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殺人償命
1. 從刑法學論述:殺人償命 一命抵一命
這個問法好像復有點問題
首先刑法制不是這么簡單的就定性殺人償命
故意殺人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間接故意是比照從輕的
還有就是殺人也不一定要償命的啊,比如正當防衛,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十條
「第二十條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
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也就是無限防衛權,人可以隨便殺,通俗的說
我個人認為這個命題在刑法學上是站不住腳的,你叫人怎麼論述啊~~~~
要是誰能寫出來,都是篇博士論文了,你這10分我看不行的說。。。
2. 殺人償命是什麼意思
殺人償命的意思是殺人者應該抵命。
殺人償命源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句話,而這句話的出處是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二折:「可知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你這般說才是。」白話釋義:可知道殺人者須抵命,欠債者要還錢,你應該這樣說才是對的。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讀音:shā rén cháng mìng,qiàn zhài huán qián,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處事。
(2)刑法殺人償命擴展閱讀
關於「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的法律探討
在「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個「中式偶句真理」里,「欠債還錢」四字深植於契約精神,而「殺人償命」仍不過是一種「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式的報復性立法。當今世界昌明,人道主義已經深入人心。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國家二級大法官萬鄂湘曾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將增設三個刑事審判庭,以應對死刑復核權的收回。但是死刑的存廢問題,在當下幾乎無法討論,因為「殺人償命」這個千年古訓在國人的頭腦中已根深蒂固,很難一下子丟掉。
但死刑是一種滅絕希望的懲罰,其負面效應顯而易見。略論其一,「死刑之下,必有勇夫」。歷史學家慨嘆秦朝末年的那場大雨改寫了中國歷史,是因為它澆滅了陳勝、吳廣活命的希望,所謂「失期,法皆斬」。
在此意義上說,現代社會廢除死刑,給死刑犯留存希望,同樣也會給社會增添希望,使死刑犯在押上斷頭台之前不至於因為絕望走得太遠。況且,從某種意義上說,死刑犯作為社會中的一員,他多一分絕望,社會就多一分絕望。
早在1764年,義大利刑法學家貝卡利亞這樣評價死刑:「死刑並不是一種權力,而是一場國家同一個公民的戰爭。……因為,它認為消滅這個公民是必要的和有益的。……體現公共意志的法律憎惡並懲罰謀殺行為,而自己卻在做這種事情:它阻止公民去做殺人犯,卻安排一個公共的殺人犯。」
3. 為什麼人人都認為殺人償命而不是按照法律裡面說的刑法規定故意殺人的可以處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啊
殺人償命,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觀念,已經是根深蒂固了,在這個法治社會尚未完善回情況下,想改變此種答觀念一時是很難的!
我國刑法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年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 中國的法律規定殺人償命嗎
殺人抄並不一定就得償命,類型分為:
1
故意殺人:判死刑的概率比較高,但也不是絕對。以下人員故意殺人致死的,不會判死刑:精神有問題的,未成年的、懷孕的、正當防衛的、、、、、
2
過失致人死亡:過失造成的有判死刑的,那是情節非常嚴重的情況,一般情況下不會判死刑。
5. 中國法律裡面有殺人償命這一規定,有必要必須償命嗎這條合適嗎
《刑法》第四復章 侵犯制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你所說的殺人:因該是故意殺人。法律規定是重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論是誰什麼原因也不能隨意剝奪人的生命權。所謂「殺人償命」(你的說法,法律不是這么規定的,因為還有過失殺人),故意殺人的、法律也是除了死刑外還有其他的刑罰;因此,我國法律的規定還是很人性化的,也就是尊重「人權」的。
6. 用刑法的有關理論,對殺人償命一命抵一命,進行辨析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抄,要求刑襲罰給予的處罰不僅要和犯罪行為的危害程度相適應,而且還要與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相適應,即結合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的大小,把握罪行和罪犯各個方面的因素,確定刑事責任的程度,適用輕重相應的刑罰。簡言之就是: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罪行相稱、罰當其罪。
7. 殺人償命是什麼意思那現在怎麼樣
殺人償命是古代震懾犯罪人的一項嚴厲的律法手段,現代社會由於制定了嚴格的法律規定視犯罪按法律條款該負什麼刑法就負什麼刑法。所以從法律角度來講殺人償命只是視情節而定,不是一概而論就是殺人償命這么簡單了。
8. 「殺人償命」從刑法的角度考慮對嗎
需要區分故意殺人還是過失殺人。故意殺人還要區分是直接故意殺人還是間接故意殺人。過失殺人要區分疏忽大意的過失還是過於自信的過失。
9. 刑法角度看待殺人償命,五百字左右。謝謝
每個國家的刑法都不一樣,古今中外都不一樣。
10. 殺人要償命嗎
俗話說,殺人償命。但是在法律上,並非所有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都應該被判處死刑。專
(1)犯罪的時屬候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和在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能使用死刑。不僅不能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也不能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審判的時候」應包括因刑事犯罪被羈押的整個期間。「懷孕的婦女」既包括正在懷孕的婦女,也包括在羈押期間被人工流產或自然流產的婦女。
(2)過失致人死亡的,依照情節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
(3)正當防衛造成他人死亡的,不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