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峰公司法
『壹』 怎樣復習鄧峰的《普通公司法》准備期末考試
好好來加油
把重要的知識點源整理一下,做題不一定要做難題,基礎是根本的,每次考試不要著重在一個題目上,要放寬心態,准備好筆記本和錯題集,錯題集用來記錄一下自己做錯的題,
筆記本記錄一些容易忽略細節和重點。 不要急,總之,要自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的。
『貳』 在英國的公司法裡面,普通股,優先股和可贖回股的區別
和國內對這三者的定義我覺得沒有太大差別吧。好像沒有在意過他們在版國內和英國的定義權差別。
優先股:有固定收益,類似bond或debt。發行之初就定下了它的return(或者Dividend)
可贖回股:字面意思就是可由公司贖回的股票,但是發行前會約定好可贖回的條件。
普通股:沒有任何功能,可供股東買賣,或者收紅利的股票了。
『叄』 按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法定盈餘公基按照凈利潤扣除…後的10%提取.a 利潤歸還原投資者,b 支付普通...
選D.
附《公司源法》相關條文:
第一百六十七條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余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
『肆』 公司法中規定普通職工漲工資是誰的許可權
目前來說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公司福利待遇制度,而且只要是公司所發放的工資,不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都是可行的,就看你和公司所簽訂的勞動合同是什麼樣子的。
『伍』 普通公司法怎麼樣
書是好書,但是個人覺得不適合實務人士和理論根基薄弱的人閱讀。 從入手內到現在看了有一容半,有些犯糊塗,於是和導師聊到此書,得知導師以前曾和作者一起在美國讀書,很欽佩他,但認為他在學術對於當下的中國環境已經走得太遠~不推薦我閱讀。 就我已讀的感覺,全書整體框架清晰,視野開闊,尤其有許多好的案例和圖表給人以啟發是很多同類書所沒有的。但是在細節方面論證、表述都不是很清晰,作者對國外的法律制度歷史、淵源、現狀和理論有深厚的功力並在書中引用頗多,但是很多都是觀點的列舉,並沒有給出確實的論據,貌似有堆砌篇幅的嫌疑,對於中國的法律現狀很多也只是指出其問題所在,但是分析論證卻比較欠缺。
『陸』 關於公司法,有限公司可以成為普通合夥人,而公司法里有規定,公司不
公司 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負連帶責任的出資人,一般公司都是有限責任制,承擔不了無限連帶責任,普通合夥人是自然人的就不一樣了。
『柒』 公司法第33條規定股東可以查閱會計賬簿,可以復制嗎
公司法第33條規定股東可以查閱會計賬簿,但是是不可以復制的。公司法規定了規定可以查詢會記賬簿,但沒有復制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三條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
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並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並說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
(7)鄧峰公司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七條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二)選舉和更換非由職工代表擔任的董事、監事,決定有關董事、監事的報酬事項;
(三)審議批准董事會的報告;
(四)審議批准監事會或者監事的報告;
(五)審議批准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六)審議批准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七)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八)對發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九)對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清算或者變更公司形式作出決議;
(十)修改公司章程;
(十一)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對前款所列事項股東以書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開股東會會議,直接作出決定,並由全體股東在決定文件上簽名、蓋章。
『捌』 鄧峰的代表著作
鄧峰:《普通公司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版。
史際春、鄧峰:《經濟法總論》,修訂版,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代表論文:
鄧峰,公司利益缺失下的利益沖突規則—基於法律文本和實踐的反思,《法學家》,2009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2009年第12期轉載。
鄧峰,資本約束制度的進化和機制設計:以中美公司法的比較為核心,《中國法學》,2009年第1期。
鄧峰,清末變法的法律經濟學解釋:為什麼中國選擇了大陸法,《中外法學》2009年第2期,第165—186頁。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9年第9期轉載。
鄧峰,中國中小企業的法律困境:規制方式和產業政策的沖突,【韓國】《亞洲法學》2008年12月期,第33-79頁。
鄧峰,中國公司治理的路徑依賴,北京:《中外法學》2008年第1期,第58—65頁。
鄧峰,業務判斷規則的進化和理性,上海:《法學》,2008年第2期,第68—80頁。
鄧峰,2007, A Legal Analysis of Leadership Accountability: An Approach from the Director』s Duty of Care in Corporate Law,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Vol. 28, No. 1, 2007, pp. 3—13.
鄧峰,領導責任的法律分析—基於董事注意義務的視角,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第136—148頁。
鄧峰,國有資產的定性及其轉讓對價,西安:《法律科學》,2006年第1期,第113—123頁。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6年第4期轉載。
鄧峰,經濟法學漫談:作為理想尺度的效率,北京:《經濟法學評論》,第五卷,史際春、鄧峰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頁。
鄧峰,《行政許可法》的成本與局限性,北京:《洪範評論》,第2卷第2輯,吳敬璉、江平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4—92頁。
鄧峰,作為社團的法人—重構公司理論的一個框架,北京:《中外法學》,2004年第6期,第742—764頁。
鄧峰,組織、市場與政府的協調與調整,北京:《清華法治論衡》,第6輯,高鴻鈞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17—146頁。
鄧峰,到底是哪兒不對勁?對道路交通安全法76條的法律經濟學分析,北京:《判解研究》,2004年第5輯,王利明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91—106頁。
鄧峰,經濟法學漫談:正義、效率與社會本位,北京:《經濟法學評論》,第四卷,史際春、鄧峰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頁。
張維迎、鄧峰,信息、激勵與連帶責任—對中國古代連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經濟學解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3年第7期轉載,第99—112頁。
鄧峰,論經濟法上的責任——公共責任與財務責任的融合:accountability,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3年第9期轉載,第146—153頁。
鄧峰,公司的出資形式和出資審查,合肥:《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第2卷第1期,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200頁。
史際春、鄧峰、劉祥武,公路經營權所折射的體制改革問題,北京《戰略與管理》2001年第5期,第82—91頁。
史際春、鄧峰,公路經營權研究,北京:《經濟法學評論》,2001年第2卷,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264頁。
鄧峰,經濟法學漫談:社會結構變動下的法理念和法律調整,北京:《經濟法學評論》,2001年第2卷,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頁。
史際春、鄧峰,經濟(政府商事)合同研究—以政府采購合同為中心,鄭州:《河南大學學報》,2000年第4、5、6期連載,《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1年第2期轉載。第12-19;5-16;13-18頁。
史際春、鄧峰,論經濟責任制對國企改革價值的再發現,北京:《政法論壇》,1999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1999年第7期轉載,第12—19。
史際春、鄧峰,經濟法的宗旨與原則芻議,武漢:《法商研究》,1998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1999年第2期轉載,第9—13頁。
鄧峰,經濟政策、經濟制度與經濟法的協同變遷及經濟改革演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經濟法學》1998年第5期轉載,第48—53頁。
鄧峰,試論民法的商法化及其與經濟法的關系,北京:《法學家》,1997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1997年第9期轉載,第43—47頁。
史際春、鄧峰,合同的異化與異化的合同,北京:《法學研究》,1997年第3期,第39—52頁。
『玖』 合夥人公司法的內容是怎樣的呢
您好:
一、合夥人公司法的規定有哪些?
有限合夥企業由二個以上五十個以下合夥人設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有限合夥企業至少應當有一個普通合夥人。
有限合夥企業名稱中應當標明「有限合夥」字樣。
合夥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
(二)執行事務合夥人應具備的條件和選擇程序;
(三)執行事務合夥人許可權與違約處理辦法;
(四)執行事務合夥人的除名條件和更換程序;
(五)有限合夥人入伙、退夥的條件、程序以及相關責任;
(六)有限合夥人和普通合夥人相互轉變程序。
有限合夥人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作價出資。有限合夥人不得以勞務出資。
有限合夥人應當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按期足額繳納出資;未按期足額繳納的,應當承擔補繳義務,並對其他合夥人承擔違約責任。
有限合夥企業登記事項中應當載明有限合夥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及認繳的出資數額。
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執行合夥事務。執行事務合夥人可以要求在合夥協議中確定執行事務的報酬及報酬提取方式。
有限合夥人不執行合夥事務,不得對外代表有限合夥企業。
有限合夥人的下列行為,不視為執行合夥事務:
(一)參與決定普通合夥人入伙、退夥;
(二)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提出建議;
(三)參與選擇承辦有限合夥企業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
(四)獲取經審計的有限合夥企業財務會計報告;
(五)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況,查閱有限合夥企業財務會計賬簿等財務資料;
(六)在有限合夥企業中的利益受到侵害時,向有責任的合夥人主張權利或者提起訴訟;
(七)執行事務合夥人怠於行使權利時,督促其行使權利或者為了本企業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八)依法為本企業提供擔保。
有限合夥企業不得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夥人;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有限合夥人可以同本有限合夥企業進行交易;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有限合夥人可以自營或者同他人合作經營與本有限合夥企業相競爭的業務;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有限合夥人可以將其在有限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出質;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有限合夥人可以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向合夥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有限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但應當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夥人。
有限合夥人的自有財產不足清償其與合夥企業無關的債務的,該合夥人可以以其從有限合夥企業中分取的收益用於清償;債權人也可以依法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該合夥人在有限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用於清償。
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有限合夥人的財產份額時,應當通知全體合夥人。在同等條件下,其他合夥人有優先購買權。
有限合夥企業僅剩有限合夥人的,應當解散;有限合夥企業僅剩普通合夥人的,轉為普通合夥企業。
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夥人為普通合夥人並與其交易的,該有限合夥人對該筆交易承擔與普通合夥人同樣的責任。
有限合夥人未經授權以有限合夥企業名義與他人進行交易,給有限合夥企業或者其他合夥人造成損失的,該有限合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新入伙的有限合夥人對入伙前有限合夥企業的債務,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
作為有限合夥人的自然人在有限合夥企業存續期間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其他合夥人不得因此要求其退夥。
作為有限合夥人的自然人死亡、被依法宣告死亡或者作為有限合夥人的法人及其他組織終止時,其繼承人或者權利承受人可以依法取得該有限合夥人在有限合夥企業中的資格。
有限合夥人退夥後,對基於其退夥前的原因發生的有限合夥企業債務,以其退夥時從有限合夥企業中取回的財產承擔責任。
除合夥協議另有約定外,普通合夥人轉變為有限合夥人,或者有限合夥人轉變為普通合夥人,應當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
有限合夥人轉變為普通合夥人的,對其作為有限合夥人期間有限合夥企業發生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普通合夥人轉變為有限合夥人的,對其作為普通合夥人期間合夥企業發生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拾』 比較公司法和個人獨資企業法兩種法律制度的異同要從哪幾方面分析
個人獨資企業的出資人必須是自然人,而且按照個人獨資企業法的規定,僅限於中國公民,且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從事營利性活動的人,不得作為投資人申請設立個人獨資企業,而合夥企業的合夥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作為個人獨資企業出資人的中國公民,沒有明確的規定其是否可以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作為合夥企業的普通合夥人,如果為自然人的,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可以作為合夥企業的有限合夥人。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得成為普通合夥人。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是非法人企業。
再說一下各自的責任,個人獨資企業對企業的債務以個人財產承擔無限責任(在申請登記時明確以其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的,應當依法以家庭共有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對於合夥企業,有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之分,普通合夥企業的合夥人都是普通合夥人,要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企業至少要有一個普通合夥人和一個有限合夥人,有限合夥人只以自己的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這里的連帶責任是指企業的債務每個合夥人都有責任清償而與自己出資比例無關(當然超過一定限度可以向其他合夥人追償)還有一類合夥企業稱之為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是以專業知識技能提供有償服務的,如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其合夥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企業利益造成損失的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否則以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
接著說設立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總則第八條設立個人獨資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投資人為一個自然人;(二)有合法的企業名稱;(三)有投資人申報的出資;(四)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五)有必要的從業人員。關於投資人的要求前面已經說了,這里不再贅述。個人獨資企業的名稱可以是廠、店、部、中心等,但不能使用有限、股份、公司的字眼。對於投資人申報的出資並未作最低限額限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二章第十四條,合夥企業的設立條件是:(一)有二個以上合夥人。合夥人為自然人的,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二)有書面合夥協議;(三)有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四)有合夥企業的名稱和生產經營場所;(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企業的出資人多於1個時就必須要有協調企業內部關系的規范,合夥企業就是合夥協議,公司就是章程。合夥協議的生效必須經全體合夥人簽名、蓋章。普通合夥企業的名稱應當標明「普通合夥」字樣,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名稱中應當標明「特殊普通合夥」字樣,有限合夥企業名稱中應當標明「有限合夥」字樣。有限合夥企業的合夥人為兩個到五十個,普通合夥企業無此規定。
最後單獨說一下出資形式。設立個人獨資企業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採取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的,應將其折算成貨幣數額。投資人申報的出資額應當與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投資人可以個人財產出資,也可以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以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的,投資人應當在設立(變更)登記申請書上予以註明。普通合夥企業的合夥人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也可以用勞務出資。合夥人以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需要評估作價的,可以由全體合夥人協商確定,也可以由全體合夥人委託法定評估機構評估。有限合夥企業的合夥人不能以勞務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