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海商法的調整對象簡答

海商法的調整對象簡答

發布時間: 2025-08-22 14:02:10

㈠ 國際經濟法歷年自考題

你好。

找了一些。

課程代碼:00246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有組織、有規模的國際證券流通場所稱為________.
2.我國海關對進出口商品的徵收關稅的方法主要是________.
3.主要由於納稅主體不同,使國際重復征稅與________相區別。
4.根據我國海商法的規定,記名提單________轉讓。
5.《GAST》的中文全稱是________.
6.《GAST》要求各締約方在服務貿易方面採取________.
7.WTO中的部長級會議________權力機構。(填「是」或「不是」)
8.指示提單的轉讓方式是________.
9.國際重復征稅的解決方法除減稅法、抵免法,扣除法外,還有________.
10.《海牙規則》________調整提單運輸的國際公約。(填「是」或「不是」)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其號碼填在題乾的括弧內。每小題1.5分,共15分)
1.廣義的國際經濟法主體是()
A.自然人、法人、國家、國際經濟組織
B.法人、國家、國際經濟組織
C.自然人、法人
D.國家、國際經濟組織
2.當以《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的原則判斷一個合同的國際性時,是以什麼為標準的?()
A.締約當事人的不同國籍
B.合同項下的貨物做跨越國境的移動
C.締約當事人跨越國境
D.締約當事人的營業地處於不同締約國
3.法國公司A給中國公司B發盤:「供應50台拖拉機,100匹馬力,每台CIF北京4000美元,合同訂立後三個月裝船,不可撤銷即期信用證付款,請電復」。B公司還盤:「接受你方發盤,在訂立合同後立即裝船」。對此A公司沒有迴音。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A.該合同沒有成立 B.B公司的復電是承諾
C.A公司應立即裝船 D.該合同已經成立
4.在托收這種支付方式中,委託人與托收行以及托收行與代收行之間均為()
A.買賣合同關系 B.債權債務關系
C.委託代理關系 D.僱傭合同關系
5.在下列幾種國際貿易術語中,賣方責任最小的是()
A.DDU B.FCA
C.EXW D.CPT
6.某匯票上載明的付款時間是「出票後3個月付款」,該匯票屬於下列哪種類型的匯票?()
A.即期匯票 B.遠期匯票
C.光票 D.跟單匯票
7.憑跟單匯票或只憑單據付款的信用證稱為()
A.即期信用證 B.遠期信用證
C.跟單信用證 D.光票信用證
8.下列許可證協議中,受讓方所獲使用權范圍最大的是()
A.獨占許可證協議 B.排他許可證協議
C.普通許可證協議 D.交叉許可證協議
9.根據中國有關法律的規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注冊資本中,外國合營者的出資比例一般不得少於()
A.20% B.25%
C.49% D.50%
10.提交「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調整或仲裁的爭端,必須是什麼性質的法律爭端?()
A.和投資有關的
B.由於直接投資引起的
C.由於間接投資引起的
D.包括和投資有關的國際貿易引起的
三、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個至五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題乾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5分,共15分)
1.作為國際經濟法調整對象的國際經濟關系包括()
A.國際貿易關系 B.國際投資關系
C.國際稅收關系 D.國際貨幣金融關系
E.國際經濟組織關系
2.我國《對外貿易法》的基本原則包括()
A.國家實行統一的對外貿易制度原則
B.保障對外貿易經營者經營自主權原則
C.平等互利原則
D.對等原則
E.最惠國待遇與國民待遇原則
3.中國加入《聯合國國際貿物買賣合同公約》時所提出的保留是()
A.公約適用任意性的規定
B.合同形式的規定
C.允許通過國際私法規則的援引而導致公約適用於非締約國的規定
D.公約第三部分關於貨物銷售的規定
E.加入公約的程序
4.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當因一方根本違反合同,另一方宣告合同無效時,其法律後果有()
A.解除買賣雙方在合同中的義務
B.解除了違約一方損害賠償的責任
C.買方必須按實際收到貨物的原狀歸還貨物
D.買賣雙方必須歸還因接受履行而獲得的利益
E.合同中的仲裁條款隨之失效
5.在國際貨物買賣中,賣方的主要義務有()
A.交付貨物 B.提交單據 C.辦理保險
D.質量擔保 E.權利擔保
6.信用證的基本當事人有下列哪幾個?()
A.開證行 B.開證申請人 C.通知行
D.代收行 E.議付行
7.根據聯合國《國際技術轉讓行動守則草案》的規定,可以轉讓,出售和授予許可的工業產權包括()
A.發明專利權 B.實用新型專利權
C.商號名稱 D.外觀設計專利權
E.商標專用權
8.TRIPS協議保護的知識產權包括()
A.版權及相關權利 B.商標
C.產地標志 D.專利
E.集成電路的布圖設計
9.一外國投資者擬在中國投資設立外商獨資企業,根據中國有關法律,該投資者不能進行下列哪些項目的投資?()
A.設立電影公司,直接從國外進口影片 B.設立新聞紙生產企業
C.設立手機電池生產企業 D.設立多波段收音機生產企業
E.成立一電信公司
10.關於《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又稱《華盛頓公約》
B.我國至今尚未加入該公約
C.公約規定的合格投資包括股權投資,以及董事會確定的其他形式的直接投資
D.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對在任何會員國境內所作的投資予以保證
E.在被保險人支付或同意支付賠償後,多邊投資擔保機構代位取得被保險人對東道國和其他債務人所擁有的,有關承保投資的權利或索賠權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經濟主權原則
2.托收
3.國際許可合同
4.國際銀行團貸款
5.定期租船合同
五、簡答題(每小題7分,共35分)
1.簡述瑞典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的仲裁製度的主要特點。
2.簡述在國際融資協議中,貸款人通過哪些條款可以使自己與借款人的其他債權人處於平等的清償地位。
3.簡述信用證上應該記載的主要事項。
4.簡述聯合國《國際技術轉讓行動守則(草案)》的主要內容。
5.簡述國際證券及特徵。
六、論述題(共10分)
試結合歐美國家的實踐,論述防止國際避稅和國際逃稅的措施。

有問題可以繼續聯系我。[email protected]

㈡ 商法的性質

對於以商事關系為調整對象的商法,其性質是什麼,在當代中國的法學界雖未見有學者
以「性質」為篇名作系統的闡發,但許多學者在談到商法的特徵時多少有所涉及,而其中所
涉及的內容似乎尚有深入研討的必要。
商法的性質即商法的本質屬性,從普遍的意義上說,此處並不涉及其政治性質問題,因
為中國法律毫無疑問是社會主義性質的。
從商法產生時起,大陸法系國家的學者就認為商法是私法的特別法,屬於私法范疇。也
就是說,商法的首要性質是私法。對於商法這種性質的揭示不僅適合於19世紀的歐洲,同
樣適合於當代中國。
關於當代中國是否應採用公、私法的劃分問題,在國家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定為我國
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之後被法學家提了出來,盡管如同國外的情況一樣有少數學者持
否定的態度,但較為多數的學者認為「公私法的區分,是現代法秩序的基礎,是建立法治
家的前提。」①依區分公法和私法的通行標准,商法的私法性質十分明顯。
第一,作為商法調整對象的商事關系是一種平權關系,主體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商事關系是發生在商事活動中的商人之間形成的財產關系,商人或稱商事主體是市民社會的
主體之一,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即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市場經濟主體,它們或是公司、合作
社,或是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等等。它們是合理地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
人,是市場之中實在的人在法律上的表現,是實實在在的「經濟人」而非「道德人」。因此,
商人是私法的主體,商事關系屬於私法調整對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商法規定的權利是商事主體從事商事活動的權利。這種權利的核心是商事主體擁
有在法律預先設定的范圍內的充分的經營自由,以實現其營利目的。為達到這一點,商法首
先要以嚴格主義(強行性規范)確立商事主體的主體地位,賦予其商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
力;其次,是必須確保商事主體的意識自治,以使其通過自己的獨立的行為去享有權利和承
擔義務,體現在法律規范上,即是較多的任意性規范的存在。例如,關於商行為,在許多情
形下,只要不違背社會公共利益或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均可由當事人自行約定或自行訂
定。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法律系副教授。
①肖揚主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建設講座》,中國方正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10頁。
一14一
第三,不論是商法的任意性規范,還是其強行性規范,都以確認、保障和促進商事主體
的營利為宗旨。商法關於商事主體的營利性調整機制並不是保證每一個商事主體都獲利,實
際獲利的數量與當事人主觀願望的差異,是由當事人雙方能力決定的事情,商法對此不加干
預。商法的使命是保障交易程序的公平,即以建立交易的公平競賽規則為己任,向所有依法
經營的商事主體提供公平獲利並將其合理地分配於投資者的一般性條件,但如果交易使一方
無利可得,就違反了交易在分工條件下使雙方皆獲利的本質,尤其是在交易中發生欺詐、脅
迫行為,商法則對此嚴加干預。很顯然,這一機制是典型的市場經濟機制和現代私法的調整
機制。
如此判定商法,必然招致不少人的非議。在一些人看來,商法是典型的「公私混合法」
或是具有公法因素的私法。對於此論,我們不敢妄加否定,但至少可以說,這是不全面的,
因為它涉及到公私法的區分層面的問題和對商法概念的理解問題。
依我們的理解,公私法的區分主要是從法律規范的層面著眼的,雖然有時也及於其調整
領域和法律文件,但對於後二者而言,這種區分的意義是十分有限的。在現代社會中,一則
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要達到平衡,二則一定的社會關系范圍往往需要多種法律規范的綜合調
整,如財產權和人身權既需要民法保護,也需要刑法保護。亦即存在一些學者所謂的「私法
公法化」的現象。如果僅以法律規范為考察對象,公法與私法的區分是比較清楚的,私法規
范從沒有「公法化」過。
正如一些權威著作總結的那樣,商法是一個內涵很不確定的術語。①學者們在回答什麼
是商法時,都要從形式意義和實質意義上加以闡述。考察當今世界各國的商事立法,在形式
意義的商法中,其法律規范無不包括私法規范和公法規范兩大類。再加上當代世界是一個國
際往來十分活躍的世界,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因此,每一類商事規范又都含
有國內法規范和國際法規范。我們認為,通常所指的作為民法的特別法的商法僅指商私法規
范,且以國內法規范為主。正如後文將要談到的,商法的意義應當是實質意義上的而不是形
式意義上的。如此則其中商公法規范應當歸入經濟法或刑法之中。如果從立法(法律文
件)這一層面去著眼,則當然可以得出「商法的公法化」的結論,然而卻不好理解「商法是
民法的特別法」或「商法是私法的特別法」這一點。總不能說,其中的刑法規范也是私法
(民法)的特別法吧!其實,「商法公法化」的准確說法是「商事活動的公法調整得到加強」,
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早期單純地只由私法規范調整的領域演變成以私法規范調整為主、為
基礎,公法也將其納入自己調整范圍之內的態勢。明顯的例證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
和人身關系由私法調整,但是平等主體之間只存在私法關系嗎?顯然不是,許多犯罪行為均
是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當然應當由刑法(公法)進行調整。商事領域同樣是如此。
因此,單純地說,「商法是公私混合法」或「商法具有公法性」是不太確切的。就形式
意義的商法而言,這是完全正確的,但作為民法的特別法來說,則是不準確的。否則,一方
面劃不清商法同經濟法的關系,另一方面刑法也就會被各個領域的法所肢解,即出現所謂的
商刑法、環境刑法、經濟刑法、文化刑法等。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僅是從這些方面進行科
學研究當然是無可非議的。
商法的第二個性質是實體法。將法律區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是近代以來的做法。按照羅
①參見(牛津法律大辭典》,光明日報出版社19%年版。第120頁。
馬法上的公法與私法的概念,民事訴訟法屬於私法范疇。直到《拿破崙法典》制定時,作為
程序法的民事訴訟法已被從私法中分離出來作為公法處理。①雖然法國於1807年頒布的商
法典中專門規定了商事法院組織和訴訟程序,1958年法國的司法制度改革法沒有變動商事
法院在法院司法體系中的地位,可是大多數國家並未單設商事訴訟程序法,而將商事糾紛依
民事訴訟程序法處理。考察各國的形式意義的商法,可以發現其法律規范大量的是實體性規
范,雖然也存在有一定數量的程序性規范,如公司登記的具體程序,但它主要是告知主體如
何去行使自己的權利,至於國家主管機關究竟應如何辦理,則因這些法律中不可能包含如此
瑣細的規范,往往要有其他的實施性規定的出台始為實用,而這些具體的規范性質上則屬於
經濟法規范(一些學者稱之為經濟行政法規范)。另外,破產法從其發生來看本屬於傳統的
商法之中,一些國家規定,破產只適用於商人而不適用於一般的民事主體。然而,破產法在
性質上主要是程序法(當然其中也有不少經濟法規范),隨著法律體系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
體系化追求的強化,應當不再將其認為是商法,個中理由就與人們不將民事訴訟法歸於民法
是一樣的。②總之,現代商法已經從傳統的實體法程序法合二為一的商法發育而成實體法的
商法。
在我們看來,商法在性質上是國內法而不是國際法。有人認為商法的發展趨勢是「國際
法—國內法—國際法」。從表面來看,此論好象不錯。但仔細思考一下,我們覺得似乎
不太准確。
誠然,商法早在其古典時期就已表現出國際法的特徵,形成於中世紀的商事習慣法特別
是海事習慣法實際上已被歐洲大陸各國的商人普遍接受並適用其商事活動,當時的商人團體
甚至視商法為「國際法或自然法之一部分」。③我們不禁要問,這種習慣法可以與現代國際
法同日而語嗎?回答無疑是否定的。那時的商事習慣法充其量是具有國際法的某些特徵而
已,貌似而神不似。
至於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已是國際范圍內的大市場,國家間商品的流通和人
員、資本、勞務的流動日趨自由,於是商法的統一化、國際化趨勢得到加強,一系列的國際
商事公約、協定和地區性的商事公約逐漸問世。這的確是個不爭的事實。然而即使是這種事
實,仍然得不出現代商法是國際法的結論。一則,是否參加這些公約,對這些公約中的某些
條款是否保留,完全是一國主權范圍內的事,一國基於其自身利益的考慮可以參加某公約也
可以不參加某公約,即便是國際市場的動力促使其加入某公約,還是要經過一國以主權形式
表現出來;二則,現代世界各國的普遍性的做法是,並不因為有國際性的商事法律規范的存
在而不進行國內商事立法,也就是說,國內商事法規范與國際商事法規范是同時存在的,國
內立法只是吸取國際上的先進做法而已,而不是以國際商事規范直接代替國內商事規范。歐
共體國家的情況雖有點特別,但歐共體畢竟只涉及幾個國家。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說,所謂
的「商法一體化」主要表現為各國商事法律規范的相似或相同,就一國的商法而言,其法律
規范包括了國內法規范和國際法規范兩部分,國內法規范是基礎,是佔主導地位的。

熱點內容
銀川律師事務所咨詢電話 發布:2025-08-22 15:51:55 瀏覽:102
新疆教育督導條例 發布:2025-08-22 15:41:55 瀏覽:184
十堰法院陳 發布:2025-08-22 15:41:54 瀏覽:540
衡水市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22 15:35:52 瀏覽:181
庭外和解有無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2 15:33:42 瀏覽:473
法律咨詢媒體 發布:2025-08-22 15:29:35 瀏覽:583
古代刑法人彘 發布:2025-08-22 15:29:28 瀏覽:265
正安縣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5-08-22 15:14:33 瀏覽:303
地方性規章怎麼合法性審查 發布:2025-08-22 15:12:48 瀏覽:561
法院駐交警 發布:2025-08-22 15:12:03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