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打贏了

司法打贏了

發布時間: 2021-12-02 03:08:48

Ⅰ 官司打贏了,但是對方就是不給錢,該怎麼辦呢

不得不說,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跟遇上老賴的情形是一樣的。不過,對方也可能有一定情況,還是需要看情況而定去採取行動的。

法院判決之後,需要給錢的一方若存在不給錢,有三種情況可考慮。第一種,如果是一審判決,可能想著提起上訴;第二種,盡可能想拖著,能晚付一天是一天;第三種,是真的沒錢。

如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這對於老賴們來說,也是有很大震懾作用。

目前,司法實踐當中對老賴的制約會越來越嚴格,督促有還款額能力的債務人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確認的付款義務。

Ⅱ 如果去打官司打贏了,對方的律師費是不是要勝訴方出

民事訴訟中律師費的承擔模式在世界各國主要有三種:一是由敗訴方承擔模式,主要是以法國、德國等一些大陸法系國家以及英國等國家為代表,即勝訴當事人對於律師的法定報酬和支出費用,在各種訴訟中均應由敗訴方償付;

二是各自承擔為主,特別申請為輔模式,以美國為典型代表,對於律師費的請求,法院根據認定的事實、得出的法律結論單獨作出判決;

三是各自承擔為主,明確例外規定模式,以日本為代表,如日本最高法院有判決認為,侵權行為的被害者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利不得已提起訴訟時的律師費,如與侵權行為有因果關系的損失,可請求對方當事人賠償。

我國對於律師費的承擔,長期以來在司法實踐中形成當事人各自承擔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局面。但在理論上對律師費承擔問題仍存在兩種不同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律師費應當由敗訴方承擔,其主要理由是:

(1)律師費是敗訴方應當賠償的一種間接損失。隨著我國法制建設日臻完善,法律規定和訴訟工作越來越復雜,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當事人聘請律師參與訴訟是一種客觀現實的需要。當事人支付的律師費亦是因受到侵害而遭受損失的一部分,無疑應當納入敗訴方賠償的范圍。

(2)律師費由敗訴方承擔具有相應的法律依據。

(3)律師費由敗訴方承擔有助於減少濫訴現象。如果由敗訴方承擔律師費,由於加大過錯方承擔的責任,使得原告不會輕啟訴訟念頭,迫使當事人採取和解等其他途徑解決糾紛,有利於節約國家司法資源,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4)律師費由敗訴方承擔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司法的通例

另一種觀點認為,律師費應當由聘請律師的一方當事人自行承擔,主要理由是:

(1)現有關於律師費承擔規定僅適用於部分領域,不能當然理解為敗訴方(有過錯方)承擔律師費的法律依據;

(2)是否聘請律師是當事人的權利,而不是必須行為,法院不會因當事人是否聘請律師而改變案件審理結果,因此聘請律師與提起訴訟並不具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3)我國現行有關規定對律師收費標准沒有完全統一,且當事人和委託律師之間可自行協商,因此由法院界定收費的准確性有很大難度;

(4)由敗訴方承擔律師費還可能導致律師之間惡意競爭,不利於我國當前的法制建設。

Ⅲ 官司打輸了贏了, 什麼時間能拿到錢

判決書下來了,隨時可以請求對方支付

Ⅳ 民事糾紛,司法處理不了。到法院打官司,打贏了對方拿不出錢來賠償。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對方當事人在法院規定時間內沒有履行判決,你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Ⅳ 我們家裡面與政府打官司,打贏了,最終判決是分兩次給錢,可是這第一次給錢的時間已經到了,但是他們遲遲

交涉下先,不行去法院,在不行就打電話給電視台

Ⅵ 律師為被告打官司如果打贏了是不是可以拿到很多錢

律師為被告打官司,一般情況下收取律師代理費,但是,律師也可以與委託人簽訂風險代理協議,最多可以取得一半的本金的回報,也許按照比例分成。如果有違法行為,可以向當地司法局舉報。

Ⅶ 官司打贏啦但是對方沒錢怎麼辦能拘留嗎能拘留幾次

不可以,民事判決只可以依據判決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只有在對方有拒不執行,藏匿財產的行為時候法院才可以採取十五天一下司法拘留。

司法拘留是人民法院為了保證審判活動正常進行,對實施了嚴重妨害訴訟活動的人,採取限制其短期限的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法院擁有司法拘留的決定權。

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三條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五條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十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熱點內容
經濟法與民商法學的區別與聯系 發布:2025-08-25 12:12:32 瀏覽:232
部隊學法規守法規心得 發布:2025-08-25 12:02:09 瀏覽:74
法治在線論文 發布:2025-08-25 11:47:44 瀏覽:122
北京明正司法鑒定 發布:2025-08-25 11:46:51 瀏覽:264
在法院撒謊 發布:2025-08-25 11:41:53 瀏覽:969
法院獨立與法官獨立 發布:2025-08-25 11:29:03 瀏覽:390
本科是自考研究生是法律碩士司考 發布:2025-08-25 11:27:31 瀏覽:502
農用車交通法規問題 發布:2025-08-25 11:20:12 瀏覽:637
陸中寶2018經濟法 發布:2025-08-25 11:19:37 瀏覽:719
經濟法計入營業稅金和成本的稅金有哪些 發布:2025-08-25 11:19:34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