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繼承權

刑法繼承權

發布時間: 2021-03-04 12:19:26

1. 殺人犯能否具有繼承權

故意殺人:殺人犯無權繼承被害人的財產。 l 遺產的繼承必須具備三個內條件:1.被繼承人:指亡人2.繼承人:指被繼承人去世後仍活著的有繼承權的人。3.遺產:亡人遺留下的財產。l 繼承遺產的因素:1.合法的婚姻關系;指憑著結婚證[1],妻子可以繼承丈夫的遺產,丈夫可以繼承妻子的遺產。2.血統:即直系長輩如父母,晚輩如子女,平輩如姊妹,叔叔以及他們的子女。3.主僕關系:如果被釋放的奴僕去世之後沒有任何繼承人,他的遺產由釋放他的主人繼容承。l 妨礙繼承遺產的三個因素:1.奴僕性:奴隸沒有繼承與被繼承的權利,因為奴隸屬於其主人的私有財產。2.故意殺人:殺人犯無權繼承被害人的財產。3.不同的宗教信仰:穆斯林不的繼承非穆斯林的遺產,非穆斯林也無權繼承穆斯林的遺產。

2. 為什麼刑法不承認「佔有繼承」

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第二款規定: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內較大,拒不交出的容,按侵佔罪的規定處罰。
如果刑法上承認了佔有的繼承,那多少的侵佔罪將直接升級為盜竊罪。而盜竊罪處罰是比侵佔罪重很多的,體現最明顯之處即侵佔罪是一個親告罪。這樣的處罰顯然是罪行不相適應的。

我國民法上是承認佔有繼承的。承認佔有繼承,更利於物盡其用,更利於效率。學過經濟的都知道,在不出現大幅度的管理技術進步的前提下,效率與公平是此消彼長不可兼得的。
民法相比於刑法,跟經濟活動的聯系更緊密,所以更為強調效率些。而刑法作為社會底線,作為一門極其嚴厲的法律,更強調的是公平。

這或許就是為何我國民法承認佔有的繼承,而刑法不承認。

3. 刑法是遺產繼承法的上位法嗎

不是,中國法律規定,憲法是所有法律的根本大法,是法律的上位法,如果都是法律應該是同級關系,只有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規定

4. 繼承人觸犯刑法後還有繼承權嗎

那要看他觸犯刑法是否跟被繼承人有關系。一般情況下是不影響繼承權的。

5. 刑法繼承遺產,贈與適用於善意取得嗎

這種情況不抄適應善意取得。法襲律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法律依據:《刑法》第64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刑事訴訟法》第23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並製作清單,隨案移送。……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229條規定,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及其孳息權屬明確無爭議,並且涉嫌犯罪事實已經查證屬實的,應當在登記、拍照或者錄像、估價後及時返還……。《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對詐騙後抵債的贓款能否判決追繳問題的電話答復》(1992年8月26日),明確規定犯罪分子以詐騙手段非法騙取贓款,即使用以抵債歸還了債權人的,也應依法予以追繳。贓款贓物的追繳並不限於犯罪本人,對犯罪分子轉移、隱匿、抵債的,均應順著贓款贓物的流向,一追到底,即使是享有債權的人善意取得贓款,也應追繳。

6. 剝奪繼承權

姜建與姜設是堂兄妹關系。姜建的父親早亡,母親張超男又半身癱瘓病,姜建不予照顧。姜設心地善良,見嬸母張超男無人照顧,便經常過來為張超男煎葯、做飯、洗衣等。張超男1990年病故,生前曾在一些親友在場時對姜設表示,我遺留2間房和其他財物等,自願贈與姜設以表酬謝。死後,姜建不聞不問,由姜設料理了喪事。嗣後,姜建以兒子的身份要求繼承遺產,向法院提起訴訟。
問題:姜建是否還有繼承權?
答:法院審理認為,姜建對母親拒不贍養,病重時也不照顧,是屬遺棄虐待行為,而且情節嚴重,根據《繼承法》規定,應喪失繼承權。姜設雖非法定繼承人,但對張超男盡了較多的撫養義務,應分給她一定遺產。其餘遺產可作為無人繼承遺產處理,歸國家所有。
繼承權的喪失,是指繼承人因對被繼承人或者其他繼承人犯有某種罪行或者其他違法行為,而被依法取消其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
根據《繼承法》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直接危害到被繼承人的人身安全,本身就是一種最嚴重的犯罪行為。因而,無論繼承人出於何種動機而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也不論是即遂還是未遂,都將喪失繼承權。在司法實踐中,如果遇有某繼承人由於過失而使被繼承人致死的,則不應該確認繼承人喪失繼承權。還需指出的是,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無論是否已經給予刑事處罰,都應該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大體包括如下幾種情況:同一繼承順序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出於爭奪遺產的動機而殺害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法定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遺囑繼承人;遺囑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遺囑繼承人或其他法定繼承人。
(3)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遺棄被繼承人,是指繼承人對沒有勞動能力和獨立生活來源及獨立生活能力的被繼承人負有扶養、撫養、贍養義務,但該繼承人卻拒絕履行其義務的行為。遺棄被繼承人的行為,是不能容忍的違法行為,故應喪失繼承權。我國法律上的這種嚴厲要求,對於保護老年人、幼年人、患有惡疾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保證他們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生活,具有重要意義。虐待被繼承人的行為,同樣是為法律所禁止的違法行為。但法律規定構成喪失繼承權的虐待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虐待行為。如果情節不嚴重就可以不喪失繼承權。
(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我國公民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受國家法律保護。公民用遺囑方式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或贈給國家、集體、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任何人均不得干涉。據此,繼承人偽造、篡改、銷毀遺囑的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他的這種行為的動機和目的,是為了要破壞遺囑繼承以達到他個人繼承財產的目的,或是為達到侵犯遺囑指定的繼承人、受遺贈人合法權益的目的,情節嚴重的,應依法喪失繼承權。如果屬於一般情節,未產生不良效果,就可以不按喪失繼承權處理。
以上所說的是法律明確規定喪失繼承權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有由於被繼承人用遺囑方式取消繼承人的繼承資格的情況,它是基於被繼承人的情感和意願,以遺囑方式取消的,是遺產繼承的根據之一,不具有法律制裁的性質。
喪失繼承權的效力,即喪失繼承權的法律後果,應當涉及到繼承開始之時,即繼承人自始就沒有繼承權。如果在法院判決剝奪繼承權之前,被剝奪繼承權人已經分割或佔有遺物的,應當把不當繼承或佔有的遺物交出,並返還遺產的孳息。

7. 法律,刑法,要是一個老人死了,留下100萬,有三個兒子,老大老二老三,老三放棄繼承權,老大和老二爭

題目內容有些恐怖,問題不夠清楚。老大殺人和老三具體有啥關系?老三要撇清什麼關系,要不要遺產跟撇清關系又有啥關聯?

8. 第一順序繼承人犯了虐待罪有無繼承權

中國刑法上沒有單獨的虐待罪哦,有的是遺棄罪,是指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專立生活能力的屬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
虐待老人嚴重的、或是遺棄老人的,喪失繼承權。
是否構成虐待嚴重、是否涉嫌遺棄罪,應由法院認定。

參考一下《繼承法》的規定:第七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9. 繼承法是屬於法律分類的哪種

7種:1、憲法及憲法相關法,2、民法商法,3、行政法,4、經濟法,5、社會法,6、刑法,7、訴訟法和非訴訟程序。繼承法是屬於第2種 。

10. 為什麼刑法不承認「佔有繼承」

按實來際情況,並沒有所源謂的「佔有繼承」這一概念,《刑法》也不承認「佔有繼承」。另外,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具體情況,請當事人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確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五條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第二款規定: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按侵佔罪的規定處罰。
如果刑法上承認了佔有的繼承,那多少的侵佔罪將直接升級為盜竊罪。而盜竊罪處罰是比侵佔罪重很多的,體現最明顯之處即侵佔罪是一個親告罪。這樣的處罰顯然是罪行不相適應的。

我國民法上是承認佔有繼承的。承認佔有繼承,更利於物盡其用,更利於效率。學過經濟的都知道,在不出現大幅度的管理技術進步的前提下,效率與公平是此消彼長不可兼得的。
民法相比於刑法,跟經濟活動的聯系更緊密,所以更為強調效率些。而刑法作為社會底線,作為一門極其嚴厲的法律,更強調的是公平。

這或許就是為何我國民法承認佔有的繼承,而刑法不承認。

熱點內容
北京通州區法律援助中心收費標准 發布:2025-09-13 23:18:35 瀏覽:154
望埠法院 發布:2025-09-13 23:17:40 瀏覽:316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跟第一百零九條 發布:2025-09-13 23:02:59 瀏覽:527
下列關於行政法淵源 發布:2025-09-13 22:49:30 瀏覽:314
法官就職宣誓 發布:2025-09-13 22:31:37 瀏覽:48
協議怎麼樣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3 22:22:19 瀏覽:822
共享律師 發布:2025-09-13 22:22:10 瀏覽:579
山東法官任命 發布:2025-09-13 21:55:55 瀏覽:798
黨的規章制度學習心得 發布:2025-09-13 21:49:28 瀏覽:336
條例演算法治嗎 發布:2025-09-13 21:45:46 瀏覽: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