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見義勇為論文
『壹』 求推薦幾個比較好寫的法律本科畢業論文題目給我,要比較新的
(一)選題
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應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具有綜合性和創新性。本科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長,選擇適當的論文題目,但所寫論文要與本專業所學課程有關。
(二)查閱資料、列出論文提綱
題目選定後,要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開展調研和進行實驗,搜集、查閱有關資料,進行加工、提煉,然後列出詳細的寫作提綱。
(三)完成初稿
根據所列提綱,按指導教師的意見認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須經指導教師審閱,並按其意見和要求進行修改,然後定稿。
一般畢業論文題目的選擇最好不要太泛,越具體越好,而且老師希望學生能結合自己學過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
不知道你是否確定了選題,
確定選題了接下來你需要根據選題去查閱前輩們的相關論文,
看看人家是怎麼規劃論文整體框架的;
其次就是需要自己動手收集資料了,
進而整理和分析資料得出自己的論文框架;
最後就是按照框架去組織論文了。
你如果需要什麼參考資料和範文我可以提供給你。
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可以直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你,祝寫作過程順利
畢業論文選題的方法:
一、盡快確定畢業論文的選題方向 在畢業論文工作布置後,每個人都應遵循選題的基本原則,在較短的時間內把選題的方向確定下來。從畢業論文題目的性質來看,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提出的理論和實際問題;另一類是專業學科本身發展中存在的基本范疇和基本理論問題。大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志趣和愛好,盡快從上述兩大類中確定一個方向。
二、在初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選定畢業論文的具體題目在選題的方向確定以後,還要經過一定的調查和研究,來進一步確定選題的范圍,以至最後選定具體題目。下面介紹兩種常見的選題方法。 瀏覽捕捉法 :這種方法就是通過對佔有的文獻資料快速地、大量地閱讀,在比較中來確定論文題目地方法。瀏覽,一般是在資料佔有達到一定數量時集中一段時間進行,這樣便於對資料作集中的比較和鑒別。瀏覽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資料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尋找自己的研究課題。這就需要對收集到的材料作一全面的閱讀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觀點的都應了解,不能看了一些資料,有了一點看法,就到此為止,急於動筆。也不能「先入為主」,以自己頭腦中原有的觀點或看了第一篇資料後得到的看法去決定取捨。而應冷靜地、客觀地對所有資料作認真的分析思考。在浩如煙海,內容豐富的資料中吸取營養,反復思考琢磨許多時候之後,必然會有所發現,這是搞科學研究的人時常會碰到的情形。 瀏覽捕捉法一般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廣泛地瀏覽資料。在瀏覽中要注意勤作筆錄,隨時記下資料的綱目,記下資料中對自己影響最深刻的觀點、論據、論證方法等,記下腦海中涌現的點滴體會。當然,手抄筆錄並不等於有言必錄,有文必錄,而是要做細心的選擇,有目的、有重點地摘錄,當詳則詳,當略則略,一些相同的或類似的觀點和材料則不必重復摘錄,只需記下資料來源及頁碼就行,以避免浪費時間和精力。 第二步,是將閱讀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內容,進行分類、排列、組合,從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材料可按綱目分類,如分成: 系統介紹有關問題研究發展概況的資料; 對某一個問題研究情況的資料; 對同一問題幾種不同觀點的資料; 對某一問題研究最新的資料和成果等等。 第三步,將自己在研究中的體會與資料分別加以比較,找出哪些體會在資料中沒有或部分沒有;哪些體會雖然資料已有,但自己對此有不同看法;哪些體會和資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體會是在資料基礎上的深化和發揮等等。經過幾番深思熟慮的思考過程,就容易萌生自己的想法。把這種想法及時捕捉住,再作進一步的思考,選題的目標也就會漸漸明確起來。
『貳』 《民法總則》中對見義勇為行為有何規定
在三月一四日下午,根據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日程,各個代表團審議民法總則草案建議表決稿。建議表決稿顯示,民法總則草案中「好人法」條款再度修改,不再區分是否構成「重大過失」,只要見義勇為一律不擔責。 「好人法」條款被稱為「見義勇為免責」條款,最早出現在去年一二月下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三審稿中。 當時規定「實施緊中國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除有重大過失外,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在三月吧日,民法總則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審議,當時的審議稿規定,「因自願實施緊中國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不過,如果見義勇為者有重大過失,那麼「救助人因重大過失造成受助人不應有的重大損害的,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對此一些代表提出,審議稿雖然在三審稿基礎上,增加了「自願」兩個字,以及「不應有的重大損害」等限定條件,仍然不能完全消除救助人的後顧之憂,對救助人的保護不夠徹底。 上述代表觀點被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採納。 三月一二日的民法總則草案修改稿,從舉證責任的角度,對救助人在「重大過失」等特殊情況下如何承擔責任,作出嚴格限定:「因自願實施緊中國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受助人能夠證明救助人有重大過失造成受助人不應有的重大損害的,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可是,部分全國代表仍然認為,即便要求受助人有舉證責任,仍難以徹底消除救助者的顧慮。為了改變「老人倒地沒人敢扶」的社會現象,「好人法」條款還應強化對救助者的保護。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在民法總則草案修改稿修改意見的報告中表示,為了進一步免除見義勇為者的後顧之憂,倡導培育見義勇為、樂於助人的良好社會風尚,建議刪除「重大過失」這一「但書」條款。 據此,今天下午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建議表決稿,刪除了前幾次審議稿中的「重大過失」字樣,僅規定,「因自願實施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這意味著,只要是見義勇為行為,就享受依法的「特殊待遇」,不再區分是否有「重大過失」。
『叄』 應該如何看待見義勇為中的法律與道德問題(急!)
1 法律就是一種有約束力的道德雖然會阻礙道德的發展。是道德的一種提升與凝專練。本案屬中的李某是應受鼓勵與褒獎的。2 先協議然後可以起訴3按民法因果關系起訴或侵權責任法中無過錯責任起訴4 法律救濟是社會的屬性。還是應用盡社會救濟盡量不要用法律。這是社會的責任。與義務。但要法律保障
『肆』 以見義勇為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字數800字以上
我認為社會應大力提倡見義勇為。但更應該鼓勵人們運用智慧,而不是單單憑著一時之勇或沖動去魯莽地見義勇為。 我們提倡見義勇為,是因為它將使所有人的權力和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很難想像一個沒有見義勇為行為、人人見了犯罪分子都噤若寒蟬的社會將是什麼樣子;更無法想像,如果每個人見了歹徒行凶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地獨自悠然走開,他(她)還能指望自己遇到此種情況時會有人為其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嗎? 媒體曾經報過許多驚人的「巧合」事件—— 一位老人聞聽有人掉進下水道,卻沒人肯下去救人,老人二話不說跳進水道,救出了那個可憐的孩子——想不到,被救者竟然是他的孫子。 河南一農民早晨上街趕集,在馬路上看到汽車將一路人撞倒在地,汽車絕塵而走,此農民也一走了之。幾個小時後,他回到家中,見家裡哭聲一片……那位被汽車撞倒的人,竟是他的父親。因送醫院太遲,已搶救無效死亡…… 世界太大又太小,這一樁樁看似天方夜譚的「巧合」初聽起來還以為是那些急欲出名的人編造出來的謊言,但事後發覺千真萬確,方服古人「無巧不成書」一說決非妄言。 這樣巧合的事例還有多少?我想絕對不止這幾例。媒體的報道看似獵奇,實則在表述一種立場:救人就是救自己,對他人無情無義就是對自己殘忍冷漠! 但為見義勇為歡呼,決不意味著就支持匹夫之勇。 試想,明明不會游泳或不懂自救常識,見有落水,硬要跳下去,救不了別人,反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或雖救了別人,自己卻付出生命的代價,這樣的「勇為」值得嗎? 一群歹徒拿著刀子行凶,你既無格鬥技巧技能,又無特殊工具,腦子一熱沖了上去,結果不但沒有制止犯罪,自己也被捅傷或獻出生命,歹徒逃之夭夭,這樣的「壯舉」有必要嗎? 歹徒劫持飛機,你將生死置之度外,「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與之搏鬥,導致機毀人亡,這樣的結局,我們能褒獎嗎?…… 中山大學倫理學教授章海山講起這么一件往事: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在汕頭牛田洋軍墾農場,有一年的夏季,沿海颶風狂飆襲來,一群大學生為保護國家財產,手挽手站在大壩上「與大自然搏鬥」,導致好多人壯志未酬身先死……當時的報章將之歸納為「牛田洋精神」,廣為宣揚。後來,周總理獲知這一情況後,對此提出了批評。 在無法抗拒的自然力量面前,這種「可歌可泣」的「下定決心,不怕犧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壯舉無疑是時代的產物。中山大學章海山教授提出一個觀點:當個人的力量無法阻止犯罪行為的繼續發生時,你的首選不是持手空拳沖上去,甚至把自己的性命搭上,而是應該馬上報警。 報警,也是一種值得肯定的見義勇為行為! 香港一家機構曾經對市民進行過一次問卷調查,題目是:當你遇到一夥歹徒正在作案時,你的首選是什麼?1、搏鬥,2、走開,3、報警。大部分香港人選擇了報警。 警察,畢竟是專門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的專政工具,對犯罪分子的威懾作用不言而喻。 當然,警察不是萬能的,也不可能無處不在,如果僅靠警察來維護社會治安,將會存有許多盲點。那麼,當警察不能及時趕到時,我們又該怎麼辦?有關專家指出,此時的首選,仍非盲目「沖上去」。人的生命畢竟只有一次,許多時候,無謂的犧牲是相當不可取的。 我們弘揚見義勇為,但見義勇為要運用智慧!有了冷靜和智慧,任何狂妄都最終將被制服。少了犧牲,也就少了許多淚水和痛苦!
『伍』 根據見義勇為寫一篇2000字的論文
根據見義勇為2000字的論文我幫你搞定~原創,
『陸』 珍愛生命見義勇為議論文1200字
珍愛生命,就是在屈指可數的有限時間里不斷開拓,盡情地去創造。有一位哲學家曾說過:「人類的天性就是不斷地創造和開拓,就像春蠶不得不吐絲,小鳥不得不清唱枝頭一樣。」有了創造,才會有物質的新積累,幸福的新資源;有了創造,愛情的基石才會更牢固,家庭的港灣才會更溫暖。正如杏林子說的:「雖然肉體的生命短暫,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無法捉摸,但是,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獲得更為充實,更為光彩有力,卻在於我們自己的掌握。」創造是生命的源泉,創造讓我們的生命散發出璀璨光芒!
珍愛生命,就是要快樂。在憂愁中度日,人會日漸衰老,生命就不會有意義。凡事要看到好的一面,西塞羅說過:「應該笑著面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也正像我的座右銘一樣:「快樂,就是生活的基石。」生活,就是要充滿陽光!
珍愛生命,就該珍愛家庭。家庭是孕育我們生命的搖籃,那裡有創造了我們生命奇跡、哺育了我們健康成長的父母親……那裡的一切都是我們珍愛的對象。
珍愛生命,也應該珍愛寶貴的友情。如果說創造是生命的源泉,家庭是生命的港灣,那麼友情則是生命的動力。擁有了友情,我們的快樂便有人共享;擁有了友情,我們的憂愁便有人分擔;擁有了友情,你再受了委屈時,他們是你的傾訴對象;在你快樂時,他們是你的忠實的聽眾……沒有友情,我們的創造天性就會缺乏動力;沒有友情,我們渴望溝通的心靈就會乾涸;沒有友情,我們健康的生命就會留有缺憾……
珍愛生命,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發揮出無限的價值;珍愛生命,就是每天都擁有一個快樂的心情,一個美好的心態;珍愛生命,就是珍愛我們的家庭,讓疲憊的心靈在愛的港灣里得以休息;珍愛生命,就是珍愛屬於自己的那份永遠的友情;珍愛生命,就是……
『柒』 關於見義勇為的議論文
不要讓見義勇為成為追憶
(表明了「我」的態度)
近日,網上的一個視頻引起了我的注意。講述的是一名溫州男子力舉自行車砸向飛馳而來的摩托車,截下歹徒,將被搶的包還給受害者,然後提著自己變形的自行車默默離去。這本是一個值得被稱贊的事情,然而隨後卻出現了「砸傷劫匪是否也要負刑事責任」的質疑聲,令我有些疑惑,見義勇為的人,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幫助受害者找回提包,卻換來一片片的質疑聲,這是多麼的打擊啊!難道大家不應該贊揚這樣的無名英雄嗎?請不要讓見義勇為成為追憶!(由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入題,較自然)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淡漠,見義勇為的事情已經越來越少了,例如:在公共汽車上,扒手是非常多的,而如果乘客們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只會讓扒手更加的猖獗,下一回可能就會輪到你。如果人人都是這樣的話,這個社會上的邪惡勢力會越來越強大,這將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還好,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比如:一對父子,白天和常人一樣上班,但是在自己的閑暇時間,就會協助民警反扒,抓偷車賊。如果社會上這樣的人能夠越來越多,我相信,我們的社會治安也會變得更好,小偷們也會有所顧忌,不會這么的肆無忌憚。
而見義勇為事情越來越少的根源,我認為有兩點,一點就是人與人關系的淡漠,想反正偷的不是我的錢包,還是少管閑事為妙!但另一點,我認為是主要原因,就是想管而不敢管,譬如:在公共汽車上,售票員看見有人偷乘客錢包,是不可能直接把那人揪出來的,最多隻會喊一聲,「乘客們注意看好自己的包!」來提示受害者,原因就是他每天都在這條線上跑,害怕小偷的打擊報復。這是人之常情,我們應該理解他。但是更多的在他身邊的人,可否提示一下受害者。我認為如果我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在看到小偷偷錢包時,暗示一下受害者,而不是不聞不問,我相信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的溫暖!
希望能有更多向(像)溫州砸車勇士一樣的人出現,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和惡勢力抗爭,不要讓見義勇為成為追憶!
簡評:本文的題目就表明了「我」鮮明的態度。在現實生活中,見義勇為的行為,越來越少,因此「我」透過網路所了解的事件,就顯得特別可貴。作者能夠聯系現實,分析了現象背後的本質。作者在分析「見義勇為事情越來越少的根源」時,略顯簡單。在文末,作者可以就類似話題,提出具體的良好的建議。
給你篇有評語的例文,希望能幫到你。。字數不知道你有么有要求。。呵呵。。
『捌』 見義勇為1000-2000字的論文
我最欽佩的一種行為—見義勇為
世上事有善有惡,有美有丑。要問我最欽佩什麼?我最欽佩見義勇為。何為見義勇為?顧名思義:「見」就是看見;「義」就是正義;「勇」就是奮勇;「為」就是行動、作為。見義勇為便是看到正義的事情奮勇的去做。前不久,在我的身邊就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
一個星期六的上午,我正在家裡做作業。突然,外面傳來了一陣喊聲:「捉小偷呀,小偷搶我包啦……」我站起來,循聲望去,只見一個瘦矮個子的中年男人手裡緊攥著一個女士挎包,向著居民區南方的公路跑去,她的後面跟著一位阿姨緊追不舍。我心想:「如果讓這個小偷跑掉,那麼,不僅阿姨的包被搶,而且這個小偷更會得意忘形,繼續去偷他人的東西;如果這位阿姨追上小偷,小偷在情急之下,可能會對阿姨的安全構成威脅……」怎麼辦呢?我又一想,自己站在高處,幫助阿姨一道喊,肯定會有人幫忙的……於是,我便躲在窗簾後面大聲喊道:「捉小偷啦……捉小偷啦……」這時候,從小偷的左側跑出一位高個子叔叔,一個箭步搶到小偷的前面,擋住了他的去路,周圍的群眾也都聞訊趕來,將小偷逮了個正著……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我心裡激動不已,不只因為自己也在暗中進了一份兒力而感到高興,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為我看到了在這個社會里見義勇為的人還很多。是呀,當我們大家在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是不是都能見義勇為呢?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你努力去為他人著想,那麼你的生命就很有價值——見義勇為不正是如此嗎?所以,我最欽佩的一種行為就是見義勇為。當然,我欽佩的還不止這些……
②見義勇為
我經歷過這樣的一件事。
一天,我走到街上買東西,看見前方很熱鬧,便走過去看。啊!是一位青年在打一個小男孩,小男孩身上破舊,看來是叫花子,這時候,看見的人都議論紛紛地說:「一個大人,打一位小孩,真不像話」。青年告訴許多人:「他偷了我的東西,我能不打他嗎?」小男孩被打得奄奄一息,許多人看不下去了,勸青年饒了小男孩,但青年不聽,這時,一個人走過來,說:「他偷你的東西值多少錢?」青年被說得啞口無言,便走了。這個人馬上抱起小男孩去醫院搶救,結果小男孩被救活了。
還有一次,我坐在車上,一位提著雞蛋的人上了車,在行走的過程中,不小心他踩在了一個青的皮鞋上,青年看見了,大聲罵道:「我這雙鞋幾佰元,你賠得起嗎」。小姑娘立刻把雞蛋放下來,把衣角擦在青年的皮鞋上,但還是擦不幹凈,青年看見一直擦不幹凈,就一腳踩在了雞蛋上,又說道:「你擦不幹凈,我就拿你的雞蛋賠償」。姑娘見雞蛋碎了,傷心地哭了,這時,另一位青年挺身而出,說:「人家知道錯了,你還這么狠毒」。青年被說得滿臉通紅。就下車走了。
通過這二件事,給我很大的教育。雖然這一件事是小事,但是有誰做到呢?不是我已經厭棄了這個社會,而這是事實。
中國有很多見義勇為者在見義勇為時身負重傷,也許他們的行為換取的是價值很少的手機、錢包但是他們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從表面上看這樣做很不值得,但是從更深意義上講他們的見義勇為維護了社會道德、是為了社會的利益,那麼作為社會「高層建築」的政府就應該拿出錢來獎勵這種行為,至少也不應該讓見義勇為者「虧本」。這樣才能使更多的「准見義勇為者」不因心寒而放棄義舉,才能使整個社會更加安定、和諧、發展。
但是政府是怎樣做的呢?
我即使不說大家也知道,除了被表彰的見義勇為者能得到些許可憐的補償之外,大多數的見義勇為的結果都不如人所願,甚至是我們所不願看到的……
如果想要社會「長治久安」,除了要讓百姓安居樂業之外,對見義勇為者要開一項專項資金讓他們有利社會的行為能得到回報,或者說至少讓他們因見義勇為而付出的代價得意補償。
但我們的政府能做到嗎?
雖然中國政府看上去是一體的,但事實上各為其政,為了「政績」,哪一個地方政府會出錢來干這件費力不討好的事呢?所以救助重傷的見義勇為者這項公共事業是單靠哪位高人也不行的。
棗庄滕州市:中學生見義勇為擒歹徒
9月22日上午,記者接到熱線電話反映,棗庄科技職業學院來了兩個陌生人,說是來感謝在暑假期間見義勇為的高中學生張小平(化名)的。隨後,記者立即趕到棗庄科技職業學院進行采訪,辦公室孔主任接待了記者,並介紹了有關情況。
據孔主任說,送錦旗的是市農行女職工趙某及其丈夫,他們來學校就是為了感謝該校學生張小平的,是他幫助趙女士擒獲歹徒並奪回錢物的。
在課間的時候,記者見到了張小平並了解到他擒獲歹徒的經過。1米7多的張小平瘦瘦的,還顯得十分靦腆,真想不到他竟有力擒歹徒的本事。當記者問他為什麼有勇氣挺身而出制服歹徒時,張小平說:「當時唯一的念頭就是絕不能讓歹徒逃跑!」
2005年8月15日下午,趙女士下班騎自行車回家,途經杏壇路夜市。她行至新星影院附近時,發現自行車輪子被繩子纏住,於是下車想看個究竟。趙女士正在解著繩子時,突然有一個人從她的車籃里搶了包就跑。趙女士扔下車子邊追邊喊,但無奈身單力薄無法追上歹徒。這時夜市上眾多行人上前圍觀,但沒有一個人幫助趙女士抓賊。
這個時候,張小平正巧路過。看到這種情形後,他扔下車子便沖上去抓賊。歹徒一看大事不妙,狗急跳牆跑進了新星影院北邊的一個小胡同。據群眾說,歹徒跑進去的是一個死胡同,等一會兒他還得出來。張小平便在胡同口等著,果然歹徒又跑了出來。歹徒一看有人堵著,扔下包就跑。
張小平沒有拾包,一個飛身將歹徒踢倒。歹徒爬起來又跑,張小平又沖上去和歹徒搏鬥,最終將歹徒制服。這時110巡警正好來到,將歹徒帶走。
張小平後來再也沒有留意過此事,也沒有向別人宣揚過,只有張小平的同學在學校說過他在暑假期間見義勇為的事,大家也都沒太在意。等到趙女士和丈夫二人來到學校,張小平同學勇抓歹徒的事跡才在學校廣為傳誦。
孔主任還說,張小平同學見義勇為的舉動不是偶然的,他品學兼優,富有正義感和極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做事也比較干練。他在高一時即擔任校學生會副主席、級部學生會主席,是能讓家長、老師在各方面放心的一個好學生。
『玖』 法律和制度層面應如何解決見義勇為的社會問題思修1000字論文
一、選題
選題是論文寫作關鍵的第一步,直接關系論文的質量。常言說:「題好文一半」。對於臨床護理人員來說,選擇論文題目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結合學習與工作實際,根據自己所熟悉的專業和研究興趣,適當選擇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課題;(2)論文寫作選題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學術的某一領域或某一點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見,或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或新的觀點和認識,言之有物,讀之有益,就可以作為選題;(3)論文寫作選題時要查看文獻資料,既可了解別人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達到什麼程度,也可以借鑒人家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論文寫作選題與論文的標題既有關系又不是一回事。標題是在選題基礎上擬定的,是選題的高度概括,但選題及寫作不應受標題的限制,有時在寫作過程中,選題未變,標題卻幾經修改變動。
二、設計
設計是在論文寫作選題確定之後,進一步提出問題並計劃出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寫作順利進行。護理論文設計應包括以下幾方面:(1)專業設計:是根據選題的需要及現有的技術條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統計學設計:是運用衛生統計學的方法所提出的統計學處理方案,這種設計對含有實驗對比樣本的護理論文的寫作尤為重要;(3)寫作設計:是為擬定提綱與執筆寫作所考慮的初步方案。總之,設計是護理科研和論文寫作的藍圖,沒有「藍圖」就無法工作。
三、實驗與觀察
從事基礎或臨床護理科學研究與撰寫論文,進行必要的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是極重要的一步,既是獲得客觀結果以引出正確結論的基本過程,也是積累論文資料准備寫作的重要途徑。實驗是根據研究目的,利用各種物質手段(實驗儀器、動物等),探索客觀規律的方法;觀察則是為了揭示現象背後的原因及其規律而有意識地對自然現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於搜集科學事實,獲得科研的感性材料,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二者的區別在於「觀察是搜集自然現象所提供的東酉,而實驗則是從自然現象中提取它所願望的東西。」因此,不管進行動物實驗還是臨床觀察,都要詳細認真.以各種事實為依據,並在工作中做好各種記錄。
有些護理論文寫作並不一定要進行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如護理管理論文或護理綜述等,但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將實踐中得來的素材上升到理論,才有可能獲得有價值的成果。
四、資料搜集與處理
資料是構成論文寫作的基礎。在確定選題、進行設計以及必要的觀察與實驗之後,做好資料的搜集與處理工作,是為論文寫作所做的進一步准備。
論文寫作資料可分為第一手資料與第二手資料兩類。前者也稱為第一性資料或直接資料,是指作者親自參與調查、研究或體察到的東西,如在實驗或觀察中所做的記錄等,都屬於這類資料;後者也稱為第二性資料或間接資料,是指有關專業或專題文獻資料,主要靠平時的學習積累。在獲得足夠資料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加工處理,使之系統化和條理化,便於應用。對於論文寫作來說,這兩類資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當地將它們運用到論文寫作中去,注意區別主次,特別對於文獻資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適當引用,不要喧賓奪主。對於第一手資料的運用也要做到真實、准確、無誤。
五、論文寫作提綱
擬寫論文提綱也是論文寫作過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說從此進入正式的寫作階段。首先,要對學術論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並根據自己掌握的資料考慮論文的構成形式。對於初學論文寫作者可以參考雜志上發表的論文類型,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對掌握的資料做進一步的研究,通盤考慮眾多材料的取捨和運用,做到論點突出,論據可靠,論證有力,各部分內容銜接得體。第三,要考慮論文提綱的詳略程度。論文提綱可分為粗綱和細綱兩種,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點,不涉及材料和論文的展開。對於有經驗的論文作者可以採用。但對初學論文寫作者來說,最好擬一個比較詳細的寫作提綱,不但提出論文各部分要點、而且對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詳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等都有所反映,寫作時即可得心應手。
六、執筆寫作
執筆寫作標志著科研工作已進入表達成果的階段。在有了好的選題、豐富的材料和詳細的提綱基礎上,執筆寫作應該是順利的,但也不可掉以輕心。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內容當然要充實,但形式也不可不講究,文字表達要精煉、確切,語法修辭要合乎規范,句子長短要適度。特別應注意的是,一定要採用醫學科技語體,用陳述句表達,減少或避免感嘆、抒情等語句以及俗言俚語,也不要在論文的開頭或結尾無關聯系黨政領導及其言論或政治形勢。
論文寫作也和其他文體寫作一樣,存在著思維的連續性。因此,在寫作時要盡量排除各種干擾,使思維活動連續下去,集中精力,力求一氣呵成。對於篇幅較長的論文,也要部分一氣呵成,中途不要停頓,這樣寫作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