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126條

民法126條

發布時間: 2021-12-02 19:44:49

1. 民法通則126條體現了什麼原則

過錯推定原則

2. 民法通則第126條

過錯推定怎麼原則

3. 民法通則加司法解釋

過錯推定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它是指在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前提下,在某些特殊的場合,由損害事實本身推定行為人有過錯,並據此確定過錯行為人賠償責任的原則。

過錯推定原則仍然是過錯責任原則,它的構成要件還是過錯責任的4個構成要件。只在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時候,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受害人難以舉出證據來證明加害人的過錯,例如,在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時,受害人也很難證明物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的過錯。因此,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當出現這種損害時,「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這就是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受害人只要證明加害人不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害事實。而加害人自己又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就可以從這些事實中推定加害人有過錯。因此,推定過錯原則的特殊性,就在於舉證責任的不同。一般的過錯責任的舉證責任在受害人,推定過錯原則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先推定加害人有過錯,再把舉證責任加給加害人,加害人須證明自己無過錯,如果加害人證明不了自己無過錯,則為有過錯,因而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的產生,早在古羅馬法的法諺「對偶然事件誰出不負責任」、「偶然事件應落在被擊中者的身上」當中,就已經包含著客觀存在的萌芽。

作為比較明確、穩定的民事法律制度,《法國民法典》第1384條規定:「任何人不僅對其自己行為所造成的損害,而且對應由其負責的他人的行為或在其管理下的物件所造成的損害,均應負賠償的責任。」20世紀初期,過錯推定原則有了新的發展。《法國民法典》1922年11月7日補充規定:「但不問以何種名義持有不動產或動產的全部或部分者,如火災在上述財產中首先引起時,該持有人對第三人就該火災所引起的損害負賠償責任,但如能證明火災非由其過失或由應由其負責的人的過失而引起者,不在此限。」同一時期,英國的判例法也已經形成了比較系統的過錯推定製度。《蘇俄民法典》(1922年)第403條規定:「對於他人之人身或財產致以損害者,應負賠償損害之義務。如能證明其系不能防止,或由於授權行為,或損害之發生系由受害人之故意或重大過失者,應免除其義務。」這一規定,確立了蘇俄侵僅行為法的過錯推定原則。

適用過錯推定原則的意義,在於使受害人處於較為有利的地位,切實地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加重加害人的責任,有效地制裁違法行為,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從損害事實中推定行為人有過錯,那麼就使受害人免除了舉證責任而處於有利的地位,則行為人則因擔負舉證責任而加重了責任,因而更有利於保護受害人合法權益。

過錯推定原則的適用范圍,民法通則有明文規定的只有一條,即第126條建築物及其擱置物、懸掛物致人損害賠償責任。但是根據司法實務和外國立法例,下述情況也適用這一原則:

(1)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致人損害,其監護的責任確定(民法通則第133條);

(2)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安全措施致人損害的責任確定(民法通則第125條);

(3)醫療事故;

(4)交通事故;

(5)其他應當適用過錯推定原則的情況,例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致人損害的責任,法人及其工作人員致人損害的責任;雇傭人對受僱人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責任,定作人指示過失的侵權責任等。

在上述范圍以內的侵害人身權行為,應適用過錯推定原則歸責,但應注意,對於侵害精神性人格權和身份權,只在上述第1、第5兩項范圍內的,才可以適用推定過錯原則歸責,在第2-4項場合不適用。

4. 民法通則126條對應民法總則多少條

《民法通則》中關於侵權的民事責任(含第126條),在《民法總則》中不再專門作內出規定,這部分容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侵權責任法》的第85條中。

一、《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

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二、《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

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5. 怎麼理解《民法通則》第126條最後一句

第一百二十六條
【物件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條文注釋本條是關於建築物致人損害責任的規定。
建築物致人損害責任是一種特殊侵權責任,歸責原則同地面施工緻人損害責任一樣,采過錯推定原則。被告可通過證明自己沒有過錯而獲免責,其可以主張的事由通

常有不可抗力、受害人的過錯、第三人的過錯等。建築物致人損害責任適用情形包括:(1)建築物倒塌的;(2)其他設施(不動產)倒塌的,但堆放物品除外;
(3)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的。建築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者是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區分所有人和管理人責任非常重要。比如在房屋租賃關系
中,如發生房屋倒塌致人損害,應由房屋所有人(通常為出租方)承擔責任;但如果發生房屋陽台上的花盆(擱置物)墜落致人損害,則應由房屋管理人(通常為承
租方)來承擔責任。
關聯法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55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6條。

6. 關於《民法通則》126條

乙的確要在這件事上承擔責任的.首先是使用人承擔責任,甲先要賠償死者和傷者.當甲無力賠償時乙就補上.因為在合同上是乙簽的字,所以在法律認定上乙就是管理者,這是不可改變的.

7. 請教下關於民法通則第106條第3款和第126條可以同時適用

可以同時適用來。要看具體自事件,具體情況。根據106條:「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和126條最後一句「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106條只是一個概括,指所有的歸責原則,126條專指物件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所以當遇到物件致人損害的事件時,如物件所有人或管理人可以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可以不承擔民事責任
個人觀點,歡迎採納!

8. 具體解釋民法通則126條

第一百二十六條來
【物件自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條文注釋本條是關於建築物致人損害責任的規定。

建築物致人損害責任是一種特殊侵權責任,歸責原則同地面施工緻人損害責任一樣,采過錯推定原則。被告可通過證明自己沒有過錯而獲免責,其可以主張的事由通
常有不可抗力、受害人的過錯、第三人的過錯等。建築物致人損害責任適用情形包括:
(1)建築物倒塌的;
(2)其他設施(不動產)倒塌的,但堆放物品除外;
(3)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的。建築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者是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區分所有人和管理人責任非常重要。比如在房屋租賃關系
中,如發生房屋倒塌致人損害,應由房屋所有人(通常為出租方)承擔責任;但如果發生房屋陽台上的花盆(擱置物)墜落致人損害,則應由房屋管理人(通常為承
租方)來承擔責任。

9. 民法典過錯責任原則

一過錯原則的概念過錯責任原則包含以下含義:第一,它以行為人的過錯作為責任的構成要件,行為人具有故意或者過失才可能承擔侵權責任。第二,它以行為人的過錯程度作為確定責任形式、責任范圍的依據。在過錯責任原則中,不僅要考慮行為人的過錯,往往也會考慮受害人的過錯或者第三人的過錯。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對損害的發生也存在過錯的話,則要根據過錯程度來分擔損失,因此可能減輕甚至抵消行為人承擔的責任。在共同侵權的場合,共同侵權人的過錯程度甚至可能成為其內部分損失的依據。在最高人民法院《人身賠償損失解釋》中,採納了根據過錯程度和原因力大小在共同侵權人內部分擔損失為原則,平均分擔為例外的主張。過錯責任原則是在否定古代法中的結果責任原則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1804年《法國民法典》正式確立過錯責任原則,該法第1382條和第1383條分別規定了作為和不作為的過錯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第二款將過錯責任原則規定為侵權法的歸責原則。這一原則的確立,為民事主體的行為確立了標准。它要求行為人善盡對他人的謹慎和注意,盡量避免損害後果,也要求每個人充分尊重他人的權益,從而為行為人確立了自由行為的范圍體現了對人的尊重;它也有利於預防損害的發生,通過賦予過錯行為以侵權責任,教育行為人行為時應當謹慎、小心,盡到注意義務,努力避免損害的發生;它充分協調和平衡了「個人自由」和「社會安全」兩種利益的關系。

二過錯推定所謂過錯推定,是指在某些侵權行為的構成中,法律推定實施該行為時具有過錯。這些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仍屬於過錯責任原則,即構成要件中要求行為人的過錯。行為人可以通過自己沒有過錯來獲得免責的效果,在這個意義上,也將過錯推定為過錯舉證責任的倒置。因為在一般過錯責任原則下,是要由受害人來證明行為人存在過錯;而在過錯推定的情況下,受害人不需要對行為人的過錯舉證證明,法律推定行為人存在過錯,除非行為人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適用過錯推定的情況,需要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我國《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建築物或者其它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一般認為,此條是典型的過錯推定。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26條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熱點內容
120救護車手續不全復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25 09:40:39 瀏覽:222
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心得 發布:2025-08-25 09:40:38 瀏覽:365
合同法對財產 發布:2025-08-25 09:31:36 瀏覽:93
人的道德做事 發布:2025-08-25 09:27:11 瀏覽:909
等於沒道德 發布:2025-08-25 09:26:36 瀏覽:798
醫院普法規劃 發布:2025-08-25 09:08:51 瀏覽:165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與學生和老師的愛 發布:2025-08-25 08:43:48 瀏覽:807
關於法和社會相互關系 發布:2025-08-25 08:26:57 瀏覽:555
社會與法空窗 發布:2025-08-25 08:05:46 瀏覽:728
民法通則第31條 發布:2025-08-25 07:44:33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