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蔡誠
Ⅰ 我正在尋找南京的有能力的律師
江蘇劉洪律師事務復所是以「江蘇制省知名律師」劉洪先生之名命名的,集民商事、刑事、金融、房地產、知識產權、涉外、公司、證券、破產和法律風險防控等訴訟與非訴訟法律事務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律師事務所。其前身為南京市梅園法律服務所,自1987年12月成立以來,一直以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著稱於社會各界,並先後接待了全國各地參觀、考察團體近百起。原司法部蔡誠部長、張耕副部長及朝鮮中央律師協會會長李東錫等均來所視察,並給予高度評價;《中國法制報》、《中國律師報》、《新華日報》、《揚子晚報》、《南京日報》、《金陵晚報》、《南京市場報》、江蘇電視台、江蘇人民廣播電台、江蘇經濟廣播電台、南京電視台、南京人民廣播電台等眾多新聞媒體也對本所的工作業績給予了多次報道。
司法是公正的 !
Ⅱ 解放後的潮汕藉政屆名人有多少,誰
翁照垣:惠來人,打響一·二八淞滬抗戰第一槍
劉侯武:潮陽人,參加過黃花崗起義,曾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
蕭吉珊:潮陽人,曾任國民黨中央執委,並兼任國民黨中央海外黨務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代主任
陳紹賢:惠來人,學者型政治家,曾任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候補監察委員;中央立法委員
蕭洪達:潮陽人,中紀委常委、副書記
林若:潮安人,原廣東省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
蔡誠:普寧人,司法部原部長
蔡延松:潮安東里人,林業部原副部長
陶濤:潮陽和平人,原名蕭如琴,原石油化學工業部、化學工業部副部長
吳南生:潮陽人,原廣東省委副書記,政協主席
許士傑:澄海人,原海南省省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
郭榮昌:潮陽人,原廣東省委副書記,政協主席
盧瑞華:潮州人,原廣東省省長,省委副書記
林樹森:汕頭人,貴州省省委副書記,省長
蔡東士:潮陽人,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原廣東省省委副書記
鄭惠強:潮陽人,學者型政治家,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第九屆中央常委。
李卓彬:普寧人,學者型政治家,全國政協常委、致公黨中央副主席
劉志忠:潮陽人,重慶市政協主席,原重慶市市委副書記
柯華:普寧人,外交家,先後擔任外交部禮賓司、亞非司司長,駐幾內亞大使,外交部非洲司司長,駐迦納大使,外交部亞洲司司長,駐幾內亞、迦納、菲律賓、英國大使,國務院港澳辦公室顧問。
姚念:潮南人,歷任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參贊,中國駐印度孟買總領事,外交部外事局局長,中國駐突尼西亞大使。
巫志遠:普寧人,外交部原駐外使館武官。
陳端:普寧流沙人,外交部原駐模里西斯大使。
鍾瑞明:潮南區兩英鎮古厝鄉人,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
劉文傑:潮陽谷饒新陂(現谷饒鎮仙波居委)人,原國家海關總署副署長。
劉育長:潮陽人,交通銀行總行副行長,現上海潮汕聯誼會會長。
馬慶雄:潮陽人,又名馬漢圭,出生於泰國,原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國際新聞部副主任和主任、副台長,廣播電視部副部長,廣播電影電視部副部長。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華僑委員會副主任。
港澳
黃仁龍:香港律政司司長。
詹培忠: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梁劉柔芬: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香港紡織界企業家。
泰國
鄭信:又名鄭昭,是在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的澄海後裔。泰國名字叫達信。
鑾披汶·頌堪:吳姓,泰國第3位總理
比里·帕儂榮:澄海後裔,中文名陳嘉祥、陳璋茂,泰國第7位總理
鑾探隆:潮陽後裔,中文名鄭良淡,泰國第8位總理
差猜·春哈旺:澄海後裔,林姓,泰國第17位總理。1990年回澄海東里鎮掃墓。
阿南·班雅拉春:陳姓,泰國第18位總理
蘇欽達:泰國第19位總理
班漢·西巴阿差:潮陽後裔,中文名馬德祥,泰國第21位總理
差瓦立·永猜裕:泰國第22位總理
他信·西那瓦:豐順後裔,中文名丘達新,泰國第23位總理
沙馬·順達衛:人稱李沙馬,泰國第25位總理
巴實·干乍那越:澄海後裔,中文名許敦茂,曾任泰國國會主席,國務院副總理,被稱為「泰國的基辛格」。
旺蒼·三詩:澄海後裔,中文名陳其文,泰國48屆國會主席。為故鄉捐贈不少,在其祖居地澄海隆都鎮宅頭村有他捐贈的學校。
披猜·叻達軍:澄海後裔,中文名陳裕才,幾度出任泰國副總理。1989年探望澄海東里鎮並掃祭列位祖先。
針隆·西蒙:澄海後裔,中文名盧金河,曾任泰國副總理。1990年,偕夫人、妹妹回故鄉澄海上華鎮冠山鄉探親、訪問,祭祖掃墓。
素·參蒲塔:澄海後裔,中文名陳偉僑,1971年任彭世洛市市長,並曾任國務院發言人,事業部秘書。
頌奇:澄海後裔,中文名曾漢光,曾任泰國副總理。2005年7月2日,回澄海上華鎮渡頭村省親祭祖
柬埔寨
謝辛:前柬埔寨王國參議院主席、人民黨主席、代首相
黃意:柬埔寨王國前首相
呂來盛:柬埔寨新聞部長
新加坡
楊榮文:新加坡外交部長
張志賢:新加坡國防部長
姚照東:新加坡交通部長
李文獻:新加坡新聞、通訊及藝術部長
林文興: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
林勛強: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長
林瑞生:新加坡環境發展部長
馬來西亞
馮鎮安:前馬來西亞人力資源部部長
蔡細歷:馬華署理總會長
林祥才:潮陽後裔,馬華副總會長拿督,旅遊部副部長
蔡銳明:前馬來西亞衛生部長
佘貴忠:馬華甲州秘書,馬華公會在馬六甲最資深的議員
古乃光:馬華甲州法律局主任
陳祖排: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總部總秘書、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
陳何遵:古晉市議會第一位民選主席,砂拉越州立法議會議長
法國
陳文雄:普寧後裔,巴黎十三區副區長,是巴黎首位華人副區長。
加拿大
林思齊:出生香港,揭陽後裔,屬林子豐家族。前加拿大卑詩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省督,是加拿大首位華人省督
黃陳小萍:生於香港,潮南區陳店鎮文光鄉人,溫哥華潮州會館副會長,加拿大國會議員。
菲律賓
費迪南德·馬科斯:菲律賓獨裁者,潮州大海盜林鳳的後裔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的歷任部長
史良(1949年10月至1959年4月)
魏文伯(1979年9月至1982年5月)
劉復之(版1982年5月至1983年6月)
鄒瑜(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
蔡誠(權1988年3月至1993年3月)
肖揚(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
高昌禮(1998年3月至2000年2月)
張福森(2000年2月至2005年7月)
吳愛英(2005年7月至今)
Ⅳ 1986年以後的司法部長
蔡誠(1988年3月至1993年3月)
肖揚(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版
高昌禮(權1998年3月至2000年2月)
張福森(2000年2月至2005年7月)
吳愛英(2005年7月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是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謝謝
Ⅳ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名譽教授
·萬鄂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馬原 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副院長
·王勝明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
·王景榮 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副院長、中央政法委員會前副秘書長
·公丕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南京師范大學前任校長
·田期玉 公安部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部長
·石泰峰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
·任建新 全國政協前任副主席、中國法學會前任會長
·劉復之最高人民檢察院前任檢察長
·劉家琛 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副院長
·孫琬鍾 中國法學會前任常務副會長
·江必新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二級大法官
·張文顯吉林大學黨委書記
·張軍 司法部副部長、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張穹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
·張耕 最高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一級大檢察官
·張思卿 全國政協副主席
·楊景宇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委員會主任
·肖揚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國首席大法官
·鄒瑜 原司法部部長、中國法學會前任會長
·鄒哲開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
·羅鋒 公安部前任副部長
·羅豪才 全國政協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副院長
·姜穎 全國人大常委、國家知識產權局前任局長
·姜偉 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祝銘山 全國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常務副院長、一級大法官
·胡康生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
·唐厚志 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副主席
·唐樹備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常務副會長,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主任
·唐德華 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副院長
·顧昂然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前任主任
·高盧麟 國家專利局前任局長
·尉建行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曹建明 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一級大法官
·曹康泰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主任
·梁國慶 最高人民檢察院前任副檢察長
·魯平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前任主任
·端木正 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副院長
·蔡誠 司法部前任部長
·安守廉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東亞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馬赫穆德·謝里夫·巴西奧尼 國際刑法協會主席、教授
·保羅·布歇法國行政法院大法官
·史蒂芬·布萊登巴赫法蘭克福傳播學研究所主任、法蘭克福維德林納大學法學院教授
·陳弘毅香港大學法學院教授
·鍾期榮 香港樹仁學院校長、博士
·阿道夫·迪茨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外國與國際專利、著作權及競爭法研究所所長
·葛維堡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特別代表
·諾伯特·豪格德國國家專利商標局前任局長
·格魯夫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
·埃利希·豪依賽爾 德國國家專利商標局前任局長
·博克哈德·漢斯 德國圖賓根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田中和夫日本立命館大學法學部教授
·久岡康成日本立命館大學常務理事、教授
·克勞斯·輝勒 德國巴斯夫公司專利商標和技術轉讓部部長
·胡鴻烈 香港樹仁學院校監、全國政協常委、大律師、博士
·小口彥太日本早稻田大學常務理事、國際部部長、法學教授
·梁美芬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李世光聯合國秘書處法律顧問辦公室首席法律顧問、法學博士
·克里斯蒂安·路易特 法國艾克斯-馬賽法律、經濟與科技大學名譽校長、歐亞研究所主任
·瑪瑞莉·戴爾瑪斯·瑪蒂 法國大學研究院院士、巴黎-大刑法學教授、國際刑法協會副主席
·松浦晃一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
·長田豐臣 日本立命館大學校長
·梁定邦 香港大律師
·西原春夫 日本早稻田大學前任校長、青少年育成國民會議會長
·西村清次 日本立命館大學理事長、法學教授
·沼田安宏 日本東京沼田律師事務所所長
·奧島孝康 日本早稻田大學前任校長、法學教授
·米切爾·沃森菲爾德國際憲法協會主席
·約爾根·沙德 德國專利商標局局長
·森清范日本京都清水寺貫主、北法相宗館長、宗教法專家
·史蒂芬·蘇本美國東北大學法學院教授
·皮埃爾·特律什 法國最高法院前任院長
·王貴國 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教授、前任院長
·吳綺劍 美國東北大學法學院教授
·佐藤文男日本專利局前任審判長、審查部部長、專利局工業產權研究所所長、科學振興財團理事
·威因弗雷德·哈塞默爾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副院長、著名刑法學家
·松宮孝明 日本著名刑法學家
Ⅵ 延安大學的延大名人
艾青男(1910-1996), 原名蔣澄海,浙江金華人。1932年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同年7 月被捕入獄。以在獄中寫成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成名。1941年3 月赴延安,任教於魯藝文學系,主編《詩刊》。1945年10月任華北聯大文學院副院長、華北大學第三部副主任等職。1949年,曾任中央美術學院軍代表、中國文聯籌備委員會常委、中國作協理事、中國美協理事、《人民文學》副主編等職。1979年任中國作協副主席。作品有《大堰河》、《北方》、《黎明的通知》、《向太陽》、《火把》、《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海岬上》、《黑鰻》、《春天》、《歸來的歌》、《彩色的詩》、《雪蓮》、《域外詩集》等。著有理論集《詩論》、《艾青談詩》、《艾青論創作》等。
艾思奇男(1910.3.2-1966.3.22), 原名李生萱,生於雲南省騰沖縣和順鄉水碓村,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早年留學日本,193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38年,任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教員。歷任抗日軍政大學主任教員、中央研究院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文委秘書長、《解放日報》副總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共中央高級黨校哲學教研室主任、副校長,中國哲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
安波(1915─1965),劇作家、音樂家,原名劉清祿,山東牟平人。1937年,在濟南師范畢業。1937年10月到延安,11月進入陝北公學學習。1938年2月,就讀於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音樂系。畢業後留校,從事歌曲創作及民族音樂研究,後任教務科長、研究員等職。1943年2月,魯迅藝術文學院演出了由安波作曲,王大化、李波、路由等作詞的著名新歌劇《兄妹開荒》,後來流傳到其它抗日根據地和國統區,影響深遠。建國後,歷任東北魯迅文藝學院黨委副書記及音樂部長、東北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遼寧分會主席、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及省委文化部長。1964年,安波調任中國音樂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1965年,安波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
布赫男,蒙古族,1926年3月生,內蒙古土默特左旗人,194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 年7 月參加工作,延安大學民族學院畢業,大學文化。1939年至4 6 年在延安陝北公學、延安民族學院、延安大學民族學院學習。歷任內蒙古文工團副團長、黨支部書記、團長。1 9 5 4 年至197 4 年任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局副局長、黨組書記兼自治區文聯主任,自治區黨委代常委,自治區文委黨委代書記、主任。1974 年起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委書記、市革委會副主任,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1978 年起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常委,國家民委副主任,呼和浩特市委第一書記、市長。1981 年至1983年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1983年至1993 年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自治區主席。1993年至起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蔡暢女(1900~1990),原名咸熙,湘鄉縣永豐鎮人。1919年10月,與向警予等一起組織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 1923年,加入共產黨。1925年8月,任中共兩廣區委婦委副書記。1934年10月,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翌年到達陝北後,歷任中央陝甘省委委員、統戰部長、組織部長。1937年9月,組建陝甘寧邊區各界婦女聯合會。1948年,在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上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委、常委,任女工部長。新中國成立前夕,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新中國成立以後,蔡暢積極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長期擔任黨和國家的領導職務,她是中共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全國婦聯第一、二、三屆主席。
蔡誠原名伍毅鴻,廣東省普寧縣人。歷任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中共深圳口岸黨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副部長、部長。 蔡誠是老一輩革命家伍治之和蔡楚吟的後代。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為了革命的需要,他與父母一直未能生活在一起。青年時代,曾就讀於延安大學自然科學學院。1949年,蔡誠擔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公安部辦公室研究科副科長。1950年任廣州市公安局副科長。1952年調廣東省公安廳,先後任科長、辦公室主任等。1965年任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曾兼任中共深圳口岸黨委書記。1978年任公安部辦公廳副主任、研究室主任。1985年調任司法部副部長,1988年任中國司法部部長。
蔡若虹原名蔡雍, 筆名雷萌、張再學。 1910年1月生於江西九江人,漢族,共產黨員。1921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同年參加上海左翼美術家聯盟。1939年開始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任教,後兼系主任,一直到1945年日寇投降後離開延安。1954年開始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歷時整整40年。此間,主要從事美術理論研究和評論工作,所作部分論文收入《蔡若虹美術論集》。 著作有《蔡若虹文集》、《理想的美比實際生活更美》,詩集《靈犀小唱》,回憶錄《上海亭子間時代風習》及《赤腳天堂》。
陳昌浩,(1906-1967),紅軍高級指揮員。1906年1月生於湖北省漢陽縣。193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10月,陳昌浩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徐向前任副主席。1937年6月赴延安。曾兼任陝北公學教員。回到延安後不久,他因患有嚴重的胃潰瘍,被批准到蘇聯治病。從此,開始了他長達10多年漂泊異國的生涯。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初,經過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的批准,1952年陳昌浩攜蘇聯妻子格蘭娜和幼子陳祖莫回到了祖國。劉少奇等領導同志代表黨中央,親自來到北京站迎接他。回國後,陳昌浩被任命為馬列學院副教育長,後又調任中央編譯局副局長。1967年7月30晚,受文革迫害,陳昌浩自殺。
陳荒煤,原名陳光美,湖北襄陽人。1932年參加武漢左翼戲劇家聯盟和反帝文化總同盟,並於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到延安,在魯藝文學系任教。解放後,他長期在文化、電影、文學等部門和學術團體擔任領導工作,為新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很大貢獻。陳荒煤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寫作生涯中,先後創作出版了20多部小說、報告文學、散文、文學評論和電影評論等著作,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和電影史上佔有重要位置。直到他去世之前,他還擔任著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家》主編、中國夏衍電影學會會長等職務,並於1996年 5月在重病期間創立並首次頒發了「夏衍電影榮譽獎」。
Ⅶ 蔡誠的介紹
蔡誠(1927.11-2009.9),男,1927年11月生,廣東普寧人。194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12月參加內革命工作,相當於大專文化,教容授,中共第十三屆中央委員,司法部原部長、黨組書記。曾任北京潮人海外聯誼會會長、名譽會長。他的父親伍治之、母親蔡楚吟是1924年和1925年先後入團轉黨的老共產黨員。 2009年9月2日7時50分 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Ⅷ 潮商大會的歷屆回眸
第一屆潮商大會——汕頭
2005年6月18日—19日,以「交流、合作、服務、發展」為主題的首屆潮商大會在汕頭林百欣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的39個潮商代表團、600多名潮籍商界翹楚雲集汕頭,參加這次既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又體現開放特徵的商貿盛會,共同見證這載入潮商輝煌歷史的一刻。出席大會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廣東省委副書記蔡東士,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孫曉華,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部長李統書,中聯部原部長朱良,司法部原部長蔡誠,海內外嘉賓蕭灼基、陳有慶、陳偉南、狄娜、陳海燕、劉藝良、蔡衍濤,汕頭市領導林木聲、黃志光等。
第二屆潮商大會——南京
2006年5月27日—28日,第二屆潮商大會在南京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大會的主題是「商機互動、共謀發展」,8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和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新加坡及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潮籍工商界精英齊聚十朝都會,暢敘鄉誼,共謀發展,成為潮商事業發展史上的又一大盛事。出席這次盛會的海內外領導嘉賓有: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原國家司法部部長蔡誠,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部長李統書,廣東省工商聯黨組副書記、副會長陳海燕,汕頭市副市長鍾展南,潮州市副市長陳建新,揭陽市委常委秘書長王德坤,美國中華團體工商聯合會主席熊德龍,美國夏威夷潮州商會團長羅鎮登,加拿大溫哥華潮州同鄉會副會長馮汝潔,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會董藍楚漢,澳洲潮州同鄉會會長、第十四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主席周光明,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主席庄學山,全國人大代表、澳門潮州總商會名譽會長劉藝良,澳門潮汕總商會會長李萊德等,以及各地潮人商會、企業的負責人。
第三屆潮商大會——北京
2008年10月29日至31日,2008國際潮商論壇暨第三屆潮商大會在北京市舉行。論壇的主題是「世界潮商——交流合作共創輝煌」和「百年潮商——歷史 文化 精神」,並舉行大型史志性著作《世界潮商叢書》首發式。大會由北京潮人商會主辦,由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秘書處、香港潮州商會、澳門潮汕總商會、北京市工商聯(總商會)等單位支持舉辦。來自國內、香港、澳門,以及泰國、澳大利亞、法國、美國等國家的60餘個代表團共800餘名潮商代表參加了此次盛會。出席開幕大會的領導有全國政協原副主席羅豪才,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部長朱良,廣東省原省長盧瑞華,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蔡東士,北京市人大副主任、北京市僑聯主席李昭玲,汕頭市委書記黃志光,潮州市委書記駱文智等。另外,全國僑聯副主席、亞洲金融集團董事長陳有慶,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創會會長陳偉南,全國人大代表、澳門潮州同鄉會會長劉藝良等海外知名人士,以及國內潮商領軍人物黃光裕、張章筍、鄭定平、周衛群、姚文琛、吳開松等,出席了開幕典禮。潮籍知名企業家李嘉誠為大會發來賀信。據介紹,該大會可以算是潮商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盛會。
第四屆潮商大會——上海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第四屆潮商大會暨全球潮商投資發展研討會在上海市舉行。出席會議代表有1200多名。全國政協副主席鄭萬通,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主任、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雲林,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對外友好協會會長陳昊蘇,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副主任蔡東士,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曉渡,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惠強,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李良園等出席了開幕式暨主題大會。
本屆潮商大會的「亮點」是預備邀請十幾個國家的潮商代表與會,希望逐步為海內外潮商構建起一個交流合作的平台。第四屆潮商大會籌備會議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籌備會討論通過了第四屆潮商大會會議議程和大會論壇主題,並確定第五屆潮商大會將在深圳舉行。
本屆大會由上海潮汕商會主辦,屆時將邀請海內外近千名潮商與會。「有大海就有潮聲,有潮聲就有潮人。」這是潮汕人對自己的描述。憑借著勤奮刻苦、敢為人先的精神,潮商在海內外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上海潮汕商會會長姚文琛表示,「今年是上海的世博年,我們正是期望借上海之力,借上海之勢,向世界展示潮商風采。」
第五屆潮商大會——深圳
第五屆潮商大會於2012年11月13日至15日在深圳南山區保利大劇院召開。大會將遵循「交流、合作、服務、發展」的宗旨,圍繞「潮商走向國際大聯合」的主題,為海內外商會和潮籍企業家構建一個尋求合作與發展的平台。來自全國各地67家潮屬社團的18家海外潮商代表1400多人出席大會。本屆大會的報名簽到採用潮人在線開發的網上報名系統,優化大會接待、簽到、入住、會場等環節。
第五屆潮商大會的時間安排與深圳市每年一次的大型活動「高交會」相銜接,目的也是讓會議代表與嘉賓在潮商大會後即可參加「高交會」活動,力爭辦成一次大型的經貿活動、聯誼活動和文化活動。大會期間,主辦方將舉行「潮商走向國際大聯合」論壇,計劃邀請汕頭市潮商研究會、中山大學賀立平教授,著名經濟學家胡祖六和海外社團領袖等作為主講嘉賓,同時還將舉辦充滿鄉情鄉誼的文藝晚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泰國總理英拉·西那瓦等分別向大會發來賀信。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厲無畏宣布大會開幕。全國人大常委、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辜勝阻,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蔡東士,泰國國務院前副總理劉鴻宇,中國僑聯副主席、中華僑商聯合會會長陳有慶,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周天鴻、徐尚武,廣東省原副省長許德立,深圳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思平,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鍾曉渝,汕頭市委書記陳茂輝、潮州市市長李慶雄、揭陽市市長陳東、汕尾市市長吳紫驪等出席大會。第五屆潮商大會主席、深圳市潮汕商會會長吳開松表示,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呼籲潮商族群走向世界大聯合,國際潮商經濟合作組織的籌備工作正緊鑼密鼓進行中。2013年底,該組織的成立慶典將在深圳舉行。
Ⅸ 延大附中的學校簡介
延安大學附屬中學誕生於抗日戰爭時期。1941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延安大學,同時籌建了延安大學中學部。1943年4月,延安大學中學部與自然科學院中學部合並,組成新的自然科學院中學部。1943年11月,自然科學院合並到延安大學後,中學部也隨之並入延安大學。1944年4月,中共西北局作出決定,延安大學與行政學院合並,延安大學中學部與延安師范合並成延安中學。1947年10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指示,行知中學、米脂中學、綏德師范三校在山西臨縣吳家灣合並成立延安大學附屬中學。1948年7月上旬,延安大學附屬中學隨同延安大學返回延安辦學。1949年1月,延安大學附屬中學脫離延安大學改由陝甘寧邊區政府教育廳直接領導。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延安大學附屬中學為中國革命事業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改革開放新時期,曾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李鵬,勞動人事部部長趙東宛,司法部部長蔡誠,能源部部長黃毅誠,冶金工業部部長戚元靖,輕工業部部長曾憲林,建設部部長林漢維等都是延大附中的畢業生。
1981年6月,延安大學附屬中學恢復重建以來,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中考曾多次排名在原延安市、現寶塔區前三名之內,高考本專科升學率曾達到70%以上,有不少學生曾榮獲全國數學競賽一、二等獎,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二、三等獎。作為延安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附中可共享延大的教育資源,辦學條件和育人環境比較優越。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了把延安大學附屬中學辦成一流中學,延安大學對附屬中學的改革採取了重大舉措,引進社會資源辦學,引進優秀師資隊伍,引進先進的辦學管理理念。在省教育廳的支持下,2009年4月21日,延安大學附屬中學與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根據協議,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將為延安大學附屬中學提供辦學思想的指導及相關管理制度的建設,選拔優秀的初、高中學科帶頭人來延安大學附屬中學任教,同時提供每年的中、高考信息及同步模擬試題,共享每學期期中、期末試題,並為附中師生定期舉辦相關講座和報告。現在,延安大學附屬中學有教師27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者24名,是全省高級職稱比例最高的中學之一。學校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的思想,以德示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章律人、以志激人,努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健康身心、競爭意識、扎實作風、創新精神,時刻關愛學生的進步發展,使學生在學習中充滿必勝的信念,進取的動力和成功的樂趣,為實現崇高的人生目標而自覺奮斗、頑強拼搏。
Ⅹ 1990年的我國司法部長是誰
蔡誠(1927.11-2009.9),男,1927年抄11月生,廣東普寧人。194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12月參加革命工作,相當於大專文化,教授,第十三屆中央委員,司法部原部長、黨組書記。任期: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 任司法部部長、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