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經驗

民法經驗

發布時間: 2021-11-23 21:07:03

⑴ 怎麼自學民法,怎麼學好,一點頭緒都沒有,,,,

先把說的內容大致了解透徹,知道每一部分是要說什麼的干什麼的,不需要背的滾瓜爛熟(因為內容太繁瑣背了也容易忘),然後再大致理解的基礎上針對每一塊知識點翻案例,遇到不會解決的案例然後去翻課本(盡量不要看答案,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把知道安的題做出來,不管你分析的有有多爛,那都是你自己的勞動成果。)然後對著書上的內容整理完了,再和答案對比,看看對於答案來叫你都欠缺哪些答題技巧和分析技能。然後回過頭你再吸收書上的內容,你會發現,你不用背也能用自己的思想理解了,因為印象加深了這比死記硬背效果好多了。還有就是關繫到物權和債權的那一塊,因為,這兩塊的內容特別搞,很容易搞混淆,所以我個人都喜歡畫圖,因為這樣生動形象,當我想不出一個概念該怎麼回答的時候,腦子里想起那副圖我一下子就有思路了。(具體怎麼畫圖你可以私下聯系我我可以給你看看我畫的圖。)還有就是在現實生活中你碰到的那些事,還有你以前經歷過的一些事情,都可以用你所學到的民法知識進行回憶,自己想想該怎麼處理,一個月以後,你會發現在和你一個起步學民法的同學,和你的差距了,法律這么搞的一門學問,我不主張死記硬背最重要的還是找竅門就像你說的靈活運用,這是我的一些方法

⑵ 民法高手請進,請教司考民法學習方法

來1、民法,我學得不是自很好。但個人認為民法關鍵是區分不同的概念,以及不同概念的要件。如不當得利:(1)無法律上的原因+一方得利+致他方受損+得利與受損有因果關系。(2)不當得利的類型:兩種……(3)不發得利的處理後果:返還(返還什麼)。(4)強迫得利:怎麼處理

2、只能說多記多背,多到題目就能反應過來考的是什麼知識點

司法考試中的民法該怎麼復習

第一步,根據問題找故事。主觀題往往是有多個有趣的故事組合而成的,而不同的故事往往有不同的考點,第一步是要根據問題找到相應的故事情節。
第二步,結合故事找考點。根據問題和案例的內容,判定考點是考查孫某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行為,是否有免責事由。
第三步,聯系考點憶原理。判定侵權責任,看適用過錯責任還是無過錯責任,顯然屬於過錯責任,而且不適用特殊侵權,此時適用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2條和第15條的規定,首先判定有無加害行為,本題目中,有無加害行為呢?看出題人的暗示——無肢體沖突只有語言交流,出題人所要傳遞的信息是不存在侵權行為。
第四步,整理思路得結論。

⑷ 請問一下:怎麼才能學好民法

學習民法受到的啟示:其一,是從抽象到具體、從一般到特殊的學習方法。及基本上按照民法典的結構順序進行學習。其二,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學習方法。即從具體的事例(實有的或者假設的案例)入手學習民法。第一種方法,可以使我們對民法獲得一個整體的把握,即掌握民法的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的體系,為進一步學習、研究民法或者從事民法實物奠定扎實的民法知識基礎。但這種學習方法,對初學者來說,要理解、記憶許多專業概念術語有相當的難度。第二種學習方法,從具體案例入手,可以喚起對民法理論的興趣,但僅靠這種學習方法不大可能准確理解和掌握整個民法的基本結構和概念、原則、制度、理論體系。因此,現在提倡交替採用上述兩種學習方法。即為了掌握民法的基本結構和整個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體系,須採用第一種學習方法,精度一、二種較好的民法教材或者體系書。在此基礎上再採用第二種方法,閱讀一些民法實例演習著作,使我們結合實例對民法各項概念、原則、制度獲得正確的理解和把握。然後再閱讀一些具有較高學術水準的專題研究著作相關專題論文,以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民法理論素養。並且,在具有比較扎實的民法知識的基礎上,應閱讀民法方法論著作和民法判例研究論文,以掌握解時適用民法的方法、規則和理論,提高運用民法和研究民法的能力。
在採用第一種方法學習時,須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先學好民法總論部分的內容,再順序學習物權、債權、親屬、繼承。民法總論部分,不僅使整個民法的基礎,而且是整個現代法制的基礎。學好這部分內容,再學習其他部分就比較容易。當學習其他部分時,也應當遵循同樣的規律,先著重學好該部分的基礎知識,例如學習債權部分,應先著重掌握債權總論部分,然後再學習各種合同。二是遵循「閱讀、記憶、理解、運用」的規律。民法是一套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的體系,其基礎是一套有嚴密邏輯關系的概念,掌握了這套概念,就掌握了民法的思維框架。經驗表明,法官在裁判中、律師在處理案件中、學者在分析案例中如果出現失誤,往往源於沒有掌握好這套概念或者發生概念混淆。因此,學習民法首先強調記憶。但民法概念有專門含義,相互間有其邏輯關系,因此不能但憑死記硬背,在記憶的同時應強調對概念的理解。特別是初學者,一定延著重記憶和理解這兩個環節,邊閱讀、邊記憶、邊理解,在理解的前提下增強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加深理解。再就是在初步掌握了民法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的體系和方法的基礎上,要強調聯系實際,即運用所掌握的民法知識和方法分析實有的或者假設的案例,針對具體的案例解釋、適用民法規則,然後得出對案例的處理(判決)意見。在這樣的運用中,不僅可以加深理解和記憶,而且可以使所學民法知識逐漸轉化成自己的民法素養和民法實務能力。

⑸ 通過司法考試的介紹下經驗

我不是法律專業的,一共復習了五十天,第一次就順利通過司法考試。說一下我的感受吧。
第一,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教材。以個人經驗來講,不是很推薦「三大本」,太厚太啰嗦,對於一個非法學專業的學生來講,根本不知道如何取捨裡面的內容,如果全部看完,也只能是囫圇吞棗,還浪費了很多時間,對於應付考試,性價比不高。我當初選擇的是「萬國」的講課音頻,在學校門口四元一張的光碟(網上也有的下),將裡面的pdf文件列印出來,一邊聽音頻,一邊對照講義記筆記,效果很好,每天大概聽七八個小時也不犯困。據說三校的講義也賣得很火,因為沒用過,不好評價。不論選擇哪一種教材,踏踏實實復習,掌握其中80%的東西,就足夠應付考試了。
第二,重視真題。我一共買了兩套五年真題,都是法律出版社的。一種是張能寶編的,按照民法、刑法、民訴等分類匯編,共八冊(因為二手的,只花了8塊錢),可隨時根據復習進度練習。還有一種是按年份編,用於後面的模擬測驗(一定要買題目和答案是分開的那種,市場上有的參考書,每道題下面就是答案和解析,讓人忍不住往下看,很影響測試效果)。
第三,不能輕視小學科。我本身不是法律專業的,所以在考試前就堅信一點,每一分都不是給我浪費的。即便是像「商經知」這樣的小門類,或者說「三國法」這樣被稱作雞肋的部分,我也一視同仁,按照先聽講義後看法條最後整理的路子走過來。事實證明,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第四,復習策略,用工在精不在長。我相信很多人沒有通過司考,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耐心的事。記得當初買二手書時,那個人說不用一年的復習時間,不把三大本看個三四遍,就甭想過司考了。我很慶幸沒有聽他的勸告,而是遵循自己的方法。司法考試是一門考試,既然是考試,那就不能按照作學術的方法對待它,學術靠的是日積月累,點點滴滴的下功夫,是急不得地。考試嘛,就應該一鼓作氣,速戰速決,因為考試復習,接觸到的必然是重復的東西,復習的時間越長,重復的內容也越多,我相信沒有多少人認為一次又一次的重復是件有趣的事吧。況且戰線拉得太長,必然不能由始至終的保持鬥志,不是覺得考試遙遙無期而漫不經心,就是由一鼓作氣到再而衰三而竭的喪失耐性。所以,我們就應該在求知慾與緊迫感同在的條件下,有條不紊的度過司法考試復習階段,時間在兩個月左右。我之前已經寫的很清楚,給我復習的時間只有五十天,那就要很好的利用時間,盡量不走彎路。我復習的次序是民法、刑法、民訴、刑訴、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商經知、法理學憲法法制史、三國法。基本上每一部分都是四五天內結束,先是聽講義,然後自己整理(將幾十頁的講義以結構化的形式整理成三四頁的東西,這是復習的關鍵,是將別人的思想以自己的結構組合起來,整理的同時相當於二次復習,而且我大部分記憶的工作也是此時完成的。這幾頁紙做起來一定要用心,每日睡前可以掃一遍,遺忘部分隨時補充,做真題時發現的重要部分,也要填補到紙的空白處,臨考前兩天看非常方便),最後做相應部分的題(張能寶那幾冊分類匯編的)。空閑時(我一般是蹲廁所時)要看法條,尤其是三大訴訟法(三大訴訟法的整理我是放在一起進行的,為的是方便對比)。其實復習完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時,卷二就可以做了,這個時候感受下一百道題放在一塊是什麼樣也挺有趣的,我是從08年倒著做到04年的題,後來又先後做完了卷三和卷一。這樣將聽講義、做整理、練真題穿插起來,會減輕重復勞作的厭煩感,而且有助於理解(個人感悟)。考前可以買兩套模擬題練練手(不要買太多,自己給自己增加負擔),最好不要買你使用的教材的出版社出的題(如用「萬國」教材,則請買「三校」模擬題,以免內容雷同,還可以檢測考點是否覆蓋的全面),時間如能按照考試來最好,不能也不必強求。卷四我沒怎麼花時間復習,所以也沒什麼好建議,個人感覺如果理論都掌握清楚了,也就不用管到底出的是選擇還是案例分析了。至於論述題嘛,可以去網上搜搜某些人的熱點預測,從頭到尾掃一遍也能記個大概了吧,反正都是套話。
最後,有本法條,有本大綱,再弄本新增考點解析,這些都必須的,不用啰嗦了吧。強調一點,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好的身體,倒在考場上就太劃不來了,連續兩天的高強度智力游戲可不是鬧著玩的(我就吃了這樣的虧,考前探考場那天,不巧淋了雨,仗著年輕力壯,沒換衣服又直奔自習室,結果著涼感冒連燒三天,體溫39度居高不下,應咬著牙考完四門,人幾乎沒暈在場上,尤其第三場,考民商法那張卷,本來一直是我最拿手的,做模擬題達到120都很容易,就因為燒得太厲害了,連題都讀不大通順,每道題都要看兩遍才能下手,最後成績出來,發現竟是四門考試中分數最低的。好在天可憐見,我以385分通過了司考,雖然不甚滿意,也不好再抱怨什麼了)。

三點說明:1、我是個學生。學生總是更擅長考試的(尤其是這種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學生),已經參加工作很多年的叔叔阿姨們切毋照此方法修習,你們當有另一條捷徑。
2、我是個自製力超強的人。我可以前一天還吊兒郎當的在大半夜忙著升級打怪,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而第二天就立志司考,並在復習階段決不再碰電腦一下,完全進入到高考備戰階段,一天除吃飯睡覺散步外全在看書,且心無旁騖。做事拖泥帶水、朝三暮四沒點決斷力的人也不適合走這條路,五十天可不包括讓你尋思到底要不要考的時間。
3、我爹媽都是法官。雖說不上有啥家學淵源,但遺傳基因還是不錯的,也算是先天優勢了,不過我覺得考前努力更關鍵。

當初報名參考,全因一時意氣之爭,不料竟有如此收獲,無奈法律一門,於我所入行當,全無半點瓜葛,想必日後只能束之高閣。然今日法學諸生,為此考試苦苦掙脫,亦不在少數,真可謂天意弄人。愚之所書,如能使二三子省卻心力,另闢蹊徑,或可算一分功德。
灌湯包

⑹ 司法考試中民法的比重有多大在准備司考,想從民法開始,希望高手多多指教,提供經驗、

民法佔司法考試的比重大約15%左右,可以說每年都能保持在95左右。

司法考試復習要有計劃性,要從總體上規劃,復習期間漫長,要有毅力。

從哪開是看因人而異,但復習計劃最好有體系,整輪復習完畢,要對司法考試整體上有一定把握。我建議從法理學開始看,法理較為簡單,而且有助於對整體的理解。民法較為復雜,體系很龐雜,很難把握,放在中期集中研究復習較妥。

第一輪復習一定要全面系統,然後一定要結合歷年真題復習,做題相當於實踐,理論離不開實踐。

司法考試要看透三大本,研究歷年試題,建議再買一套萬國的司法考試專題講座看看。再次強調沒有決心和毅力不行。
祝你復習順利!

⑺ 跪求司法考試准備經驗!

原則上來說復習法考6個月即可,但在備考過程中,容易懈怠,或者陷入誤區,因此從現在開始復習勝算會更大。


下面都是干貨建議收藏:

一般而言,法考復習以三輪最佳,每一輪的復習各有側重點,

第一輪以打基礎為主;

第二輪以鞏固提高加之分類真題操練為主,同時注意背誦記憶講義,關鍵知識點;

第三輪以進行歷年真題訓練為主。

3月之前——民刑復習

3月份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踏踏實實地把民法、刑法跟著老師系統學一遍,時間充足的話可以自己再看一遍。民刑的考察重視基礎理論,需要考生花大量的時間理解消化,因此一定要盡早開始復習。

零基礎或者基礎薄弱的同學建議先跟著民刑先修過一遍,不要一開始就跟精講講義。

民法、刑法第一遍復習的時候,務必要認真踏實,不要急於求成,仔細看書,踏踏實實地跟著老師的課程打基礎才是王道!對於較為難理解的知識點,也不要太過於糾結,對於不懂的知識點做出標識,在第二遍復習時注意反復理解吃透。

3月1日到4月30日——繼續攻克民刑+行政法

這個時間段的重點依舊是攻克民法刑法,但要更加註重行政法的復習。

行政法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記憶,前期行政法的復習會給人繁瑣抽象之感,此時一定不要盲目背誦記憶,多聽兩遍老師的課程,多理解配合一定的真題訓練。

在這個階段三大實體法並駕而驅、穿插復習,聽課加做題,穩扎穩打復習最佳。行政法極為好拿分,一定要認真對待!

5月1日到6月1日——訴訟法為主

5月份以後的復習方向要從民法,刑法、行政法三大實體法轉向其他學科。

在這個階段千萬不要因為民法和刑法學得還不夠透徹,沒有理解和記憶清楚而推遲其他學科的復習,這是法考的大忌。今年很多小夥伴前期花了太多時間在民刑上,以至於後期商經、三國等記憶型科目反而不扎實,以至於在今年商法逆襲的考卷上吃了大虧。在這個階段只需要堅持做民刑行政法分類真題,反復查缺補漏就好。

訴訟法與三大實體法有著很大的知識點的關聯,特別是刑法與刑訴,刑訴的解題經常會用到刑法的知識點。刑訴知識點繁雜且對背誦記憶要求很高,一定不能急於求成,靜下心來攻克一個個知識點。

如果覺得刑訴難,可以先開啟民訴的復習,民訴的難度整體上是低於刑訴,多聽幾遍老師的課程輔之以背誦,一定可以輕松攻克。復習民訴的時候可以穿插商經的復習,一是不會太枯燥,產生厭倦心理;二是商經也是背誦+理解型科目,復習上有很多共通之處。

訴訟法的知識點重復考察可能性極高,一定要重視訴訟法真題的練習,在分類真題復習階段,就要反復理解吃透每一個選項背後的原理。

另外,5月中旬法考大綱差不多就要出台了,新增的知識點必考一定要關注!

6月2日到6月30日——三國法、理論法

理論法學妥妥是「背多分」學科,該學科在法考佔分值比重大,性價比較高,多背誦加上真題訓練,最適合臨陣磨槍,又好又快!

三國法包括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看似高大上,實則考點集中,知識簡單,復習時以基礎為主,一定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運用。

在這個階段,前期商經復習不足的考生這個階段繼續鞏固,理論法和三國法屬於背誦科目,跟著老師的音頻圈出重點,多看多記憶。

7月1日到8月31日——第二輪復習

7月份第二輪復習展開,這個階段可謂是全面抗戰,大家一定要挺住!在兩輪復習的時候你會發現之前復習過的知識點已經模糊不清了,真題錯了又錯,此時一定要學會調整心態。

這個階段的復習以強化提高為主,再次全面系統地跟著老師,學習一遍各科重點知識點,有的放矢,強化提高。特別注意攻克歷年真題中常考的重點、難點。

刷歷年分類真題是必須的,至於真題要刷多少遍因人而異,關鍵在於吃透每個選題,了解命題人的出題思路。

第二輪復習記憶訴訟法、商經、理論法、三國法都是極為耗時間的,所以前期一定要打牢基礎。

9月1日至考前——第三輪復習

建議大家把復習背誦截止時間定在9月1日之前,9月以後由於心態等問題復習效率偏低。

考試之前這段時間主要以做歷年全套真題為主,可以配合一些沖刺模擬題,但一定要挑選高質量的模擬題,否則容易得不償失。

接下來就可以迎接考試啦~

⑻ 高分,再追加100分,求有民事訴訟經驗者回答

對於第一個問題,本律師認為:在C不知情的情況下,C有權起訴A。如果A有證據證明C知道A是由於使用B生產的產品造成C自己財產受損,並且法院判定是B的產品有質量問題,則A可與C協商、說明法律關系,A也可向法院提供相應證據,請法官行使釋明權,要求C撤回對A的起訴,讓C變更訴訟主體、另行起訴B。
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二條:「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於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於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按照上述法律規定,消費者、用戶因為使用質量不合格的產品造成本人或第三人人身傷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製造者或者銷售者要求賠償。運輸者和倉儲者對產品質量負有責任,製造者或者銷售者請求賠償損失的,可以另案處理,也可以將運輸者和倉儲者列為第三人,一並處理。

對於第二個問題,如果A與C簽訂過協議,C如果不是以產品侵權為案由,而是按照合同糾紛起訴A,則雙方的權利義務還要看相應協議的約定。如果A違反了相應協議的約定,C可以向法院提起A違約之訴。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⑼ 民法通則一審全文

第一條 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第三條 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條 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六條 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第七條 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第八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本法關於公民的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二章 公民(自然人)

第一節 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第九條 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第十條 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一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二條 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十五條 公民以他的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為住所,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住地視為住所。第二節 監 護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第十九條 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根據他健康恢復的狀況,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第三節 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第二十條 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

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一條 失蹤人的財產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代管。代管有爭議的,沒有以上規定的人或者以上規定的人無能力代管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失蹤人所欠稅款、債務和應付的其他費用,由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

第二十二條 被宣告失蹤的人重新出現或者確知他的下落,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撤銷對他的失蹤宣告。

第二十三條 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死亡: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的;

(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二年的。

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四條 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或者確知他沒有死亡,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撤銷對他的死亡宣告。

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第二十五條 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有權請求返還財產。依照繼承法取得他的財產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給予適當補償。第四節 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

第二十六條 公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法經核准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可以起字型大小。

第二十七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承包合同規定從事商品經營的,為農村承包經營戶。

第二十八條 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二十九條 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債務,個人經營的,以個人財產承擔;家庭經營的,以家庭財產承擔。第五節 個人合夥

第三十條 個人合夥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

第三十一條 合夥人應當對出資數額、盈餘分配、債務承擔、入伙、退夥、合夥終止等事項,訂立書面協議。

第三十二條 合夥人投入的財產,由合夥人統一管理和使用。

合夥經營積累的財產,歸合夥人共有。

第三十三條 個人合夥可以起字型大小,依法經核准登記,在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

第三十四條 個人合夥的經營活動,由合夥人共同決定,合夥人有執行和監督的權利。

合夥人可以推舉負責人。合夥負責人和其他人員的經營活動,由全體合夥人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 合夥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

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償還合夥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額的合夥人,有權向其他合夥人追償。第三章 法 人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三十六條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三十七條 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依法成立;

(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十九條 法人以它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

第四十條 法人終止,應當依法進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圍外的活動。第二節 企業法人

第四十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有符合國家規定的資金數額,有組織章程、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經主管機關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具備法人條件的,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取得中國法人資格。

第四十二條 企業法人應當在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

第四十三條 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企業法人分立、合並或者有其他重要事項變更,應當向登記機關辦理登記並公告。

企業法人分立、合並,它的權利和義務由變更後的法人享有和承擔。

第四十五條 企業法人由於下列原因之一終止:

(一)依法被撤銷;

(二)解散;

(三)依法宣告破產;

(四)其他原因。

第四十六條 企業法人終止,應當向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並公告。

第四十七條 企業法人解散,應當成立清算組織,進行清算。企業法人被撤銷、被宣告破產的,應當由主管機關或者人民法院組織有關機關和有關人員成立清算組織,進行清算。

第四十八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以國家授予它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以企業所有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人、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人和外資企業法人以企業所有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九條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第三節 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

第五十條 有獨立經費的機關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資格。

具備法人條件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資格;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經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第四節 聯 營

第五十一條 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組成新的經濟實體,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具備法人條件的,經主管機關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第五十二條 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共同經營、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聯營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協議的約定負連帶責任的,承擔連帶責任。

第五十三條 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按照合同的約定各自獨立經營的,它的權利和義務由合同約定,各自承擔民事責任。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

第一節 民事法律行為

第五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第五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第五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是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第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行為人非依法律規定或者取得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

第五十八條 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三)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四)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六)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

(七)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第五十九條 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

(二)顯失公平的。

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第六十條 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六十一條 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第三人。

第六十二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第二節 代理

第六十三條 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六十四條 代理包括委託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指定代理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單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權。

第六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代理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七條 代理人知道被委託代理的事項違法仍然進行代理活動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不表示反對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八條 委託代理人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托他人代理的,應當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沒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應當在事後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對自己所轉托的人的行為負民事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轉托他人代理的除外。

第六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終止:

(一)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

(二)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

(三)代理人死亡;

(四)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五)作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終止。

第七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終止:

(一)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復民事行為能力;

(二)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

(三)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四)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單位取消指定;

(五)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間的監護關系消滅。第五章 民事權利

第一節 財產所有權和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

第七十一條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七十二條 財產所有權的取得,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七十三條 國家財產屬於全民所有。

國家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私分、截留、破壞。

第七十四條 勞動群眾集體組織的財產屬於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包括:

(一)法律規定為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

(二)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

(三)集體所有的建築物、水庫、農田水利設施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

(四)集體所有的其他財產。

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

集體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私分、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第七十五條 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第七十六條 公民依法享有財產繼承權。

第七十七條 社會團體包括宗教團體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

第七十八條 財產可以由兩個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

共有分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額,對共有財產分享權利,分擔義務。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權利,承擔義務。

按份共有財產的每個共有人有權要求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者轉讓。但在出售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第七十九條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接收單位應當對上繳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

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

第八十條 國家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確定由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國家保護它的使用、收益的權利;使用單位有管理、保護、合理利用的義務。

公民、集體依法對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規定。

土地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

第八十一條 國家所有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等自然資源,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確定由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國家保護它的使用、收益的權利;使用單位有管理、保護、合理利用的義務。

國家所有的礦藏,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開采,也可以依法由公民採挖。國家保護合法的采礦權。

公民、集體依法對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規定。

國家所有的礦藏、水流,國家所有的和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林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

第八十二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對國家授予它經營管理的財產依法享有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第八十三條 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第二節 債 權

第八十四條 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

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履行義務。

第八十五條 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八十六條 債權人為二人以上的,按照確定的份額分享權利。債務人為二人以上的,按照確定的份額分擔義務。

第八十七條 債權人或者債務人一方人數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享有連帶權利的每個債權人,都有權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了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有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

第八十八條 合同的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部履行自己的義務。

合同中有關質量、期限、地點或者價款約定不明確,按照合同有關條款內容不能確定,當事人又不能通過協商達成協議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質量標准履行,沒有國家質量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履行。

(二)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給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的所在地履行。

(四)價款約定不明確的,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履行;沒有國家規定價格的,參照市場價格或者同類物品的價格或者同類勞務的報酬標准履行。

合同對專利申請權沒有約定的,完成發明創造的當事人享有申請權。

合同對科技成果的使用權沒有約定的,當事人都有使用的權利。

第八十九條 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的約定,可以採用下列方式擔保債務的履行:

(一)保證人向債權人保證債務人履行債務,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按照約定由保證人履行或者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人履行債務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可以提供一定的財產作為抵押物。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的規定以抵押物折價或者以變賣抵押物的價款優先得到償還。

(三)當事人一方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可以向對方給付定金。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四)按照合同約定一方佔有對方的財產,對方不按照合同給付應付款項超過約定期限的,佔有人有權留置該財產,依照法律的規定以留置財產折價或者以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得到償還。

第九十條 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

第九十一條 合同一方將合同的權利、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應當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並不得牟利。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國家批準的合同,需經原批准機關批准。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原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九十二條 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第九十三條 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第三節 知識產權

第九十四條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權(版權),依法有署名、發表、出版、獲得報酬等權利。

第九十五條 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專利權受法律保護。

第九十六條 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依法取得的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第九十七條 公民對自己的發現享有發現權。發現人有權申請領取發現證書、獎金或者其他獎勵。

公民對自己的發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權申請領取榮譽證書、獎金或者其他獎勵。第四節 人 身 權

第九十八條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

第九十九條 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享有名稱權。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有權使用、依法轉讓自己的名稱。

第一百條 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⑽ 怎樣學習民法,民訴,不要答得太俗

個人前幾個月剛過的民法學自考
感受是:

先通篇閱讀一遍(時間不超過1星期),讓自己對民法學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第二遍要精讀(時間不超過10天),一字一句的理解,必須理解了才能看下個內容.

看完後馬上做習題,作完一考通就行了,這時候就能知道自己大約能考多少分了,.

當然以上的方法只是為了過考試.如果是想以後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必須要從高要求自己,多用自己所學到的去套現實生活中的案件.

民訴也是一樣的方法.

民法內容很雜,個人認為重要的是概念,只要將每個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過關不成問題.

熱點內容
杜宇律師 發布:2025-08-28 17:52:57 瀏覽:499
廣東急立法內 發布:2025-08-28 17:41:12 瀏覽:217
法學柴榮 發布:2025-08-28 17:31:39 瀏覽:701
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 發布:2025-08-28 17:19:56 瀏覽:554
人民法院庭審直播 發布:2025-08-28 17:18:00 瀏覽:739
行政訴訟法第49條詳情解釋 發布:2025-08-28 16:46:57 瀏覽:223
繪畫隊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8 16:44:23 瀏覽:255
多媒體會議廳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8 16:43:07 瀏覽:373
詩歌中的道德 發布:2025-08-28 16:42:15 瀏覽:101
訴前聯調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8 16:38:02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