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刑法
『壹』 清朝的刑法是怎樣規定黥刺刑罰的
清代的黥刑主要針對奴婢的逃跑,而且常和鞭刑一起施刑,稱為鞭刺。順治十一回年(1654),朝廷議准,對於逃答跑的奴婢凡在七十歲以上、十三歲以下者應免於鞭刺。順治十三年(1656)又規定,犯盜竊罪者也要刺字。康熙四年(1665)規定,對逃亡奴婢的刺字不再刺在面部,同盜竊罪一樣都刺小臂。但第二年又下令說,若逃亡者改刺小臂,這樣逃亡者會越來越多,很難稽查,因此仍舊改為刺面。康熙十二年(1673)詔令規定,凡七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逃亡者可免予鞭刺,如果是夫帶妻逃,或父帶女逃,或子帶母妹逃者,婦女免予鞭刺,若是婦女單獨逃亡則不能免除。這些規定說明,清代奴婢處境的悲慘,同時說明統治者對逃亡者鎮壓的嚴厲。
『貳』 大清朝有哪些刑法
大清的刑法主要分為2個階段 1.在鴉片戰爭前的刑法主要為大清律例和大清會典回 2.在鴉答片戰爭後,清政府主要淪為西方半殖民化的工具,原來的律和典無法適應之前的需要,而且西方文明的傳入也使清朝原來的刑法體系發生改變,主要為: 大清現行刑律(1910體例變化,民法刑法分立,廢除酷刑)、大清新刑律(1911總則分則體例,引進刑法內容原則) 但是很可惜,當大清新刑律開始不久,辛亥革命爆發,清朝很快就滅亡了,但是這些刑法並沒有隨著清的滅亡而消亡,而是基本被中華民國所吸收繼承.
『叄』 清朝十大刑法是什麼
滿清十大酷刑包括但不限於: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凌遲,縊首,烹煮,宮刑,刖刑,插針,活埋,鴆毒,棍刑,鋸割,斷椎,灌鉛,彈琵琶,抽腸,騎木驢。
『肆』 清朝太監刑法
順治皇帝在順治十年()就在一道上諭中針對太監做出了六條嚴厲規定,兩年後又命工部鑄成鐵牌,分別立於內務府和交泰殿,重申「以後但有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囑托內外衙門,交結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否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
乾隆時期,制定了《欽定宮中現行則例》,在規定太監等級、職責和待遇的同時,對太監的管理及處分做了詳細嚴格的規定。
《現行則例》和對發生過失及犯罪太監處罰的實際看,清代對太監的處罰大體有以下幾種。
一是罰月銀、降職
罰月銀和降職主要是針對太監的高層即敬事房總管和各處首領太監的,他們是太監中的管理人員,月銀即薪水比一般太監相對要高。根據太監違犯規定的嚴重程度,對他們月銀的扣罰從一個月到三年不等。如《宮殿監處分則例》第三條規定:在揀選各處首領時,如有不秉公選擇得人,不將年久出力者保舉,因而徇私情者,罰月銀一年。
二是板責、杖責、鞭責
板責、杖責主要針對普通太監。責打太監的刑杖、刑板都是用竹子做的,其中刑杖是長五尺、圓五分的實心青竹,刑板是長五尺、寬五分的青毛竹板。行刑時先將太監按伏在地,使臀部突起,然後一人按頭,二人按手,二人按腿,一人行刑,一人報數,受刑太監須一面受刑,一面喊叫求饒。行刑的數量根據過失輕重,從二十板(杖)到一百板(杖)不等。
三是枷號和罰做苦役
枷號就是在犯罪或有過失太監脖子套上木製刑具的一種體罰。而罰做苦役是讓過失或犯罪太監從事比較繁重或下賤的體力勞動。一些太監犯罪或過失較重,受到杖責及枷號後,還要罰做苦役,主要是發配到南苑的吳甸鍘草。情節再重的太監,則要發配邊遠煙瘴地區當奴隸。如針對太監逃跑問題,就規定:「凡太監逃到河南、山東、山西及東三省者無論拿獲及自行投首,均不計逃走次數,將其枷號一年後,發往黑龍江給官員為奴,並且遇赦不赦;如逃到其他省份,即為越省遠揚,無論拿獲自投,均永遠枷號禁斃。
四是杖斃、絞決和斬決
這三者都是對犯有嚴重罪過的太監進行的剝奪生命的刑罰,杖斃就是用竹杖將犯罪太監活活打死,絞決就是將犯罪太監用繩子弔死,但可以落個全屍,斬決就是將頭顱砍下,使犯罪太監身首異處。相對來說,後者更為嚴厲。
五是凌遲
凌遲就是俗稱的千刀萬剮,是清代對太監最為嚴厲的刑罰。能被處於這種極刑的,應該是犯下了統治者不能容忍的「滔天大罪」。
『伍』 清朝都有哪些刑罰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其統治者雖是從長城以外打入中原的少數內民族,但在取得統治後容,仍是迅速繼承了明以前的儒家思想,立法也是參照明朝立法。立法的指導思想是「參漢酌金」,「十惡」已入律。公元1644年清朝開始統治全國,在詳譯明律的基礎上,經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朝代的不斷總結,於乾隆五年(1740年)完成《大清律例》,《大清律例》在形式上與《大明律》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禮律、兵律、刑律、工律等三十篇,四十卷,三十門,律文四百三十六條,附例一千零四十九條。
清律沿用笞、杖、徒、流、死五種法定刑罰。死刑於斬絞之外,還設凌遲、梟首、戮屍等殘酷刑罰。
『陸』 介紹一下清朝的刑罰
清朝入關後立法參照明朝立法,清律沿用笞、杖、徒、流、死五種法定刑罰。死刑於斬絞之外,還設腰斬、凌遲、梟首、戮屍等殘酷刑罰,但到雍正帝時廢止腰斬酷刑,晚期受到西方法治思想影響,廢止了凌遲等酷刑。
『柒』 清代有哪些刑法制度
清朝初期及中期的刑事法律制度
1616年,滿族首領努爾哈赤在關外建立後金政權,建元「天命」。1636年,皇太極改元「崇德」,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滿清入關。1911年,滿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走向終結。
滿清王朝在繼承前代法製成果的基礎上取得了許多新的成就,尤其是少數民族立法的發展,是清朝法制最為顯著的成就。
一、法律思想與立法概況
1、法律思想-「參漢酌金」,由大臣寧完我提出。
2、立法概況-《大清律例》、《大清會典》、《則例》、《蒙古律例》《欽定西藏章程》等少數民族法規。
二、刑事法律
1、犯罪
(1)維護君主專制集權統治,嚴厲打擊反逆等侵犯皇權的犯罪。
反逆罪,包含「謀反」、「謀叛」、「謀大逆」三種罪名。規定:凡犯謀反、謀大逆者,只要是共謀的,不分首從,皆凌遲處死;其父子、祖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異姓,以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異,十六歲以上,不論篤疾廢殘,皆斬;十五歲以下的男性親屬及所有的女性親屬,給付功臣為家奴,財產入官。即使子孫確不知情,十一歲以上,也要閹割發往新疆給官為奴。凡犯謀叛者,只要是共謀,不分首從皆斬,妻妾、子女給付功臣之家為奴,財產入官。
奸黨罪,清朝除了沿用明朝奸黨罪的條款外,還擴大了奸黨罪的適用范圍,嚴禁內外官員私相結交。
異端思想罪。
(2)調整新的社會關系,確立新罪名。
江洋大盜罪,乾隆時首次規定,指在濱海、沿江行劫客船點對點的行為。
興販與吸食鴉片罪:
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第一次頒布了禁煙令,規定:興販鴉片者照收買違禁貨物例,枷號一個月,發近邊充軍;私開鴉片煙館引誘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眾律擬絞監候;為從者,杖一百,流三千里;船戶、地保、鄰佑人等,俱杖一百,徒三年。
嘉慶時,先後頒布了十餘道禁煙法令,規定:凡吸食鴉片者,杖一百,枷號兩個月。
道光十九年(1839年),頒行《嚴禁鴉片煙章程》39條。該章程將走私鴉片行為作為首要打擊對象;對興販鴉片行為、開設煙館行為、栽種罌粟、製造鴉片行為均予以嚴懲;對於吸食鴉片的,亦予以懲治。
2、刑罰
(1)刑罰的發展變化
笞刑、杖刑,在刑具上統一為竹板,同時減少了刑數。
遷徙、充軍、發遣。
死刑,繼續分為絞斬兩等外,每等又分」立決」和「監候」兩類。
附加刑,刺字刑的適用范圍擴大,刺字的部位,初犯刺右臂、再犯刺左臂、三犯刺面。刺字的內容包括事由和管束地方,並分別刺滿漢兩種文字。
(2)維護滿人的刑罰特權
清朝末期的刑事法律制度 受西方列強的影響和逼迫,以及國內政治現實的考量,清末開始對《大清例律》等刑事法律進行修訂。
1、修律的指導思想
(1)西法與中法結合,務期中外通行。
在中國傳統法律體系中,刑法最為發達。而在傳統的法觀念中,刑、法、律三者的含義一般是相通的,在很大程度上也僅限於刑法而言;同時,列強對中國法律的指責,首當其沖的也是刑法。修律大臣沈家本認為「各法之中,尤以刑法為切要,乃先從事編輯」。因此,刑律的修訂是整個清末修律的核心部分。
1902年,清廷下詔對《大清律例》進行修訂:「中國律例,自漢唐以來,代有增改。我朝《大清律例》一書,折衷至當,備極精詳。惟是為治之道,尤貴因時制宜,今昔情勢不同,非參酌適中,不能推行盡善。……。總期切實平允,中外通行,用示通變宜民之至意」。
(2)修律與研核法理結合
沈家本「法之修也,不可不審,不可不明。而欲法之審,法之明,不可不窮其理」。
(3)修律與促進法制文明結合
修律過程中,沈家本奏請刪除凌遲、梟首、戮屍、緣坐、刺字等酷刑,減少死刑條款,禁革買賣人口和蓄養奴婢等惡習,改良監獄,以感化教育為宗旨,力圖通過修律改變清廷法律落後與野蠻的現狀,促進法制文明。
2、《大清現行刑律》
1904年5月15日,修訂法律館開始對《大清律例》進行刪改與修訂。1909年編撰完成《大清現行刑律》,1910年頒行。為過渡性刑法典。
3、《大清刑律》(《欽定大清刑律》)
1906年開始起草,聘請了日本法學家岡田朝太郎協助起草。1907年8月編纂完成,1910年11月憲政編查館完成審核。由於受到禮教派強烈反對和攻擊,修訂法律館不得不將草案收回,再行修訂。經修訂後的《大清刑律》增加「附則」5條(即《暫行章程》)。1911年1月公布,並定於1912年正式實施。
『捌』 清朝最殘酷的5種刑法
1、<剝 皮>
剝的時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樣的撕開來..最難的是胖子,因為皮膚和肌肉之間還有一堆油,不好分開。 另外還有一種剝法,是把人埋在土裡,只露出一顆腦袋,在頭頂用刀割個十字, 把頭皮拉開以後,向裡面灌水銀下去。由於水銀比重很重,會把肌肉跟皮膚拉扯開來,埋在土裡的人會痛得不停扭動,又無法掙脫,最後身體會從從定的那個口「光溜溜」的跳出來,只剩下一張皮留在土裡... 最早的剝皮是死後才剝,後來發展成活剝
2、<凌 遲>
最早是把人殺死之後再剁成肉醬,稱為「醢」,受過此刑的記得有子路,還有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 後來發展更加精細,目的還是要讓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時候施刑,還要求受刑人必須身受多少刀以後才死。 據說發展到後來,每次凌遲要由兩個人執行,從腳開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斷氣。而據說犯人若未割滿一千刀就斷了氣,執行人也要受刑。 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監劉謹,聽說一共割了三天才讓他斷氣... 而最慘的是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因為崇楨皇帝中了反間計,誤以為他通敵賣國,判他凌遲處死,行刑前以魚網覆身(讓肌肉突出以便下刀),遊街示眾,被北京城無知的民眾沖上前去,把他的肉一塊一塊咬下來...那種心理的痛恐怕遠高於生理的痛。 這是明清的正式刑之一.
3、<棍 刑>
即木樁刑. 這里要說的棍刑,不是用棍子打人。這里說的棍刑,是拿根棍子直接從人的嘴或肛門里插進去,整根沒入,穿破胃腸,讓人死得苦不堪言。 正史上沒有看過用這種刑罰的記載,不過金庸小說「俠客行」里有提到,還給這種酷刑起了個美名叫「開口笑」。
4、<烹 煮>
唐朝時代,武則天當皇帝的時候,朝中有位酷吏叫來俊臣,崇尚嚴刑峻法,對不肯招供的犯人往往以酷刑對待。方法是找個大瓮,把人塞進去,然後在瓮下面用柴火加熱。溫度越來越高,受刑人也越來越受不了,如果不肯招供的話,往往就被燒死在瓮里...後來武則天聽說了這件事,就把來俊臣找來,問他犯人不肯招供要怎麼辦?來俊臣很得意的把這個方法說了出來,武則天就淡淡的說了句:「則請君入瓮」,把來俊臣燒死...
5、<俱五刑>
為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大卸八塊]通常是把人殺死以後,才把人的頭、手腳剁下來,再把軀干剁成三塊。 漢高祖死後,呂後把他的寵妾如意夫人抓來,剁去手腳,割掉鼻子耳朵舌頭,眼睛挖出,丟在豬圈裡喂養,取名「人彘」.結果呂後自己的兒子看到,給活活嚇死...
『玖』 中國大陸刑法典從清代到現在有哪些
1、清代《大清新刑律》
《大清新刑律》於1908年完成,但由於守舊派的反對,直到1911年1月25日才公布。不久清王朝即告覆亡,該律並未施行。它採用資產階級的刑法體例、刑罰制度和刑法原則。在刑法體例方面,分總則、分則兩篇。
在刑罰制度方面分主刑、從刑兩種,主刑包括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罰金;從刑包括褫奪公權和沒收。 在刑法原則方面,採用了資產階級的罪刑法定主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此外,還根據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的新情況,規定了有關妨礙國交、妨礙選舉、妨礙通訊、交通以及妨害衛生等方面的犯罪。
2、北洋政府《暫行新刑律》
《暫行新刑律》是北洋政府成立之初對《大清新刑律》稍加刪改而制定的刑事法規,於1912年4月30日頒行,內容與《大清新刑律》基本相同。
1912年3月,袁世凱發布命令:「所有從前施行之法律及新刑律,除與民國國體抵觸各條應失效力外,余均暫行援用。」此處所指「新刑律」,即清末修律公布之《大清新刑律》。據此命令,北洋政府法部隨即擬定《刪修新刑律與國體抵觸各章條等並刪除暫行章程文》,並附列刪除各章條目,經呈袁世凱批准,並通令各司法衙門遵行,是為《暫行新刑律》。
後1914年袁世凱陰謀復辟帝制,以「重典」威懾人民,頒布《暫行新刑律補充條例》15條,增設了一些罪名,並加重了原來的許多刑罰。此外,北洋政府還在1915年和1918年先後擬定了兩次刑法修正草案;但均未頒行。
3、國民政府1928年《中華民國刑法》
該刑法分為總則和分則兩編,共48章,387條。1935年1月1日又公布了經過修改的刑法,即所謂新刑法。其中總則編12章99條,分則編35章258條。
列舉了諸如竊盜、殺人等罪名,並針對各罪內容特別規定。學說上一般把刑法分則按照侵害法益的不同分為國家法益、社會法益和個人法益數部分;在個人法益方面又常再細分為生命、身體法益、自由法益和財產法益等。
原則上本法總則部分的規定適用於所有法律的刑事規定(其他法律的刑事規定稱附屬刑法,即刑法以外之特別刑法),在分則的部分則列舉了基本的刑事處罰規定。
4、國民政府1935年《中華民國刑法》
新刑法標榜「從輕主義」,對一般輕罪的處罰比舊刑法規定的有所減輕,但對於所謂觸犯反動統治秩序的行為則從嚴、從重處罰。
同時吸取了德、意、日帝國主義國家刑事立法政策中所謂「社會防衛主義」和「主觀人格主義」精神,宣稱犯罪原因在於人的生理素質和心理因素,主張應以主觀的犯罪動機,而不是以客觀的犯罪事實作為定罪量刑的根據。
對所謂「內亂罪」以及「外患罪」、「殺人罪」、「強盜罪」等「危險極大」者,皆規定了懲罰「預備犯」、「未遂犯」和「陰謀犯」的條款。
特別增加了「保安處分」專章,對於所謂有犯罪行為或有「犯罪嫌疑」「犯罪危險」的人,可以借口預防「犯罪」或「再犯罪」,實行「社會防衛」手段,令其入感化教育處所。
5、新中國195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大綱草案》
在 1950 年,我國就在原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的主持下進行了刑法典的起草准備工作。刑法大綱草案是對新中國各項法律的高度概括,是日後刑法修訂的基礎
6、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用刑罰同一切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生產秩序、工作秩序、教學科研秩序和人民群眾生活秩序,保障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