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侵害
❶ 《刑法-二十條》中:「不法侵害人」具體是啥意思
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專、財產和其屬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不法侵害人就是對他人人身、財產進行不法侵害的人。
ps:不會又要問什麼是「不法侵害」吧?!
❷ 刑法中,侵害犯和結果犯是一個意思嗎有什麼區別
侵害犯又稱實害犯,其與」結果犯「在實踐意義上基本等同,因為只有實際損害結果才可以成為認定法益受損害的依據。
兩者都是」危險犯「的相對概念。
侵害犯與結果犯在理論意義上有些微不同。兩者命名的角度不同。結果犯強調以特定事實結果作為既遂標准,如故意殺人罪必須出現被害人死亡才可以認定既遂;而侵害犯則主要從法益侵害的角度,強調法益侵害說。也就是說,侵害犯與結果犯都要求結果,但一個從法益角度評價,一個從事實角度評價。
在法理學上考量,可以參考休謨命題,事實與價值的二分。
推薦參考張明楷先生的論文《危險犯初探》。
❸ 刑法中與性侵害有關的規定有哪些
刑法中與性侵害的有關的罪名有強奸罪、強制猥褻、侮辱罪、猥褻兒童罪等。
1、《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
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1)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
(2)強奸婦女、姦淫幼女多人的。
(3)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的。
(4)二人以上輪奸的。
(5)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2、《刑法》第二二百三十七條:
【強制猥褻、侮辱罪、猥褻兒童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他人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3)刑法中侵害擴展閱讀:
性侵害防範:
(1)築起思想防線,提高識別能力。女大學生特別應當消除貪圖小便宜的心理--對一般異性的饋贈和邀請應婉言拒絕,以免因小失大。謹慎待人處事--對於不相識的異性,不要隨便說出自己的真實情況 ,對自己特別熱情的異性,不管是否相識都要倍加註意。
(2)一旦發現某異性對自己不懷好意,甚至動手動腳或有越軌行為,一定要嚴厲拒絕、大膽反抗,並及時向學校有關領導和保衛部門報告,以便及時加以制止。
(3)行為端正,態度明朗。如果自己行為端正,壞人便無機可乘。如果自己態度明朗,對方則會打消念頭,不再有任何企圖。若自己態度暖昧,模稜兩可,對方就會增加幻想、繼續幻想,繼續糾纏。在拒絕對方的要求時,要講明道理,耐心說服,一般不宜嘲笑挖苦。
(4)中止戀愛關系後,若對方仍然是同學、同事,不能結怨成仇人,在節制不必要往來的同時仍可保持一般正常往來關系。參加社交活動與男性單獨交往時,要理智地有節制地把握好自己,尤其應注意不能過量飲酒。
(5)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對於那些失去理智、糾纏不清的無賴或違法犯罪分子,女大學生千萬不要懼怕他們的要挾和訛詐,也不要怕他們打擊報復。要大膽揭發其陰謀或罪行,及時向領導和老師報告,學會依靠組織和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千萬注意不能"私了","私了"的結果常會使犯罪分子得寸進尺,沒完沒了。
(6)學點防身術,提高自我防範的有效性。一般女性的體力均弱於男性,防身時要把握時機,出奇制勝,狠准快地出擊其要害部位,即使不能制服對方,也可製造逃離險境的機會。
(7)人的身體各部位都可以用來進行自衛反擊,頭的前部和後部可用來頂撞,拳頭、手指可進行攻擊,肘朝背部猛擊是最強有力的反抗,用膝蓋對臉和腹股溝猛擊相當有效果,用腳前掌飛快踢對方脛骨、膝蓋和陰部常非常有效……同時,要注意設法在案犯身上留下印記或痕跡,以備追查、辨認案犯時做證據。
性侵害-網路
❹ 求教一個關於刑法法益的問題,侵害社會法益的罪名有哪些
我個人的想法是所有刑法規定的罪名都或多或少的侵害社會法益,犯罪的構成要件必須要考慮社會危害性,如果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是刑法打擊的目標!傳統的四要件理論中犯罪必須滿足犯罪客體就是個例子!刑法罪名中並沒有嚴格區分哪些是個人法益哪些是社會法益,比如說侵害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故意殺人罪中也有情節較輕的表述,這種情節較輕當然也包括了社會危害性!
❺ 刑法中個人房屋受到侵害怎麼量刑
根據非法侵害的行為,確定民事責任或刑事責任。
非法侵害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犯罪行為,侵害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僅對其侵害行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而非法侵害行為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行為,則應以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故意毀壞財物罪量刑。
1、以放火、爆炸、決水方法毀壞公民個人房屋,系危害公共安全行為。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以其他方式,故意毀壞公民個人房屋,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選)
第一百一十四條之一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之二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七十五條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與性侵害有關的罪名總共包括哪幾種
我國刑法中與性侵害有關聯的罪名主要包括強奸罪、強制猥褻罪、猥褻兒童罪、強迫賣淫罪、引誘幼女賣淫罪等等。
❼ 刑法侵犯知識產權規定的侵犯罪有哪些
一、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特徵表現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客觀要件表現為未經權利人同意,侵犯他人專有權利,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其特徵表現為:
1、無權源
首先,行為人之行為無權源,即其行為未經權利人同意或授權。根據我國專利法、商標法的有關規定,專利和注冊商標可以通過合法的行使轉讓,權利人還可以同意第三人使用和享受該權利。因此,專利權人和注冊商標權人同意他人使用和享受該權利時,即使程序上不符合法律規定,也只是一般的違法行為,不成立犯罪。只有未經權利人同意,違背了權利人意願的行為,才可能是犯罪。當然上述行為往往有例外限制,如存在著作權的限制或強制授權等,即使行為人之行為未獲得權利人的同意也應視為有正當權源。
2、專有權利
其次,行為主要侵犯了他人的專有權利,在某些場合下則可能表現為對行政法規范的侵犯和違反。犯罪行為基本表現形式上,只能是作為,即行為人採取了積極的動作而違反刑法的規定。侵犯知識產權罪只能由作為構成,不作為不可能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最後,侵犯知識產權罪不屬於行為犯,而是結果犯。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是從其危害結果和犯罪情節中表現出來。所以行為必須是違法所得數額較大、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特別嚴重情節。侵權行為未造成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就不構成犯罪。如「個人侵犯著作權犯罪違法所得2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較大, 違法所得10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巨大」。
3、主觀過失
行為人主觀過失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犯知識產權罪的行為表現方式因權利客體以及具體專門法律的規定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從宏觀分析,其仍具有共性,即其行為方式主要包括:
(1)假冒行為
所謂假冒行為,是指未經權利人同意或許可,第三人在其製品上標注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的專利標記、商標、名稱等。在我國刑法中主要是指假冒注冊商標(現行刑法第213條)、假冒專利(現行刑法第216條)、假冒他人署名(現行刑法第219條)。
(2)非法出售
一種是指銷售「冒牌貨」的行為,即銷售未經許可而載有與受保護的商標、專利或實質相同的標志的任何相同物品。我國現行刑法第214條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即屬此類行為。另外一種是侵犯著作權的發行、出版、出售行為。如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發行其文字作品、電影、電視、錄象、計算機軟體以及其他鄰接權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3)非法製作
第一類是偽造、擅自製造行為。其表現為兩種方式:一是未經授權而製作;二是超越授權范圍而製作。如現行刑法中的第215條非法製造注冊商標罪等。第二類行為是非法復制行為,及未經權利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以印刷、復印、臨摹、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等方式,重製他人作品。如我國現行刑法第217條侵犯著作權罪等。
(4)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披露、使用商業秘密的行為。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犯罪對象的認定則較為復雜。其內容最終必須以知識產權法律的規定為基礎,並隨之變更而變更。所以各國此類犯罪的對象構成有所差異。我國刑法的規定基本上是採納了狹義的知識產權的標准,但同時又增加了包括商業秘密在內的部分廣義內容。但范圍仍十分有限。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對象構成較為豐富,其中某些規定值得我國立法借鑒:
其一,商標相鄰標志
商標相鄰標志是指除商標以外的用來標志企業產品或服務的所有文字和圖形,其主要包括商品裝模、商號及原產地名稱等。相當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刑法中對商標相鄰標志的侵權行為均有明確的規定。例如,台灣刑法典很早就規定了妨害商標商號罪;下及偽造商標、商號罪、虛偽標記商品罪等4種犯罪。中國除對極少數酒類實行全包裝保護之外;其它的相鄰標志沒有專門的法律保護,只是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規定了侵犯商標相鄰標志如名稱、裝演等行為的民事責任,顯然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現實,建議在進行刑事立法時,有關商標權侵權的犯罪一節應該相應地反映這一現實需要,使刑法內容進一步規范化。
其二,鄰接權
我國對侵犯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犯罪化的立法與現有的相關民事法律立法並未銜接,因而,不能適應打擊該類犯罪行為的需要,而國外卻有相關立法,國外的相關立法值得我們借鑒。
二、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相關法律法規
1、《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六條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七條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四)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第二百一十八條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九條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第二百二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2、《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
❽ 刑法中關於侵犯商標權的犯罪
(一)假冒注冊商標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三)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實務處理中主要涉及馳名商標的認定,侵犯注冊商標的證據搜集,侵權時間和侵權影響的認定,
程序法上主要設計證據規定。實體法上涉及以下:
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標評審規則、馳名商標認定和管理暫行規定、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案件有關管轄和法律適用范圍問題的解釋 、
主要的就是以上一些了。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還會涉及其它的司法解釋,可以去國家只是產權局網站搜索。
❾ 刑法中哪些罪名侵犯復雜客體
例如搶劫罪,不僅侵犯了公私財物所有權,而且也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存在著復雜客體犯罪,兩種以上的社會關系並不是並列的,有主有次,從而形成了主要客體和次要客體。主要客體是指立法者在確定某一具體犯罪構成時予以重點保護的社會關系;次要客體則是立法者在確定某一具體犯罪構成時,刑法也予以保護的社會關系。例如搶劫罪,立法者主要保護的是公私財物所有權,但對公民的人身權利也予以保護。對復雜客體的犯罪來說,主要客體和次要客體都是犯罪構成的要件,缺少其中一個,就不能構成某種犯罪。例如搶劫罪,如果只侵犯公私財物所有權而沒有侵犯到公民的人身權利,或者只侵犯到公民的人身權利而沒有侵犯到公私財物所有權,都不能構成該罪。同時,在具體量刑時,不僅要考慮到行為對主要客體的侵害,而且也要考慮到對次要客體的侵害。例如,對搶劫罪的量刑,不僅要考慮到搶劫財物的數量的多少,還要考慮行為對人身所造成的損害程度。
❿ 刑法中,如果說一個犯罪只侵害一個法益;侵害兩個以上的法益的話,就是理論上的數罪並罰。這種說法對嗎
故意殺人只有一項罪名,你描述的情節應從重判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