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法判斷題
『壹』 海商法案例題 急求答案
預借提單是指在貨物尚未全部裝船,或者貨物雖已由承運人接管,但尚未開始裝回船的情況下簽發的已裝船提答單,而根據以上的描述,A公司是不可能預借提單的,因為A公司為買方而不是發貨人,是不可能預借提單,我推測A公司是憑借提單的副本加保函將貨物提走的,而並非是預借提單。現回單如下:
1、原告B公司是可以以C公司為被告提起訴訟的,因為C公司為承運人,承運人應在放貨時回收全部正本提單,而C公司在沒有回收任何正本提單的情況下放貨是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而B 公司是正本提單的持有人,也就是該票貨物的所有權人,是有權利要求承運人根據正本提單放貨的,承運人無單放貨侵犯了B公司對貨物的所有權
2、法院很有可能判決承運人承擔無單放貨的責任,也就是說很很能要求承運人按照貨物的實際價值對B公司進行賠償
3、在該案中,A公司與B公司之間是買賣合同公司關系,A公司與C公司之間是運輸合同關系,如果在買賣合同中有有效的仲裁條款,B公司是應當以仲裁方式來解決其與A公司之間的糾紛的,是否可以選擇仲裁方式的關鍵在於合同中約定的仲裁條款是否有效,若根據該約定能確定唯一的仲裁機構,該仲裁條款有效。
『貳』 幫忙分析一下這道海商法案例題,謝謝!
1.120箱被海來水浸泡,屬於水源漬險的承保范圍,向保險公司索賠;然後保險公司會向承運人追償的。
2.淡水雨淋損失的60箱,向承運人索賠,屬於未盡照料義務,同時不屬於水漬險的承保范圍,不能向保險公司索賠;
3.8箱包裝完好,但箱內貨物有短少,這個也可以向承運人索賠,理由同上;
4.3箱短缺,未交付,不能向保險公司或者承運人索賠,屬於發貨人即賣方的責任,賣方構成違約,直接向賣方索賠。
這個主要是了解水漬險的承保范圍以及承運人相應的義務即可。
『叄』 誰幫我解答這題海商法的的案例分析題
1:有效 :自願 協商 內容全部合法
2:明確 :合同規定:屬於該船的所有技術證書、設備、備回件、物料和技術資料等答,無論在船上還是在岸上,均應隨船交給乙方.
3:無效, 屬於私人物品 不屬於該船設備
4:(看下問回答才知:就是代購設備所屬權)
5:具體還得看代購設備是在合同簽定前購還是在合同簽定後購
.(.........交船前........代購........ 很有可能是在之後, 不過簽定合同和交船有一個時間差 :2000年1月20日簽訂合同 -2001年1月25日13:00時在黃埔港交船完畢,另外,還得看合同內容對於這個時間差內是如何規定的,如果無規定,就屬於乙公司)
『肆』 有關海商法的選擇題
第二道題選擇(c) 在拖航中,拖船與被拖物或連成一體,或相互牽連專,第三者在遭受他們的碰屬撞損害時,很難確定損害的發生是由於拖船的過錯還是被拖物的過錯所致。因而,在司法實踐中,強調拖航中拖船與被拖物的不可分性,把拖船與被拖物視為統一航行體,進而在確定與第三者的損害賠償責任時,把承拖方和被拖方作為當事一方,第三者作為另一方,按各自的過錯比例承擔責任。承拖方和被拖方對由其一方或雙方的過錯造成的第三者的損害負連帶賠償責任,但並不妨害雙方之間事後根據合同或法律相互追償。承拖方和被拖方共同與第三方按各自過失比例承擔責任,承拖放與被拖方是連帶賠償
其他兩個都是c 貌似沒有什麼好解釋的……
『伍』 海商法案例題求解!
1. 屬於船抄舶優先權。
2. 船舶優襲先權優於船舶抵押權受償。
3. 船舶優先權的清償順序是:船員工資>港口規費>救助款項>碰撞損失。
參考資料:
1.《海商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享有優先權的內容是:
一、船長、船員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編人員,根據勞動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勞動合同所產生的工資、其他勞動報酬、船員遺反費用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給付請求;
二、在船舶營運中發生的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
三、船舶噸稅、引航費、港務費和其他港口規費的繳付請求;
四、海難救助費的救助款項的給付請求;
五、船舶在營運中因侵權行為產生的財產賠償請求;
2, 船舶優先權的受償順序,又叫船舶優先權的位次,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優先權競合時,如何決定其效力的優劣次序問題。我國《海商法》第23條對此作了如下安排:前述5項海事請求,依照順序受償,但是,第4項海事請求,如果後於第1、2、3項發生的,應當先於第1、2、3項受償;第1、2、3、5項中有兩個以上海事請求的,不分先後,同時受償;不足受償的,按照比例受償。第4項中有兩個以上海事請求的,後發生的先受償。
『陸』 海商法案例題 非常急
1.b和c公司都應該是有請求權的,b公司雖然無法施救,但一直在旁守候,雖沒有做出有回形的效果,但仍答然有權請求報酬,屬於無形效果,因為至少救助方至少給予了精神上的援救。c公司救助行為有效果,因為c公司打撈上了並行和化肥,且救助了人命
2.義務人有船舶所有人,獲救財產的所有人,
3.冰箱的貨主雖然棄貨,但仍有支付救助費用的義務,如不支付,救助人可以留置冰箱,並拍賣
4.特別補償應該分為兩部分理解,區別在於救助是否有防止污染發生的效果,就本案而言,由於汽油,柴油全部泄漏或破桶,那麼救助基本是沒有效果的,如果救助費不足以彌補救助人的成本,救助人有權請求船東補償差額。
5.獲救財產有冰箱和化肥
6.救助合同有效,符合《合同法》的規定,由雙方自願簽訂,意思表達一致,且真是
『柒』 海商法案例題一題!! 急急急!!T^T
這個是法院的認定
[法院認定]
原告提交證據中的付款憑證與保險金額數額一致,時間吻合,並有權益轉讓書予以印證,可以認定原告作為海上貨物運輸的承保人,在發生保險事故後,全額賠付了被保險人。保險單和提單雖經背書,但均為空白背書,原告持有正本保險單和全套正本提單,因此應認定原告具有合法的代位求償權,在本案中具有合法的主體資格。被告主張涉案保險單和提單均已背書,原告錯誤賠付,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主張不予支持。
原告基於保險合同代位求償權而成為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當事人,應向承運人被告中集公司索賠,而被告中貨公司僅是提單記載的承運人的簽單代理人,與原告及被保險人之間沒有海上貨物運輸合同關系。因此,原告請求判令被告中貨公司承擔貨損賠償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對於貨損的原因及承運人在本案中是否可以享受免責問題。原被告雙方對「hanjin pennsylvania」輪發生火災的事實均予以認可。爆炸和火災發生在第4艙、第5艙甲板和第6艙,根據集裝箱箱點陣圖顯示,涉案貨物在緊鄰爆炸點的第 3艙和第5艙,在無其他證據證明貨損是因其他原因造成的情況下,可以合理推定涉案貨物的損害原因是因為爆炸和火災。根據《海商法》第五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在運輸期間因火災造成的貨物滅失或損壞,承運人可以享受免責,除非由於承運人本人的過失造成的除外。本案發生火災的原因並非是承運人的過失,因此,被告中集公司依照《海商法》的規定應享有免責的權利。
對於涉案貨物是否還有殘值的問題。原告雖然提供了中外運的檢驗報告,但該報告僅是顯示涉案的集裝箱的貨物可能有殘值,而被告中集公司提供的檢驗報告對涉案集裝箱貨物均有明確地描述,涉案集裝箱貨物均為100%滅火損壞影響,可搶救/報廢。而從原告以按全損賠付被保險人的行為,以及被告險人願意出資九萬元人民幣購買包括本案七個集裝箱在內的十三個集裝箱貨物的殘值而不承擔運輸費、停留港口保管費、拍賣費的行為可以認定本案所涉貨物沒有搶救價值,應認定全損。
[判決結果]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五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及第二款,法院作出判決:
駁回原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的訴訟請求。
本案訴訟費9779.19元人民幣,由原告負擔。
[貨運保險案評析]
本案爭議焦點:1.原告是否享有代位求償權;2.原告與兩被告的法律關系;3.承運人是否應當享受免責。
原告是保險合同的保險人,雖然保險單、提單均已由被保險人背書,但都是空白背書,應認定原告是合法持有保險單、提單。發生保險事故後保險人按保險合同的約定及時賠付了被保險人,取得代位求償的資格,有權作為原告對承運人提起訴訟。
中貨公司是中集公司的代理,它只是代中集公司簽發提單,而原告是依運輸合同提起的訴訟,中貨公司不是運輸合同的當事人,對貨物沒有運輸保管的義務,因此中貨公司在本案中不因承擔賠償責任。
中集公司是提單上的承運人,作為承運人有義務將承運的貨物安全運抵目的港,但由於海上運輸存在著較大的風險,國際公約、國際慣例、各國國內法都對承運人規定了免責事項。我國《海商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由於火災造成的損失,承運人不負賠償責任,但是由於承運人本人的過失所造成的除外。主張承運人有過失的,由提出此項主張的人承擔舉證責任。本案貨損是由於船舶突然發生爆炸並起火造成的,承運人享受免責的權利,原告沒有提供證據證明船舶爆炸起火是由於中集公司過失造成的,因此本案中集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捌』 海商法的案例題,如下
按照慣例都要付點責任。
『玖』 哪裡可以找到《海商法》的考試題目急
四、判斷改錯題(判斷下列每小題的正誤。正確的在題後括弧內打「√」;錯誤的打「×」,並予以改正。每小題1分,共10分)
33.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外國籍船舶進入我因領海、港口,須得依法進行申報、聯檢和強制引航。 ( )
34.在FOB價格條件下,向承運人提交貨物的賣方是發貨人,也是海商法中所界定的托運人。 ( )
35.集裝箱貨物裝船前,承運人通常簽發收貨待運提單,該提單在貨物裝船後,即視為已裝船提單。 ( )
36.根據我國《海商法》的規定,船舶與碼頭相撞是屬於間接船舶碰撞,適用海商法有關船舶碰撞的規定。 ( )
37.港監從事救助作業,按照我國海商法的規定,求助獲得成功,它也無權獲取救助報酬。 ( )
38.我國《海商法》規定,貨物運輸和船舶的航次保險,保險責任開始後,經由保險人同意,被保險人可以要求解除保險
合同。 ( )
39.船舶在航行中所遭受的自然磨損,也屬於海上風險,應在保險人承保的范圍之內,由保險人對此承擔賠償責任。 ( )
40.目前,中國國際多式聯運經營人的聯運提單,基本上也規定了網狀責任制度,對於不能確定貨損發生區段時,提單規定按
國際海上運輸責任制度處理。 ( )
41.我國《海商法》所界定的「船舶」是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動式裝置,但是軍事的、政府公務的船舶和50總噸以下的小型船艇
除外。船舶包括船舶屬具。 ( )
42.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CAMC)是我國受理海事海商仲裁的唯一常設機構。 ( )
五、名詞解釋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43.船舶碰撞
44.委付
45.提單
46.共同海損的分攤
47.扣押船舶(扣船)
六、簡答題(第48小題7分,第49小題8分,第50小題9分,共24分)
48.簡述船舶碰撞的責任類型。
49.簡述共同海損的構成條件。
50.簡述提單的作用。
七、論述題(12分)
51. 試述我國海事請求保全——訴前扣船的目的及申請條件。
答案要點
1.A 2.D 3.C 4.C 5.A 6.B 7.A 8.C 9.B
10.A 11.ACD 12.ABCD 13.ACDE 14.BCD 15.BC 16.BC
1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的特別提款權 18.引航員引領船舶
19.船舶開航前和開航當時
20.運單制 完全的過失責任制 21.提單
22.告船 23.承租人
24.負連帶責任 25.無效果,無報酬
26.私人物品 27.到付運費
28.1906年英國海上保險法
29.與航海有關的內河或陸上發生的風險
30.船舶所有人 國際航線上的海船 31.有管轄權的法院
32.不得對抗第三人
33. √
34. √
35. × 更正:在「……裝船後」加上「承運人在收貨待運提單上加註實際裝船日期和船名」。
36. × 更正:將「屬於」改為「不屬於」,「適用」改為「不適用」。
37. × 更正:將「也無權」改為「有權」。
38. × 更正:將「經由……同意」劃去,在「可以」前加上「不」。
39. × 更正:將「也屬於」改為「不屬於」,「應在」改為「不在」,「承擔」改為「不承擔」。
40. √
41. × 更正:在「但是」後,加上「用於」,將「50總噸」改為「20總噸」。
42. × 更正:在「受理」後加上「涉外」。
43.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發生接觸造成損害的事故。它包括間接碰撞和浪損。
44.是指保險標的發生推定全損時,被保險人把保險標的的所有權及派生的一切權利和義務轉讓給保險人,並向保險人請求賠付全部保險金額的制度。
45。是指用以證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貨物已由承運人接收或者裝船,以及承運人保證據以交付貨物的單證。提單是承運人接受貨物或者貨物裝船後簽發給托運人的。
46.是指由共同海損各受益方按照各自的分攤比例,對共同海損措施所引起的船貨雙方或某一方的財產損失給予金錢補償的方式。
47.是指海事法院根據海事請求權人的申請,為保全其海事請求權對船舶實施扣押的訴前財產保全措施。訴前扣船是民事意義上的司法措施,是一種典型的非訴保全案件。
48.在海商法上,將船舶碰撞的責任歸納為三種類型:
(1)無過失碰撞,是指由於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能歸責於任何一方的原因或者無法查明的原因造成的,碰撞各方互相不負賠償責任。
(2)單方過失的碰撞,是指由於一船的過失造成的,由有過失的船舶賠償責任。
(3)互有過失的撞,船舶發生碰撞,撞的船舶互有過失的,各船按照過失程度的比例負賠償責任。過失程度相當的或者過失程度的比例無法判定的,平均負賠償責任。
49.共同海損的構成條件:
(1)船舶、貨物和其他財產必須遭遇共同危險。
(2)共同海損措施必須是有意而合理的。
(3)共同海損的犧牲和費用必須是特殊的。
(4)共同海損措施必須有效果。
50.(1)提單是承運人與托運人之間達成的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證明,是船貨雙方在貨物運送關系中權利義務的准則。提單具有債權的效力。但是提單只是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證明,而不是合同本身。
(2)提單是承運人接管貨物或者貨物裝船的證明。承運人向托運人簽發提單,表明承運人為運送提單上所記載的貨物,已佔有該貨物。因此,提單具有貨物收據的作用。
(3)提單是貨物所有權的證明。提單代表貨物,誰持有提單,誰就佔有提單項下的貨物。
51.目的,訴前扣船是訴訟前的財產保全最主要的措施,目的是為保全海事請求權人的海事請求權。它是民事意義上的司法措施,是一種典型的非訴保全措施。它與英美法系國家的訴前扣船不同,在英美法系國家,訴前扣船被視為典型的對物訴訟,即「告船」。
訴前扣船的條件:
(1)申請人具有海事請求權;
(2)被申請人對該海事請求負有責任;
(3)申請扣押當事船舶的,該當事船舶在申請扣押時和發生海事請求時必須屬於同一所有人,或者仍是同一光船承租人租賃或該承租人已成為該船舶的所有人;
(4)屬於從事商業營運的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