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美國刑法罪名

美國刑法罪名

發布時間: 2021-02-24 21:13:58

1. 當代美國刑法要求對一項罪行的每個構成要件都必須要有明確的規定

美國刑法中一個根深蒂固的原則是,無應受處罰的行為或無應受責備的行為不能承版擔刑事責任。根據《權刑法范典》,應受處罰行為有時指犯罪「心理狀態」(mens rea,拉丁文原意為„犯罪意圖‟)須由意圖、認知、魯莽或不行為的表現來證實。所有這些在《法典》中都有精確的定義。除了輕罪和某些違反管制條例的罪行外,該《法典》要求對一項罪行的每個構成因素(行為、伴隨情況和結果)都必須有一個明定的罪行表現。

刑法典設立了構成刑法的諸項禁律 - 對個人的犯罪(如謀殺和強奸);對財產的犯罪(如偷竊和縱火);對公共秩序的犯罪(如危害治安的行為和暴亂);對家庭的犯罪(如重婚和亂倫);和對公共行政的犯罪(如行賄和做偽證)。

2. 美國一級重罪主要包括哪些

美國的重罪抄包括謀殺、強襲奸、恐怖主義行動這類的。
各州有不同的規定。大體上美國聯邦和大多數州都是以1年為分界線。少於1年的刑罰為輕罪,多於1年的為重罪。1962年的《模範刑法典》將犯罪分為重罪(felony)、輕罪(misdemeanor)、微罪(petty crime)和違警罪(violation/infraction)四種。其中重罪又分為一級重罪、二級重罪、三級重罪,一級最重、三級最輕。重罪、輕罪的劃分對實體法和程序法都有著重要意義。如盜竊行為,情節嚴重,處1年以上,即為重罪;情節輕微,處1年以下,即為輕罪。

3. 美國刑法有沒有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

美國法典第115章第抄2385條的確提到襲了顛覆政府罪。這個法條規定,以下顛覆或摧毀政府的行為屬於違法,違法者將被罰款或最高判處20年有期徒刑,判刑之後5年內不得在美國政府內擔任公職。
列舉的違法行為有:任何蓄意鼓吹、煽動、勸說或教唆他人有責任、有必要、值得或適於以武力、暴力或暗殺政府官員的方式顛覆或摧毀美國政府以及州、領地、特區、佔領地政府或下屬政治部門政府的行為。

4. 美國刑事犯罪有沒有公訴

美國刑事罪犯是有公訴的,負責承擔公訴職能的是美國檢察機關。

類似我國檢察院這樣的機關便是美國司法部。美國司法部是美國政府的一個部門,其部長享有閣員地位。美國司法部的任務是保障法律的施行,維護美國政府的法律利益和保障法律對美國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美國司法制度的主要特點有:貫徹三權分立的原則,實行司法獨立;法院組織分為聯邦和地方兩大系統;聯邦最高法院享有特殊的司法審查權,等等。

(4)美國刑法罪名擴展閱讀

美國刑事案件審理程序:

1.控辯雙方共同選定12人組成陪審團。

2.開庭陳述,依次由起訴一方和被告一方向法庭簡述案情概要,以及後續將要提交的證人情況與證據要點。

3.起訴一方出示物證、傳喚證人在法庭上就事實問題作證。在這一過程中法庭也可以讓證人當庭鑒別物證。

4.主詢問(直接詢問)和交叉詢問,主詢問是指詢問本方證人,交叉詢問指的是對另一方提供的證人進行的詢問。詢問過程中還可以要求證人對證據進行演示、操作等等。詢問一般可以進行一至二輪。

5.被告一方提供證據,鑒於無罪推定的原則,被告方並無提供證據的義務,但如果被告方希望作證,那麼同樣也要接受起訴一方的交叉詢問。

6.法庭辯論,經過證據的提交和質詢,控辯雙方可以進一步就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等效力問題進行辯論,這一過程與質證可視為一個整體。

7.法官就本案的整體內容向陪審團作總結提示,涉及法律適用、證明責任等等,這一環節目的是提醒陪審團在作出判決時應當立足於法律,而非個人好惡。

8.陪審團退席,進行秘密評議。

9.評議結束後,陪審團返回法庭宣布裁決結果。如果陪審團宣布被告無罪,法官必須接受,被告人如已被審前拘留,則應當庭釋放,庭審程序到此結束;如果陪審團宣布被告某一罪名成立,則由法官進行量刑。

5. 美國刑法中的一級謀殺罪,二級謀殺罪是怎麼回事

美國的法律中,有關侵犯人身、財產的犯罪,都歸為重罪,可能採取死刑、終身監禁回等較為嚴厲的答刑罰。謀殺屬於重罪,根據犯罪人主觀殺人的故意程度,分為一級和二級,一級謀殺罪是直接追求被害人死亡的心理態度,通常是有預謀的。二級謀殺有過失的部分在里邊,不是特別積極追求被害人死亡。

6. 美國刑法中的一級謀殺罪,二級謀殺罪,殺人罪是怎麼回事

歐美法系中是沒有違法和犯罪的的區別的,比如我們國家就有《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來管理和處罰情節不夠成犯罪的違法人員和行為,但他們沒有類似這樣的條例,所以他們判處輕罪和重罪,其中對行為嚴重性的判斷和處罰需要相應的級別。在歐美法系中對犯罪情節程度的判斷是非常復雜的,有惡劣行為但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的,一樣也會判處的相當重。歐美法系和大陸法系有著本質的不同

關於補充問題

關於如何判處和分級這個我就不知道了,畢竟我不是專業人士只是在美國生活了幾個月。但我有一次在報紙上看到這樣的一條消息,說得是一個問題青年(可能患有精神類疾病或是可葯了),差點刺傷一個女的,最後陪審團判處了2級謀殺罪,我清楚的記得報紙上是這么說的「.....二級謀殺罪,則表明陪審團認為該案不是預謀的....」。但是如何判斷是不是2級謀殺罪呢?這就是看相應的取證,這是很復雜的。美國可以說是在大的法律框架內以案例來判處案件的,舉例說明:比如有一個案件非常復雜,以前沒有類似的案件,那麼此案判決成立後,以後類似的案件會以此案作為一定的參考和標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美國的案例什麼稀奇古怪的都有。

歐美法系這個詞是從教授那裡得知的,但是你要問我兩種法系之間的很多專業知識我就不知了,我也是因為選修科目的原因知道點皮毛而已,如果回答有誤請見諒

7. 美國刑事司法制度中重罪殺人罪

這是因為你不了解美國人的思路,在美國,責任的區分是十分清楚的。

舉個例子專來說,你駕車過路口屬,別人闖紅燈,你撞上他,在中國責任不分,可能還要怪你過路口沒看清楚,所以你要負部份責任。但是在美國人來說,紅燈停綠燈行是正確的規矩,如果照規矩來,你沒有責任要看清楚,因為沒有人應該闖紅燈,所以別人的錯誤導致了你的失誤,責任還是在別人。

回到你所說的,這個是很清楚的。如果A按照規矩(法律)來,他是不應該去打劫的,既然他做了這個決定去打劫,那他必須對他的決定和行為負責,雖然B的事件是不可預知,但是卻是因為A的行為所導致。所以A須對這事負責任。簡單的說,如果A不去打劫,就不會有B的死亡。

難道,應該怪B說,「嘿,你為什麼不長眼,逃命也不看清楚左右。死了活該!」嗎?

這樣對嗎?

8. 美國的刑事案件包括哪些

英美法系刑事訴訟主要包括如下程序(如根據證據規則,案件不屬於陪審團審理的范圍,則略過與陪審團相關的步驟):
1.控辯雙方共同選定12人組成陪審團。
2.開庭陳述,依次由起訴一方和被告一方向法庭簡述案情概要,以及後續將要提交的證人情況與證據要點。
3.起訴一方出示物證、傳喚證人在法庭上就事實問題作證。在這一過程中法庭也可以讓證人當庭鑒別物證。
4.主詢問(直接詢問)和交叉詢問(cross-examination),主詢問是指詢問本方證人,交叉詢問指的是對另一方提供的證人進行的詢問。詢問過程中還可以要求證人對證據進行演示、操作等等。詢問一般可以進行一至二輪。
5.被告一方提供證據,鑒於無罪推定的原則,被告方並無提供證據的義務,但如果被告方希望作證,那麼同樣也要接受起訴一方的交叉詢問。
6.法庭辯論,經過證據的提交和質詢,控辯雙方可以進一步就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等效力問題進行辯論,這一過程與質證可視為一個整體。雙方在這一階段還會對己方的觀點進行綜述與總結,結合庭審情況對案情進行全面概括,力求最後爭取陪審團的支持。
7.法官就本案的整體內容向陪審團作總結提示,涉及法律適用、證明責任等等,這一環節目的是提醒陪審團在作出判決時應當立足於法律,而非個人好惡。
8.陪審團退席,進行秘密評議。
9.評議結束後,陪審團返回法庭宣布裁決結果。如果陪審團宣布被告無罪,法官必須接受,被告人如已被審前拘留,則應當庭釋放,庭審程序到此結束;如果陪審團宣布被告某一罪名成立,則由法官進行量刑。
此外,英美法系採用判例法制度,判決書多使用歸納法進行推理,由法官個人署名,生效判決對將來的其他案件起到判例作用。

9. 美國刑法中有「激情殺人」的罪名嗎如果有,請簡單介紹一下。

美國每個洲的法律都不同~怎麼回答?

熱點內容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發布:2025-09-15 13:17:46 瀏覽:742
2013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下載 發布:2025-09-15 13:06:06 瀏覽: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5 12:45:50 瀏覽:396
勞動法十年員工 發布:2025-09-15 12:45:47 瀏覽:907
法官黑紗蒙面 發布:2025-09-15 12:28:20 瀏覽:56
民法基礎題目答案 發布:2025-09-15 11:55:34 瀏覽:582
最高法院案子 發布:2025-09-15 11:51:42 瀏覽:791
刑法257條 發布:2025-09-15 11:29:52 瀏覽:266
單位總經理所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5 11:19:16 瀏覽:473
人民法院的基本 發布:2025-09-15 11:14:23 瀏覽: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