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大司法大
司法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 我國統一的最高權力機關就是全國人大。全國人大也是最高立法機關。 其他如最高院、最高檢、國務院這樣的司法、行政機關都是由全國人大選舉產生並對其負責。 同樣的作為我國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中央軍委也是對全國人大負責的。 因此你說的四者的關系可以用權力機關(立法機關)領導後面三者來表述, 在司法、行政、武裝力量方面,司法地位較特殊。通過行政訴訟,司法機關可以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的審查,因此也可以認為司法機關對行政機關有一定程度上的監督職權。而對於武裝力量,它作為國家強制力的最終保證,行政和司法要發揮作用都離不開它在後的支持,當然武裝力量的活動也要遵守法律,接受法律的監督。這一點從解放軍軍事法院的最高一級相當於地方高院從而同樣受到最高院的領導就可以看出。 總之,我國的上述四類機關分類並不適用。且我國也不存在典型意義上的三權分立治國模式,可以認為實行了一個有中國特色的權力制衡關系。 下面簡單點說說外國的。因為國家體制可能是總統制、議會制、或是委員會制等等,資本主義國家的三權分立也有其特色。 美國應該是屬於較為典型的以國會、總統、法院作為三大權力相互對立的國家治理模式,在這種情形下,武裝力量的最高首腦也就是國家首腦,也就是美國總統了。這是實質和名義相對統一的結合,即實際上美國總統也確實有對武裝力量進行指揮調動、決定戰爭和平的權力。 相對而言,英國因為實行君主立憲的議會制。他們的國家元首即女王並非行政機關的首腦,因此其對武裝力量的領導只是名義上的,真正的指揮權是由內閣首腦也就使英國首相根據議會也就是立法機關的決定進行的。 當然,無論哪一種模式。立法、司法、行政這三大權力在西方民主國家都是相互獨立存在的。只是在指揮軍隊方面的規定有所不同
『貳』 司法大於行政,那麼理論上最高法院可以否決國務院的命令嗎
司法大於行政壓根就不正確。。。或者不是你這個理解法 司法和行政是有一定的 制約的關系 但不是上下級的關系 無法左右行政命令
『叄』 行政機關的權力比司法機關的權力大嗎
是的,可以這么說。行政機關工作范圍更廣,職權更大,而且是主動執法。法院之類的都是被動執法的,不告不理。
『肆』 司法和行政是什麼區別
司法和行政的區別有以下三點。
1、主體上的區別。
司法:司法機關(法院和檢察院)及其公職人員。
行政: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
2、內容上的區別。
司法:對象是案對民事、刑事案件進行偵察、審判。主要是裁決涉及法律問題的糾紛和爭議及對有關案件進行處理。
行政:以國家的名義對社會進行管理,內容比司法廣泛
3、程序要求上的區別。
司法:有嚴格的程序性要求,如果違反程序將導致司法行為的無效和不合法。
行政:雖然有相應的程序性規定,執法活動相對不如司法活動的程序性要求嚴格。
4、優先原則上的區別。
司法:公平至上。追求公正,堅持公開、公正、公平。
行政:效率至上。更強調迅速、簡便、快捷。
『伍』 立法、行政、司法三權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統
你看一下憲法的規定,是說有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專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屬。各級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有人民代表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而在關於法院、檢察院行使權力的規定上:憲法126、131條: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但是對於人大的監督上也並不是代為行使權力,而必須是整體監督。
因此,國家立法權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地方立法權有地方各級人大行使。籠統說全國人大是錯誤的,而且說人大行使行政、司法權是不妥當的。
『陸』 監獄跟司法局那個行政級別大
市屬監獄貴當地司法局主管,省屬監獄歸省監獄管理局主管,監獄管理局對市屬監獄有業務上的指導關系
『柒』 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哪個許可權大
行政大於司法和立法,行政控制決定司法和立法
『捌』 行政,立法,司法不是三大權力嗎
我國統一的最高權力機關就是全國人大。全國人大也是最高立法機關。
其他如最高院、最高檢、國務院這樣的司法、行政機關都是由全國人大選舉產生並對其負責。
同樣的作為我國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中央軍委也是對全國人大負責的。
因此你說的四者的關系可以用權力機關(立法機關)領導後面三者來表述,
在司法、行政、武裝力量方面,司法地位較特殊。通過行政訴訟,司法機關可以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的審查,因此也可以認為司法機關對行政機關有一定程度上的監督職權。而對於武裝力量,它作為國家強制力的最終保證,行政和司法要發揮作用都離不開它在後的支持,當然武裝力量的活動也要遵守法律,接受法律的監督。這一點從解放軍軍事法院的最高一級相當於地方高院從而同樣受到最高院的領導就可以看出。
總之,我國的上述四類機關分類並不適用。且我國也不存在典型意義上的三權分立治國模式,可以認為實行了一個有中國特色的權力制衡關系。
下面簡單點說說外國的。因為國家體制可能是總統制、議會制、或是委員會制等等,資本主義國家的三權分立也有其特色。
美國應該是屬於較為典型的以國會、總統、法院作為三大權力相互對立的國家治理模式,在這種情形下,武裝力量的最高首腦也就是國家首腦,也就是美國總統了。這是實質和名義相對統一的結合,即實際上美國總統也確實有對武裝力量進行指揮調動、決定戰爭和平的權力。
相對而言,英國因為實行君主立憲的議會制。他們的國家元首即女王並非行政機關的首腦,因此其對武裝力量的領導只是名義上的,真正的指揮權是由內閣首腦也就使英國首相根據議會也就是立法機關的決定進行的。
當然,無論哪一種模式。立法、司法、行政這三大權力在西方民主國家都是相互獨立存在的。只是在指揮軍隊方面的規定有所不同
『玖』 行政和司法的比較
「行政」指的是一定的社會組織 ,在其活動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組織、控制、協調、監督 等活動的總稱。首先,它屬於國家的范圍,即屬於公務,不是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的任務 其次,也不是一切國家權力都是行政權利,只有行政機關或者政府的權力才是行政權力 。它有別於議會的立法權和司法機關的檢察和審判權;第三,行政權屬於「執行權」,它是 按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 和程序去行使國家職能從而實施的法律的行為。
司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司法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司法組織在辦理訴訟案件和非訟案件過程中的執法活動。狹義的司法指國家司法機關在辦理訴訟案件中的執法活動。
『拾』 中國的行政司法立法機關分別是什麼
中國的行政司法立法機關分別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10)行政大司法大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二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程序:
第十四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第十五條,一個代表團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十六條,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先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經常務委員會會議依照本法第二章第三節規定的有關程序審議後,決定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由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
常務委員會依照前款規定審議法律案,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徵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意見,並將有關情況予以反饋;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立法調研,可以邀請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參加。
第十七條,常務委員會決定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一個月前將法律草案發給代表。
第十八條,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大會全體會議聽取提案人的說明後,由各代表團進行審議。各代表團審議法律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各代表團審議法律案時,根據代表團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第十九條,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意見,並印發會議。
第二十條,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法律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報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經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後,印發會議。
第二十一條,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必要時,主席團常務主席可以召開各代表團團長會議,就法律案中的重大問題聽取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主席團常務主席也可以就法律案中的重大的專門性問題,召集代表團推選的有關代表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第二十二條,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主席團同意,並向大會報告,對該法律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第二十三條,法律案在審議中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經主席團提出,由大會全體會議決定,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作出決定,並將決定情況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報告;也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提出修改方案,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審議決定。
第二十四條,法律草案修改稿經各代表團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第二十五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