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債務利息司法解釋

債務利息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1-11-21 01:20:26

『壹』 最高法關於"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如何計算"的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4年6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19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4年7月7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4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19次會議通過)

法釋〔2014〕8號

為規范執行程序中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的計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結合司法實踐,制定本解釋。

第一條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加倍計算之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包括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

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根據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方法計算;生效法律文書未確定給付該利息的,不予計算。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計算方法為: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債務人尚未清償的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除一般債務利息之外的金錢債務×日萬分之一點七五×遲延履行期間。

第二條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自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計算;生效法律文書確定分期履行的,自每次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計算;生效法律文書未確定履行期間的,自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第三條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計算至被執行人履行完畢之日;被執行人分次履行的,相應部分的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計算至每次履行完畢之日。

人民法院劃撥、提取被執行人的存款、收入、股息、紅利等財產的,相應部分的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計算至劃撥、提取之日;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財產拍賣、變賣或者以物抵債的,計算至成交裁定或者抵債裁定生效之日;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財產通過其他方式變價的,計算至財產變價完成之日。

非因被執行人的申請,對生效法律文書審查而中止或者暫緩執行的期間及再審中止執行的期間,不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

第四條 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應當先清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再清償加倍部分債務利息,但當事人對清償順序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五條 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給付外幣的,執行時以該種外幣按日萬分之一點七五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但申請執行人主張以人民幣計算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以人民幣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應當先將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外幣折算或者套算為人民幣後再進行計算。

外幣折算或者套算為人民幣的,按照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起算之日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或者中國人民銀行授權機構公布的人民幣對該外幣的中間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或者中國人民銀行授權機構未公布匯率中間價的外幣,按照該日境內銀行人民幣對該外幣的中間價折算成人民幣,或者該外幣在境內銀行、國際外匯市場對美元匯率,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進行套算。

第六條 執行回轉程序中,原申請執行人遲延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應當按照本解釋的規定承擔加倍部分債務利息。

第七條 本解釋施行時尚未執行完畢部分的金錢債務,本解釋施行前的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按照之前的規定計算;施行後的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按照本解釋計算。

本解釋施行前本院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貳』 最高法院關於債務利息如何計算司法解釋

訴訟時計算逾期利息的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
執行過程中要求對方承擔加倍利息的依據《最高法關於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司法解釋》

『叄』 民事訴訟法253條規定(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如何算謝!

是按照日萬分之1.75來計算的,法律依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加倍計算之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包括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

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根據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方法計算;生效法律文書未確定給付該利息的,不予計算。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計算方法為: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債務人尚未清償的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除一般債務利息之外的金錢債務×日萬分之一點七五×遲延履行期間。

(3)債務利息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遲延履行期間的時間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自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計算;生效法律文書確定分期履行的,自每次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計算;生效法律文書未確定履行期間的,自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第三條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計算至被執行人履行完畢之日;被執行人分次履行的,相應部分的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計算至每次履行完畢之日。

人民法院劃撥、提取被執行人的存款、收入、股息、紅利等財產的,相應部分的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計算至劃撥、提取之日;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財產拍賣、變賣或者以物抵債的,計算至成交裁定或者抵債裁定生效之日;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財產通過其他方式變價的,計算至財產變價完成之日。

非因被執行人的申請,對生效法律文書審查而中止或者暫緩執行的期間及再審中止執行的期間,不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

『肆』 民事訴訟法229:加倍支付延遲支付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怎麼計算

加倍支付延遲支付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計算方法如下: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計算方法為: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債務人尚未清償的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除一般債務利息之外的金錢債務×日萬分之一點七五×遲延履行期間。

計算方法是:2014年8月1日之前的按金錢債務約定利息的兩倍支付遲延利息;2014年8月1日之後的,債務約定利息按原約定計算,加倍利息按日萬分之一點七五的標准計算。

加倍遲延利息的規定,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第二百二十九條,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第二百五十三條。

(4)債務利息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遲延履行利息計算的司法解釋》第一條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加倍計算之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包括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

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根據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方法計算;生效法律文書未確定給付該利息的,不予計算。

第二百五十五條 執威懾制度

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第二百五十七條 執行終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執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執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的批復內容如下:

一、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時,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

二、執行款不足以償付全部債務的,應當根據並還原則按比例清償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與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但當事人在執行和解中對清償順序另有約定的除外。

具體計算方法

(1)執行款=清償的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2)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清償的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

(5)債務利息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四條,債權人請求債務人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一)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的;

(二)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的。

申請書應當寫明請求給付金錢或者有價證券的數量和所根據的事實、證據。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五條,債權人提出申請後,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通知債權人是否受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六條,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債權人提供的事實、證據,對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合法的,應當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債務人發出支付令;申請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駁回。

債務人應當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內清償債務,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債務人在前款規定的期間不提出異議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人民法院收到債務人提出的書面異議後,經審查,異議成立的,應當裁定終結督促程序,支付令自行失效。支付令失效的,轉入訴訟程序,但申請支付令的一方當事人不同意提起訴訟的除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陸』 最高院關於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的司法解釋有哪些

別扯的太遠,看判決書最後有一句話,如果不按照規定給付義務,延遲的利息與銀行同期利息支付。告訴被告沒按照期限給錢,耽誤一天給一天利息是這意思。

『柒』 律師解讀最高法關於「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如何計算」的司法解釋

外幣折算或者套算為人民幣的,按照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起算之日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或者中國人民銀行授權機構公布的人民幣對該外幣的中間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或者中國人民銀行授權機構未公布匯率中間價的外幣,按照該日境內銀行人民幣對該外幣的中間價折算成人民幣,或者該外幣在境內銀行、國際外匯市場對美元匯率,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進行套算。
第六條 執行回轉程序中,原申請執行人遲延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應當按照本解釋的規定承擔加倍部分債務利息。
第七條 本解釋施行時尚未執行完畢部分的金錢債務,本解釋施行前的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按照之前的規定計算;施行後的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按照本解釋計算。
本解釋施行前本院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2014年7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於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負責人接受了記者采訪,並回答了記者提出的問題。
問:制定《解釋》的背景和目的是什麼?
答: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不斷完善和增強執行措施和手段,一些對被執行人有威懾力的制度和機制相繼建立,限制高消費制度、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網路查控機制等成為強制執行的有力武器,有效地推動了執行工作的開展。遲延履行利息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253條規定的執行措施。該制度在促使債務人及時履行義務和補償債權人損失方面有一定積極作用。但是,既有規定較為原則,導致各地法院理解不同、做法不一,不僅損害了法律的統一性和嚴肅性,也導致該項制度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自2012年初開始,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組織人員赴多地進行調研,起草了本解釋初稿。之後,我們多次徵求全國人大法工委、中國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的意見;聽取了部分法官和律師的建議。根據這些意見和建議,我們數易其稿。最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本解釋。
問:《解釋》堅持的原則是什麼?
答:我們在制定這部解釋時主要堅持了兩項原則。一是法定原則。《民事訴訟法》第253條明確規定,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通過文義解釋的方法,無論申請執行人是否申請,法院都應當依職權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二是平等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原則。遲延履行利息制度的任務在於促使債務人履行義務,從而實現債權人的債權。雖然該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但是,也不能過分加重債務人的負擔。如果利息負擔過重,致使債務人放棄償債的努力,反而不利於及早實現債權。因此,本解釋從平等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原則出發,平衡了當事人的利益,以求執行措施合理得當。
問:該解釋與之前的有關規定有何不同,有哪些新規定?
答:之前的有關規定散見於多個司法解釋之中,沒有形成體系。《解釋》對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計算問題作較為系統的規定。《解釋》全文共七條,主要解決了三個問題:一是如何處理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中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與一般債務利息的關系;二是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三是特殊情況下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如何計算。
本解釋第一次明確規定了一般債務利息與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關系,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截止時間、扣除期間,外幣案件如何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等;重新規定和細化了起算時間、執行款項的清償順序等。
問:《解釋》中的「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是什麼關系,如何計算?
答: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53條規定加倍計算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是一個整體概念,包括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兩部分。
一般債務利息,是指在生效法律文書中,根據實體法規定(如合同法)所確定的利息。例如:一份判決確定,債務人應支付自雙方簽訂合同之日起至款項付清之日止,按雙方合同約定的日萬分之五的利率計算的利息。那麼,在本案中,按照日萬分之五計算的利息就是一般債務利息。應當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金錢給付案件都有一般債務利息,侵權損害賠償等案件通常就沒有支付一般債務利息的內容。加倍部分債務利息,是指在強制執行程序中,被執行人因遲延履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53條的規定而應多支付的利息。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採用單獨的計算方法,與一般債務利息的計算沒有關系。通俗地講,就是兩者「各算各的,互不影響」。具體而言,計算一般債務利息,根據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基數、起止時間、利率等計算;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根據本解釋規定的方法計算。
問: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基數如何確定?
答:《解釋》規定,基數不包含遲延履行期間開始前的一般債務利息。因為,在多數有一般債務利息的執行案件中,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和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已經充分保護了債權人的權益。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具有懲罰性,但懲罰應當適度,生效法律文書指定履行期間屆滿前的一般債務利息也作為計算基數,計算結果較高,不符合平等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原則。
問: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為什麼以固定利率計算,為什麼利率標准為日萬分之一點七五?
答:我們在制定本解釋期間,恰逢我國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2013年7月20日起,我國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2013年10月25日,貸款基礎利率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正式運行。貸款基礎利率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正式運行後,中國人民銀行仍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公布貸款基準利率,以引導金融機構合理確定貸款利率,並為貸款基礎利率的培育和完善提供過渡期。從長遠看,中國人民銀行可能不再公布貸款基準利率,而現階段的貸款基礎利率又不完善,我們認為較為妥當的方法就是使用固定利率。而從國外立法看,有的國家計算判決之債的利息採用的也是固定利率。
本解釋採用的日萬分之一點七五的利率是以近十年執行的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的平均值換算成日利率得出的。該利率換算成年利率為6.39%,現行人民幣三至五年(含五年)期的貸款基準利率為6.40%,二者基本一致。
問:該解釋不再以2倍的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結果會不會比根據之前規定計算的利息少?這樣能否體現懲罰性?對債權人的權益是否有影響?
答:之前的規定,以2倍的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而本解釋規定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利率標准基本與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相同,單從利率的倍數上看是降低了標准。但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的多少不僅與利率標准有關,而且與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的構成內容有關。實際上,根據本解釋的方法計算的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並不一定比之前規定的少,相當一部分案件的結果反而會高。

首先,在有給付一般債務利息內容的案件中,之前的規定較為原則,沒有明確一般債務利息與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關系,處理兩者關系,成為法官自由裁量的范圍。相當一部分執行案件在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時,要麼根據兩者「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不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要麼以2倍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的利息代替一般債務利息。而《解釋》明確了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具有獨立性,該利息不影響一般債務利息的計算。債權人最終取得的利息,除了一般債務利息,還有加倍部分債務利息,這樣就比之前規定的方法計算的利息多。而在沒有一般債務利息內容的執行案件中,按照《解釋》計算的結果確實沒有之前規定的高。但是,《解釋》適用的利率標准遠高於存款利率,與貸款基準利率基本一致,能夠體現對被執行人的懲罰,也能夠適當補償債權人的利息損失。
其次,《解釋》確定的利率標准,充分考慮了《解釋》的制定背景和遲延履行利息制度在整個執行制度體系中的地位。之前的規定在制定時,並沒有強有力的執行威懾機制,執行手段有限,遲延履行利息制度的相關規定,就只能通過提高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形成壓力來促使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而制定《解釋》時,我們的執行制度和機制已經大大豐富完善,執行措施更有力度,網路查控機制、限制高消費制度和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等成為執行工作的有力武器。基於這些考慮,我們將遲延履行利息制度對被執行人的懲罰控制在適當范圍,著眼於通過各項措施的綜合作用,促使被執行人及時履行義務。
最後,本解釋對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的計算規定更明確具體,減少了法律適用的模糊地帶,這本身就是對債權人權益的保護。
問: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具體如何計算,能否舉例說明?
答:好的。我簡單舉兩個例子說明。
例一:2015年6月30日生效的法律文書確定,債務人應在三日內支付債權人借款本金10000元;支付自2015年1月1日始至借款付清之日止以日萬分之五計算的利息;債務人遲延履行的,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3條的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債務人於2015年9月1日清償所有債務。
在這個案例中,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借款本金×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一般債務利息率×遲延履行期間的實際天數+借款本金×日萬分之一點七五×遲延履行期間的實際天數(405元=10000×0.05%×60+10000×0.0175%×60);遲延履行期間開始前的一般債務利息=借款本金×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一般債務利息率×遲延履行期間開始前的實際天數(915元=10000×0.05%×183)。債務人應當支付的金錢債務為11320元 (11320元=10000元+405元+915元)。
例二:2015年6月30日生效的法律文書確定,債務人應在三日內支付債權人侵權損害賠償10000元;債務人遲延履行的,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3條的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債務人在2015年9月1日清償所有債務。
在本案中,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損害賠償數額×日萬分之一點七五×遲延履行期間的實際天數(105元=10000×0.0175%×60)。債務人應當支付的金錢債務為10105元(10105元=10000元+105元

熱點內容
昌平法律援助中心電話 發布:2025-09-07 07:44:11 瀏覽:501
2015安全規章制度考試答案 發布:2025-09-07 07:42:53 瀏覽:563
法律援助黨員工作述職 發布:2025-09-07 07:42:52 瀏覽:919
司法考試監考老師 發布:2025-09-07 07:24:53 瀏覽:281
CCTV12社會與法篇 發布:2025-09-07 06:53:23 瀏覽:29
行政法時間口訣 發布:2025-09-07 06:11:40 瀏覽:520
法律援助工作站宣傳信息 發布:2025-09-07 06:10:48 瀏覽:309
中級經濟法怎麼記憶 發布:2025-09-07 06:09:13 瀏覽:435
人窮道德高 發布:2025-09-07 05:58:42 瀏覽:2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結婚之夜 發布:2025-09-07 05:57:48 瀏覽: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