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人民法
Ⅰ 丹陽有哪些名人
蕭詧、蕭正德、韋昭、蕭統、季札等。
1、蕭詧
梁宣帝蕭詧(519年―562年),一作蕭察,字理孫,梁武帝蕭衍之孫,昭明太子蕭統第三子 ,南北朝時期西梁(後梁)皇帝,西梁政權建立者,555年―562年在位。
2、蕭正德
蕭正德性情兇殘邪惡,喜愛招致亡命之徒,初為梁武帝蕭衍養子。昭明太子蕭統出生後,回歸本宗,封西豐縣侯。普通六年(525年),授黃門侍郎,兼輕車將軍。
曾經投奔北魏,次年回朝。大通四年(532年),授信武將軍、吳郡太守,遷侍中、撫軍將軍,封臨賀王,遷左衛將軍。侯景之亂後,自立為帝,改元正平。旋即為侯景所廢,降為大司馬,在梁武帝蕭衍死後對侯景心懷怨言。
3、韋昭
韋曜(204年―273年),本名韋昭,字弘嗣,吳郡雲陽(今江蘇丹陽)人。三國時期著名史學家、東吳四朝重臣。韋曜是中國古代史上從事史書編纂時間最長的史學家,後世《三國志》多取材其《吳書》。
少時好學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書郎、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太史令、中書郎等職。
4、蕭統
蕭統(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維摩,南蘭陵郡蘭陵縣(今江蘇省武進縣)人。南朝梁宗室、文學家,梁武帝蕭衍長子,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長兄,母為貴嬪丁令光。
5、季札
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壽氏,名札,又稱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來季子、季子,《漢書》中稱為吳札,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封於延陵(今常州),後又封州來,傳為避王位「棄其室而耕」常州天寧焦溪的舜過山下。
Ⅱ 聽說丹陽人討厭鎮江人'(江蘇)
因為清末戰亂蘇北人逃到鎮江而且對鎮江本地人不好,反客為主,現在丹陽句容可以說是老鎮江人,鎮江主城區是剛波佬。。。至於剛波佬是什麼性子就不多說了,所以丹陽人(其實還有句容,句容叫鎮江人二葛錢)討厭鎮江人
Ⅲ 有沒有江蘇丹陽人和我一樣有社恐的家裡蹲
社會恐懼症是一個必須要去克服的事情!這可能是因為性格原因,和生活的家庭環境造成的,這種情況不是一天兩天才有的,不是你畢業後出去工作了才發現你不適應為別人打工,不適應打工的環境和工作的人物關系處理!感覺到恐懼和後怕!感覺大家都在用異樣的眼光看自己,感覺自己做不來這樣的堅持,所以內心開始拒絕,拒絕這樣的生活,開始逃避,發現逃避才能使自己安定下來,這可能是你長時間把自己放在一個環境中導致的,也就是長期宅在家裡,不經常和別人去溝通,喜歡或者適應了自己一個人的環境,實在適應不了那種無時無刻都要和別人討論,勾心鬥角的工作環境!的確現在的工作環境都是很復雜的關系網,處處都要小心做事,難免會得罪人,但是我們還是要去做,因為這就是生活,哪怕你現在十分害怕,十分不安,必須要走出去,否則你到了年齡了,會被別人在後面說閑話,這個世界有時候就是這么冷酷,沒有太多的人會在意你的感受,走出去,不要怕,讓那些背後說你的人,打自己的臉,你可以做的更好,現在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勇敢面對它,直視它,不要宅在家,宅在家只會讓你社會能力越來越退步,我以前也是這樣,特別不喜歡人多的場合,自己一個人在家才感覺是最舒服的,但是生活不是你自己的,所以你必須要走出去,於是我就和自己說,怕什麼,都是人,為什麼我要去怕你,有這種想法,無論遇到什麼多麼難以處理的事情,我總是第一個去面對,去想辦法解決,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你無法改變,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你現在可以做到最好的,只有你去做了,不停地去做,去適應,去體會,這個社會的公平與不公平待遇,學會堅強,不要向任何人低頭,什麼環境該做什麼還說什麼,都是一個過程,是你避免不了的過程,一定要堅強,恐懼症其實每個人都有,只不過為了生活大家都選擇了正面去面對,而不是一直去逃避,交幾個可以交心的朋友,多和他們出去看看這個社會,你要知道的事,恐懼症不止你一個,只不過大家都在克服中慢慢成長,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收拾收拾你的行李,然後找一個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工作,就去做,什麼也不要想,你就會慢慢發現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在工作的這個過程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畢竟你是新手,等你成為老手的那一刻,別人只會贊賞你。加油!!!!走出去,改變一切!!
Ⅳ 江蘇丹陽人怎麼樣
你真會瞎扯,丹陽人被你說的這樣,你在丹陽犯法被抓了?
Ⅳ 丹陽人不喜歡鎮江人,鎮江人不喜歡丹陽人,誰有辦法解決
原始辦法,通婚,呵呵,一個通婚至少解決幾十個親戚的感染力
Ⅵ 有丹陽人嗎
我是丹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