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會消失嗎

刑法會消失嗎

發布時間: 2021-11-24 14:16:52

⑴ 如果有犯罪前科,可不可以消掉啊

基本上無法消除。
我國刑法第100條規定,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
這是前科如實匯報原則,這個不像是治安拘留或者警告處分那樣,是很難消掉的。可以這么說,這是跟著人一輩子的。

但是這條應對的是以前老體制下的規矩,以前都是在國企啊集體企業那樣的單位上班,所以有犯罪前科對人很不人性。現在來說,這條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那麼多私營、個體等企業,是不會浪費時間查這個前科問題的,但是如果到正規的國家單位或者國企找工作,檔案中如果有前科記錄,肯定會有不利。

⑵ 刑法裡面的玩忽職守罪是不是刪除了 以前有警察因為玩忽職守罪判刑的 現在刑法好像沒有了

第三百九十七條【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⑶ 刑法終結後是在什麼情況下會停止執行死刑

執行死刑前停止執行的情形都有:
1、在執行前發現判決錯誤的;
2、罪犯正在懷孕;
3、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二條
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後,應當在七日以內交付執行。但是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並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
(二)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懷孕。
前款第一項、第二項停止執行的原因消失後,必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再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才能執行;由於前款第三項原因停止執行的,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⑷ 法院判決不負刑事責任,案底會不會消失

法院判決不負刑事責任,是否會留下案底要看情況。

已經構成犯罪,當然會有案底。

根據刑法規定,下列人員犯罪不負刑事責任,但仍應對其採取一定的措施:

(一)未滿14周歲的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

(二)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除此之外的犯罪,不負刑事責任。應注意的是,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4)刑法會消失嗎擴展閱讀:

刑事案件的立案條件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二條「公安機關受理案件後,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於自己管轄的,由接案單位製作《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予以立案。」由此可見,立案的標准有三條:

1、有犯罪事實

即已經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刑律,構成了犯罪。這種犯罪事實已客觀存在,非主觀臆測;已有證據證明,並非毫無根據。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需要依法給予刑罰處罰。如果其行為僅構成犯罪,而依法不應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也不應立案。

3、屬於自己管轄

如前所述,公安機關只能管轄法律規定的屬於自己管轄的案件,應當管轄的一定要管,不管是失職;不應當管轄的一定不管,管了就是越權。

綜上所述,只要符合以上三點,不管對方是什麼人,哪怕是沒見過他,都不能影響立案

參考資料:網路-刑法

⑸ 被拘留過會有案底和記錄嗎時間長了會自動消掉嗎

是否有案底和記錄要看是刑事拘留還是行政拘留。刑事拘留會有案底和記錄,不會自動消除,行政拘留沒有案底。

1.刑事證據不足或者情節明顯輕微時,公安機關應當立即解除刑事拘留,不予備案,可以依法給予行政拘留處罰,並予以追訴。因為刑事拘留實際上已經是一種已經存在的。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違法行為的處罰,可以認定的,應當備案。

2.行政拘留不屬於犯罪記錄的案底,但是,被行政拘留的記錄在公安機關的治安部門應當是可以查到的。

(5)刑法會消失嗎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留存案底和記錄的目的

1、為了保存案件材料,以備上級核查和備案。

2、是為了給案件當事人(包括被處理人和辦案人)在對該案進行復核時有案可查。

3、為了確保將來被處理人再次出現違法甚至犯罪時,作為其曾經的經歷,作為處理的參考依據。

第二十一條規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

2、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3、七十周歲以上的;

4、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該條對於適用對象作了消極性的排除規定,即對於符合某些特定情形的人員,行政拘留對其不適用,以體現人文關懷。

《治安管理處罰法》直接關於行政拘留制度的規定就是上述幾個條文,其他都是針對某種具體的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能否適用行政拘留的規定。

我國沒有前科消除制度,這些記錄都會伴隨當事人終生。


行政拘留,是一種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的處罰記錄,當地公安機關都會將相關檔案、信息進行保存的。

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行政拘留是一種重要的也是常見的行政處罰的種類。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人,在短期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

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一種行政處罰,通常適用於嚴重違反治安管理但不構成犯罪,而警告、罰款處罰不足以懲戒的情況。

因此法律對它的設定及實施條件和程序均有嚴格的規定。行政拘留裁決權屬於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期限一般為10日以內,較重的不超過15日。

行政拘留決定宣告後,在申請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被處罰的人及其親屬找到保證人或者按規定交納保證金的,可申請行政主體暫緩執行行政拘留。

但記錄不是對任何人都開放的,只有司法機關或者律師在辦理刑事案件時,報請有權機關審批後,記錄才對外提供,不對普通單位或個人提供查詢業務。

違法記錄對當事人今後生活影響不大,犯罪記錄對當事人及子女就會有所影響。

⑹ 為什麼出軌古代的那些刑法沒有了

那種刑法在那個年代可以說非常殘忍 繁衍過來以後制止了很多 你可以讀一下資治通鑒 裡面有更多你想的到的答案 望採納

⑺ 什麼是「刑法的時間效力」

時間效力
刑法的生效時間,一般有兩種規定方式:一是從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再施行法。我國刑法於1979年7月1日通過,7月6日頒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過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規定在刑法第452條,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法。

刑法的失效時間,有兩種方式:一是國家立法機關明確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的法律的頒布代替了同類舊法的內容,或者由於原來立法的特殊條件消失,舊法自行失效法。

刑法的溯及力,即刑法生效後,對於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是沒有溯及力法。

關於溯及力的原則有:

(1)從舊原則,即按照行為時的舊法處理,新法對其生效前的行為一律沒有溯及力;

(2)從新原則,即對於生效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新法一律具有溯及力;

(3)從新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具有溯及力,但是舊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應當按照舊法處理;

(4)從舊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是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應按照新法處理法。

我國刑法關於溯及力的問題採用的是從舊兼從輕原則法。新中國成立以後刑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刑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刑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刑法法。刑法施行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生效判決,繼續有效法。

處刑較輕是指刑法對某種犯罪規定法定最高刑較輕;法定最高刑相同,則指法定最低刑較輕法。刑法分則所涉及的理論問題主要是罪名﹑罪狀和法定刑法。

熱點內容
如何理解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發布:2025-08-28 03:44:18 瀏覽:57
因什麼配置總法律顧問 發布:2025-08-28 03:35:54 瀏覽:53
盧偉法官 發布:2025-08-28 03:28:31 瀏覽:604
扎蘭屯法律咨詢 發布:2025-08-28 02:57:50 瀏覽:994
民事訴訟法二百五十三條加倍 發布:2025-08-28 02:56:57 瀏覽:363
檔案行政法律關系 發布:2025-08-28 02:44:52 瀏覽:532
徵集職工法律援助維權案例 發布:2025-08-28 02:44:52 瀏覽:890
刑法典第六條 發布:2025-08-28 02:44:50 瀏覽:628
孫傑刑法 發布:2025-08-28 02:43:17 瀏覽:986
民法婚姻修改 發布:2025-08-28 02:42:45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