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原理題
1. 刑法原理與實務的提綱
1.在中國,看看張明楷的吧,也沒辦法了。2.「刑法原理與實務」應該是自學考試律師專業(基礎科段)的,為什麼不直接讀法學呢?3.我在網上給你找的資料,將就用吧。最好去你城市的法律書店看看,書很多。「刑法原理與實務」課程全國統一命題工作,特製定本命題大綱。 一、課程性質和考試目標 1.課程性質《刑法原理與實務(一)》課程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律師專業(基礎科段)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是一門理論層次較高和業務技術性比較強的課程。刑法原理與實務(一)課程的任務是:(1)全面講述我國刑法學關於犯罪與刑罰的一般原理、原則。
(2)全面介紹各種具體犯罪的知識,重點講述部分具體犯罪的構成要件、罪與非罪的界限、此罪與彼罪的界限、以及處罰。 2.考試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考試,要求考生:(1)系統掌握刑法學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基本概念。
(2)系統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單行刑法、刑法修正案以及附屬刑法的規定,對遇到的問題能查閱相關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
(3)具有較強的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案件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及重點本課程的考試內容與考核目標以課程考試大綱為標准,其重點內容為: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則第二、三節;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圍第一節;第四章:犯罪概念與犯罪構成第二節;第五章:犯罪主體第二、三、四、五節;第六章:犯罪的主觀方面第二、三、四、五、六節;第七章:犯罪的客觀方面第二、三、四節;第八章:犯罪客體第一、二、三節;第九章: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第一、二、三節;第十章:犯罪停止形態第二、四、五節;第十一章:共同犯罪第一、二、三節;第十二章:罪數形態第二、三節;第十五章:刑罰的種類第二、三、四節;第十七章:刑罰裁量制度第一、二、三、四節;第十八章:刑罰執行制度第一、二節;第二十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闡述較多的犯罪;第二十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中闡述較多的犯罪;第二十四章:侵犯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中闡述較多的犯罪;第二十五章:侵犯財產罪中闡述較多的犯罪;第二十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中闡述較多的犯罪;第二十八章:貪污賄賂罪中闡述較多的犯罪;第二十九章:瀆職罪中闡述較多的犯罪。三、考試命題的原則1.命題標准
「刑法原理與實務(一)」課程是律師專業(基礎科段)開設的一門專業必考課程,共6學分。命題標准參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同專業、同層次、同課程的結業水平,並體現自學考試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特點。在題量上保證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夠在規定的考核時間內完成全部試題,並有適當的時間對答案進行檢查。 2.考試依據和范圍以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2002年7月頒布的《刑法原理與實務課程自學考試大綱》(2002年版)為依據,以《刑法原理與實務》(趙秉志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教材為命題范圍。試題的參考答案按所指定教材中的有關提法來編制。3.知識與能力的關系知識是能力的基礎,能力是運用知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試題既體現對考生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測試,又適當考核考生運用基本知識分析解決實際案例的能力。4.重點與覆蓋面的關系試卷覆蓋到章,重點章節的權重比例大一些,次重點章節的權重比例小一些,一般章節的分數適當。單章考核分數不超過10%。四、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1.考試形式《刑法原理與實務(一)》課程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鍾,評分採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線。2.試卷內容結構本課程的試卷內容以第2、5、6、8、10、12、17、23、24、25、28章重點考核內容;以為第3、4、7、9、11、15、18、22、26章為次重點,其他章節為一般考核內容。重點內容、次重點內容和一般內容在試卷中的佔分比例約為60%:30%:10%。3.試卷能力結構能力考核分為「識記」、「理解」、「簡單應用」和「綜合應用」四個層次,考核不同能力層次的試題在試卷中的分數比例為:「識記」佔25%左右、「理解」佔40%左右、「簡單應用」佔15%左右、「綜合應用」佔20%左右。4.試卷的難度結構試題的難度分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難」和「難」四個層次,不同難度的試題在試卷中的分數比例為:「容易」佔20%左右,「中等偏易」佔35%左右,「中等偏難」佔30%左右,「難」佔15%左右。5.試卷的題型結構本課程考試採用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六種。
2. 刑法原理與案例分析試題
要自己認真答題。
3. 刑法簡答題匯總(完整版)
刑法主觀題的答題方法匯總
互關聯。在分析其中犯罪人的刑事責任時,有以下兩種答題思路:
1、以犯罪行為為線索,即分析每個犯罪行為涉及的法律問題。典型論述方式為:「對於甲、乙實施的某某行為,甲、乙二人成立某罪共犯,甲成立A罪既遂,乙成立B罪既遂。由於甲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具有自首情節,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以行為人為線索,依次分析各犯罪人的各種犯罪行為。典型論述方式為:「對於甲的刑事責任,分析如下:首先,甲實施A行為,符合A罪的構成要件,成立A罪既遂,同時觸犯B罪,屬於想像競合犯;其次,甲實施C行為,成立C罪,與A罪應當數罪並罰;最後,甲的D行為屬於立功,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無論採取哪一種答題思路方法,在分析完案件事實之後,建議以行為人為線索對觸犯的罪名和處罰原則做簡明扼要的總結。
4. 三道刑法案例分析題 求答案 急
你好,
問題一,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此題考察是否屬於正當防衛,顯然不屬於。
問題二,搶劫罪未遂,已經著手實施犯罪,因為客觀原因沒有得逞,此題考的就是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區分。
問題三,網上有答案,沒仔細看。
.(一)王飛、劉奔、趙楠共同違法行為的認定
1.三人故意傷害服務員小李的行為:(4分)由於三人當時都不足16周歲,14—16周歲的人僅需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負刑事責任,而小李的傷經鑒定為輕傷,因此三人都不構成犯罪。
2.三人入戶盜竊的行為
三人有共同入戶盜竊的行為,但個人罪責不同。
(1)劉奔不構成犯罪:由於劉奔在外望風,且聽見打架的聲音就逃走了,因此只有盜竊行為。由於沒有盜到財物,因此劉奔不構成犯罪。
(2)王飛構成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罪,不構成搶劫罪。 根據最高院關於未成年人的司法解釋,雖然王飛入戶盜竊且為抗拒抓捕,將安某打成重傷,但由於其不滿16周歲,因此不能由入戶盜竊轉化為入戶搶劫。他僅需承擔故意傷害的刑事責任即可。
(3)趙楠構成入戶搶劫,但不屬於搶劫致人重傷。趙楠本來在外望風,在聽見屋內打架後,進入屋內,並和小安打起來,其也就由入戶盜竊轉化為入戶搶劫,屬於承繼的共犯。但由於王飛刺傷安某時,趙楠在屋外,且當時只有盜竊的故意,因此趙楠無須為王飛致人重傷的行為負責。
(二)趙楠、劉奔強奸幼女的行為:由於二人當時均已滿14周歲,因此應為此行為負責,均構成強奸罪。由於屬於姦淫幼女,且屬於輪奸,因此應按強奸罪從重處罰。
(三)王飛的自首行為和立功行為:王飛僅因神色慌張被巡警盤查,就交待了全部犯罪事實,因此構成自首。他還交待了趙楠、劉奔的重大犯罪行為,因此構成重大立功。由於王楠的故意傷害行為有自首和重大立功,因此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四)三人均未滿18周歲,因此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且不得判處死刑
5. 請根據自己的所學的刑法原理 回答犯罪未遂具有那些特徵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為犯罪未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其特徵是:
1、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是指行為人開始實施刑法分則規定的作為某種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
2、犯罪沒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內容沒有完全實現,沒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
3、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為人沒有預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觀原因。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應當具備質和量兩個方面的特徵:(1)從質上說,只有那些違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才能成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2)從量上說,那些違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必須達到足以阻礙犯罪分子繼續實行犯罪的程度。因此,有些犯罪分子遇到一些輕微的阻礙因素,例如在搶劫罪中遇到熟人,在強奸罪中由於被害人請求等,犯罪分子就中止了犯罪,應該認為是自動中止。
6. 刑法基本原理是什麼
1、罪刑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平等適用刑法原則,對刑法所保護的合法權益予以平等的保護;對於事實犯罪的任何人,都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認定犯罪;
3、罪刑相適應原則
以事實依據,以法律為准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