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一千零三條
⑴ 民法典(草案)1033條
你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⑵ 民法典1034條維護公民哪方面的安全
是個人信息方面的安全。
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⑶ 民法典第八十六條第一千零四十三條的規定表明我國是怎樣處理法律和道德之間的
一般如果不是嚴重違反社會的情況,都是以道德進行約束,如果嚴重違反的話就是以法律來處理。
⑷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條所列的婚姻為什麼無效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一)重婚;(二) 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三)未到法定婚齡。
這個就是法律直接規定的,因為這樣情況違法、違背社會公德也不合理。
⑸ 民法典1043條第二款
民法典1043條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
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
思,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
效。
偽造的遺囑無效。
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
效。
⑹ 民法典1042條規定內容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一千零四十三條: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第一千零四十四條:收養應當遵循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保障被收養人和收養人的合法權益。禁止借收養名義買賣未成年人。
第一千零四十五條: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6)民法典第一千零三條擴展閱讀
2020年4月20日、21日,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召開會議,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意見、代表研讀討論中提出的意見和各方面的意見,對民法典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
認為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多次審議和廣泛徵求意見,草案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已經比較成熟,形成了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⑺ 民法典第幾條規定不能發別人的照片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明確指出,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所以也不能轉發別人的照片。
⑻ 中國民法典第1071條寫的是什麼
第一千零七十條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一千零七十一條 非婚生子專女享有屬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應當負擔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撫養費。
第一千零七十二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者歧視。
繼父或者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於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1-3]
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68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八條 父母有教育、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專和義務。未成年子女造成屬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