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個人獨資
① 新公司法個人獨資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法中關於有限責任公司的規定是普通創業者關注的重點。如果創業者召集不到合適的股東,那麼也可以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同時相關司法解釋中還規定了個人獨資企業。有些朋友會咨詢「新公司法個人獨資有限責任公司的相關規定」此類問題,但是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混淆了概念,下面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一、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是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依據公司法規定成立的公司必須標明「有限責任公司」或「有限公司」字樣;依據其他法律成立的企業不得標注「有限責任公司」或「有限公司」字樣。有限公司的突出特點在於,建立了公司債務與股東個人財產的財產隔離制度,股東只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債權人無權要求股東對公司債務超出其出資額的部分承擔責任。
二、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的一種特別組織形式,是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突出特點是一個人也可以開有限責任公司了,無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
三、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別規定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除適用公司法對有限公司的一般規定外,其特殊規定在於:
1、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法人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無限制;
2、自然人設立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法人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無限制;
3、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在營業執照中須註明為自然人獨資或法人獨資;
4、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無需設立股東會,股東決定由股東將簽字後的書面文件備置公司即可;
5、一人有限責任公司須每個會計年度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四、個人獨資企業
獨資企業,即為個人出資經營、歸個人所有和控制、由個人承擔經營風險和享有全部經營收益的企業。
以獨資經營方式經營的獨資企業有無限的經濟責任,破產時借方可以扣留業主的個人財產。
五、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與個人獨資企業的區別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投資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一人有限公司,可能並不是一個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組織。而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主體只有一個人,就是自然人。責任由自己獨資承擔。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不需要繳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以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以其個人資產對公司承擔無限責任,投資人在申請企業設立登記證明時,確認以其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依法以家庭共有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綜上所述,新公司法個人獨資有限責任公司這樣的表述是不標準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有限公司的特殊形式,個人獨資企業不是公司,經營和管理相對比較靈活。一人有限公司相比有限公司在承擔責任時需要證明自己的財產和公司財產想獨立,否則要承擔連帶責任,而個人獨資企業中個人承擔連帶責任。
延伸閱讀:
公司解散事由與情形
公司倒閉後債務怎麼辦
公司經營范圍分類是怎樣的
② 我國個人獨資企業法對設立個人獨資企業規定了哪些條件
根據新公司法:1。注冊資金最少十萬元2。投資人為一個自然人.3。有合法的企業名稱.4。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5。有必要的從業人員.
③ 企業與公司法中 個人獨資企業中的自然人的解釋
自然人是在自然條件下誕生的人。自然人是在自然狀態之下而作為民事主體存在的人,代表著人格,代表其有權參加民事活動,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
所有的公民都是自然人,但並不是所有的自然人都是某一特定國家的公民。公民屬於政治學或公法上的概念,具有某一特定國家國籍的自然人叫做公民。
自然人企業而言,最終承擔企業所有管理職能和經營風險的就是企業的所有人,作為自然人,對於企業的發展負有無限責任(比如個體經營者、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
(3)公司法個人獨資擴展閱讀:
民法上的自然人首先是具有自然生物屬性的人,從出生開始就獲得了民事主體資格。藉助生殖輔助技術出生的人(如「試管嬰兒」),也同樣屬於自然人。同時,作為民事主體的自然人還需要法律的承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2條規定:「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這條規定確認了自然人的民事主體地位,是自然人從事民事活動,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前提。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是我國法律確認的民事主體。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自然人
④ 簡述合夥企業與《公司法》上的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的區別
以下內容,可供參考:
除了公司以外,常見組織形式還有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然而,就連法律行業的從業人員有時也難以分清它們的區別。創業者在實際的經營管理中勢必會經常與各種類型的組織形式打交道,了解它們的性質和特點,對於管理決策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公司制組織與非公司制組織的區別
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股份有限公司門檻較高,一般而言,股份有限公司的規模比有限責任公司大,上市公司都是股份有限公司。其餘的則都屬於非公司制組織。
公司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因此,公司的股東承擔的是有限責任。
非公司制組織(民間非盈利組織、行政事業單位等除外,下同)不具有法人資格,也就是說它們不能獨立承擔責任,它們的責任是與創業者綁定在一起的。當非公司制組織資不抵債時,創業者(有限合夥人除外,後文會提及)仍需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創業者設立非公司制組織面臨的風險更大。
非公司制組織有哪些特點?
書接上文,既然公司制組織這么好,為什麼仍有大量的組織採取非公司制呢?綜合來看,大致有四個原因:
1.降低稅負
公司制企業能夠有效降低風險的同時,也帶來一個巨大的問題,即雙重征稅。公司盈利後須繳納企業所得稅,股東在取得分紅時還需被徵收個人所得稅,而非公司制組織盈利後,創業者只需要繳納一次個人所得稅即可,稅負較低,這就是不少VC、PE都採取合夥企業制的原因之一。想詳細了解公司制雙重征稅的問題,可查看文章:創業公司究竟要交哪些稅?
2.組織架構簡單,降低管理成本
一般來說,非公司制組織內部架構比公司制組織簡單,無需設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決策效率更高。除此之外,非公司制組織的成立、注銷程序也相對簡單。對於業務模式單一、經營風險較低且未來無擴張計劃的組織採用非公司制的形式可能更為適合。例如,我們常見的商鋪,絕大多數採取個體工商戶的形式,就是因為成立、經營管理、注銷程序等都相對簡單,管理成本較低。
3.經營管理需要
私募股權投資等創投企業一般採取有限合夥制,除了降低稅負之外,帶給普通合夥人提供較好的激勵機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樣的制度讓有能力的普通合夥人投入少量金錢、承擔無限責任,更好的綁定自身目標和企業發展目標;有限合夥人投入大量金錢、承擔有限責任,在不幹涉普通合夥人經營管理的同時,更放心地向合夥企業投入大量資本。
4.法律、法規的強制規定
涉及公眾利益的組織,如會計師事務所等,必須採用合夥企業的形式。由於將承擔無限責任,合夥人將面對更大的風險,這樣的做法更有利於保護公眾利益。
一人有限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的區別
以上3類組織形式看似相近,但卻截然不同,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以下5個方面:
1.適用法律基礎不同:
一人有限公司適用《公司法》,個人獨資企業適用《個人獨資企業法》,個體工商戶適用《個體工商戶條例》。從法律基礎就能看出,上述三者在法律上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切不可混為一談。
2.承擔的責任不同
顧名思義,一人有限公司的組織形式為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可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個人獨資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不能承擔民事責任,但可以以個人獨資企業的名義從事商業活動。而個體工商戶,也不具有法人資格,嚴格來說,它都不算企業,應當以投資者個人的名義從事商業活動。
3.設立條件的要求不同
一人有限公司成立條件受《公司法》的限制,需要字型大小、注冊資本、注冊地址等必要信息,應按照規定建立治理結構(如董事會、監事會等)、健全財務制度,還需設置會計賬簿、進行會計核算,分清公司財產和股東財產的權屬;個人獨資企業相比而言要求較少,需要字型大小、申報出資、生產經營場所地址等信息,無需建立治理結構,但需要設置會計賬簿、進行會計核算;個體工商戶要求最為簡單,沒有最低出資額、治理結構等要求,在法律上也沒有對會計核算做出強制規定,原則上,只要稅務機關同意,個體工商戶無需設置賬套。
4.創立者的要求不同
一人有限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只能為一個自然人,個體工商戶可以個人經營,也可以家庭經營。
5.設立分支機構的限制不同
一人有限公司和個人獨資企業可以設立分支機構,分支機構產生的民事責任由總機構承擔,而個體工商戶不能設置分支機構。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區別
個人獨資企業與合夥企業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人數上,個人獨資企業只是一人成立的企業,而合夥企業應由兩人以上成立。就是因為合夥企業人數較多,為保障每個合夥人的權益,所以相關規定更為復雜,對於合夥人的入伙、退夥、經營權、分紅等都有著細致的規定,鑒於本文目的不作展開。
另外,合夥企業可分為普通合夥企業、特殊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普通合夥企業較為常見,多數合夥企業都是普通合夥企業;特殊普通合夥主要用於專業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等;常見的有限合夥企業如私募股權投資(前文已有相關說明)。而個人獨資企業因為不涉及多人利益,因此規定較為簡單,也不存在多種類型,適用於業務模式簡單、投入較低的項目。
⑤ 比較公司法和個人獨資企業法兩種法律制度的異同要從哪幾方面分析
個人獨資企業的出資人必須是自然人,而且按照個人獨資企業法的規定,僅限於中國公民,且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從事營利性活動的人,不得作為投資人申請設立個人獨資企業,而合夥企業的合夥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作為個人獨資企業出資人的中國公民,沒有明確的規定其是否可以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作為合夥企業的普通合夥人,如果為自然人的,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可以作為合夥企業的有限合夥人。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得成為普通合夥人。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是非法人企業。
再說一下各自的責任,個人獨資企業對企業的債務以個人財產承擔無限責任(在申請登記時明確以其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的,應當依法以家庭共有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對於合夥企業,有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之分,普通合夥企業的合夥人都是普通合夥人,要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企業至少要有一個普通合夥人和一個有限合夥人,有限合夥人只以自己的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這里的連帶責任是指企業的債務每個合夥人都有責任清償而與自己出資比例無關(當然超過一定限度可以向其他合夥人追償)還有一類合夥企業稱之為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是以專業知識技能提供有償服務的,如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其合夥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企業利益造成損失的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否則以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
接著說設立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總則第八條設立個人獨資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投資人為一個自然人;(二)有合法的企業名稱;(三)有投資人申報的出資;(四)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五)有必要的從業人員。關於投資人的要求前面已經說了,這里不再贅述。個人獨資企業的名稱可以是廠、店、部、中心等,但不能使用有限、股份、公司的字眼。對於投資人申報的出資並未作最低限額限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二章第十四條,合夥企業的設立條件是:(一)有二個以上合夥人。合夥人為自然人的,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二)有書面合夥協議;(三)有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四)有合夥企業的名稱和生產經營場所;(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企業的出資人多於1個時就必須要有協調企業內部關系的規范,合夥企業就是合夥協議,公司就是章程。合夥協議的生效必須經全體合夥人簽名、蓋章。普通合夥企業的名稱應當標明「普通合夥」字樣,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名稱中應當標明「特殊普通合夥」字樣,有限合夥企業名稱中應當標明「有限合夥」字樣。有限合夥企業的合夥人為兩個到五十個,普通合夥企業無此規定。
最後單獨說一下出資形式。設立個人獨資企業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採取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的,應將其折算成貨幣數額。投資人申報的出資額應當與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投資人可以個人財產出資,也可以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以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的,投資人應當在設立(變更)登記申請書上予以註明。普通合夥企業的合夥人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也可以用勞務出資。合夥人以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需要評估作價的,可以由全體合夥人協商確定,也可以由全體合夥人委託法定評估機構評估。有限合夥企業的合夥人不能以勞務出資。
⑥ 個人獨資公司,一人有限公司各有何利弊
一、個人獨資公司
其主要優點為:
1、企業資產所有權、控制權、經營權、收益權高度統一。這有利於保守與企業經營和發展有關的秘密,有利於業主個人創業精神的發揚。
2、企業業主自負盈虧和對企業的債務負無限責任成為了強硬的預算約束。企業經營好壞同業主個人的經濟利益乃至身家性命緊密相連,因而,業主會盡心竭力地把企業經營好。
獨資企業的缺點:
1、難以籌集大量資金。因為一個人的資金終歸有限,以個人名義借貸款難度也較大。因此,獨資企業限制了企業的擴展和大規模經營。
2、投資者風險巨大。企業業主對企業負無限責任,在硬化了企業預算約束的同時,也帶來了業主承擔風險過大的問題,從而限制了業主向風險較大的部門或領域進行投資的活動。這對新興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極為不利。
三、設立條件不同
1、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10萬元,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額;個人獨資企業的設立並沒有法定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的限制,只需「有投資人申報的出資」即可。另外,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30%。
2、而個人獨資企業對出資形式未作出任何強制性規定。
四、稅收征繳規定不同
1、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按照稅法規定,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2、而個人獨資企業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只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⑦ 個人獨資企業和個人獨資公司的區別
個人獨資企業與個人獨資公司(自然人獨資公司)的區別大致如下:
一、法律地位不同。
個人獨資公司(自然人獨資公司)屬於法定民事主體,具有法人資格;
個人獨資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
二、承擔責任不同。
個人獨資公司(自然人獨資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
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以其所有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規定,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三、稅收繳納規定不同。
個人獨資公司(自然人獨資公司)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股東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