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自由人

民法自由人

發布時間: 2021-11-20 23:24:54

A. 萬民法是將所有自由民變成公民還是去掉公民這一說,人人平等

萬民法針對的應該是落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

萬民法意即「各內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繼容公民法之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羅馬司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用來調整羅馬公民和異邦人之間以及異邦人和異邦人之間民事法律關系的羅馬法律。在羅馬法司法體系中,萬民法是比較成熟和發達的部分,也是後期羅馬法的基本內容。

隨著羅馬對外征服地區的擴大,羅馬的社會政治和經濟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公民法不足以解決帝國疆域內出現的各種復雜的問題。在羅馬逐漸形成了普遍適用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這就是有名的萬民法。

B. 民法自由人定義是什麼

民法通則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專人之間、公民屬和法人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1. 人身關系(不可拋棄和轉讓)
人格關系和身份關系。
人格關系:自然人主體性要素的總稱。包括身體、生命、健康等物質性要素和姓名、肖像、名譽、隱私等精神性要素。
身份關系:自然人基於彼此間身份形成的相互關系。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
2. 財產關系
財產人們可以支配的有經濟價值的資源和物品。財產關系是人們基於財產的支配時交易而形成的關系。
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具有:(1)強調當事人身份的非官方性質。不是上下級間或者與國家之間等(2)可以被支配。(3)人身的物質要素不能作為財產。如器官。
分為兩類:支配型和流轉型。
支配型指財產歸何人所有,對物的支配民法上謂之物權,對智力成果謂之知識產權。
流轉型財產關系反應商品交換中的財產關系,表述財產在交易中即財產因買賣、租賃、借貸、承攬等行為而發生的轉移狀態。民法上謂之為債的關系。

C. 羅馬法中的自由民指的是什麼人

  1. 羅馬法中的自由民指的是:奴隸社會中除奴隸以外的居民的通稱。包括奴隸主、高利貸者、大商人、獨立經營的農民、小手工業者、小商人等。

  2. 根本特徵是:享有公民權和財產權。

  3. 自由民可區分為上層和下層,即貴族和平民兩部分。

    奴隸主、高利貸者、宗教祭司等,構成自由民的上層即貴族。他們不僅擁有大量地產和其他財產,而且享受各種政治特權。他們不僅殘酷剝削和壓迫奴隸,而且也壓迫和剝削各種小生產者和小商人,他們是奴隸社會的統治階級。

    自由民中一切不享有政治經濟特權的居民構成自由民的下層即平民,主要包括個體經營的農民、小手工業者、小商人等。他們不同於奴隸,享有人身自由,他們一般都佔有少量的生產資料,並依靠自己的生產資料進行生產,其中極少數比較富裕的也能佔有和使用少量奴隸。但他們不能參加政權管理國家大事,在經濟上受奴隸主、高利貸者、大商人的盤剝和壓榨,不僅要給奴隸主國家繳納各種苛捐雜稅,還要服兵役和各種勞役,生活極不穩定,往往貧困破產淪為奴隸或無業遊民。

  4. 羅馬法,一般泛指羅馬奴隸制國家法律的總稱,存在於羅馬奴隸制國家的整個歷史時期。它既包括自羅馬國家產生至西羅馬帝國滅亡時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習慣法在內。也包括公元7世紀中葉以前東羅馬帝國的法律。

  5. 羅馬法對後世法律制度的發展、影響是很大的,羅馬法中所蘊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恆價值。尤其是對歐洲大陸的法律制度影響更為直接。正是在全面繼承羅馬法的基礎上,形成了當今世界兩大法系之一的大陸法系,亦稱為羅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

D. 萬民法中的自由民指

除奴隸以外的居民的通稱。包括奴隸主、高利貸者、大商人、獨立經營的農民、小手工業者、小商人等。自由民的根本特徵是享有公民權和財產權

E. 萬民法中自由人是羅馬公民嗎

自由民不是公民,公民有選舉與被選舉權自由民沒有除此之外就是法律保護的能少一點。

F. 羅馬公民和自由民怎麼區別

1、概念不一樣。

羅馬公民:指具有某一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自由民:是奴隸社會中除奴隸以外的居民階層。一般經濟上具有獨立性,政治上享有不同程度的權利及人身自由。

2、兩者適用的法律不一樣。

羅馬公民服從《公民法》。

自由民服從《萬民法》。

3、組成集體不一樣。

羅馬公民:是由土生土長的義大利人和後來獲得公民權的行省居民或達到服役年限的輔助軍團士兵組成。,有選舉權公民不能隨意被侮辱和傷害可以成為元老院議員。

自由民:由獲釋奴隸組成地位比奴隸高一些沒有選舉權,表面上是自由人但其實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為原主人服務的。

4、使用權利不一樣。

羅馬公民有權投票,有權立約,有權具備合法的婚姻。

自由民的根本特徵是享有財產權。

G. 萬民法中自由人是羅馬公民嗎

羅馬公民包括婦女,但是婦女公民權不完整,不享有選舉和充任公職的權力。

原本的羅馬公民只限於定居亞平寧半島的人,後來通過《安東尼努斯敕令》使所有在帝國領內自由民出身的人都可以擁有羅馬公民身份。

羅馬的自由民(Freeman)特指脫離了奴隸身份的人。他們並不立刻擁有公民權,但是他們的自由民子女可以成為公民。
就是羅馬公民自由民包括 :是原本身為奴隸,然而脫離奴隸身份的男性、婦女和兒童。
羅馬出生且出生時無奴隸身份的人在成年後是羅馬公民,不符合「自由民」定義,雖然是「自由的民」。

受到萬民法和民法大全保護的人:早先只限羅馬公民(亞平寧人),之後包括帝國領內所有公民和自由民。
羅馬里「人民」 的范圍不包括奴隸人民就是指羅馬公民,即羅馬帝國的自由人,包括平民和貴族

H. 羅馬公民與自由民的區別請詳細點,謝謝!

羅馬公民與自由民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在於納稅體繫上。公民繳納的稅主要是遺產稅和奴隸解放稅。羅馬的遺產稅不同於現在的遺產稅,羅馬的遺產稅是指把遺產給與沒有繼承權的人需要繳納5%的稅。奴隸解放稅是給奴隸變成自由民原奴隸主需要繳納的稅;自由民是需要繳納10%的個人資產的財產稅。

I. 羅馬法中自由民有包括女人嗎

羅馬成文法分為 公民法 和萬民法

公民法這種法律制度由公元前450年開始公布的"十二銅表法"逐漸演變而來,適用於共和國時期的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

萬民法是羅馬擴張時緩解各族矛盾時的必然產物
萬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繼公民法之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羅馬司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用來調整羅馬公民和異邦人之間以及異邦人和異邦人之間民事法律關系的羅馬法律。在羅馬法司法體系中,萬民法是比較成熟和發達的部分,也是後期羅馬法的基本內容。
當然了,羅馬畢竟是奴隸社會,統治階級必定不會在法律上給與奴隸地位,但隨著奴隸制的衰落,萬民法也給與奴隸一定權力。

總之,對於 公民法來說 婦女 奴隸 外邦人 是不受保護的
對於 萬民法說 自由民是 受保護的。
所以,女人是包括的。

熱點內容
脫貧攻堅政策法律效力政策效應 發布:2025-09-08 05:15:05 瀏覽:787
貴州錦屏縣司法局基層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08 05:13:25 瀏覽:259
法治的基本要求是 發布:2025-09-08 05:04:59 瀏覽:839
湖南省土官轉業安置條例 發布:2025-09-08 04:43:46 瀏覽:799
規范性文件與行政規章 發布:2025-09-08 04:36:31 瀏覽:810
先進法院材料 發布:2025-09-08 04:35:03 瀏覽:161
德國婚姻法第17條 發布:2025-09-08 04:35:01 瀏覽:15
河南法官被打 發布:2025-09-08 04:34:58 瀏覽:574
對法治社會的認識 發布:2025-09-08 04:14:19 瀏覽:212
夏朝司法管理 發布:2025-09-08 04:14:19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