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關於債務保證人
Ⅰ 民法中有關保證的法條注釋「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在承擔保證責任之後,向債務人不能追償的部分,
以下為個人見解:你參見的是擔保法?那我就當你說的是人保而非物權法之物保。
舉個例子你就懂了 ABCDE五個人,A債權人B債務人,CDE保證人,B欠A四萬,自己還了一萬,還剩三萬無法還清,保證人C將三萬全部還清,遂起訴要求DE承擔連帶責任,此時最難的問題出現了,還剩三萬(債務人B已經還了一萬),到底保證人C應當向DE追償多少? 答案是:C應該向DE追償兩萬~~
你在考慮保證,或者擔保時一定要注意物權法和擔保法的出入,保證還好,擔保上,擔保法基本用不到了。 希望能幫到你~!
Ⅱ 民法關於債務承擔和保證的問題
保證和並存的債務承擔在效果上相似,都是增加債務的擔保力。區別在於並存的債務承擔,承擔人直接變成並列的連帶債務人,而保證合同具有從屬性,債務人是債務人,保證人是保證人。比如先訴抗辯權,一般保證人可以主張,並存的債務承擔人不得主張。並存的債務承擔人,只能主張債務訴訟時效經過的抗辯,而保證人除了主債務訴訟時效經過的抗辯,還可以主張保證訴訟時效經過的抗辯。
丙如果對乙說,我和甲共同承擔甲對你10萬的債務,這才是並存的債務承擔。
Ⅲ 民法典之前簽的擔保人未約定擔保方式怎麼處理
按《擔保法》等的規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此外,如果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在連帶賠償責任這種擔保形式下,債權人既可以找債務人償還債務,也可以找擔保人償還債務,還可以將債務人和擔保人列為共同被告,要求他們共同清償債務。
Ⅳ 民法典多個保證人沒有約定擔保份額
保證人一起承擔連帶擔保責任,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償還責任。
Ⅳ 民法典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抵押財產確定時的動產優先受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二條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應當按照約定實現債權;
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債務人自己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應當先就該物的擔保實現債權;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就物的擔保實現債權,也可以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5)民法典關於債務保證人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六條擔保物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百九十條擔保期間,擔保財產毀損、滅失或者被徵收等,擔保物權人可以就獲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優先受償。被擔保債權的履行期限未屆滿的,也可以提存該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
Ⅵ 《擔保法》第19條規定,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按照我國現行《擔保法》第19條規定:保證方式分為一般保證和連帶回責任保證兩種,答如果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民法典》對現行規定進行了調整,如果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相對於一般保證而言,連帶責任保證對債權人的保障力度更大,金融機構在簽訂的保證合同中普遍會將保證方式約定為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6)民法典關於債務保證人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兩個以上保證人對同一債務同時或者分別提供保證時,各保證人與債權人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應當認定為連帶共同保證。
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向債務人不能追償的部分,由各連帶保證人按其內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債權履行期間屆滿後,向債權人提供了債務人可供執行財產的真實情況的,債權人放棄或者怠於行使權利致使該財產不能被執行,保證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在其提供可供執行財產的實際價值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
Ⅶ 民法典中對於借錢不還債權人向證人要錢怎麼規定
你好,這里是今日律司在線律師為您免費解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第六條「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第七條「具有代為清償債務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證人」。
第十七條「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簡而言之,如果在借款時借款人和擔保人在借條或借款協議上簽名或蓋章的情況下,如果碰到借錢不還經追回無果後應當由擔保人償還。如果雙方均沒有償還能力,那就用法律解決。但是,如果只是口頭協議,無憑無據就很難說了,要看擔保人是否有良知了。
Ⅷ 民法典對借錢不還的人有實際約束嗎
民法典對借錢不還的人有實際約束,債權人可以對債務人的欠款行為提起訴訟內,並可以要求其在規定容時間內償還欠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條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先受償。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財產。
(8)民法典關於債務保證人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二十條部分連帶債務人履行、抵銷債務或者提存標的物的,其他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在相應范圍內消滅;該債務人可以依據前條規定向其他債務人追償。部分連帶債務人的債務被債權人免除的,在該連帶債務人應當承擔的份額范圍內,其他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消滅。
部分連帶債務人的債務與債權人的債權同歸於一人的,在扣除該債務人應當承擔的份額後,債權人對其他債務人的債權繼續存在。債權人對部分連帶債務人的給付受領遲延的,對其他連帶債務人發生效力。
Ⅸ 民法典有沒有規定擔保人的唯一住房是否能夠執行
既然做了擔保人就應該要承擔責任,他的唯一住房也是能夠執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