矯正局,他們是作為社區服刑人員的幫教監督人員去參加的。

司法局讓社區服刑人員到指定的電信公司辦理手機套餐業務司法局支付費用的話,開展手機定位問題,手機定位是合法合理的,但如是到指定的電信公司辦理套餐並由社區服刑人員支付費用的話,這個就不太合理,但具體的地方有具體的做法,所以總體上都合法、合理。

(1)司法新聞員工擴展閱讀:

法院判緩刑沒有到司法局報到會被收監,撤銷緩刑。

在緩刑考驗期內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會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七十六條 緩刑的考驗及其積極後果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條 緩刑的撤銷及其處理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參考資料來源:北大法律信息網—社區矯正人員幫扶現狀、困境與對策調查研究

㈡ 我是一名緩刑人員,在緩刑期間發生車禍,行動不便,還必須去司法局報道嗎

你是一名緩刑人員,在緩刑期間發生車禍,行動不便,可以請當地社區或者派出所幫忙證明,不用必須去司法局報到。

㈢ 我是緩刑人員好幾個月沒去司法局報道了,今天司法局給我打了個電話讓我去司法局一趟,這問題會不會收監啊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版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權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你如果違反監管規定,不知道情節嚴重不嚴重?如果不嚴重,不會收監執行。

㈣ 社區矯正人員第一次到當地司法所報道需要交費嗎

首先明確一下我國政法部門的職能:公檢法司四家,公安的職能就是針對你回是否犯罪調查取證,檢察院的答職能就是'原告"用公安的證據起訴你,公家起訴就是「公訴」,法院就是把你被告判決,判決之後對你實施刑罰的是司法。即監獄警或司法所(監外執行)。凡不是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人,都是有司法所管理的,即:司法所長就是你的監獄長。和公安派出所無關。
建議您網路一下「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㈤ 司法從業人員應怎麼樣提高媒介素養

提高媒介素養,增強與新聞媒體溝通的能力。新聞媒體是司法機關與人民群眾溝通交流的橋梁。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呼聲經過新聞媒體的報道和放大後得到司法機關的關注、重視和採納。司法機關的聲音通過新聞媒體報道傳播後才能傳遍千家萬戶,為人民群眾所了解和知悉,其工作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提高媒介素養,增強引導社會輿論的能力。
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在辦案的過程中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排除外界的干擾,不偏不倚客觀公正地對待雙方當事人,甚至是在社會上影響惡劣、「民憤」極大的人。真實性、客觀性也是新聞媒體報道所追求的目標。但就具體案件而言,新聞媒體報道內容中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不能與司法機關辦案所追求的客觀公正直接等同。因為司法活動每一個環節、步驟必須按照法律規定進行,非經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認定的事實應屬無效。社會輿論對案件審理的期望可能會與法院對案件的審理結果發生偏差。對這樣的案件,法院要提前做好社會輿論引導工作。輿論是社會秩序的「安全閥」,社會輿論一旦形成就難以更改,甚至會產生「刻板印象」。引導社會輿論是一項復雜、細微、難度較大、專業性較強的工作。所以法院要加強司法人員的媒介素養教育,提高其引導社會輿論的能力,對易引起公眾誤解的敏感案件要主動與媒體溝通,及時公布真相,消除誤解,引導輿論,為公平公正司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提高媒介素養,增強輿情的收集和研判能力。大眾傳播是社會雷達,具有尋求、傳遞和接收信息的功能,用於監視環境。新聞媒體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瞭望哨」的作用,也是司法機關與人民群眾交流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能充分反映社情民意。

㈥ 社區矯正人員不到司法所報到怎麼辦

矯正人員拿到司法局下發的到社區矯正機構報到通知書後,超過10天不報到可不予接收。
依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規定如下:
1、第六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並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發現社區矯正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組織查找,並通報決定機關。
暫予監外執行的社區矯正人員,由交付執行的監獄、看守所將其押送至居住地,與縣級司法行政機關辦理交接手續。
罪犯服刑地與居住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需要回居住地暫予監外執行的,服刑地的省級監獄管理機關、公安機關監所管理部門應當書面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同級監獄管理機關、公安機關監所管理部門,指定一所監獄、看守所接收罪犯檔案,負責辦理罪犯收監、釋放等手續。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當通知其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派員到庭辦理交接手續。
(6)司法新聞員工擴展閱讀
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給予警告,並出具書面決定:
(一)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
(二)違反關於報告、會客、外出、居住地變更規定的;
(三)不按規定參加教育學習、社區服務等活動,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醫的社區矯正人員無正當理由不按時提交病情復查情況,或者未經批准進行就醫以外的社會活動且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輕微的;
(六)其他違反監督管理規定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㈦ 我是一名緩刑人員,鄉司法所長要我每星期去司法所報道,我可以舉報他嗎該怎麼舉報

舉報?你舉報什來么?你以自為緩刑人員不用接受監管?你以為緩刑人員是自由人!錯誤!大錯特錯!緩刑人員也是罪犯身份!每周報到只是緩刑人員緩刑期間應當遵守的規定之一!要求每周報到沒有絲毫違法違規!你憑什麼舉報?倒是你,請你務必正視你自己的罪犯身份,嚴格遵守緩刑監管規定,否則嚴重違規是要被撤銷緩刑,收監執行的!到時候你必將後悔莫及!
刑法
第七十五條【緩刑犯應遵守的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第七十七條【緩刑的撤銷及其處理】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熱點內容
婚姻法期貨 發布:2025-09-15 15:56:13 瀏覽:229
保健產品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5 15:37:06 瀏覽:955
共和國民法典內容 發布:2025-09-15 15:18:00 瀏覽:704
吳江法院法官電話 發布:2025-09-15 15:10:40 瀏覽:872
人民法院審理一案件 發布:2025-09-15 13:58:08 瀏覽:302
耿寶建律師 發布:2025-09-15 13:51:45 瀏覽:72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發布:2025-09-15 13:17:46 瀏覽:742
2013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下載 發布:2025-09-15 13:06:06 瀏覽: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5 12:45:50 瀏覽:396
勞動法十年員工 發布:2025-09-15 12:45:47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