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重婚罪的司法解釋
❶ 重婚罪的相關法條和司法解釋有哪些
刑法
第二百五十八條【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版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
(二)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⒋重婚案(刑法第權二百五十八條規定的);
本項規定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對其中證據不足、可以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或者認為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應當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❷ 重婚罪的認定
不構來成重婚罪。
根據《源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及有關司法解釋規定,重婚是指一方有配偶又與他人登記結婚或者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以及明知他人有配偶又與之登記結婚,或者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行為。
也即,重婚罪的前提是一方有配偶,而你朋友的情況是先同居,其後男方與他人登記結婚,不能追究他的刑事責任。但既然已育有子女,可以要求男方支付孩子的撫養費。且同居期間所得財產,可以向法院起訴按共同共有關系平分。
❸ 司法解釋重婚罪阻卻責任五種情形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有配偶而與他人結婚」,是指已經結婚的人,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又與他人結婚;二是「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指沒有配偶的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在第二種情況下當事人必須是「明知」,否則不構成此罪。
認定重婚,關鍵要看是否構成另一夫妻關系。依據有關司法解釋,重婚有兩種情況:一是法律上重婚(法學理論上稱為「法律婚」),指有配偶的人與他人登記結婚,指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二是事實上重婚(法學理論上稱為「事實婚」),即有配偶的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01〕30號)第五條規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最高人民法院在此司法解釋中,以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時間作為認定「事實婚姻」與「非法同居關系」的時間界限,只在於解決婚姻家庭民事糾紛中的「事實婚姻」與「非法同居關系」 的民事法律問題。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涉及到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刑事法律問題,便不可能存在「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而按事實婚姻處理的做法,也不可能會要求其「補辦結婚登記」,因為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的,不論該種行為是否發生在1994年2月1日之前,均絕對不符合結婚實質要件。實際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後發生的以夫妻名義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處罰的批復》[1994年12 月14日]已作出明確答復:「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1994年1月12日國務院批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發布)發布施行後,有配偶的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仍應按重婚罪定罪處罰。」
重婚是有配偶的人再與第三者建立夫妻關系。有配偶的人和第三者如已舉行結婚儀式,這固然足以構成重婚,即使沒有舉行結婚儀式,而兩人確是以夫妻關系同居的,也足以構成重婚。例如兩人相互間是以夫妻身份相對待,對外也以夫妻自居的,即應認為是重婚。如果現在還有有配偶的人而娶「妾」,當然也應認為是重婚。
反之,如兩人雖然同居,但明明只是臨時姘居關系,彼此以「姘頭」相對待,隨時可以自由拆散,或者在約定時期屆滿後即結束姘居關系的,則只能認為是單純非法同居,不能認為是重婚。
《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❹ 重婚罪的司法解釋
通過刑法司法解釋明確重婚罪的客觀要件1、同時,針對刑法中關於重婚罪客觀方面規定不夠明確的缺點,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修改現行《刑法》,在其中對「配偶」和「婚姻」等爭議大的概念進行明確的規定;但是,要求在短時間內對現行《刑法》做修改是不大可能也是不符合實際的,因為刑事法律是很嚴肅的,隨便修改會在某種程度上破壞法律的嚴肅性和穩定性;並且,即使現在能夠對《刑法》進行修改,要在其中對「配偶」和「婚姻」等概念進行十分詳盡、細致的規定也是很難的,畢竟立法是十分講求簡潔性的,不可能對一個或幾個概念作冗長的解釋。因此,在現階段,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廢除現行的有關司法解釋,「配偶」和「婚姻」以及事實重婚等概念作一個新的明確、細致的解釋。如可以在司法解釋中明確規定「婚姻是指以結成夫妻關系,並以共同生活為目的一男一女合意的結合」,「配偶是指男人之妻或女人之夫,包括事實婚姻關系中的丈夫和妻子」。有了這樣明確的規定後,人們就不會再對上面的那些概念進行隨意的理解,自然也就會減少或不會再引發不必要的爭議。2、被群眾公認為是夫妻:這里的群眾范圍應該是有所限定的,一般是指當事人居住地周圍的鄰居或與當事人共同工作的同事,而不應該將這里的群眾范圍任意擴大到那些僅是認識當事人的人。另外,群眾公認當事人是夫妻應當是有根據的認定當事人是夫妻,而不能是想當然的.群眾認定的根據可以是當事人對外以夫妻名義相稱,當事人有共同生育的子女等等。當然,要求群眾對當事人是否是夫妻關系的認定有一定的根據,並不是說當事人對外不以夫妻名義相稱群眾就不能認定當事人是夫妻關系。即使當事人對外不以夫妻名義相稱,群眾也可以根據其他的特徵來判斷當事人是不是夫妻關系,例如,當事人長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經常出席只有夫妻關系的人才出席的公眾活動,當事人在共同購買或租賃的房屋或其他大型共同財產的合同書上的簽字等等,都可以作為群眾對當事人是夫妻關系予以認定的根據。3、同居時間的長短:當事人以夫妻名義同居應以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段為必要,如果當事人只是短期的以夫妻名義同居,二人並沒有打算長期維持這種婚姻關系,比如說二人只在一起連續生活了短短的幾個月,或者是斷斷續續地在一起生活了不足一年的時間,則不宜以事實重婚對當事人予以認定,否則有定罪擴大化的嫌疑。可以認定為事實重婚的當事人其同居的時間一般應以持續一年以上作為認定的標准為宜。4、注意採用各種形式的證據:在事實重婚認定的過程中,難就難在如何認定當事人是否是以夫妻名義同居。對於這個問題的認定,在實務中應注意運用各種各樣的證據形式,比如當事人在購房、租房、安裝電話、網路等事項時所填寫的一些表格中記載的二人之間的關系,當事人之間如果有生育的話,嬰兒出生時的手術通知書上的簽名,嬰兒出生證上的父母欄的記載等等諸如此類的證據,都可以也應該成為在對當事人是否是以夫妻名義同居的認定過程中予以重視的證據形式。
❺ 中國法律重婚罪怎麼認定
1、與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又登記結婚而重婚,也即兩個法律婚的版重婚。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權登記結婚,有重婚者欺騙婚姻登記機關而領取結婚證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互相串通作弊領取結婚證的。
2、與原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沒有登記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為先法律婚後事實婚型。
3、與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記結婚,但與配偶和他人曾先後或同時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此即兩個事實婚的重婚。
4、與原配偶未登記而確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後又與他人登結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實婚後法律婚型。
5、沒有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已登記結婚或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
好律師網參考
❻ 新婚姻法關於重婚最權威最具法律效應的司法解釋
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時,最高人民法院於1994年12月14日在《關於<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後發生的以夫妻名義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處罰的批復》中指出: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1994年2月1日民政部發布)發布施行後,有配偶的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仍應按重婚罪定罪處罰。 根據司法實踐經驗,重婚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與配偶登記結婚後,與他人又登記結婚而重婚。也即兩個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登記結婚,有重婚者欺騙婚姻登記機關而領取結婚證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互相串通作弊領取結婚證。 (2)與配偶登記結婚的,與他人沒有登記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為先法律婚後事實婚型。 (3)與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記結婚,但與配偶和他人曾先後或同時以夫妻名義同居而重婚,此即兩個事實婚的重婚。 (4)與原配偶未登記而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後又與他人登記結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實婚後法律婚型。 (5)沒有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其登記結婚或以夫妻名義同居而重婚。。由此可知,重婚在一定程度上和事實婚姻掛上了鉤。
事實婚姻出現在「重婚」行為中時,重婚罪的認定。 事實婚姻出現在「重婚」行為中時有以下幾種情況: 1、前一個婚姻是登記婚姻,後一個婚姻是事實婚姻。 2、前一個婚姻是事實婚姻,後一個婚姻是登記婚姻。 3、前一個婚姻是事實婚姻,後一個「婚姻」是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 第一種情形構成重婚罪,理論界、實踐界爭議不大,問題在於後兩種情形(以下均稱上述兩種情形)下,重婚者與相婚者是否構成重婚罪?理論界、實踐界爭議較大。歸根到底問題還是在於《刑法》第258條中的「配偶」是否包括因事實婚姻而形成的夫妻雙方。有學者認為,上述兩種情形也構成重婚罪,依據是, 就主體而言,當事人「自己有配偶」或「明知他人有配偶」是重婚的主體要件。何謂配偶?詞典的解釋為:「夫妻雙方互為配偶」,是指男子有妻,女子有夫,這種夫妻關系既包括依法登記結婚而成立,也包括事實上形成的夫妻關系。婚姻無非分為「登記婚姻和事實婚姻」兩種,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目前,我國法律有條件地承認因歷史原因而形成的事實婚姻(指自1994年2月1日以前,男女雙方均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並開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情形)。事實婚姻既為法律承認則應受法律保護,所以是合法婚姻,因而在這兩種情形中,重婚者和相婚者的行為無疑侵犯了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中的一夫一妻制,其行為符合重婚罪的構成要件,應認定為構成重婚罪,而《刑法》第258條中的「配偶」應當包括因事實婚姻而形成的夫妻雙方。 我國現行《刑法》頒布實施於1997年,在此之前的1994年,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發布施行,該條例把辦理登記手續規定為結婚的必要形式要件,凡是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男女雙方,均不能成為法律意義上的夫妻——配偶雙方。因此,從最初的立法本意上講,重婚罪中的「配偶」與「結婚」都是單指「登記結婚」,而不包括「事實婚姻」,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最高人民法院於1994年12月14日作出的《關於〈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後發生的以夫妻名義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處罰的批復》指出:「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1994年1月12日國務院批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發布)發布施行後,有配偶的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以夫妻名義生活的,仍應按重婚罪定罪處罰」,該批復對重婚行為進行了擴大解釋。因此,目前來講,重婚罪中的「結婚」應當包括登記結婚和事實婚姻。 至於重婚罪中的「配偶」是否包括因事實婚姻而形成的夫妻雙方,有人認為不包括,原因是上述司法解釋沒有對「配偶」進行解釋,只是對「結婚」進行了擴大解釋。筆者認為應該包括。因為根據《最高法院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1〕30號)司法解釋 :「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既然該時間斷的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既然是合法的婚姻,當然婚姻當事人是「配偶」。更何況最高法院1994年12月14日《關於<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後發生的以夫妻名義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處罰的批復》認定的重婚行為是婚姻法的司法解釋不認可的非法同居。如果說婚姻法的司法解釋不認可的非法同居行為刑法可以認定為重婚行為,那麼婚姻法認可的事實婚姻怎麼不能與登記的婚姻結合(或兩個事實婚姻)構成重婚行為
❼ 新婚姻法如何界定重婚罪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所謂回有配偶,是答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這種夫妻關系未經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續的,即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關系已經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關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所謂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是指本人雖無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故意與之結婚的(包括登記結婚或者事實婚)。此種行為是有意破壞他人婚姻的行為。《刑法》分則條文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對於婚外情一方,重婚罪肯定是要判刑的,即使是拘役,也屬於刑事處罰。對於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也是觸犯刑法的。也就是說,對於那些情願做婚外情的第三者的,也有可能觸犯刑法,受到刑事處罰。
❽ 什麼是重婚罪,重婚罪怎麼認定,如何界定
我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從法條來看,重婚罪的主體存在兩種:一是自己已有配偶,又與別人結婚的人;二是自己本身沒有配偶,但明知別人有配偶,而與別人結婚的人。
重婚罪的認定,要求雙方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有配偶者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應與通姦、姘居、婚外戀等由道德規范規制的行為相區別。
因此,如雙方雖然同居,但僅為臨時姘居關系或包養關系等,,並非以夫妻相待,永久共同生活,不符合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這一要素。因此,若要以重婚罪提起刑事自訴,相關證據的證明力必須達到「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高度蓋然性,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8)刑法重婚罪的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重婚罪的後婚有兩種存在形態,一種是領取結婚證的法律婚姻,一種是以夫妻名義同居在一起的未領取結婚證的婚姻。因此,對於重婚需要什麼證據,具體得分兩種情況:
1、領取結婚證的法律婚姻:此種情況比較簡單,需要的證據有結婚登記或者偽造結婚證、與他人所生小孩出生證等直接證據。
2、以夫妻名義同居未領取結婚證的:此種情況由於沒有像上一種情況的直接證據,因此在收集證據的時候比較麻煩,具體可以收集的證據有:朋友的證人證言、婚外情一方的保證書、懺悔書等、婚外情雙方同進同出的照片錄像等、雙方發的親密簡訊等等證據都可。
❾ 刑法對於重婚罪有什麼規定
對犯重婚罪的行為人量刑時,應當根據行為人的動機,手段,情節,影響,後果等綜合考慮。對那些一貫玩弄女性,喜新厭舊,腐化墮落而重婚的;採用偽造證件,欺騙單位,欺騙對方等手段而重婚的;犯重婚罪,屢教不改的,應當從重處罰。同時宣告解除其非法婚姻。 構成重婚罪的當事人要負刑事責任。刑法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追究重婚罪有以下兩種途徑: 一是公安機關依報案、舉報或其他線索自行偵查 ,或是法院、檢察院發現有重婚嫌疑移交公安機關偵查,偵查終結後通過檢察院提起公訴,由人民法院審判。配偶發現另一方有重婚行為的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二是由受害者收集證據後,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可以向法院控告重婚的,除合法配偶外,受欺騙而與有配偶的入結婚的也是受害者,也可以提起訴訟。
❿ 重婚罪的司法解釋,重婚罪的構成要件,如何確認
重婚罪有四個構抄成要件:
我國襲《刑法》第一百八十條: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任何犯罪必須具有四個構成要件。重婚罪的四要件為:
1.侵犯的客體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關系;
2.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必須具有重婚的行為,即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結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
3.主體為一般主體,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又與他人成立婚姻關系,二是沒有配偶的人,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之結婚;
4.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與他人結婚。缺少任何一個要件都不構成重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