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意思

民法意思

發布時間: 2021-11-18 11:18:24

『壹』 民法含義是什麼

民法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1、定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2條從民法的對象和任務角度來看,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第1款對於合同所進行的概念界定,對民法的定義更為妥當的表述應為:我國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註:
定義中「自然人」還是」公民「的表述經歷三個階段:《民法通則》中使用:「公民」,《合同法》中使用「自然人」,《物權法》中使用」自然人「。
2、含義
2.1民法是有國家強制力(區別於道德等)的社會生活規范
2.2民法是調整社會生活中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其他關系不調整)的法律規范。
2.3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
3、性質
3.1民法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
3.2民法為文明法
3.3民法為行為規范兼裁判規范;
...展開
民法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1、定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2條從民法的對象和任務角度來看,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第1款對於合同所進行的概念界定,對民法的定義更為妥當的表述應為:我國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註:
定義中「自然人」還是」公民「的表述經歷三個階段:《民法通則》中使用:「公民」,《合同法》中使用「自然人」,《物權法》中使用」自然人「。
2、含義
2.1民法是有國家強制力(區別於道德等)的社會生活規范
2.2民法是調整社會生活中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其他關系不調整)的法律規范。
2.3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
3、性質
3.1民法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
3.2民法為文明法
3.3民法為行為規范兼裁判規范;
3.4在民商分立的國家,民法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國家,民法為私法的全部
3.5就其內容來說,是規定權利主體有無權利、義務的法律,因此是實體法,而不是程序法
3.6就其適用范圍來說,是施行於一國范圍內的法律,因此是國內法,而不是國際法
3.7就其效力來說,是全國范圍內主體間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別法。收起

『貳』 民法總則中民法的意思表示指的是什麼

您好!意思表示,指將企圖發生一定的司法上效果的內心意思,表示於外部,版內心的意思因外權部表示而客觀,合為一體。其構成要件可分為客觀要件與主觀要件:
(1)客觀要件:在客觀上可認識其在表示某種法律效果意思。例如以傳真訂購書籍 ,停車於收費停車場,含羞點頭答應男友之求婚等。
(2)主觀要件:指內心的意思,更可分為a行為意思,即表意人自覺地從事某種行為,例如簽名。b表示意識,即行為人認識其行為具有某種法律行為上意義,例如以郵件訂貨,投向咖啡自動販賣器。c效果,即行為人慾依其表示發生一定法律效果,如表示購買A書,兼具表示意識及效果意思。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叄』 主張在民法中的意思

民法(Civil law),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肆』 簡述民法中的意思表示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從生效時間看分為:1、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2、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時生效。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3、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發布時生效。意思表示的形式,行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符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時,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伍』 民法中的指代什麼意思

代替。兩者為同一概念「人格」就是「民事主體」,「民事主體」就是「人格」

『陸』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是什麼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從生效時間看分為:1、以對話方式作出的內意思表示,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容生效;2、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時生效。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3、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發布時生效。意思表示的形式,行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符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時,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柒』 民法依據是什麼意思

不低於、不滿、以外都不包括本數。我國《民法通則》第155條明確規定:民法所稱的「以上」、「以下」、「以內」、「屆滿」,包括本數;所稱的「不滿」、「以外」,不包括本數。

『捌』 民法有哪些含義

民法含義分解

1.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

法律有公法與私法之分。規定國家權力的組織和運行的法律為公法,公法的關鍵詞是權力、不對等、強制與服從,如憲法、行政法經濟法。而規定私人權利,調整私人活動關系的法律為私法,私法的關鍵詞是權利、平等、意思自治和過錯責任。民法是最典型的私法。在民法世界中,當事人彼此平等,各自保持獨立的人格和意志,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存在下屬對長官的服從、隸屬關系。

2.民法的調整對象是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1)人身關系

人身關系是人格關系和身份關系的合稱,即基於民事主體彼此人格和身份而形成的相互關系。

①人格關系

人格關系,是基於民事主體彼此人格的存在而產生的關系,人格關系的內容是人格權。人格權分為物質人格權和精神人格權。物質性人格權旨在保護人格的物質性要素,如生命、身體、健康等。精神性人格權旨在保護人格的精神性要素,如姓名、名譽、榮譽、隱私等。《民法通則》第99條至103條規定的自然人人格權有:生命健康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婚姻自主權。

人格權沒有直接的財產內容。但是,人格權可以派生財產利益。例如,對肖像的利用就可以產生財產利益。

人格權是專屬權。人格權不得拋棄和轉讓。

②身份關系

身份關系,是自然人彼此身份的存在而產生的關系。身份,是指自然人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身份關系的內容是身份權,包括親屬權、親權、配偶權、監護權等。

身份關系可依血緣產生、變更、消滅,如因自然人出生產生的父子關系。也可以因法律行為產生、變更、消滅,如收養、結婚、離婚等。但身份權不能轉讓、繼承。

身份關系的權利義務主體都是特定的,如配偶權利和義務只存在於夫妻之間;而人格關系的權利主體是特定的,義務主體則是不特定的。如:某甲因出生有肖像權和因榮譽稱號的授予享有榮譽權,則任何人均有不侵犯的義務。

(2)財產關系。

財產關系,是主體之間因財產的支配和流轉而形成的社會關系。

財產是能滿足人們需要、並為人力支配的物、權利或利益。財產可以是有體物,也可以是無體物(如智慧財產),還可以是權利(如債權)。人是主體,人身及人身的各部分不能作為財產對待。

財產必須具備的基本屬性是可支配性及有用性。不能被支配的物,如日月星辰,就不是財產。財產必須能獨立滿足人的需求,否則也不是財產。然而,能否流通不影響財產屬性,如土地為禁止流通物,仍然具有財產屬性。

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因稅收、調撥、罰款、罰金、沒收等形成的關系也是財產關系,但由於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因此不受民法調整。

熱點內容
教育法學習體會 發布:2025-09-09 22:08:18 瀏覽:767
英國上院司法 發布:2025-09-09 22:03:54 瀏覽:429
山東司法廳原 發布:2025-09-09 21:54:25 瀏覽:107
公司安全員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09 21:38:59 瀏覽:339
2015司法考試真題解析 發布:2025-09-09 21:33:56 瀏覽:456
轉移公司資產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9 21:17:29 瀏覽:309
司法雇員計含 發布:2025-09-09 21:01:47 瀏覽:772
以下法規性文件法律效力最低的是 發布:2025-09-09 20:47:25 瀏覽:309
法律援助月分解表 發布:2025-09-09 20:37:50 瀏覽:62
司考刑法歷年真題 發布:2025-09-09 20:21:20 瀏覽: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