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令86
『壹』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的權威解讀
司法部律師公證司負責人就修訂後的《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答記者問
司法部於2010年4月8日出台了修訂後的《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將於2010年6月1日起施行。近日,本報記者就有關問題采訪了司法部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負責人。
問:為什麼要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進行修訂?
答:為進一步規范律師執業行為,促進律師嚴格依法、誠信、盡責執業,自覺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職責使命,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律師法》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及處罰制度作了新的調整和完善。司法部2004年制定的《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司法部令第86號),是依據原《律師法》制定的,許多內容與新《律師法》不相符合不相適應,滯後於加強律師執業監管的實際需要。因此,有必要依據新《律師法》的規定,結合加強律師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對原處罰辦法進行修訂,從而進一步規范對律師、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實施工作,加強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執業活動的監督和管理,同時,根據中央關於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部署,修訂原處罰辦法,完善律師執業監管制度機制,也是當前律師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進行了修訂。
問:《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修訂工作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答:對原處罰辦法的修訂,主要遵循了如下原則:
一是嚴格依法的原則。處罰辦法的修訂,嚴格依據《行政處罰法》賦予部門立法的許可權,嚴格依據新《律師法》設定的應予處罰的違法行為、處罰種類和幅度以及新創設的違法責任追究機制,對其適用問題作出具體規定。同時,還特別注意協調處理好與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關系,協調處理好行政管理與行業自律、行政處罰與行業懲戒的關系。
二是從嚴管理的原則。完善執業監管和處罰制度,是規范律師執業行為,維護正常法律服務秩序的基本保證。目前在律師執業實踐中,個別律師職業道德缺失,違法違紀時有發生,有的嚴重損害當事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嚴重擾亂法律服務秩序乃至司法秩序。規范律師執業行為,整肅違法違紀現象,是律師管理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按照從嚴管理的原則,修訂完善原處罰辦法,是貫徹實施新《律師法》,加強律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
三是適應加強監管需要的原則。新《律師法》雖對原違法責任及處罰制度作了補充與完善,但有關違法行為的設定及行政處罰的適用仍規定得比較原則,因此,根據加強律師執業監管、有效實施行政處罰的實際需要,在認真總結律師執業監管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依法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的認定以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具體適用作出了細化的、可操作性的規定。
問:修訂後的《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包括哪些內容?
答:修訂後的《辦法》共五章,五十條。第一章總則,規定立法目的和依據、適用對象、實施處罰的原則,補充了處罰監督制度。第二章律師應予處罰的違法行為和第三章律師事務所應予處罰的違法行為,這兩章主要對新《律師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和第五十條規定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從適用和認定的角度作了細化解釋,基本涵蓋了律師、律師事務所在執業活動中發生較多且性質、情節比較嚴重的各種違法情形。第四章行政處罰的實施,主要規定了行政處罰的管轄以及行政處罰實施程序、行政處罰具體適用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其中,凡《行政處罰法》和部頒規章對行政處罰程序有明確規定,本辦法僅作援引性規定或不作規定;凡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實施行政處罰須明確具體適用的方法和要求的,如管轄問題,調查的方法,從輕減輕或不予處罰、從重處罰、累計加重處罰的適用條件,對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處理,被處罰者的民事法律責任,受到停業處罰後的限制措施以及處罰執行的監督機制等,都細化並完善了相關規定。第五章附則,主要包括分所的處罰、適用范圍的解釋,生效條款。
問:修訂後的《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採用什麼原則和方式對律師、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的認定作出具體適用解釋?
答: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三條、第十二條的規定,我們採用以下方式在該《辦法》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按照《律師法》的規定,逐項對律師、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的認定作出具體適用解釋性規定:
一是對新《律師法》設定的各項違法行為在實踐中的各種表現形式,採用進一步列舉的方式作出細化、具體的描述和界定,從而為司法行政機關准確認定違法行為提供標准和依據。如第六條,列舉「以誤導、利誘、威脅或者作虛假承諾等方式承攬業務」等四種主要情形,屬於《律師法》第四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的律師「以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的」違法行為。
二是修訂後的《辦法》將構成違法行為的各種具體情形、表現形態作出較明確的列舉,以解決司法行政機關在管理實踐中對相關違法行為鑒別、認定困難的問題。如第十二條規定「採用誘導、欺騙、脅迫、敲詐等手段獲取當事人與他人爭議的財物、權益」等兩種情形,屬於《律師法》第四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律師「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的」違法行為。
三是對各項違法行為具體表現形式的列舉,力求反映和涵蓋律師、律師事務所執業活動中表現最為突出或處理難度較大的違法情形,從而為司法行政機關加強律師執業監管、整肅法律服務秩序、加強律師隊伍建設提供有力的依據和保障。
對《辦法》中可能有未涵蓋的屬於特殊、個別的違法表現形態,以及以後可能產生的新的違法情形,將由司法部採用批復的方式解決相關規定的具體適用問題。此外,為協調處理好行政處罰與行業懲戒的銜接關系,本辦法對比較輕微的一些違法情形未作列舉,而是讓渡給律師協會採用行業懲戒方式進行處理。
問:修訂後的《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中關於對律師、律師事務所給予行政處罰的管轄權是如何規定的?
答:《行政處罰法》第二十條規定,「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我部早在1997年制定《律師違法行為處罰辦法》時,就根據律師行業及管理體制的特點,按照屬人管轄原則,確立了對律師、律師事務所給予行政處罰由其所在地司法行政機關實施的制度,這一做法一直延續至今。這既符合律師行業的特點,也符合《行政許可法》確立的「誰許可、誰監管」的原則,有利於明確處罰管轄機關及其職責,避免出現因律師執業流動性強,實行多頭管轄容易造成「誰都能管,誰都不管」的問題。《辦法》明確規定對律師的處罰由其執業機構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機關實施,對律師事務所的處罰由其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機關實施,同時依照新《律師法》的規定,明確了設區的市級(包括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和省級司法行政機關的處罰管轄分工(第三十一條)。對律師事務所分所及其律師的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由分所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機關依照《律師法》和本辦法的規定實施。處罰決定應當抄送設立分所的律師事務所及其所在地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第四十八條)。
問:修訂後的《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對行政處罰幅度適用是如何規定的?
答:由於我國律師業發展不平衡,加之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較大差異,目前尚不具備條件就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具體適用制定全國統一的裁量標准。因此,修訂後的《辦法》規定,行政處罰的具體適用,由司法行政機關依照《律師法》和本辦法的有關規定,根據律師、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危害程度,在法定的處罰種類及幅度的范圍內進行裁量,作出具體處罰決定(第三十七條)。同時,明確規定了實施行政處罰可以從輕或者減輕的四種情形以及不予處罰的條件(第三十八條),規定了在法定的處罰種類、幅度的范圍內應當從重處罰的五種情形(第三十九條),以及應當加重處罰的情形(第四十條),以指導、規范司法行政機關處罰裁量權的正確行使。
『貳』 山東省省級旅遊度假區的審核方法是什麼審批范圍和條件什麼的
一、保留審批、核准、審核、備案事項
(一)山東省國家安全廳
1.審核事項2項
(1)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技術性能審核
依據:《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國務院令第129號)
(2)涉外建設項目國家安全事項審查
依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安全部關於新建外國駐華領事館和其他官方常設機構選址注意安全保密問題的報告的通知》(國辦發〔1985〕22號);《山東省涉外建設項目國家安全事項審查規定》(魯政辦發〔1997〕45號)
(二)山東省民政廳
1.審批事項6項
(1)全省性、跨市地性社團(含各級基金會)及其分支機構和省管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設立、變更、注銷登記
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50號);《關於做好社團基金會交接工作的通知》(銀發〔1999〕325號);《基金會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18號);《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251號)
(2)軍隊復員幹部、退役士官、外省入伍退伍義務兵接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國發〔1999〕27號);《關於做好退役士兵和軍隊離退休幹部安置工作的通知》(魯政發〔1999〕5號);《關於做好軍隊復員幹部安置工作的通知》(國安〔1993〕2號、〔1993〕政聯字第1號)
(3)新建和擴建公墓
依據:《殯葬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25號)
(4)批准革命烈士
依據:《革命烈士褒揚條例》(國務院令第152號)
(5)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的遷建、改建、擴建及省級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的確定
依據:《關於嚴格執行建立紀念設施有關規定的通知》(中辦發〔1996〕5號);《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保護辦法》(民政部令第2號)
(6)縣(市、區)行政區域界線的部分變更,鄉、鎮和不設區的市的街道辦事處的設立、撤銷、更名、行政區域界線變更、駐地遷移
依據:《國務院關於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國發〔1985〕8號);《山東省行政區劃管理辦法》(魯政發〔1988〕76號)
2.核准事項4項
(1)革命傷殘人員傷殘評定、發證、撫恤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傷殘撫恤管理暫行辦法》(民政部令第2號)
(2)涉外收養登記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3)省屬和涉外社會福利機構的設立
依據:《涉外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民政部令第19號)
(4)新辦社會福利企業資格認定
依據:《關於進一步加強福利企業行政監督嚴格檢查清理假冒福利企業的通知》(民福字〔1994〕18號);《社會福利企業管理暫行辦法》(魯政發〔1988〕76號)
3.審核事項5項
(1)新建烈士紀念建築物及申報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依據:《關於嚴格執行建立紀念設施有關規定的通知》(中辦發〔1996〕第5號);《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保護辦法》(民政部令第2號)
(2)軍用飲食供應站、供水站和軍人接待站的設立
依據:《軍用飲食供應站、供水站管理辦法》(國函〔1989〕69號);《關於進一步加強軍人接待站、轉運站管理工作的通知》(民安發〔1992〕13號)
(3)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行政區域界線調整及縣級以上行政區域、省內著名的或跨省、跨市的自然地理實體的命名、更名
依據:《國務院關於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國發〔1985〕8號);《地名管理條例》(國發〔1986〕11號)
(4)以外國人名、地名和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名稱命名地名
依據:《關於我同外國結為友好的城市不以對方人名或建築物命名的通知》(國辦發〔1987〕26號)
(5)利用外資建設殯葬設施項目
依據:《殯葬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25號)
4.備案事項4項
(1)全省性、跨市性社團和省管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式樣及銀行帳戶
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50號);《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251號)
(2)社團興辦實體
依據:《關於社會團體開展經營活動有關問題的通知》(民社發〔1995〕14號)
(3)市轄區的街道辦事處設立、撤銷、更名、遷移
依據:《山東省行政區劃管理辦法》(魯政發〔1988〕76號)
(4)省直各專業部門審批的具有地名意義的台、港、站、場及地級市政府審批的地名
依據:《山東省地名管理辦法》(魯政發〔1986〕78號)
(三)山東省司法廳
1.審批事項2項
(1)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所的設立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2)公證機構的設立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員注冊管理辦法》(司法部令第39號)
2.核准事項6項
(1)律師資格、律師專項業務資格及其執業證的頒發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律師資格考核授予辦法》(司法部令第43號)
(2)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的設立
依據:《司法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加強對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管理的若干規定》(〔1989〕司發辦字第117號)
(3)公證機構登記注冊和公證員執業證書的頒發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員注冊管理辦法》(司法部令第39號)
(4)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的確認登記
依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司法部令第60號)
(5)司法鑒定機構登記和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書頒發、注冊
依據:《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司法部令第62號);《司法鑒定人管理辦法》(司法部令第63號)
(6)仲裁委員會登記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3.審核事項2項
(1)監獄的設置、遷移、撤銷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2)勞教所的設立、撤並
依據:《勞動教養試行辦法》(國發〔1982〕17號);《司法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對市(地、州、盟)勞教所領導管理工作的通知》(司發通〔1997〕021號)
4.備案事項1項
基層法律服務所的設立、變更、注銷、登記
依據:《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司法部令第59號)
(四)山東省水利廳
1.審批事項12項
(1)取水許可證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國務院令第119號)
(2)設區城市擴大供水規模
依據:《水利產業政策》(國發〔1997〕35號);《山東省水資源管理條例》
(3)大型河道規劃、治理、防汛和涉及兩市地以上的重大事項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號);《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省政府令第19號)
(4)省以上立項或涉及市(地)邊界的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號);《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辦法》
(5)省管河道及跨市(地)邊界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工程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辦法》
(6)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大壩、堤頂、渠頂、戧台、防汛公路及泄洪、輸水建築物上的交通橋兼作公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號);《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77號);《山東省實施〈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辦法》(省政府令第53號)
(7)市地邊界修建排水、阻水、引水、蓄水及河道整治工程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省政府令第19號)
(8)在洪泛區、蓄滯洪區內建設非防洪建設項目的洪水影響評價報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辦法》
(9)對毗鄰地區有危害的分、滯洪措施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國務院令第86號)
(10)河道圍墾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1)大中型水庫大壩的興建、改建、擴建及大修
依據:《山東省實施〈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辦法》(省政府令第53號)
(12)大型、重點中型水利工程設計、開工報告及竣工驗收
依據:《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93號)
2.核准事項5項
(1)骨幹河道岸線的利用與建設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2)省管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120號)
(3)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乙、丙級編制資格
依據:《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
(4)乙、丙級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格認證
依據:《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格認證管理暫行辦法》(水利部水文〔1992〕4號)
(5)鑿井隊甲級資質
依據:《山東省水利鑿井隊技術資質證書和管理辦法》(魯水農字〔1991〕3號)
3.審核事項10項
(1)蓄滯洪區運用損失補償方案
依據:《蓄滯洪區運用暫行規定》(國務院令第286號)
(2)防洪規劃保留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3)大中型水利工程供水價格
依據:《水利產業政策》(國發〔1997〕35號)
(4)省管大型河道沿河城鎮規劃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號)
(5)省投資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
依據:《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93號)
(6)水利工程勘察設計單位資質
依據:《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93號)
(7)水利水電施工企業資質
依據:《建設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48號)
(8)省管河道幹流及跨市(地)邊界防洪規劃保留區內建設與防洪無關的工礦工程設施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9)向省管河流、湖泊、水庫、渠道等水利工程內排污的排污口設置和擴大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號);《山東省水資源管理條例》
(10)骨幹河道(湖泊)內的航道整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號)
4.備案事項7項
(1)水的長期供求計劃
依據:《山東省水資源管理條例》
(2)縣級以上水土保持規劃及方案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管理規定》(水利部令第5號)
(3)非省管河道管理范圍內的有關建設項目
依據:《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辦法》
(4)縣以上防洪規劃和防禦風暴潮規劃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辦法》
(5)縣級以上流域或區域水利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6)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單位
依據:《水利建設監理規定》(水建〔1996〕396號)
(7)大型及重點中型水利工程施工合同
依據:《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規定》(水政資〔1998〕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