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舊處
Ⅰ 舊法修改後原有的司法解釋效力如何
原有的司法解釋都是依附於舊法有效這一前提的,因此舊法失效後對應的司法解釋也即失效,一切以新法為准。
Ⅱ 新的司法解釋對舊的案件是否有用
新司法解釋對舊的未判決的案件有用。
司法解釋不是法律,是對原有法律的一種解釋,不適用於從舊從輕原則。
但不追訴已判決的案件。
Ⅲ 新司法解釋和舊的法律沖突,以誰為准
如果都是司法解釋,那麼以新的為准。如果是不同級別的,那麼還得區分。
記住:新法優於舊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上位法優於下位法。
Ⅳ 新司法解釋的出台意味著舊司法解釋的消滅嗎
您好,一般在新司法解釋中會明確規定,有的是全部取代舊的司法解釋,那新司法解釋生效之日,舊司法解釋失效;有的的部分取代,新司法解釋生效之日,舊與法解釋與新司法解釋有沖突的地方,以新司法解釋為准。
Ⅳ 司法局和法律援助處是同一個地方嗎
都有可能,司法局部門很多,我給你介紹下
第一、公證處
第二、法律援助科
第三、社內區容矯正科
第四、法律宣傳科
第五、司法局辦公室
第六、基層工作管理科
第七、公職律師事務所
這只是區級的司法局,市級的會更多,所以你去報到,做什麼工作都有可能
Ⅵ 舊司法解釋與新法律沖突了如何解決
從1991年12月起是以收養法為准。
但我國現行收養法是1991年12月頒布的,依據法不溯及既往原專則,如果是在這之屬前的收養行為,則應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
Ⅶ 刑法的司法解釋是否有溯及力
刑法的司法解釋有溯及力,具體如下:
一、司法解釋溯及力應採取從舊兼從輕原則
我國刑法明確規定了「從舊兼從輕」的溯及力原則。盡管這一原則不能直接適用於刑事司法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
但鑒於司法解釋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大量的發揮著闡釋甚至補充刑法立法的功能,其不是刑法甚是刑法,因此,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一致贊同司法解釋在溯及力問題上與刑法一樣,基本採取從舊兼從輕的原則。
這在2001年12月7日「兩高」《關於適用刑事司法解釋時間效力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中也得到了肯定。
該《規定》第二條規定,對於行為時沒有司法解釋,司法解釋施行後尚未處理或者正在處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辦理。
此規定可以簡單總結為「從新」原則;第三條規定,對於具有新舊司法解釋交替的情形,對於發生在新司法解釋施行前的行為,在新司法解釋施行後處理的,採取從舊兼從輕原則;
第四條對於舊司法解釋之前發生的行為,已經辦結的,不再變動,也即「從舊」原則。可以總結:對於新司法解釋施行之前的行為,在新司法解釋之後處理,分為兩種情形:如果無舊司法解釋的,採取「從新」原則;如果存在新舊司法解釋的,採取從舊兼從輕原則。
二、司法解釋溯及力存在的問題
有關司法解釋溯及力的規定似乎並無不妥,但在實務中會出現以下兩種尷尬情形:
第一,適用舊刑法(將修改之前的刑法條文簡稱為「舊刑法」,相應的將修改後的刑法條文簡稱「新刑法」)而同時適用新司法解釋。
此種情況出現在以下情形:發生在刑法修改之前的行為,如果無舊司法解釋可以適用,在新司法解釋施行之後處理的,根據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應當適用新司法解釋。但如果新刑法處罰較重,在刑法條文的選擇上根據從舊兼從輕原則應當適用舊法。
因而出現適用舊刑法而適用新司法解釋的可能。
第二,在存在新舊司法解釋的情形,可能出現適用新刑法而同時適用舊司法解釋的情形:
其一,在刑法已經作出修改,但新的司法解釋尚未作出之前,如果新刑法輕於舊刑法,這導致在刑法修改之前發生的危害行為在新刑法生效之後處理的,根據刑法的從舊兼從輕原則,應當適用新刑法,但是在新司法解釋未作出之前,可能適用舊司法解釋;
其二,無論新舊刑法在處罰上的輕重,對於刑法修改後發生的行為,在新司法解釋做出之前進行司法處理的,都有可能面臨著適用新刑法而適用舊司法解釋的可能。
這一沖突並非僅是理論推理,司法實踐大量存在。舉例而言,2011年5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將1997年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修改為「污染環境罪」,在犯罪對象和結果等方面降低了定罪條件,處罰更加嚴厲。
但是最高法院2006年7月28日起施行的有關環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直至2013年6月19日被「兩高」有關環境污染刑事案件的新司法解釋所替代。
這導致2011年5月1日到2013年6月19日期間發生的行為,司法機關在2013年6月19日之前進行司法處理的,就同時適用有關「污染環境罪」的規定和2006年的司法解釋。
司法解釋是根據其作出時生效的刑法制定的。無論是舊刑法與新司法解釋的交叉,還是新刑法與舊司法解釋的交叉,如果對定罪量刑的規定不存在沖突尚可,在存在沖突的情況下,則會導致部分不符合立法初衷的司法適用爭議。對於這一問題,司法解釋並未作出適用說明。
(7)司法舊處擴展閱讀:
刑法的效力高於司法解釋
新舊刑法和新舊司法解釋的交叉的原因在於:司法解釋和刑法修改不能同步,司法解釋從舊兼從輕原則的對象是新舊司法解釋,而非針對刑法修改問題。
但由於司法解釋是對審判工作和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問題做出的解釋,因此,不能苛求司法解釋與刑法修改保持同步,其必然應當在刑法適用一段時間後,在發現司法適用問題和總結司法經驗的基礎上作出。
盡管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情有可原,但是並不意味著可以忽視刑事司法適用過程中的這一沖突。刑法還將不斷修改完善,刑事司法對此應當作出合理解決。
對於由於司法解釋的溯及力問題所導致的新舊刑法與新舊司法解釋交叉適用的解決,必須堅持一個原則:刑法的效力高於司法解釋。
也即,司法解釋應當完全遵循或者讓步於刑法規定。在司法解釋與刑法規定不沖突的情況下,當然可以同時作為司法處理的依據;但當司法解釋與刑法發生沖突,則優先遵守刑法規定,不能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而對所應遵守的立法規定進行調整甚至改變。
具體而言,對於前述可能出現的適用新(舊)刑法而適用舊(新)司法解釋的情形,應當以新(舊)刑法規定為標准。
如果舊(新)司法解釋與新(舊)刑法規定相一致,也即定罪量刑的規定未修改的,可以援引舊(新)司法解釋的規定;但是當無舊司法解釋可以援引或者舊司法解釋的規定已經被新刑法所修改,則應當分別對待:
其一,在因為無舊司法解釋而可能同時適用舊刑法和新司法解釋的情形,新司法解釋與舊刑法相沖突的,新司法解釋不能作為適用依據,對案件的處理應當根據舊刑法及其生效期間的判例和審判經驗作出。
其二,在同時適用新刑法和舊司法解釋的情形,舊司法解釋中的規定已經被新刑法更改的,應當以新刑法的規定為准,舊司法解釋則不能再作為適用依據,在尚無新司法解釋可以作為適用根據的情況下,對於刑法條文的解釋則交由法院根據條文修改的立法原意和立法初衷作出判決。
Ⅷ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和新法優於舊法原則是否矛盾呢
不矛盾,兩者適用情況不同,具體解釋如下:
1.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這一原則要求新的法律(注意這里的新法通常是指實體法)對其生效前的行為不發生效力,「老的按老規矩辦、新的按新規矩辦」,不能搞「秋後算賬」。
【舉例】10年前做A事件不受任何限制,此時則不存在違法之說.但是10年後的今天法律規定了,誰做了A事件就必須要拘留15天.這個時候,如果我以前做過A事件是沒罪,但是如果我在該項法律條文生效後做了A事件,那我就是要被拘留了。
2.新法優於舊法:是同一事項有不同的規定時,新法優於舊法。是事件發生時,新法與舊法都已經頒布了。新法與舊法對此都有規定的情況下,適用新法。
【舉例】李某在2008年3月28日取得當月工資,在3月發放工資,計算個稅,扣除2000元,這體現新法優於舊法原則,因為在2008年2月29日以前扣除的是1600元。
擴展內容:
新法、舊法適用的法理依據:
新舊法的區分是以法律生效的時間為標准確立的。一部法律或法律的規定在先生效的,我們稱之為先法或舊法;一部法律或法律的規定在後生效的,我們稱之為新法或後法。
一切法律都是根據當時的社會關系狀況制定的,隨著社會關系的發展變化,法律規范也需要不斷地修改或更新。法的修改或更新有許多不同的方式,有的是制定了新法律取代舊法律,有的是在相關的法律中作了重新規定,有些法律規范被明確宣布廢止,有的沒有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