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7大罪
㈠ 哪個知道法律最嚴重的7大罪行是什麼
我國刑法規定的是八大嚴重罪行,而不是七大罪行:即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法條鏈接:《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
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3、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㈡ 刑法上的七種暴力犯罪指哪七種
刑法上的七種暴力犯罪指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回暴力犯罪。
《刑法》答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㈢ 新刑法第七部
您好,刑法第7部第條增設「組織領導傳銷罪」
【修正條款】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修正前條款】第二百二十四條 【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㈣ 刑法八大罪順口溜
八大重罪」具體是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必須達到重傷或者死亡)、強奸罪、搶劫罪、放火罪、販賣毒品罪、投放危險物質罪和爆炸罪。(《刑法》17條規定)
幾點說明:1、「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不是獨立的罪名,是構成故意傷害罪時要求達到的結果。
2、投放危險物質罪,是2002年時最高法院和檢察院出的司法解釋把「投毒罪」改成了「投放危險物質罪」
3、強奸罪還包括了以前的「姦淫幼女罪」,同樣是2002司法解釋規定的結果。
4、「無限防衛」和通常說的「八大重罪」沒有直接關系,根據《刑法》20條第3款的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㈤ 七宗罪對應的七種刑罰是什麼
1、色慾,戒之在色-火焰罰之。色慾-放縱自己的慾望,只重視肉體的滿足,忽略心靈的溝通交流。
色慾是指過於強烈的、不合乎道德的慾望。對性愛的渴望,對刺激的追求等都是色慾最極端的罪行。(但丁的標準是「過分愛慕對方」,而這樣便會貶低了神對人們的愛。)
2、暴食,戒之在饈-飢餓罰之。暴食-浪費食物,沉迷享樂。
狹義的觀點認為「暴食」等於浪費食物。從廣義來說,就是指「沉迷」於某事物,如酗酒、濫用葯物、屯積不必要的物品、沉溺於賭博玩樂而不思進取等。(但丁的觀點是「過分貪圖逸樂」。)
3、貪婪,戒之在貪-伏卧罰之。貪婪-希望佔有比所需更多的事物。
尤其是指金錢或權力的過分追求。聖多瑪斯·阿奎納認為貪婪是「背向神的罪惡,正如所有朽壞的罪惡一樣,是人為了會腐敗的東西,放棄永恆的東西。」與貪婪有關的罪包括偷竊、打劫、貪腐、叛國等。(但丁的觀點是「過度熱衷於尋求金錢上或權力上的優越」。)
4、懶惰,戒之在惰-奔跑罰之。懶惰-逃避現實、無責任心及浪費時間。
懶惰被宣告為有罪是因為:1.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補缺失。2.該做的事情還沒有做好,對自己是百害而無一利。(從但丁的神學觀念上去看,怠惰是「未能全心愛上帝,未能全副精神愛上帝,未能盡全人之心靈愛上帝」,具體來說包括怠惰、怯懦、容易滿足及無責任感。)
5、暴怒,戒之在怒-黑煙罰之。暴怒-憎恨他人。
產生無理的憤怒,對人復仇。在律法所賦與的權力以外,行使懲罰他人的意欲亦被歸作憤怒。歧視、過分的警戒心、對他人有傷害的意圖也算是暴怒。(但丁描述為「把對公義的愛護歪曲為復仇和憎恨」。)
6、嫉妒,戒之在妒-縫眼罰之。嫉妒-因對方所擁有的資產比自己豐富而惱恨他人。
嫉妒跟貪婪一樣,是一種因為不能滿足的慾望而產生的罪惡。貪婪通常跟物質財產有關,而嫉妒則跟其他方面有關,例如愛情,或他人的成功。(但丁說:「對自己資產的喜愛變質成了忌恨其他更美好事物的擁有者的慾望」。)
7、傲慢,戒之在驕-負重罰之。傲慢-最嚴重的罪惡,包括對上帝不敬、對他人兇殘。
㈥ 刑法 第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抄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按我的意思理解是,「一般公民」在外國犯法有可能受到外國法律的懲處而定罪,其本應也要受到國內法的約束,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而「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犯法都要受到我國法律的約束,不論其是否在外國受過刑罰,也沒有沒有三年的規定。
這就是對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的更嚴厲的規定。
㈦ 中國刑法八大罪是什麼
中國刑法「八大重罪」具體是指:
故意殺人罪、
故意傷害罪(必須達到重傷版或者死亡)、
強奸罪、權
搶劫罪、
放火罪、
販賣毒品罪、
投放危險物質罪
爆炸罪。
(7)刑法7大罪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用刑罰同一切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
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生產秩序、工作秩序、教學科研秩序和人民群眾生活秩序,保障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㈧ 刑法規定的八種罪分別指哪八種
八類重大刑事犯罪是:
八個罪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人,也要負刑事責任。
具體包括:
1、故意殺人;
2、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3、強奸;
4、搶劫;
5、販賣毒品;
6、放火;
7、爆炸;
8、投毒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8)刑法7大罪擴展閱讀:
刑法八種罪的法律效力:
一、時間效力
(一)刑法的生效時間,一般有兩種規定方式:
1、從公布之日起生效;
2、公布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再施行法。我國刑法於1979年7月1日通過,7月6日頒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過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規定在刑法第452條,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刑法的失效時間,有兩種方式:
1、國家立法機關明確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2、自然失效,即新的法律的頒布代替了同類舊法的內容,或者由於原來立法的特殊條件消失,舊法自行失效法。
(三)在溯及力問題上,我國實行從舊兼從輕原則,即:
1、對於在新刑法實施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使用當時的法律;
2、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新刑法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新刑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的,適用新刑法。
二、空間效力
刑法的空間效力,是指刑法對地域和人的效力。它明確國家刑事管轄權的范圍。關於國家空間刑事管轄權范圍的原則有:
1、屬地原則,就是單純以地域為標准,凡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的犯罪都適用本國刑法法。否則,均不適用本國刑法。
2、屬人原則,就是單純以人的國籍為標准,凡是本國人犯罪,無論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凡外國人犯罪,即使發生在本國領域內,也不適用本國刑法。
3、保護原則,從保護本國利益出發,凡是侵害本國國家或者公民利益的犯罪,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是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
4、普遍原則,從保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出發,凡是侵害國際公約﹑條約保護的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的犯罪,無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是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
5、綜合原則,凡是在本國領域內犯罪的,不論本國人或外國人,都適用本國刑法;本國人或外國人在本國領域外犯罪的,在一定條件下,也適用本國刑法。
6、我國刑法第6條規定,凡在我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㈨ 中國刑法里的八大罪
根據法律規定,刑法的八大罪是指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自然人實施以上八種罪的,也會判處刑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㈩ 法律七大罪是哪些
是十大罪,分別是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軍人違反職責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危害國防利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