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第二卷

刑法第二卷

發布時間: 2021-03-08 01:42:04

1. 對刑法271條第二款如何理解

關於《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二款的理解與適用
我國現行《刑法》第2 71條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的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該條第2款規定:「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一款規定的是職務侵佔罪,第二款規定的則是應依照貪污罪定罪處罰的情形。
第一款中的「本單位財物」,可以理解為既可能是公共財產,如國有財產、集體所有的財產,也可能是國有與集體、個人、外資混合成的財產,還可能是純粹私人所有財產。那麼依照第二款規定,國有公司、企業或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的財物」非法佔為己有……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是否不論其佔有的「本單位的財物」屬於上述何種性質,一律定貪污罪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就成為區分職務侵佔罪與貪污罪的關鍵所在。
從《刑法》第382條來看,貪污罪的犯罪對象應該是「公共財產」,而第271條第2款規定的「本單位的財物」卻未指明財產性質,有人據此認為,無論「本單位的財物」是何性質,只要符合《刑法》第271條第2款規定的其他犯罪構成要件的一律構成貪污罪。也就是說貪污罪的犯罪對象已經由單一的公共財產擴大到公私財產的范疇了。①筆者認為這種觀點不妥。理由如下:一、《刑法》第382條第1款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其中特別強調了「公共財物」,如果貪污罪的犯罪對象擴大到公私財產的范疇,在立法時就沒有必要在該條中將貪污罪的犯罪對象限定為「公共財物」。二、我們從犯罪構成來考察一下職務侵佔罪與貪污罪的區別。不難發現,主體的區別是顯然的,如果對象沒有區別 ,那我們只要考察一下犯罪的行為特徵是否有區別就可以區分二罪。貪污罪的行為是「利用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公共財物」,而職務侵佔罪的客觀行為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的財物非法佔為已有。」可以看出兩者都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佔有財物。至於貪污罪條文中非法佔有財物的方法列舉了「侵吞、竊取、騙取」等詞,而職務侵佔罪條文中只用了「非法侵佔」,只能理解為是立法語言字面上的差異,實質上二者的行為特徵並無不同。據以上分析,可以認為貪污罪與職務侵佔罪只存在主體的不同。既如此,在對二罪進行立法表述時也就沒有必要象現行《刑法》那樣繁瑣、晦澀,完全可以採用更簡潔明了的表述方法。第382條可表述為:「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之便,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本單位財物的,……」而271條則可表述為:「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非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而事實上,現行《刑法》卻並未如此表述。
筆者認為,《刑法》271條第2款規定的「依照貪污罪的規定定罪處罰」不能簡單理解為只要該款規定的人員具有該款規定行為的一律以貪污罪定罪處罰。而應理解為在符合該款規定的同時,還應該滿足貪污罪的其他犯罪構成要件,也就是說,犯罪對象還必須是公共財物。
對「依照貪污罪的規定定罪處罰」作這樣的理解,與刑法條文中類似用語的含義具有一致性,例如《刑法》第265條規定的「以牟利為目的,盜接……,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第264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可見第265條規定的依盜竊罪定罪處罰,在符合第265條規定的同時,還要符合第264條規定的「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才能定盜竊罪,而不是只要符合第265條的規定,不論盜竊數額和盜竊次數,一律定為盜竊罪。類似的規定在《刑法》中還有,比如第204條第2款和第201條,等等。
那麼如何界定第271條第2款規定的「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中的財產是否屬於公共財物呢?理論界有如下幾種觀點:
一、在混合型經濟實體中,按國有、集體的股份或者出資比例認定公共財產,用這種方法將公共財產和非公共財產嚴格區分開來。
二、國有、集體控股的企業財產,應全額認定為公共財產,不控股的企業按股份或者出資比例認定。
三、只要有公有資本的混合型經濟實體的財產,一律全額認定為公共財產。
四、國有、集體控股或者投資比例佔多數的企業的財產,全額認定為公共財產,否則一律認定為非公共財產。
筆者贊同第四種意見。上述第一至第三種觀點均有一定的道理,但在邏輯或法律適用上存在漏洞,不能讓人信服。第一種觀點以出資比例認定公、私財產的份額,在適用法律上有問題。如當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侵佔了混合型財產時,依這種理論,對侵佔的公共財產部分以貪污罪定罪處罰,對非公共財產部分只能以侵佔罪論處,導致一人一行為同時定為兩罪的情形發生,這種制度還會引起法人產權制度的混亂,公司法人財產權是統一、完整的整體,從中劃出一部分歸國有,還要劃出一部分為社會公眾或者其他法人、股東乃至外商所有,則法人財產所有權關系則蛻變為合夥型企業的財產關系,與現代法人制度背道而馳,是行不通的。第二種意見在認定公共財產時採用了雙重標准,不具有邏輯上的科學性。第三種意見將含有公有資本的混合型經濟一律認定為公共財產,可能會導致某些宜定為職務侵佔罪的情形被定為貪污罪,不利於對被告人人權的保護,不利於貫徹罪刑法定精神。
第四種意見以是否控股來認定混合型財產的性質,即國有、集體控股(控股51%以上為絕對控股,51%-35%為相對控股)或投資比例佔多數的企業的財產,全額認定為公共財產,否則一律認定為非公共財產。則不會出現上述情況。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公司或者企業享有法人財產所有權,而投資主體,包括國家在內,則享有股權。國有財產在轉變為公司所有財產的同時,國家從公司中取得了股權,並「按投入公司的資產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先擇管理者等權利。」(《公司法》第4條第1款)。也就是說,國家以國有財產所有權換來了的股權,在控股的情況下換來了對企業的管理、決策權。《刑法》第91條第2款規定「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因此,國有、集體控股或者投資比例佔多數的企業的財產,可以認為是在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中的財產,從而以公共財產論。相反,非國有、集體控股或者投資比例佔多數的企業中的財產,則應以非公共財產論。

2. 刑法學(2)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王某,男,44歲,某醫院職工.王某得知其妻劉某有了婚外情後即懷恨在心,欲致其於死內地.2001年12月19日,王某制了容一個定時爆炸裝置.12冃21日上午,王某將爆炸裝置定好時間後謊稱要去登山遊玩,帶著劉某一起爬上了一座遊人雲集的山頭.中午12點左右.王某將用報紙包好放在塑料袋中偽裝成午餐的爆炸裝置讓劉某拿著,然應以上廁所為名離開劉某.12點30分左右,定吋爆炸裝置發生爆炸,劉某被炸身亡,劉某周圍的遊人一死三傷.王某被抓獲後主動交代,2000年2月因與吳某發生爭執而將吳某扎傷,經查屬實.吳某的傷為輕微傷.傷.

3. 刑法學2第二次作業

一、犯罪構成要件是法律選擇規定的。
二、某甲與某乙戀愛,甲的父親丙堅決反對,對甲多次進行辱罵與毆打,並對其進行看管,不允許甲與乙見面,致使甲自殺身亡。在本案中,作為刑法上因果關系的原因是( 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為 )。
三、某甲產生報復殺人的意圖並向其朋友乙透露,在乙的規勸下甲最終放棄的報復殺人的意圖。甲的行為是( 以上都不是 )
四、我國刑法規定,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教唆犯( 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五、某甲盜竊手槍一支私自藏匿家中,被懷疑後,拒不坦白交待,後被公安人員搜出。某甲的行為(是盜竊槍支罪)。
六、某甲於 1992年 12月因交通肇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 1年,刑滿釋放後,於1997年11月又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某甲的行為(不構成累犯)。
七、生產、銷售假煙,銷售額達100萬,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八、使用暴力拘禁他人並致其傷殘的,(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九、按照我國刑法規定,偽證罪發生在(刑事訴訟)中。
十、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是(犯罪故意)。

4. 刑法22條第二款的問題

《刑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犯罪預備】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預備,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為人為了實施某種能夠引起預定危害結果的犯罪實行行為,准備犯罪工具,製造犯罪條件的狀態。
成立條件: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准備活動。這種准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准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准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凶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准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製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准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夥等等。
從准備工具、製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准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准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於預備犯僅僅處於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於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於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對於個別預備犯情節特別惡劣、主觀惡性嚴重、危險性大的,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於預備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可以依據刑法的規定,免除處罰。

5. <<刑法>>第227條第2款的規定

●刑法第227條第2款:倒賣車票、船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票證價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6. 刑法第67條第2款內容

刑法的抄67條第二款應定性為准襲自首還是特別自首
目前,對刑法第67條第2款的定性有兩種代表代表性觀點:
一種認為,根據我國刑法第67條的規定,自首分為一般自首和特別自首兩種。其中,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特別自首,亦稱准自首,是指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
另一種意見認為,根據本條第2款之規定,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這里的其他罪行,一般是指其他種類的罪行。這種自首,在刑法理論上稱為准自首。

7. 刑法第236條第2款 的內容是什麼

第二百三十六條 【強奸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

8. 刑法第63條第2款內容是什麼

刑法第63條第2款內容是犯罪分子雖然不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但是根據案件的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9. 刑法2o5條

第二百零五條來 虛開增值自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
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有前款行為騙取國家稅款,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給國家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單位犯本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是指有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行為之一的。

10. 司法考試第二卷的考試科目是什麼

司法考試第二卷的考試科目為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專、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屬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15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

(10)刑法第二卷擴展閱讀:

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實行分批次考試方式。報名地司法行政機關按各考區機位數量和報考人數確定應試人員考試批次,分為10月31日、11月1日共兩個批次,應試人員參加其中的一個批次考試。

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實行閉卷、計算機化考試方式,試題、答題要求和答題界面均在計算機顯示屏上顯示,應試人員應當使用計算機滑鼠或鍵盤在計算機答題界面上直接作答。

熱點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有幾種情況 發布:2025-09-13 05:49:33 瀏覽:915
工商法律法規種類 發布:2025-09-13 05:46:43 瀏覽:499
法治思維四中全會 發布:2025-09-13 05:44:24 瀏覽:399
法治天地的 發布:2025-09-13 05:39:25 瀏覽:32
司法精神病鑒 發布:2025-09-13 05:38:42 瀏覽:302
大學生如何樹立法治理念 發布:2025-09-13 05:34:19 瀏覽:995
描寫法官的成語 發布:2025-09-13 05:30:45 瀏覽:685
股權糾紛的管轄法院 發布:2025-09-13 05:26:06 瀏覽:252
楊帆國際經濟法音頻 發布:2025-09-13 05:21:50 瀏覽:667
廣州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9-13 05:10:25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