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補票款

民法補票款

發布時間: 2021-12-12 10:29:43

① 關於民法的幾個問題

1、1)當一道題是簡答題時,概念就可以不答出來。但是,論述題和材料辨析題必須回答。
2)用自己的語言答,也要注意邏輯順序問題。就是你覺得回答要幾點,然後現在每點開頭就簡明扼要地羅列主要觀點,然後在後面適當闡述。注意,不要過於啰嗦,適當延伸即可。
3)先要記住框架,然後總結出主要的知識點,自己來完形填空一樣。但是,前提是,每個知識點都要預先記憶,此外,還要掌握各個要點間的聯系;
2 1 ) 題目中的關鍵字,即「題眼」。然後結合書本上的知識予以闡述,如果是簡答題,當然只需答出要點即可。若是論述題則要先答出題中所含的概念,然後在答出要點,並在要點後適當闡述,如上述。
2)不是必然的,主要側重於你對題目的理解,然後結合理論知識的闡述,這才是出題者的本意。
3)不是,當然,熟悉書上的要點是答題的前提。若要形成分論點,就必須把書上的知識化為自己的知識,然後理出頭緒,反之,書上有的劃分,當然也是很好的。
4)先對題目中蘊含的法律概念加以解釋,把設涉及的法律現象結合書本加以論述。結合法條必不可少,最後使當地闡述自己對這個法律觀點的認識即可。除此之外,還可以闡述其他相關的認識、
3 1)材料題,除了先要答出概念外,還要結合材料對問題先做出判斷,然後用書本上的觀點加以說明,如果有相關法條,最好再答出法條。
2)現在的案例分析所呈現的趨勢是,多為幾個小問,你讀了材料後,大致對其有了了解,只是答題點可能不太明確。你可以先通讀幾個小的問題,其中每個問題相同的地方就是題點,只是需要結合每題的側重點,比如;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幾種情況,有欺詐,脅迫,趁人之危等等。得分點就是每題的側重點,還有相關法條不可少。
主觀題中法條是得分點,但不是必須答出明法通則第多少條多少款,你只要說出明法上有此規定,有自己或書本上的話即可。
好了,這就是我的考試及技巧了,希望對你有用。

② 請教民法上關於孳息的問題!!

小牛應當歸出賣人即甲所有。物權法第116條和合同法第163條,對於孳息物的歸屬問題都有規定,這個時候,我們不能簡單理解為一般法和特別法的關系。因為,對於法律位階相同的兩部法律來說,如果就同一事項新法和舊法都有規定,且相互沖突的,應當適用新法。而通常理解的一般法和特別法的關系,是講一般法僅作了一般規定,而特別法作出了更為具體、詳盡的規定。與本問題類似的情形,較為典型的還有對侵權責任法第六十八條的理解,在該法實施以後,正確的適用是受害人既可以向侵權人主張損害賠償權利,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完全由第三人過錯造成的損害並非侵權人免除侵權責任的事由。

③ 民法上給付與清償的區別

1、民法上的給付和清償都是債的履行內容。2、清償主要是指貨幣之債的債務履行。版3、給付包括為一定權的行為(如賠禮道歉、返還原物、賠償損失),總的來講給付的范圍應包括清償。4、對此可參考民事訴訟法給付之訴的概念,給付之訴包括了要求被告不作為、作為、清償金錢之債、返還原物等等。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下列哪些行為旅客應當補交票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五條規定旅客無票乘坐、超程乘坐、越回級乘坐或者持不符合減價答條件的優惠客票乘坐的,應當補交票款,承運人可以按照規定加收票款。

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旅客不支付票款的,承運人可以拒絕運輸。實名制客運合同的旅客丟失客票的,可以請求承運人掛失補辦,承運人不得再次收取票款和其他不合理費用。

(4)民法補票款擴展閱讀:

旅客拿到客票時,承運人和旅客已形成客運合同。旅客有持有效客票乘運和支付運輸費用等義務,承運人有安全運輸等義務,雙方必須按照客運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

但根據現實情況,還需要有專門的法律法規規制「霸座」等亂象。民法典對這些行為作出了更具有針對性的規定,將合同法中運輸合同的有關內容細分為貨運合同、客運合同、多式聯運合同3個部分,強調「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旅客對承運人為安全運輸所作的合理安排應當積極協助和配合」。

⑤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的規定是什麼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⑥ 關於民法的一個小問題

很簡單,合夥人對合夥債務有連帶償還的責任。所謂債務承擔份額的約定是對內而不對外,就是這個約定只在他們二人之間有效,而對任何第三方都不起作用!明白了?

⑦ 民法中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規定的

《合同法》第73條規定:「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合同法司法解釋一》第十一條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
(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三)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
(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第十二條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指基於扶養關系、撫養關系、贍養關系、繼承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老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等權利。
第十三條合同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的"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是指債務人不履行其對債權人的到期債務,又不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到期債權,致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未能實現。 次債務人(即債務人的債務人)不認為債務人有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情況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第十四條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五條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債務人以後,又向同一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符合本解釋第十四條的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受理;不符合本解釋第十四條規定的,告知債權人向次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另行起訴。 受理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在債權人起訴債務人的訴訟裁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五)項的規定中止代位權訴訟。
第十六條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次債務人為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
第十七條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請求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的財產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提供相應的財產擔保。
第十八條在代位權訴訟中,次債務人對債務人的抗辯,可以向債權人主張。 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債權人的債權提出異議,經審查異議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債權人的起訴。
第十九條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由次債務人負擔,從實現的債權中優先支付。
第二十條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後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
第二十一條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請求數額超過債務人所負債務額或者超過次債務人對債務人所負債務額的,對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二條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訴。債務人的起訴符合法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債務人起訴的人民法院在代位權訴訟裁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前,應當依法中止。
以上就是我們律師365關於如何理解債權人的代位求償權的法律解答。從上文內容可知,我國法律對債權人行使代為求償權作了明文細致規定,只有當債務人怠於履行屆期債務並無力清償時,債權人才可以通過訴訟途徑向次債務人行使代為求償權。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疑問,建議你盡早咨詢律師,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⑧ 民法問題!

如何判斷,法定繼承其實就是關鍵的一點看有無遺囑或者有效地遺囑。
轉繼承的判斷就是繼承人是否在繼承開始後、遺產分割前死亡(注意你的那個繼承法案例分析,那個案例分析繼承人是先於張甲死亡,按照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其是沒有繼承權的,轉繼承則是後於張甲死亡。比如說,如果張乙在張甲死亡後的第二天死亡,張甲的遺產還沒有經過有效合法的程序,這就是轉繼承)。
代為繼承,通俗點說,就是爸爸先死爺爺後死,孫子享有與爸爸同等的繼承權。

繼承法屬於民法的內容,民法本身就是個非常復雜的東西。這點不比刑法。刑法只需要按照刑法典逐一對照即可,但是民法卻不可以。簡單說一下幾種比較常見的繼承法需要注意的事項。

繼承開始的時間就是分割遺產的時間嗎? 不少人往往認為,繼承開始的時間就是繼承的時間和分割遺產的時間,經常出現死者屍骨未寒,繼承人就為分割遺產而鬧得不可開交的現象。事實上,繼承開始的時間,也就是被繼承人死亡的時間,而接受繼承的時間,則是已取得繼承權的繼承人,向他人表示接受繼承的時間,它在繼承開始之後,而分割遺產的時間就更晚。從繼展開始到繼承人是否接受繼承的表態,再到遺產的實際分割,中間一般都有一個過程,其中包括處理喪葬,通知各繼承人,如召集繼承人會議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可能同時進行。

遺產包括哪些范圍?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下來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財產權利和財產義務。遺產的范圍,是指被繼承人死亡之時可供繼承人繼承的遺產。並非被繼承人的任何財產都可由繼承人繼承,而是有一定范圍的,對此,繼承法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遺產的范圍包括: ①公民的合法收入;②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③林木、牲畜和家禽;④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⑤合法的生產資料;⑥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⑦其他合法財產。同時,依司法實踐,與人身相聯系的權利、義務不能作為遺產。

人壽保險中的保險金可以作為遺產繼承嗎? 人壽保險,是保險標的為人的生命、健康等的保險。投保人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約定交納保險費後,保險合同關系成立,保險人應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向受益人支付保險金。(還需要說明的是,保險受益人是不需要支付稅的。但是遺產繼承卻是需要支付稅的。)

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費可以作為遺產繼承嗎? 撫恤金、生活補助費是在死者死亡後,由國家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國家發放這種費用,是用以優撫救濟死者家屬,特別是用來優撫那些依靠死者生活的未成年人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就其性質看,它不屬於死者的遺產。它與遺產主要有三點不同: (I)撫恤金、補助費是國家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而遺產則是死者個人所有的於死之後留下的財產。遺產可以是金錢,也可以是實物,而撫恤金、補助費只能是金錢。

同一順序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後怎樣分配遺產? 繼承開始後,同一順序的繼承人可以同時繼承。在分配原則方法上,應當堅持平均分配為主,但按繼承法規定,應當注意幾種特殊情況下的不等額分配。這些特殊情況包括:①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②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應當多分;不盡扶養義務的人,應當不分或少分遺產。

個別繼承人未經協商,私自處理了遺產應如何解決? 首先,要弄清楚被繼承人有沒有留下遺囑。如果被繼承人生前立有遺囑,而且遺囑內容又是指定由這一繼承人繼承全部遺產,並且遺囑符合法定條件,那麼,該繼承人繼承遺產就是無可非議的,其他繼承人不應持有異議,也不得與之爭奪遺產,但是,該繼承人私自處理遺產的行為違反了繼承法的規定,因為,遺囑在立遺囑人死亡後,應當向所有當事人公開,必須使全體繼承人知道其內容並交由他們審查。

哪些人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根據繼承法的規定,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l)無行為能力的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也就是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患者。 (2)繼承人、受遺贈人。這些人和遺囑人有著直接的利害關系。 (3)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即這些人是和遺產的處理結果有直接關系的人。他們或者是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較近的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如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妻子兒女,或者是繼承人、受遺贈人的債權人。

被繼承人死亡,其生前所欠稅款、債務如何清償? 通常公民所欠稅款或債務,並不因公民的死亡而消失,一般由死亡者的財產繼承人在遺產實際價值范圍內承擔。

遺產包括哪些內容? 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遺產必須符合三個特徵:第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第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第三,必須是合法財產。這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才能成為遺產。遺產包括以下幾項: (l)公民的合法收入。如,工資、獎金、存款利息、從事合法經營的收入、繼承或接受贈予所得的財產。 (2)公民的房屋、儲蓄、生活用品。 (3)公民的樹木、牲畜和家禽。樹木,主要指公民在宅基地上自種的樹木和自留山上種的樹木。

喪偶兒媳和喪偶女婿有繼承權嗎? 兒媳和女婿不是公婆或岳父母的法定繼承人,一般不享有繼承權,但是,根據《繼承法》第12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有關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生活提供了主要經濟來源,或在勞務等方面給予了主要扶助的,應當認定其盡了主要贍養義務或主要扶養義務而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具有繼承權。並且,不管他們是否再婚,其子女可以代位繼承。

什麼是遺贈?它與遺囑繼承有什麼區別? 遺贈是指被繼承人以遺囑方式將其財產的全部或部分贈與特定的、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公民或法人的一種處分自己財產的方式。 遺贈與遺囑的區別是: (l)接受遺產的對象不同。遺囑的接受對象必須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而遺贈的對象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其他公民或者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

什麼情況下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確認喪失繼承權是一個較嚴肅的問題,應由人民法院在調查清楚後才能予以確認。根據《繼承法》的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的,喪失繼承權:(l)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繼承人無論出於何種動機而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也不論既遂還是未遂,都應確認其喪失繼承權。(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出於爭奪遺產的動機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才能確認其喪失繼承權。如因其他原因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則不能確認其喪失繼承權。(3)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遺囑有哪些形式? 遺囑表達有以下幾種形式: (l)公證遺囑。經過國家公證機關辦理了公證的遺囑為公證遺囑。由於其真實性最強,因此國家鼓勵公民採用此方式訂立遺囑。 (2)自書遺囑。是遺囑人親筆製作遺囑的一種形式。 (3)代書遺囑。在遺囑人不會用文字表達或因故不能親筆書寫遺囑的情況下,請他人代為書寫遺囑的形式。

《繼承法》第20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所謂撤銷,是指取消原來所立遺囑的全部內容;所謂變更,是指對遺囑所作的補充或者部分修改。具體撤銷或者變更的方法是:撤銷或者變更遺囑,應與設立遺囑時的程序相適應。如,撤銷代書遺囑,仍應邀請原代書人、見證人到場,立遺囑人作出撤銷聲明;如果撤銷後重新立遺囑,應在所立新遺囑中註明原遺囑撤銷;如果撤銷自書遺囑,應在後立的遺囑上註明撤銷先前的遺囑,沒有註明的,應以最後的遺囑為准。如果是撤銷公證遺囑,必須經過再公證。公證遺囑的效力高於其他形式的遺囑的效力,不能以其他遺囑形式撤銷公證遺囑。

寡婦再婚能帶走繼承的遺產嗎?
夫妻一方死亡後,生存的一方依照法律的規定或合法有效的遺囑所繼承的遺產,就成為自己的財產,對其享有所有權,可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佔有、使用、處分。如果生存的一方再婚時,有權對這部分財產進行處分。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封建流毒的影響,喪偶者(特別是寡婦)帶產再婚往往受到親族勢力的阻撓和干涉,嚴重侵犯了喪偶者的權益,特別是侵犯了婦女的財產權利。我國《繼承法》第30條規定:「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任何人不得干涉。」為這部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武器。

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繼承權有無不同?
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由此可知,非婚生子女對生父遺產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繼承權。

⑨ 關於民法的問題

1.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對普通訴訟時效作出規定,即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第一百三十六條關於「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的規定:一是身體受傷害要求賠償的民事權利;二是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經聲明的,買受人或受害人向出賣人、商品製造人要求賠償的民事權利;三是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出租人向延付或拒付租金的承租人要求給付租金及賠償損失的民事權利;四是寄存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寄存人向保管人請求賠償的民事權利。

根據訴訟時效的規定,此借條如果有還款日期的,適用於普通訴訟時效,從還款日期計算訴訟時效為兩年;如果沒有規定還款日期的,權利人可隨時主張權利,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2.怎麼找到A要看自己了 如果訴訟到法院的話還是找不到A 那法院只能做出缺席判決,但是執行不了,只有你自己找到A才可以申請法院執行.

⑩ 有關民法的問題

一 A是金錶的第一個所有人,但因A在金錶遺失後沒有在公安部門的招領期限內領回金錶,所以A喪失了金錶的所有權.
二 C是金錶的第二個所有人,因C是通過合法渠道買下金錶(公安部門拍賣)的,所以C是金錶的合法所有人.
三 F是第三個取得金錶權利的人,但因F是從小偷E那買的金錶,所以F不能合法取得金錶的所有權.(即使F不知道金錶是E偷來的,而且也以合理的市價買下金錶,但因我國立法和司法實踐對遺失物和被盜物品適用善意取得歷來持否定態度,所以F不能適用善意取得)
綜上,鑒於A已經喪失了金錶的所有權,而F對金錶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因此C可要求G和H返還金錶,金錶最後的合法主人只能是C,至於F的損失,可由其繼承人G和H向小偷E提起賠償.

熱點內容
最高司法解釋和部門規章 發布:2025-08-22 08:07:07 瀏覽:850
上海閱瀚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22 08:00:37 瀏覽:932
臨渭區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8-22 07:54:37 瀏覽:428
新婚姻法全款買房 發布:2025-08-22 07:37:26 瀏覽:609
大一民法考試題 發布:2025-08-22 07:31:48 瀏覽:350
四川攀枝花法律援助網 發布:2025-08-22 07:09:21 瀏覽:964
l0l皮城執法官5 發布:2025-08-22 06:59:46 瀏覽:873
看社會與法寫觀後感 發布:2025-08-22 06:57:55 瀏覽:748
法治林設計圖 發布:2025-08-22 06:53:27 瀏覽:329
民法總則和通則的對比 發布:2025-08-22 06:47:08 瀏覽:95