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鼓動

刑法鼓動

發布時間: 2021-12-02 10:38:40

『壹』 以騙取錢財為目的而鼓動他人投資算犯罪嗎

北京市關於盜竊罪、詐騙罪、侵佔罪、搶劫罪等八種侵犯財產犯罪的數額標准》,關於八種侵犯財產的文件中規定:關於詐騙罪犯罪數額(以人民幣計算)認定標准,數額較大為三千元以上;數額巨大為五萬元以上;數額特別巨大為二十萬元以上。並規定:數額是認定侵犯財產犯罪的重要標准,但不是唯一的標准。除根據侵犯財產數額外,還應當根據犯罪的其他具體情節以及詐騙罪犯罪嫌疑人的認罪態度和悔罪表現等,進行全面分析,正確定罪量刑招搖撞騙罪,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屬於妨礙社會管理秩序犯罪。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不擇手段,將別人的錢財據為己有,那麼等待他們的只有法律的制裁。本案中吳某偉為謀取非法利益,多次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騙取他人錢財,損害了國家機關威信,觸犯了刑法,最終被依法懲處。再次提醒廣大人民群眾,提高思想警惕,避免遭受損失,要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一旦發現被騙,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貳』 《刑法》第249條是什麼

《刑法》第二百四十九條內容如下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本罪的構成

1、罪體

(1)行為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行為是煽動。這里的煽動,是指公開以語言、文字、圖畫或者其他方法,使群眾激起或者產生民族仇恨、民族歧視。

(2)客體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客體是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視。這里的民族仇恨,是指基於民族的來源、歷史、風俗習慣等的不同而產生的民族之間相互敵對、仇恨的狀況。民族歧視,是指按照民族成分劃分人們的社會地位和法律地位,限制和侵犯民族的基本權利的現象。

2、罪責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責任形式是故意。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的行為而有意實施的主觀心理狀態。

3、罪量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罪量要素是情節嚴重。這里的情節嚴重,是指使用侮辱、造謠等手段進行煽動的;多次進行煽動,屢教不改的;造成嚴重後果或者影響惡劣的等。

(2)刑法鼓動擴展閱讀:

本罪與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界限

兩罪都是破壞我國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的犯罪,其主觀特徵都為故意犯罪,但兩罪的區別表現在:

1、主體要件不同。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主體要件為特殊主體,即只有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的自然人才能構成此罪,非國家工作人員或者雖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但不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其侵犯少數比族風俗習慣的行為不構成此罪。

當然,倘其行為符合其它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構成要件的,應以他罪定罪處罰,而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所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構成本罪。

2、客體要件不同。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各民族的平等權利,有時,本罪的客體還可能是復雜客體,即行為人實施的煽動行為不僅構成對其一民族平等權利的侵犯,有時還可能直接侵害有關民族公民的人身、名譽、人格等權利;

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客體則是我國少數民族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

3、客觀要件不同。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客觀特徵主要表現為行為人故意實施的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的行為。

煽動,就是蠱惑人心,以鼓動、勸誘或者其他方法,促使某一民族群眾對其它民族產生仇恨、歧視等情緒或心理,或者採取一定的敵視行動。

其危害性就在於可能使被煽動者產生某種破壞民族團結的違法犯罪的意圖和行動。行為人進行煽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書寫、張貼、散發標語、傳單、印刷、散發非法刊物;錄制、播放錄音、錄像;發表演講、呼喊口號等,從而製造民族矛盾,使不同民族之間相互為敵或相互歧視。

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客觀特徵則表現為非法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行為。所謂非法侵犯,是指違反憲法和有關的法律規定,採用暴力、脅迫等手段,破壞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或者強制少數民族改變自己的風俗習慣。從司法實踐來看,非法侵犯行為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強迫少數民族改變自己的風俗習慣,例如,強迫少數民族改變自己的飲食禁忌,禁止少數民族公民身著民族服飾等;

其二,破壞少數民族的風俗活動,例如擾亂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阻撓少數民族的婚喪嫁娶儀式等;

其三,阻止少數民族對自己風俗習慣的改變等。

『叄』 現在刑法里還有鼓勵親人「大義滅親」的親人包庇罪嗎就是如果隱瞞或未主動告發親人的罪行是否觸犯刑法

國外的法律都有親親相隱原則的,因為你為了不觸犯法律而大義滅親的話,事實上你又觸犯了道德,且不說你的親人犯了什麼罪,你告發了就是對親人的背叛,所以這本身就是矛盾的,國內的法律正在修改,以後將不再有包庇罪一說。

『肆』 法律鼓勵提倡的行為有哪些

你的問題太廣了,如果一一列出是無法回答的,但是只要記住幾個原則就好了:民法:法不明文禁止即可為;刑法:法無明文規定不可為。

『伍』 欺騙或者鼓動某人去殺死另一個人,這個罪名叫什麼

教唆殺人罪

《刑法》第二十九條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陸』 鼓勵別人犯罪違反哪條法

提問涉及的情況應該屬於教唆行為,教唆人按被教唆人所犯罪行定罪處罰。
相關法律規定:
《刑法》第二十九條【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柒』 我國法律鼓勵和支持公民公民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有關條款

正當防衛。
刑法二十條:第二十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 的人身、財產和其內他權容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不能算是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條款,因為根據刑法第二十一條,緊急避險是針對正在發生的危險,而該危險的來源並不是違法犯罪行為。

『捌』 網路上慫恿他人犯罪,鼓勵他人犯罪的,是犯了教唆罪嗎

教唆犯成立具備的要件: 1.教唆犯所教唆的對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須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否則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間接正犯。例如,乙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且精神正常,如果甲教唆乙殺人,甲便是教唆犯;如果甲教唆乙盜竊,甲則是間接正犯(刑法第17條第2款)。
2.必須有教唆行為。
3.必須有教唆故意。教唆犯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一般來說,教唆犯認識到自己的教唆行為會使被教唆人產生犯罪故意進而實施犯罪,認識到被教唆人實施的犯罪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希望或者放任被教唆人實施犯罪行為及其危害結果的發生。
如需其他幫助,請咨詢 律師 們去該鏈接中:「http://tieba..com/p/4315033865」

『玖』 刑法上 教唆與煽動的具體區別

教唆是有具體對象的,比如甲教唆乙殺人。而煽動是沒有具體對象的,比如煽動分裂國家罪。 教唆是沒有具體罪名的,必須按實行犯的罪名來定罪,而煽動是有具體罪名的。

『拾』 鼓動別人犯罪算什麼行為

所鼓動的人真犯罪了,鼓動的人也就犯罪了,而且鼓動的人還要從重處罰。

熱點內容
經濟法與民商法學的區別與聯系 發布:2025-08-25 12:12:32 瀏覽:232
部隊學法規守法規心得 發布:2025-08-25 12:02:09 瀏覽:74
法治在線論文 發布:2025-08-25 11:47:44 瀏覽:122
北京明正司法鑒定 發布:2025-08-25 11:46:51 瀏覽:264
在法院撒謊 發布:2025-08-25 11:41:53 瀏覽:969
法院獨立與法官獨立 發布:2025-08-25 11:29:03 瀏覽:390
本科是自考研究生是法律碩士司考 發布:2025-08-25 11:27:31 瀏覽:502
農用車交通法規問題 發布:2025-08-25 11:20:12 瀏覽:637
陸中寶2018經濟法 發布:2025-08-25 11:19:37 瀏覽:719
經濟法計入營業稅金和成本的稅金有哪些 發布:2025-08-25 11:19:34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