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押車輛刑法

押車輛刑法

發布時間: 2021-03-04 23:00:42

㈠ 非法扣押他人機動車輛罪能夠成什麼罪

非法扣押他人機動車輛已構成侵佔罪。
侵佔罪
侵佔罪,是專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他人的屬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於故意,即明知屬於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佔為己有。犯罪對象只限於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於遺失物,也不同於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侵佔罪在中國刑法史上一直沒有明確的定義,就是在中國刑法第270條第一款的規定中也沒有使用「侵佔」一詞。因而在確定侵佔罪概念之前,有必要對「侵佔」一詞進行分析,因為「侵佔」是侵佔罪罪名中的關鍵詞,它代表了侵佔罪的主要內涵。

㈡ 公安機關對扣押的車輛如何處罰

1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
如果作為作案用嫌疑車輛扣押,如果與案件無關,那麼在3日之內內返還;容
如果屬於作案工具等,車輛隨案件走程序,最終由法院判決處理。
2 扣押車輛的情況規定;
依法扣押,如果是和案件有關的,比如說作案工具類似的情況,按照刑訴法的有關規定公安機關是有權扣押的,因為作案工具是要作為一個證據隨案走的。
3 車輛處理的情況;
隨案移交,比如這個案子作為涉案工具移交了,要隨案到檢察院、法院,最後對車輛做一個明確的規定,是拍賣還是發還,還是怎麼處理,由法院作出規定。
如案情不是特別嚴重,公安機關在查扣以後發現與案件的關系不大,當時查的時候對這個問題判明不是很准確,後來認為車輛和案件無關就要及時發還,不能尋找各種理由強行扣押、長時間扣押,更不允許對涉案車輛保管不善,造成損失,民警未經同意私自使用車輛,都不允許。

㈢ 強行扣留車輛能構成什麼罪

對經濟糾紛的當事人非法扣留與經濟糾紛無關的第三者所有的機動車輛的行為,公安機關應當依法懲處,堅決制止;對行為人分別不同情況予以處罰,所扣車輛應當無條件返還給所有人或使用人。
一、對於正在行駛的車輛無理攔截或者強行登車實施扣押,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七條第四項(對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予以處罰;經公安機關責令繼續實施扣押的,按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條破壞交通秩序罪追究刑事責任。
二、採取欺騙手段,乘人不備扣押他人車輛,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五項(對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四條第(一)項)的的規定予以處罰。經公安機關責令拒不返還所扣車輛的,按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百五十二條搶奪罪追究刑事責任。
三、以暴力、脅迫方法扣押他人車輛的,按照《刑法》第一百五十條搶劫罪追究刑事責任。
四、非法扣押他人車輛並進行敲詐勒索的,按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四條敲詐勒索罪追究刑事責任。
除上述處罰外,對被扣車輛造成損毀的,由非法扣留者負責賠償。
此類案件接到報案,公安機關的治安部門、刑偵部門、交通管理部門或者巡邏警察都應當及時受理,然後根據案件情況,移交主管部門管轄。以上所列情形,經公安機關責令,能及時返還車輛,賠償損失的,可以根據情節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㈣ 扣押他人車輛是刑事犯罪嗎

扣押他人車輛,根據緣由與情節不同,會有不同的法律後果。
一、屬於民事侵權行為回,答當事人可以要求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
二、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應予以行政處罰。
三、情節嚴重的涉嫌搶奪罪或搶劫罪,應追究刑事責任。
具體情節的適用:
1、對於正在行駛的車輛無理攔截或者強行登車實施扣押,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七條第四項(本博客注:對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予以處罰;經公安機關責令繼續實施扣押的,按照《刑法》第291條破壞交通秩序罪追究刑事責任。
2、採取欺騙手段,乘人不備扣押他人車輛,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五項(本博客注:對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四條第(一)項)的的規定予以處罰。經公安機關責令拒不返還所扣車輛的,按照《刑法》第267條搶奪罪追究刑事責任。
3、以暴力、脅迫方法扣押他人車輛的,按照《刑法》第263條搶劫罪追究刑事責任。
四、非法扣押他人車輛並進行敲詐勒索的,按照《刑法》第274條敲詐勒索罪追究刑事責任。
4、對被扣車輛造成損毀的,由非法扣留者負責賠償。

㈤ 車輛二押是否構成犯罪

車輛存在二次抵押的情形,並不屬於違法犯罪行為,不會因此而被定罪處罰。

另外,如果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物所得的價款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五十四條規定進行清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五十四條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物所得的價款按照以下規定清償:

(一)抵押合同以登記生效的,按照抵押物登記的先後順序清償;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二)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的,該抵押物已登記的,按照本條第(一)項規定清償;未登記的,按照合同生效時間的先後順序清償,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抵押物已登記的先於未登記的受償。

(5)押車輛刑法擴展閱讀

抵「押車」的行為存在無效的法律風險。

抵押最大的特徵是不轉移對抵押物的佔有,若以車輛做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即無須登記,抵押權便可成立。但司法裁判對抵押權人佔有抵押物的做法是否有效的認定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雙方可以約定由抵押權人保管抵押物,雙方實際上形成「抵押+保管」雙重法律關系;

另一種觀點認為,根據物權法定主義,抵押是不轉移對抵押物的佔有,一旦將抵押物轉移給抵押權人佔有,該約定是無效的,抵押權人需返還車輛,但抵押權仍然有效也就是說,平台設立抵押同時佔有車輛的行為有被認定為無效的風險。

㈥ 非法扣留車輛什麼罪

非法扣留車輛構成侵佔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侵佔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於故意,即明知屬於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佔為己有。

犯罪對象只限於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於遺失物,也不同於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6)押車輛刑法擴展閱讀:

侵佔罪與貪污罪的界限

1、犯罪對象不同,貪污罪只限於公共財產,且不能是不動產,而侵佔罪不僅可以是公共財物,還可以是私人財物,且包括不動產。

2、犯罪主體不同。侵佔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只要是代為保管他人財物且對其加以侵佔的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貪污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工作人員。

3、犯罪客觀方面表現不同。貪污罪表現為行為人必須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職務范圍內的權力和地位所形成的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便利條件。而侵佔罪中行為人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並不影響該罪的成立。

4、刑事訴訟不同。貪污罪是公訴案件。侵佔罪是自訴案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侵佔罪

熱點內容
北京通州區法律援助中心收費標准 發布:2025-09-13 23:18:35 瀏覽:154
望埠法院 發布:2025-09-13 23:17:40 瀏覽:316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跟第一百零九條 發布:2025-09-13 23:02:59 瀏覽:527
下列關於行政法淵源 發布:2025-09-13 22:49:30 瀏覽:314
法官就職宣誓 發布:2025-09-13 22:31:37 瀏覽:48
協議怎麼樣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3 22:22:19 瀏覽:822
共享律師 發布:2025-09-13 22:22:10 瀏覽:579
山東法官任命 發布:2025-09-13 21:55:55 瀏覽:798
黨的規章制度學習心得 發布:2025-09-13 21:49:28 瀏覽:336
條例演算法治嗎 發布:2025-09-13 21:45:46 瀏覽: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