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新民法通典

新民法通典

發布時間: 2021-11-23 17:14:44

『壹』 我兒子在教室里眼睛讓同學射傷了。事後學校沒有通知我。學校應承擔多少責任

你兒子在教室里眼睛讓同學射傷了。事後學校為什麼不通知你們家長。這個你兒子這個屬於意外傷害。保險公司應該賠醫葯費。學校沒有管理好學生,應該是有責任的。具體賠償多少,你們家長去協商。

『貳』 新的民法典一共有幾本書啊

民法典共7編,1260條。
各編依次為:總序、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專、侵權責任、以及附則屬
民法典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僅次於憲法。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准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

『叄』 新的民法典新增了哪些內容

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侵害他人權益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第七編「侵權責任」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侵權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吸收借鑒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對侵權責任制度作了必要的補充和完善。

要點一:確立 「自甘風險」規則

規定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沒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

要點二:規定「自助行為」制度。

要點三:「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明確列為人身損害賠償項目。

要點四:完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

規定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要點五:完善公平責任規則。

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要點六:增加規定委託監護的侵權責任,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肆』 民法法典內容2021

民法典修改了關於民法總則,包括合同法、物權法、婚姻法、繼承法、擔保法、侵權責任法、收養法等七大法律的部分法律條文,使其更符合當代中國的民情,使法官在判決時有法可依。

『伍』 媽有遺書房子留給孫子,可過戶又落在兒子頭上這合法嗎

遺囑是在立遺囑人去世後才生效的。如果房子過戶的時候媽媽還在世,那遺囑還沒生效。

『陸』 民法通典中怎樣規定兒子的房子怎樣才能過戸給父親

你發充電中怎樣規定兒子的房子怎樣才能過戶給父母兒子的房子要想辜負父母父母到房產局去公證

『柒』 普通人想掌握一點法律知識,請問要買哪些法律書籍看比較好

來自專欄法律人的成長之路
1、本文推薦書籍為法律類科普書籍,語言風趣幽默,可做休閑讀物。

2、本文推薦書籍適合所有人群閱讀。

《別笑,這才是中國法律史》
從沒有法律史如此搞笑、穿越、驚悚、懸疑、無厘頭;從沒有故事蘊含如此豐富而真切的法律史知識;可以讀得非常開心,徹底鬆弛大腦,跟著劇情爆笑和傻樂;可以看得非常睿智——高速運轉大腦,隨時把握情節與隱喻!

《法律的故事:中國人的法律智慧》
本書針對現代生活中的熱點法律問題,回溯中國古代如何處理類似情況,通過比對,總結中國古人的法律智慧,並資當下借鑒。語言詼諧生動,主旨深入精髓,中國人的法律智慧躍然於紙上。涉及的主題有律師、官司、巡視、舉報、考場舞弊、環境保護、上訪、城管、掃黃嫖娼、食品安全、滴血認親、貨幣戰爭、房產稅等方面。

《法律人的慢性子》
法律通常板著面孔出現在大眾面前。但以一個舒適的姿勢、輕松的心情透過法眼看世界,也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法律並不枯燥,也不深奧,甚至有時候,還有點兒意思。謝煙客的玄鐵令是個嘛玩意兒?律師在法庭上罵委託人好不好?把遺產留給自己的貓咪行不行?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問題,都會在本書中得到作者天馬行空般的點評和解讀。在法治社會里,誰也不能由著性子可勁兒撒歡耍酷,一切得按程序來,所以「慢」。這種「慢」是必須的,是法律固有的本性。

法學的故事》
本書從法學發展史中精選了60個具有代表性的法學故事,按照時間和地域順序編排,內容包括著名法學家的生平事跡、著名法律典籍的編纂和適用過程、轟動一時的經典案例的介紹和解析、現代通用的司法程序的起源和發展等。本書旨在帶領讀者領略法學歷史發展的全貌,揭示故事背後的法律精神和法學原理,幫助讀者更好更快地了解和認識法學。

《法律經濟學趣談》
本書從今年日常生活中發生典型案例入手,分析其中所面臨的法律經濟學問題,向社會公眾普及法律常識,增強法律意識,同時是社會公眾做到遵紀守法和自我保護,為建設法治社會和和諧社會提供幫助。案例典型,分析透徹,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法律人的慢性子》 沈占明

『捌』 新民法總則規定行為人的內容有什麼

法律分析:1、已滿十八周歲或十六周歲以上能夠獨立生活的未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2、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3、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熱點內容
杜宇律師 發布:2025-08-28 17:52:57 瀏覽:499
廣東急立法內 發布:2025-08-28 17:41:12 瀏覽:217
法學柴榮 發布:2025-08-28 17:31:39 瀏覽:701
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 發布:2025-08-28 17:19:56 瀏覽:554
人民法院庭審直播 發布:2025-08-28 17:18:00 瀏覽:739
行政訴訟法第49條詳情解釋 發布:2025-08-28 16:46:57 瀏覽:223
繪畫隊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8 16:44:23 瀏覽:255
多媒體會議廳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8 16:43:07 瀏覽:373
詩歌中的道德 發布:2025-08-28 16:42:15 瀏覽:101
訴前聯調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8 16:38:02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