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279條第

刑法279條第

發布時間: 2021-02-24 23:33:22

刑法中法定量刑情節有哪些要具體要詳細

《刑法》
第六十一條 對於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第六十二條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從重處罰、從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判處刑罰。
第六十三條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犯罪分子雖然不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但是根據案件的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第六十四條 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第十七條第三款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一)法定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情節

1、 在國外犯罪已在國外受過刑法處罰的(第10條);

2、 有重立功表現的(第68條);

3、 正當防衛行為超過必要限度的(第20條第2款);

4、 緊急避險行為超過必要限度的(第21條第2款);

5、 中止犯(第24條第2款);

6、 脅從犯(第28條);

7、 犯罪後自首又有重立功表現的(第68條第2款)。

(二)法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情節

1、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第17條第3款);

2、 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第18條第3款);

3、 未遂犯(第23條第2款);

4、 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之罪的教唆犯(第29條第2款);

5、 有立功表現的(第68條第1款)。

(三)法定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情節

1、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第19條);

2、 預備犯(第22條第2款);

3、 從犯(第27條第2款);

4、 自首(第67條第1款)。

(四)法定免除處罰情節

自首且犯罪較輕的(第67條第1款)。

(五)法定從重處罰情節

1、 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第29條第1款);

2、 累犯(第65條第1款)。

二、分則性情節(危害國家安全罪及軍人違反職責罪不在此列)

(一)法定從重處罰情節

1、 武裝掩護走私的(第157條第1款);

2、 偽造貨幣並出售或者運輸偽造的貨幣的(第171條第3款);

3、 姦淫不滿14周歲的幼女的(第236條第2款);

4、 猥褻兒童的(第237條第3款);

5、 非法拘禁,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第238條第1款);

6、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犯非法拘禁罪(第238條第4款);

7、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第243條第2款);

8、 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非法搜查、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第245條第2款);

9、 刑訊逼供、暴力取證致人傷殘、死亡,因而構成故意傷害、故意殺人罪的(第247條);

10、虐待被監管人,致人傷殘、死亡,因而構成故意傷害、故意殺人罪的(第248條);

11、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郵件竊取財物,因而構成盜竊罪的(第253條第2款);

12、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第279條第2款);

13、引誘未成年人聚眾淫亂的(第301條第2款);

14、司法工作人員犯妨害作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的(第307條第3款);

15、盜伐、濫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或者林木的(第345條第4款);

16、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第347條第6款);

17、緝毒人員或者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掩護、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第349條第2款);

18、引誘、教唆、欺騙或者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第354條第3款);

19、因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過刑,又犯毒品犯罪的(第356條);

20、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利用本單位的條件,強迫、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的(第361條第2款);

21、向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傳播淫穢物品的(第364條第4款);

22、戰時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的(第369條);

⑵ 違反《民法典》第279條強行住改商,要如何懲罰

《民法典》是2021年1月1日才生效的。
違法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要罰回款,並要求恢復原狀。
《民法典答》第二百七十九條  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一致同意。

⑶ 冒充公安局詐騙觸犯什麼刑法

公安局的介紹

公安局是公安機關的組織形式,是主管公安工作的政府部門。公安局按級別通常有:直轄市公安局、省會城市公安局、地級市公安局、縣級公安局,除縣級公安局外,前幾者均可按城市的區下分區分局。特定公安局一般受所在地政府領導、受上級公安廳、局指導。公安機關的最高部門是公安部,指導全國公安工作,包括所有各級公安局。

刑法第279條: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罪名: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罪。

⑷ 第二百七十九條,沒有分錢怎麼判

《刑法》第279條規定的罪名是招搖撞騙罪,即便是沒有分到錢,如果屬於共同犯專罪,一樣按照騙取的款數追屬究刑事責任,從犯比照主犯從輕處罰。
《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⑸ 敲詐勒索罪是刑事犯罪嗎

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取對他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手段,造成被害人心理恐慌,強行迫使他人交出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二、敲詐勒索罪的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雖說是復雜客體,但多是雙重客體,既侵犯公私財物的財產權,又侵犯他人的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心理恐慌,較一般盜竊罪、詐騙罪危害性大。本罪侵犯目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這里的公私財物多種多樣,可以是動產和不動產,也可以是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還可以是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更多地表現為對金錢的非法佔有。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採用威脅、要挾、恫嚇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財物的行為。
威脅,是指以惡害相告,迫使被害人交出財物,如不這樣做,將會在將來的某個時間受到傷害。
威脅內容合法與否沒有限制。可以是以他人非法事項,如行為人知道他人的違法犯罪事實,以向司法機關告發進行威肋索取財物的。也可以是要侵犯他人及其家庭的合法權益,如生命、生產、生活、名譽、人身自由等等相威脅。
威脅的意識到達方式沒有限制,可以是明示,也可以是暗示;可以是語言文字,也可以是肢體動作;可以直接告之被害人,也可以間接告之,甚至廣而告之。
威脅行為達到的量是足以使他人產生心理恐懼即可,不要求量化到質變,即最終造成他人及其家庭產生心理、精神疾病抑或更大的傷害等,只要求量化到他人心理恐懼至「財去人安樂」,進而被迫向敲詐者交付財產。這里的「交付」,可以由他人直接交付,也可以由別人代轉,或者默許敲詐者已佔有行為,當然,還會越來越多地通過現代化的傳遞途徑,如電匯、銀行轉賬等方式。
威脅實現時間無既定性。可以是當場、當時,也可以不是當場、當時,限定在某個時間、地點。威脅、要挾、恐嚇等手段,沒有屬性區別,均屬脅迫類,從文字上看,略有不同的是,威脅通常是以將要對他人實施暴力、破壞其名譽或毀壞其財產相威脅;要挾通常是指抓住他人一些把柄,並以此為強行索要的交換條件,如以揭發違法犯罪事實或生活作風等。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多表現為直接故意,希望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為目的。如果行為人不具有這種目的,或者索取財物的目的並不違法,如債權人為討還久欠不還的債務而使用帶有一定威脅成份的語言,催促債務人加快償還等,則不構成敲詐勒索罪。
三、犯罪形態的認定
(一)本罪是否存在中止
敲詐勒索是行為犯,並以敲詐勒索數額達到法定之「數額較大」為構罪條件,不以勒索實現為要件,也就是說他人是否確實產生恐懼並被迫交付財物,不影響本罪的認定。中止通常有兩種類型,一是著手中止,二是實行中止。在著手中止的場合,即在行為人著手實行後,實行行為還沒有實施完畢這一過程中中止的,只需要行為人放棄其後的實行行為即可。在實行中止的場合,即在實行行為終了後,結果發生前中止的,行為人必須採取措施防止結果發生。換言之,必須有作為。從過去的刑法條文來看,行為犯一般都是一些暴力犯罪,其不存在犯罪中止這已為大家所認同。97刑法頒布後,按刑法274條的文字表述,該罪應當是一種行為犯。按一般的刑法理論,對於行為犯是不存在犯罪中止的。就本罪而言,敲詐勒索行為一旦實施,就會對他人產生實際的心理、精神傷害,中止不了。但是,也有學者認為行為犯是存在犯罪中止的。

(二)既遂與未遂的界限
使用了威脅或要挾手段,並非法取得了他人的財物,就構成了敲詐勒索罪的既遂。如果僅僅使用了威脅或要挾手段,被害人並未產生恐懼情緒,因而沒有交出財物;或者被害人雖然產生了恐俱,但並未交出財物,屬於敲詐勒索罪的未遂。如果行為犯沒有達到目的,對他人進行了傷害,構成它罪的,應與敲詐勒索罪(未遂)合並處罰;如果因勒索遭被害人拒絕交付財物而當場使用暴力並當場搶走財物的,構成「轉化型」搶劫罪。
四,本罪與其他幾種犯罪的區別
(一)本罪與搶劫罪的界限
本罪與搶劫罪有許多相同之處,首先都是復雜客體,且客體的內容也可以說是基本一致的;其次客觀方面都使用有威脅手段;第三都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第四都是直接故意。
但各罪所具有的特徵內涵不同:(1)犯罪年齡不同。本罪是年滿16周歲;搶劫罪主體是年滿14周歲。(2)手段種類不同。本罪行為的方法僅限於威脅和要挾,而後者的行為方法既可以是暴力,也可以是威脅,還可以是其他強制手段。(3)犯意表達空間不同。敲詐勒索罪犯意表達的空間性較強,可以當面發出,也可以通過書信、電話或別人轉達;而搶劫罪強調犯意表達的空間的近乎「零距離」性。(4)威脅時間不同。敲詐勒索罪多表現「將來」性;搶劫罪強調「當場」性。(5)威脅內容不同。敲詐勒索罪則多表示要對他人及其家庭、財物、名譽毀壞為內容。可以是暴力威脅,也可以是以揭發隱私相威脅,還可以是以毀壞財物相威脅;搶劫罪強調暴力對他人人身生命予以傷害、致命為內容。(6)結果出現不同。敲詐勒索則存在「即時」性和「將來」性;搶劫罪強調「即時性」,即當場劫取他人財物。(7)財物種類不同。本罪索取的財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而搶劫罪索取的財物只能是動產。(8)定罪數額不同。本罪的成立要求數額較大,而後者則沒有這一要求。(9)自救方式不同。敲詐勒索罪對象則有較多自救「可能」性;搶劫的對象多喪失「天時、地利、人和」,處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地位,自救「可能性」很小,這些從案件的既遂和未遂量上都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因此,兩罪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在個案處理中,要認真甄別。
(二)本罪與招搖撞騙罪的界限
實踐中,本罪與招搖撞騙罪往往容易引起混淆,因為都有「詐與騙」的成分。招搖撞騙罪,根據《刑法》第279條的規定,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兩者的主要區別是:(1)手段特徵不同。敲詐勒索罪以威脅或要挾為特徵,當然有時也可能含有欺騙的成份;招搖撞騙罪是以「引你上當受騙」為特徵,虛構國家工作人員身份,蒙蔽他人。(2)心理狀態不同。敲詐勒索罪要求使他人心理產生恐懼,從而被迫交出財物;招搖撞騙罪,是使被害人誤以為真,「自願」交出財物抑或權益。(3)目的對象不同。招搖撞騙罪目的對象較廣,既包括財物或財產性利益,又包括非財產性利益,如騙取某種職稱或職務,政治待遇或榮譽稱號等;敲詐勒索罪目的對象僅限於財物。(4)客體對象不同。敲詐勒索罪所侵犯的客體對象是他人財產權、人身權及家庭安全等;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對象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社會管理秩序。
(三)本罪與詐騙罪的界限
兩罪的區別是:(1)侵害客體不同。本罪侵害的是復雜客體,既有公私財產權利,又有人身權;詐騙罪侵害的是單一客體,即公私財產權利。(2)手段特徵不同。本罪的手段特徵可以是暴力威脅,也可以是以揭發隱私相威脅,還可以是以毀壞財物相威脅;詐騙罪的手段特徵是虛構事實和真相,目的是為了「騙你上當」。(3)心理狀態不同。敲詐勒索罪要求使他人心理恐懼,被迫交出財物;詐騙罪要求使他人產生錯覺,誤以為真,「自願」交出財物。
五、敲詐勒索罪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目前,對敲詐勒索罪數額認定標准規定如下: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以一千元至三千元為起點;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巨大」,以一萬元至三萬元為起點。
敲詐勒索是行為犯,並以敲詐勒索數額達到法定之「數額較大」為構罪條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敲詐勒索罪數額認定標准問題的規定》,「數額較大」起點為1000元至3000元。敲詐勒索不屬於結果犯,也就是說不以勒索實現為要件。也就是說他人是否確實產生恐懼並被迫交付財物,不影響本罪的認定。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是本罪的加重情節。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敲詐勒索罪的慣犯;敲詐勒索罪的連續犯;對他人的犯罪事實知情不舉並乘機進行敲詐勒索的;乘人之危進行敲詐勒索的;冒充國家工作人員敲詐勒索的;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巨大的;敲詐勒索手段特別惡劣,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殺或其他嚴重後果的等等。如果其威脅或要挾手段尚未造成被害人嚴重傷殘或者死亡,可以認定為敲詐勒索罪;如果造成被害人嚴重傷殘或者死亡的,可根據案件具體情況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小的,不以犯罪論處。

⑹ 第三者責任險 撞死人

我個人認為:
第一、開車撞死人,在法律上稱為「交通肇事」,會引起兩種法律責任:一是刑事責任,就是機動車駕駛員或其他責任人要坐牢;二是民事責任,就是機動車駕駛員或其他責任人要向受害者家屬進行經濟賠償。
第二、購買了第三者責任險,只與民事賠償責任有關,與刑事責任沒有關系,不影響坐牢時間的長短。
第三、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問題,規定在《刑法》第133條,您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對照,並判斷應該處以多少年的有期徒刑。一般來說,如果不存在肇事逃逸,不會超過3年的刑期。
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四、《刑事訴訟法》規定了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的訴訟程序。交通肇事案件屬於可以和解的案件類型,如果駕駛員一方和受害人家屬一方能夠在司法機關的主持下和解(和解的前提一般是駕駛員一方給予了一定的經濟賠償,受害人家屬一方不再要求追究法律責任),就會減輕或免除刑事處罰,也就是說,如果和解成功,駕駛員就不需要坐牢了,或者只做很短時間的牢。關於和解的內容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277條、278條、279條,您可以自己學習參考。
第二百七十七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條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第二百七十九條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⑺ 刑法279條,當冒充軍人進行招搖撞騙時,軍人是否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法條競合……
書上講法條競合的時候舉例就是舉的這個……
什麼是法條競合就不用我說了吧……

詐騙罪——保險詐騙罪,呵呵,法條競合……

⑻ 刑訴法解釋279

法定代復表人或者主要負制責人被指控為單位犯罪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因客觀原因無法出庭的,應當由被告單位委託其他負責人或者職工作為訴訟代表人。
這不很清楚嘛,一般情況下法定代表人是訴訟代表人。當法定代表人被指控為犯罪嫌疑人時和無法出庭,就做不了訴訟代表人了。

熱點內容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發布:2025-09-15 13:17:46 瀏覽:742
2013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下載 發布:2025-09-15 13:06:06 瀏覽: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5 12:45:50 瀏覽:396
勞動法十年員工 發布:2025-09-15 12:45:47 瀏覽:907
法官黑紗蒙面 發布:2025-09-15 12:28:20 瀏覽:56
民法基礎題目答案 發布:2025-09-15 11:55:34 瀏覽:582
最高法院案子 發布:2025-09-15 11:51:42 瀏覽:791
刑法257條 發布:2025-09-15 11:29:52 瀏覽:266
單位總經理所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5 11:19:16 瀏覽:473
人民法院的基本 發布:2025-09-15 11:14:23 瀏覽: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