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稅種

刑法稅種

發布時間: 2021-12-11 16:39:33

❶ 新刑法偷稅漏稅罪有哪些法律規定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

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並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占應繳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並且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犯有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第二百零三條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採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1)刑法稅種擴展閱讀

《刑法》第二百零二條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第二百零七條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量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二百零八條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又虛開或者出售的,分別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❷ 刑法第二百零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零五條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有前款行為騙取國家稅款,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給國家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2)刑法稅種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是指有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行為之一的,違反有關規范,使國家造成損失的行為。

增值稅是我國1994年開始全面實施的新稅種,它對於減少稅收環節,合理征稅,促進稅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於近年來,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犯罪活動十分猖獗,審判實踐中,對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認定存在諸多問題。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量刑格: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款數額1萬元或使國家稅款被騙取5000元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六個月;虛開的稅款數額每增加3 000元或實際被騙取的稅款數額每增加1 5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款數額不滿1萬元或使國家稅款被騙取不滿5000元的,情節嚴重的,可以本罪論處,基準刑為拘役刑。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款數額10萬元或使國家稅款被騙取5萬元的,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三年;虛開的稅款數額每增加6 000元或實際被騙取的稅款數額每增加3 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量刑格: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款數額50萬元或使國家稅款被騙取30萬元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十年;虛開的稅款數額每增加1萬元或實際被騙取的稅款數額每增加5 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❸ 請根據稅收征管法、刑法的有關規定,分析該廠的行為屬於什麼行為應如何處理

涉嫌逃稅違法,應當進行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
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 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並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 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❹ 稅額式減免,稅基式減免,稅率式減免,稅種式減免各有什麼區別

稅收減免包括稅基式減免、稅率式減免和稅額式減免三類,沒有稅種式減免。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稅額式減免是稅收減免的一種以稅額為內容的具體形式。是過直接減少稅額的方式來實現的稅收減免。而稅基式減免是稅收減免的一種以稅基為內容的具體形式。通過縮小計稅依據的方式來實現的稅收減免。

2、具體內容不同

稅基式減免具體包括起征點、免徵額、項目扣除及跨期結轉等。其中,起征點是課稅對象數量或價額達到一定標准後開始就全部數量或價額征稅的界限。而稅額式減免具體包括全部免徵、減半徵收、核定減征率徵收以及另定減征額等。

3、計算方法不同

稅率式減免:例如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稅,應稅所得100萬,納稅100x15%=15萬。

而稅基式減免:例如研發費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按50%加計扣除,殘疾職工工資100%加計扣除,創投企業投資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按投資額70%抵扣滿兩年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等。

❺ 增值稅是刑法中唯一的稅種嗎

營業稅征稅范圍為增值稅征稅范圍之外的所有經營業務,稅率設計的總體水平一般較低。
按照現行稅法規定,對貨物銷售及工業性加工、修理修配行為一律徵收增值稅,對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行為一律徵收營業稅。但是,對於納稅人既涉及貨物銷售,又涉及提供營業稅勞務的,則容易出現征稅范圍的交叉或界限不清問題。為此,我們通過界定混合銷售與兼營來進一步明確增值稅與營業稅的征稅范圍。應當說明的是,混合銷售與兼營的征稅原則與確定標準是唯一的
1.混合銷售行為的劃分
對於納稅人的一項銷售行為中既涉及應納營業稅的應稅勞務,又涉及應納增值稅的貨物銷售,我們稱之為混合銷售行為。稅法對混合銷售規定的劃分方法如下:
(1)從事貨物生產、批發或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經營者的混合銷售行為,一律視為銷售貨物,不征營業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混合銷售行為,則視為提供應稅勞務,應當徵收營業稅。
所謂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經營者,包括以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零售為主,並兼營應稅勞務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經營者在內。
所謂「以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零售為主,並兼營應稅勞務」是指納稅人的年貨物銷售額中與營業稅應稅勞務營業額的合計數中,年貨物銷售額超過50%,營業稅應稅勞務營業額不到50%的。
(2)納稅人的銷售行為是否屬於混合銷售行為,由國家稅務總局所屬徵收機關(即各級國家稅務局)確定。
2.兼營行為的劃分
對於納稅人既經營貨物銷售,又提供營業稅應稅勞務的,我們稱之為兼營行為。稅法對兼營規定的劃分方法如下:
(1)對於納稅人的兼營行為,應當將不同稅種征稅范圍的經營項目分別核算、分別申報納稅。即納稅人兼營的銷售貨物或提供非應稅勞務(「非應稅勞務」是指屬於增值稅征稅范圍的加工、修理修配、縫紉勞務。「應稅勞務」與「非應稅勞務」只是一個相對的提法。在這里,我們站在營業稅角度所講的「應稅勞務」,站在增值稅的角度則應稱為「非應稅勞務」;反過來,我們站在營業稅角度講的「非應稅勞務」,到了增值稅那裡,則習慣稱為「應稅勞務」),與屬於營業稅徵收范圍的應稅勞務,分別核算,分別就不同項目的營業額(或銷售額)按營業稅或增值稅的有關規定申報納稅。如旅館的餐飲和住宿收入單獨核算征營業稅,商品部的收入單獨核算征增值稅等等。
(2)納稅人兼營行為不分別核算或不能准確核算的,其應稅勞務與貨物或非應稅勞務
一並徵收增值稅,不征營業稅。
(3)納稅人兼營的應稅勞務是否一並徵收增值稅,由國家稅務總局所屬徵收機關(即各級國家稅務局)確定。

❻ 有關稅法

國家稅務總局轉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通知
國稅發[2002]146號

2002-11-20國家稅務總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1月5日公布了《關於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2]33號),自2002年11月7日起施行。現轉發給你們,望認真學習貫徹。貫徹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報告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
附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國家稅務局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附件1: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02年11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54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2年11月7日起施行。
附件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2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54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2]33號
為依法懲處偷稅、抗稅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就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納稅人實施下列行為之一,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10%以上且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一)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
(二)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三)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納稅;
(四)進行虛假納稅申報;
(五)繳納稅款後,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所繳納的稅款。
扣繳義務人實施前款行為之一,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1萬元以上且占應繳稅額10%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扣繳義務人書面承諾代納稅人支付稅款的,應當認定扣繳義務人「已扣、已收稅款」。
實施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行為,偷稅數額在5萬元以下,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以前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第二條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用於記賬的發票等原始憑證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規定的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記賬憑證的行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規定的「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
(一)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已經依法辦理稅務登記或者扣繳稅款登記的;
(二)依法不需要辦理稅務登記的納稅人,經稅務機關依法書面通知其申報的;
(三)尚未依法辦理稅務登記、扣繳稅款登記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經稅務機關依法書面通知其申報的。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規定的「虛假的納稅申報」,是指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向稅務機關報送虛假的納稅申報表、財務報表、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或者其他納稅申報資料,如提供虛假申請,編造減稅、免稅、抵稅、先徵收後退還稅款等虛假資料等。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三款規定的「未經處理」,是指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5年內多次實施偷稅行為,但每次偷稅數額均未達到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的構成犯罪的數額標准,且未受行政處罰的情形。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因同一偷稅犯罪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又被移送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依法定罪並判處罰金的,行政罰款折抵罰金。
第三條 偷稅數額,是指在確定的納稅期間,不繳或者少繳各稅種稅款的總額。
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比,是指一個納稅年度中的各稅種偷稅總額與該納稅年度應納稅總額的比例。不按納稅年度確定納稅期的其他納稅人,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比,按照行為人最後一次偷稅行為發生之日前一年中各稅種偷稅總額與該年納稅總額的比例確定。納稅義務存續期間不足一個納稅年度的,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比,按照各稅種偷稅總額與實際發生納稅義務期間應當繳納稅款總額的比例確定。
偷稅行為跨越若干個納稅年度,只要其中一個納稅年度的偷稅數額及百分比達到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規定的標准,即構成偷稅罪。各納稅年度的偷稅數額應當累計計算,偷稅百分比應當按照最高的百分比確定。
第四條 兩年內因偷稅受過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且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應當以偷稅罪定罪處罰。
第五條 實施抗稅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聚眾抗稅的首要分子;
(二)抗稅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三)多次抗稅的;
(四)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
(五)具有其他嚴重情節。
第六條 實施抗稅行為致人重傷、死亡,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與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共同實施抗稅行為的,以抗稅罪的共犯依法處罰。

❼ 稅務局的稅種不交稅屬職務侵佔嗎

企業稅管員不交稅票是符合職務侵佔罪的構成就屬於職務侵佔罪。該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情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❽ 什麼是十八個稅種中唯一入刑法稅種

也就是增值稅吧,刑法里有很多跟增值稅有關的罪名,當然更多的是增值稅發票犯罪。

❾ 刑法 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是指多少

原偷稅罪,現改為逃稅罪,追訴標准:
(一)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回申報或者不申答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並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二)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並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
(三)扣繳義務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熱點內容
公司治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2 13:07:22 瀏覽:318
民法典的專題 發布:2025-08-22 13:01:54 瀏覽:812
寧波私自外牆開設門窗條例 發布:2025-08-22 12:53:06 瀏覽:629
綜合行政執法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2 12:49:42 瀏覽:190
行政案件不開庭也聯系不到法官 發布:2025-08-22 12:45:33 瀏覽:729
法官年度個人總結 發布:2025-08-22 12:30:13 瀏覽:615
法律援助的律師可靠嗎 發布:2025-08-22 12:26:00 瀏覽:611
行政機關公眾號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2 12:20:11 瀏覽:884
2018司法考試卷四真題 發布:2025-08-22 12:18:46 瀏覽:772
順義法院法官照片 發布:2025-08-22 12:16:46 瀏覽: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