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增長
❶ 最高人民法院再審立案1年了為什麼無結果
省最高人民法院判決後,我們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申訴,最高人民法院駁回省高院再審,再審維持原判,然後又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訴,經過立案庭的審查,最高人民法院本院提起來了再審,可再審結果還是維持了省高院的原判,判決理由很含糊,律師解釋和諧所致,很多疑點沒有明確的司法解釋,因為有疑點最高人民法院才駁回再審和本院提起來了再審,可為什麼結果沒個明確的司法解釋呢,如果案件沒有提審的價值,為什麼最高人民法院駁回省高院審理,最後還自己提起再審呢?如果想要個真相,還有什麼辦法,希望有經驗的朋友給點提示
❷ 最高人民法院從受理開始算,最高幾個月開庭
最高人民法院從受理開始算,最快的一個月開庭,最慢的要一年開庭,特殊案例需要幾年再開庭,這是因為查找證據,查找另外的犯罪同夥。
❸ 最高人民法院一般受理哪些一審案件
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專審民事案件:
(一)屬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由最高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審判的案件,只應當是極個別的,在全國范圍內具有重大影響的,性質、情節都特別嚴重的,有必要做為法律類推的案件。
❹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後多久結案的呢
1、如果是適用一審程序進行再審的,審理期限是三個月;經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2、如果是適用二審程序進行再審的,審理期限是二個月;經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
第三條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審理行政上訴案件的期限為兩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二審案件需要延長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
第四條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刑事案件的期限為三個月;需要延長期限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裁定再審的民事、行政案件,根據再審適用的不同程序,分別執行第一審或第二審審理期限的規定。
❺ 已審查立案如何增加訴訟請求
立案時已經有了訴訟請求,在開庭時可以增加訴訟請求。法律之所以要規定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期限,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辦案效率、節約司法成本;另一方面是讓當事人慎重對待自己的訴訟請求,平衡訴訟雙方的權利義務。當事人需要注意的是,在訴訟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時限完成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如果對方未按規定提出,應及時要求法院不予採信或者要求重新指定舉證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訴訟請求變更的程序要求 1、訴訟請求的變更應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對變更訴訟請求期限的規定和表述不統一,包括「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一審舉證期限內」和「舉證期限屆滿前」,因一般認為舉證期限應在法庭辯論結束前,因此,當事人應在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訴訟請求變更的申請。 2、二審程序中能否變更訴訟請求。當事人二審中不能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否則該主張將未經一審審理而直接二審審理後進行判決,違反了審級管理,損害當事人審級利益。同理,二審階段不得變更訴訟請求。 3、訴訟請求的變更所涉及的新的訴訟請求應屬於同一人民法院管轄,不違反專屬管轄,屬於人民法院主管范圍,否則將不符合起訴條件。拓展資料一、依據的法律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第一百四十條:「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二百三十二條:「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三款:「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第三十五條 :「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限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解讀:從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看出: 1、我國《民事訴訟法》確定了當事人可以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權利; 2、增加訴訟請求應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 3、變更訴訟請求要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法律之所以要規定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期限,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辦案效率、節約司法成本;另一方面是讓當事人慎重對待自己的訴訟請求,平衡訴訟雙方的權利義務。當事人需要注意的是,在訴訟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時限完成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如果對方未按規定提出,應及時要求法院不予採信或者要求重新指定舉證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二、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法院支持的情況: 1、所謂增加訴訟請求,是指以原訴訟請求為基礎,增加訴訟請求的事項或者提高訴訟請求的量。例如:在離婚訴訟中,原告請求子女由自己撫養,後又增加要求被告承擔撫養費,即為增加訴訟請求事項;又如在離婚訴訟中,原告將撫養費的數額從500元增加到800元為增加訴訟請求的量。 2、所謂變更訴訟請求,是指當事人要求對方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或者因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法律行為的效力發生變化而變更訴訟請求。一般情況下,當事人增加、變更的訴訟請求只要不違反「一案一由」的原則且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法院都會支持。訴訟過程中,法院認定的案件事實如果與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不一致時,法院會進行釋明,當事人要及時對自己的訴訟請求進行調整,以免被法院駁回。三、訴訟請求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請求人民法院確認某種法律關系或者法律事實,比如請求確認雙方的收養關系,請求確認某自然人失蹤或者死亡;二是請求對方當事人履行給付義務,比如請求對方賠償損失,請求對方償還貸款本息,請求對方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三是請求變更或者消滅一定的民事法律關系,比如請求離婚,請求變更或者撤銷合同。
❻ 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案件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回復是否立案
對於符合再審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5日內受理並向申請再審人發送受理通知書。民事訴訟案,一審結案時間最長不超過六個月,二審結案時間最長不超過三個月。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關於受理審查民事申請再審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申請再審人提出的再審申請符合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5日內受理並向申請再審人發送受理通知書。再審申請不符合條件的,應當及時告知申請再審人。
第三十二條人民法院應當自受理再審申請之日起3個月內審查完畢,但鑒定期間等不計入審查期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報經本院院長批准。
(6)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增長擴展閱讀:
二審程序中發回重審的情形:
(1)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
(2)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3)對當事人在一審中已經提出的訴訟請求,原審人民法院未作審理、判決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
(4)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在一審中未參加訴訟,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予以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
(5)一審判決不準離婚的案件,上訴後,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應當判決離婚的,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與子女撫養、財產問題一並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
❼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了是不是就能贏了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了,僅僅是說明案件提審或者再審,是否就能贏,要視實際情況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
第二百四十三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於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❽ 2017年前5個月地方各級法院受理案件同比增長了11.65%
據報道,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主任胡仕浩7月7日表示,實行立案登記制後,地方各級法回院受理案件2017年1至5月同答比增長了11.65%。
專家表示,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實現了刑事司法理念和庭審模式的重大突破,面對立案登記制改革帶來的案件壓力,人民法院協同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有效破解了人案矛盾。
❾ 最高人民法院一般受理哪些一審案件
一、 根據:《來中華人民共和源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由最高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審判的案件,只應當是極個別的,在全國范圍內具有重大影響的,性質、情節都特別嚴重的,有必要做為法律類推的案件。
❿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有哪些內容
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審結案件35773件,地方各級法院審結、執結案件2870.5萬件,結案標的額7.1萬億元。
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
維護防疫秩序和社會大局穩定。
完成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審判執行任務 ,審結涉黑涉惡犯罪案件33053件226495人。
維護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 審結重大責任事故、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等犯罪案件2165件3384人。審結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1.5萬件,涉及金額2.9萬億元。
嚴懲腐敗犯罪。 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等案件2.2萬件2.6萬人,讓腐敗分子無處藏身,違法所得無處隱匿。
嚴懲網路犯罪。 審結電信網路詐騙、網路傳銷、網路賭博、網路黑客、網路謠言等犯罪案件3.3萬件。
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相統一。 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懲罰。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精準服務「六穩」「六保」,優化營商環境。
運用法治手段治理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 ,讓虛假陳述者付出代價、制假售假者受到懲處、碰瓷者落入法網,讓誠實守信者受到激勵,促進誠信社會建設。
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46.6萬件,同比上升11.7%。
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服務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審結破產案件10132件,涉及債權1.2萬億元。
服務擴大內需。
服務決戰脫貧攻堅。向困難群眾發放司法救助金9.1億元,防止因案致貧、返貧。
服務金融健康發展。
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審結一審環境資源案件25.3萬件。
服務區域協調發展。
服務擴大對外開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清理司法解釋。
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審結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民生案件134.7萬件。
加強人格權保護。 通過一系列人格權保護案件的依法公正審理,讓人身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人格尊嚴受到切實尊重,充分彰顯我國民法典的人民立場和共和國人民的主體地位。
促進和諧家庭建設。 審結婚姻家庭案件164.9萬件。
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 對挑戰法律和社會倫理底線、針對兒童犯下的各種嚴重罪行決不姑息。
加強涉軍維權工作。
保護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歸僑僑眷合法權益。
普遍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3.3萬個調解組織、16.5萬名調解員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台,為群眾提供菜單式在線調解服務,累計調解案件1360萬件。
基本建成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 訴訟服務中心速裁、快審案件693.3萬件。
實現跨域立案服務全覆蓋。
積極參與基層治理。
深化訴訟制度改革。 15個省區市的305個試點法院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效。
堅持司法改革與信息化建設融合。 疫情期間,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充分顯現,實現「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
健全解決執行難長效機制。 全國法院受理執行案件1059.2萬件,執結995.8萬件,執行到位金額1.9萬億元。
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458個集體、703名個人受到中央有關部門表彰。
提升司法能力。 培訓幹警320.8萬人次。
魏晶晶等29名法官犧牲在崗位上,用奉獻犧牲詮釋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以零容忍態度嚴懲司法腐敗,涵養清風正氣。
依法接受人大監督。 自覺接受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監察機關、檢察機關和社會各界監督。
今後一個時期
主要工作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學真信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堅持司法為民。嚴格公正司法。全面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健全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過硬隊伍。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