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申訴
Ⅰ 依據民法典的規定對遺產管理人的確定有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
根據《民法典》第抄一千一百四十六條規定,對遺產管理人的確定有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遺產管理人「。
遺產管理人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1、清理遺產並製作遺產清單。
2、向繼承人報告遺產情況。
3、採取必要措施防止遺產毀損、滅失。
4、處理被繼承人的債權債務。
5、按照遺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分割遺產。
6、實施與管理遺產有關的其他必要行為。
(1)民法典申訴擴展閱讀
繼承開始後,遺囑執行人為遺產管理人;沒有遺囑執行人的,繼承人應當及時推選遺產管理人;繼承人未推選的,由繼承人共同擔任遺產管理人;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均放棄繼承的,由被繼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門或者村民委員會擔任遺產管理人。
製作遺產清單 遺產管理人對於由其管理或應由其管理的遺產應當進行清點,並登記造冊、製作遺產清單。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便於遺產管理,防止遺產散失; 便於計算遺產的價值及清算移交遺產;便於繼承人或利害關系人隨時查閱。
Ⅱ 民法典規定兩方結婚,如果一方患有重大疾病,另一方可申訴離婚,你認為合理嗎
法律上來講是合理的。但是從道德上來講不合理的。因為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真是需要別人理解的時候,而你卻申訴離婚,給他經濟和精神上雙重打擊。
Ⅲ 今年民法典的發布,對於2020.12的法碩聯考有影響嗎
應該有相關內容考題。
Ⅳ 申訴離婚多久可以離
新的《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不得延長。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情復雜,需要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可以轉為普通程序,由合議庭進行審理,並及時通知雙方當事人。審理期限從立案的次日起計算。因此,通過訴訟離婚的案件審理時間如下:
(1)一審: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期限為三個月;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華律網
(2)二審:審理對民事判決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所以,一般來說,離婚案件一審法院一般會在六個月內審結(特殊情況可為十五個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期限為三個月。不服一審法院判決上訴的,一般會在三個月內審結(特殊情況可為六個月)。
Ⅳ 新的民法典執行日是2021.1.輸了的民事合同案可以重新訴訟嗎
己生效的案件,包括民事合同案,不可以重新訴訟,如果是錯案,可以申訴,由高院或者省級檢察院決定是否再審,與影響民法典的執行無關。
Ⅵ 根據民法典奶奶已經辦理完解脫手續孫子要當兵公安機關政審不給通過該怎麼辦
首先,民法典的生效日期是2021年1月1日,還差4個月。
其次,不知道你所說的「辦理完解脫手續」指的是什麼。
再次,政審和民法典沒有關系。
Ⅶ 民法典對民事申訴的時效何規定
民法典是實體法,不會規定民事案件申請時效的。
民事案件的申訴時效,屬於專程序性的問題,屬由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來規定。
嚴格意義上講,民事上是沒有申訴說法的,應該叫申請再審,是判決書、裁定書或是調解書生效後的六個月以內。
超過六個月,當事人就不能申請再審了,這時才叫申訴。無論什麼時候發現案件有錯誤,都可以申訴。法院會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材料進行審查,如果發現案件確有錯誤,會以院長名義提起再審的。
Ⅷ 侵權案己終結,等到民法曲施行應到最高檢申訴,能引用民法典的條文嗎
不能,這是一貫以來的規矩,法不溯及既往,新法實行時,已經審結的案件,不適用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