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商法的規定多為任意性規范

民商法的規定多為任意性規范

發布時間: 2021-03-07 03:19:10

⑴ 論經濟法和民商法的區別和聯系論文

一、經濟法與民商法的表層區別 :
經濟法:1、限制意思自治 2、強調對部分市場主體偏重保護 3、經濟法側重於從宏觀利益協調方面減少社會經濟震盪造成的破壞,從而提高效率來促進人們的利益 4、經濟社會和生態目標5、有國別特色,突出本土化 6、穩定性較弱
民商法:1、強調意思自治 2、強調對所有市場主體都平等保護 3、側重從微觀、從經濟發展所需動力方面,通過保障自由交易、自由競爭以提高效率來促進人們的利益 4、重視經濟目標 5、國際通用,強調全球化 6、穩定性較強
二、經濟法與民商法的深層區別
1.市場主體的假設不同,民商法對其所規范的市場主體假設為平等、勻質的「經濟人」;經濟法對其所規范的市場主體假設為不平等、非勻質、各有具體個性的經濟人兼社會人。
2.市場整體的假設不同,民商法所假設的市場整體源於古典經濟學,市場整體是市場個體的簡單相加,市場個體利益的增加意味著市場整體利益必然增加;經濟法所假設的市場整體,則是市場個體的有機組合,市場個體利益的增加並不必然導致市場整體利益增加。
3.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假設不同;民商法立基於政府是外在於市場的假設,強調市場萬能,政府無能;而經濟法則認為政府是內在於市場的,是經濟生活的內生變數,而非外生變數。
三、經濟法與民商法的聯系
1.調整關系交叉,民商法主要調整微觀經濟關系,經濟法既調整微觀經濟關系,也調整宏觀經濟關系。
2.職能互補,民商法是市場經濟常態性的法律,它多是通過任意性規范,導向市場主體自覺遵守市場規則;經濟法則是市場經濟非常態性的法律。
3.取向趨同,民商法的現代化即私法的社會化、公法化,其價值取向與經濟法的價值取向日趨一致。
4.要素通用,在兩法之間,有些要素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條件下可以通用。經營權、法人制度、民事責任制度等。

⑵ 我聽過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著名法學家江平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是我的問題:

你的兩個例子答案都是無效的,約定大於法定只在法律的任意性規定范圍里適用,對於強制性規定,正如你舉的例子,自然當事人是沒有選擇餘地的!

⑶ 簡述經濟法與民商法的區別

1、調整對象不同

經濟法調整對象是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社會公共性經濟關系,不調整人身關系。而民商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2、主體及主體之間關系不同

經濟法的主體包括國家機關(主要指行政機關中的經濟管理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的內部組織及有關人員、農戶、個體工商戶和公民。民商法主體是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組織。民商法的主體是平等的,沒有管理關系;經濟法的主體地位卻不要求平等。

3、調整方式不同

民法是私法,以自由平等為核心,其調整方式相應地採取意思自治原則,即由當事人自己意志設定其權利和義務,國家並不予以過多干涉。商法的主體是商事慣例,但在現代社會中,為保護交易安全,其中也滲入了一些公法性因素。國家的強制性規定也在逐漸增加。

4、本質功能不同

保護利益的不同,必然導致法律本質功能的差異。民法維護商品交換,而商品交換要求平等和自由,要求交換者以自己意志設定權利和義務。因此,民法的本質是市民社會的法,是私法,是「天生的平等派」,也是權利法。它站在當事人平等這一平面上對商品關系加以保護,其功能主要是維護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商法的本質功能基本與此相同。

5、價值取向不同

經濟法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著重於社會整體利益為導向,協調個體利益的矛盾與沖突,實現利益均衡,促進社會共同加之目標的實現。民商法以個人權利為本位,以保護個人利益為導向,著重調動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個人利益最大化。

(3)民商法的規定多為任意性規范擴展閱讀:

經濟法以社會整體經濟利益為保護重心,為解決民商法、行政法均無法解決的社會經濟問題而產生。它的本質是國家管理經濟的法,是平衡協調國民經濟運行的法。

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生活發揮著機制效用功能,即從更高層次上全面、一體、綜合系統地調整經濟關系。它通過引導、促進、保障和制約途徑來指導預測、激勵限制、整體協調與個別規制經濟活動。可以這樣認為,在現代社會,沒有經濟法,整個經濟秩序將重復本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經歷的「磨難」。

參考資料:

經濟法-網路

民商法-網路

⑷ 法理學:可不可以這么說——所有的授權性規則都是任意性規則反之亦然

授權性規則不同於任意性規則,授權性規則和禁止性規則與義務性規則是相對的概念內。授權性規則是容「當事人有權……」,義務性規則是「當事人應當……」,禁止性規則是「當事人不得……」,上述三種都是強制性規則,強制性規則和任意性規則是相對的概念,任意性規則是可以排除法律規定的規則,「合同應當採用書面行使,但當事人另有規定的除外」。

⑸ 強行法和強行性法律規定的分別

一個是國家法律種類的分類,另一個是國家法律規定的種類分類。兩者沒有必要進行區分啦,強行性法律規定就是強行法的內容而已。例如刑法屬於國家公法,是強行法,裡面的條文具有絕對的強制性;而關於遺囑繼承方面的法律就是任意法,因為繼承先考慮是否有遺囑,如果沒有則按照法定繼承的原則來分配。
強行法(拉丁文:Jus Cogens)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羅馬法。在羅馬法《學說匯纂》(the Digest)中,有這樣一條准則,稱為「私人之間所訂協議不能改變公法。」在古羅馬,公法包含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它是某些法律規范的集合體,這些規范對社會政治結構、國家機關的行為、人民參與政府政治、懲罰罪犯、徵收稅款等等加以明確規定;第二,它是強行規范的集合體,其中不僅包括嚴格意義上的公法,還包括私法規則。 如果從法律的強制性這一角度來看,所有羅馬法規則可以分為兩大主要部分:一是強行法或稱絕對法;二是非強行性法律或稱任意法(拉丁文:Jus Dispositivum)。強行規則禁止締約各方彼此自由確立某種與一項強行法規則相沖突的法律關系,這類規則要求契約的訂立必須合法,否則無效。而任意規則則允許個人有締約自由,如果當事人另有約定,就依其約定,如果沒有,就依照法律的規定。在國內法律體系中,有些規則、規范的強行性質很明顯,如果某項契約與之相抵觸,法庭將毫無困難地宣布該項契約為無效。問題在於,有些法律規則和規范的強行性質並未明確體現出來,而法庭又必須對某項引起爭議的規則和規范的性質作出判斷,在這種情況下,法庭經常適用的標准就是:「私人之間所訂協議不能改變公法。」

⑹ 合同法規范任意性特點的具體表現

1、民法基本原則,是其效力貫穿於整個民事法律制度和規范之中的民法根本規則,是指導專民事立法、民屬事司法和進行民事活動的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基本行為准則。
2、其的特徵:
(1)內容的根本性。不僅體現社會主義法的一般原則,而且直接體現商品經濟的一般要求。反映民事活動、民事法律關系的本質特徵。
(2)效力的貫徹始終性。貫徹民法的始終,對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進行民事活動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3)形式的非規范性和不確定性。民法的基本原則不具有法律規范所要求的具體行為模式與法律後果的邏輯構成,因而不屬於民法規范。同時,民法的基本原則大多屬於彈性的不確定條件,沒有全面具體地規定權利義務。
(4)功能的強行性補充性。
3、民法的特徵,還可以換下面這種更直白的說法:
(1)民法基本原則是指導民事行為、民事主體和民事司法的准則。
(2)民法基本原則不涉及當事人的具體的權利與義務關系
(3)民法基本原則強行性規范,當中人不得以約定方式來排除適用。

⑺ 如何界定公司法的強制性與任意性

公司法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因為公司法是民商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商法中最主要部分,屬於私法。因為私法是調整私人之間利益關系的法,公司法體現私人的意志和要求,為實現私人的利益服務。應當尊重當事人根據自身情況所做的安排,所達成的一致意見。 公司法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因為一個公司的設立和活動,所涉及的不僅僅是公司內部當事人的利益,不僅涉及到股東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還涉及到公司之外的相對人、交易者以及後來形成的債權人的利益,會影響到社會交易的安全和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公司之外這些外部主體和當事人的利益緊緊依靠公司內部當事人自願的協商約定是無法得到保障的,這些外部主體的利益要靠法律強制性來保障。需要法律的強制性的干預和介入,必須依靠統一的法律規則來提供保障。
我們可以從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這兩個角度加以分析。第一,調整公司內部關系的,如公司內部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股東之間、股東與管理機構之間、管理機構相互之間這樣一些行為的法律規范,應當更多的具有任意性,以這樣的規范應該更多的具有任意性。第二,調整公司外部關系的,涉及到公司之外主體和當事人利益的規范,應該更多的具有強制性,
另一方面,對於不同類型的公司,規范的性質應有所不同,對於有限公司,少數人之間組成的公司等人合性的公司,它們的規范應更多的具有任意性。對於股份公司等資合性公司,它們的規范更多的應該具有強制性,因為它們更多的涉及到公眾的利益。

所以根據上面的標准,你可以簡單的做出界定。

⑻ 什麼是公司法的強制性與任意性

什麼是公司法的強制性和任意性?大家可能也都知道,所謂法律的強制性就是法律的規定必須嚴格遵循,當事人不得改變,不得變通,這就是法律的強制性。所謂法律的任意性,就是法律的規定,當事人可以加以選擇,法律允許當事人做另外的規定或者約定,法律的條文只有在當事人沒有另外規定和約定的情況下才適用,這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強制性和任意性問題。 第一點,公司法應該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因為公司法是民商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商法中最主要部分,屬於私法。因為私法是調整私人之間利益關系的法,所以公司法應體現私人的意志和要求,為實現私人的利益服務。應當尊重當事人根據自身情況所做的安排,所達成的一致意見。 第二點,公司法同時也應當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因為一個公司的設立和活動,所涉及的不僅僅是公司內部當事人的利益,不僅涉及到股東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還涉及到公司之外的相對人、交易者以及後來形成的債權人的利益,會影響到社會交易的安全和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公司之外這些外部主體和當事人的利益緊緊依靠公司內部當事人自願的協商約定是無法得到保障的,這些外部主體的利益要靠法律強制性來保障。需要法律的強制性的干預和介入,必須依靠統一的法律規則來提供保障。 因此,公司法應包含任意性規范和強制性規范兩種性質的規范。 我覺得應從以下兩個方面看: 一方面,我們可以從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這兩個角度加以分析。第一,調整公司內部關系的,如公司內部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股東之間、股東與管理機構之間、管理機構相互之間這樣一些行為的法律規范,應當更多的具有任意性,以這樣的規范應該更多的具有任意性。第二,調整公司外部關系的,涉及到公司之外主體和當事人利益的規范,應該更多的具有強制性, 另一方面,對於不同類型的公司,規范的性質應有所不同,對於有限公司,少數人之間組成的公司等人合性的公司,它們的規范應更多的具有任意性。對於股份公司,公眾性公司,或者開放性公司等資合性公司,它們的規范更多的應該具有強制性,因為它們更多的涉及到公眾的利益。 說到這里,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明確,就是除了法條當中明確規定任意性條款之外,其他條款是都是強制性的么?。 我們認為除了文字上明確寫明的,其他條款也有可能是任意性的條款,這就是要按照剛才所說的,看內部關系、外部關系,是有限公司還是股份公司,根據各種情況綜合分析。

熱點內容
嘉興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3 09:03:44 瀏覽:582
與道德相勃 發布:2025-09-13 08:48:46 瀏覽:67
道德是撒 發布:2025-09-13 08:46:51 瀏覽:338
移民搬遷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3 08:46:45 瀏覽:306
民間借貸最高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13 08:37:46 瀏覽:332
功能視角中的行政法 發布:2025-09-13 08:30:20 瀏覽:66
吉林財經法律碩士歷年分數線 發布:2025-09-13 08:27:22 瀏覽:560
輕傷辯護律師 發布:2025-09-13 08:19:50 瀏覽:63
依法治理的意識 發布:2025-09-13 08:12:32 瀏覽:506
公安局開展法律服務情況總結 發布:2025-09-13 08:10:59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